抱团取暖的老年

来源 :今日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不到15平方米的房间,更像一间青年旅社。屋里塞著上下铺,6块木板搭成的小床,一个挨着一个,紧贴墙和窗户,过道只够一人通过。这里毗邻繁华,透过油腻污浊的玻璃窗,能瞅见筷子般密不透风的高楼大厦。一公里外,是重庆市地标建筑解放碑。
  这里几乎没有安静的时候。每天凌晨3点多,闹铃声开始此起彼伏。晚上到了12点,租客才一茬茬回来。电视里嘈杂的声音、爬木梯时的咯吱声、如雷的鼾声交织在一起。
  屋里充斥着老人房间特有的潮闷味儿。6个老头占据着这些上下铺,他们中最老的已经81岁,最年轻的也有61岁。年龄加起来差不多400岁。
  74岁的房东王甘德不久前才搬出这间屋子。老伴尚在世时,他俩睡中间的下铺。这是所有人都觊觎的床铺,它不仅免去了爬梯的辛苦,整理被子时双臂还能自由舒展。随着老伴病逝,81岁的孔老头搬入,王甘德不舍地腾出了这张床,挪到冷清的客厅。
  在这间屋子里,没人能说出其他人的全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绰号——孔老头、瞎子、廖神头、覃荒儿、罗棒棒、周三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人一只眼瞎了;有人当过流浪汉;有人去过北京,有人一辈子没迈出过重庆。相同点是,他们绝大多数都无儿无女,许多都是五保户。
  在生命的暮年,他们挤进了这个房间。他们会倚在床上摆龙门阵、吹牛,也会为一桶油、一袋洗衣粉闹得脸红脖子粗。命运的风将他们从各个方向吹进这间狭小的屋子后,每个人都有不想走、走不了的理由。

比“幸福院”还幸福的家


  81岁的孔凡中最先被外界注意到。这位房客口中的孔老头,在解放碑一带卖了21年糖葫芦。也正因衰老,和其他竞争者比,他获得了极大优势——从没城管忍心找他的麻烦。
  当他皱巴巴的脸和红彤彤的糖葫芦一起被镜头捕捉后,有网友惊叹,“这么老了竟还在卖糖葫芦!”记者跟随他回家,发现了一个更为震惊的事实:在这个黑黢黢的房间里,还住着这么多老头!
  在房东王甘德的记忆中,这样的生活已有20多年历史。原先是在附近一处14平方米的房子里,两层大通铺,七八个租客和他们老两口横着排开,中间用小木块隔着。
  王甘德在街道上拖垃圾车,老伴除了帮忙,也会接零活。房子的前主人是一位孤寡老人,在他风烛残年之际,王甘德的老伴作为护工照顾了他1年多,每天给他翻身、洗澡、把屎把尿。老人去世后,居委会出面,将房子给了王甘德夫妇。
  最终,这个孤老头留下的房子,成了一群孤老头的容身之处。
  几年前,房子拆迁,王甘德用补偿款买下一套39.5平方米公房的使用权。出过车祸、落下二级残疾的儿子搬进小房间,租客们搬进大房间。新住处有了厨房,有了厕所,甚至还有了一个可供吃饭的小客厅。
  王甘德对新家甚为满意。他把养老院统称为“幸福院”。去居委会楼上那家“幸福院”考察后,他撅着嘴摇了摇头,“那儿没有阳光”。他得意的是,自己打造的这间宿舍有扇向南的窗,虽然紧靠着的两张木板床将它割得四分五裂。
  最关键的是,“幸福院”一个月得交1300元,这儿一个床铺每月租金才150元,水电气全包。算下来,一天只花5元。干了20多年“棒棒儿”的房客罗召福,跑遍了“下里巴人”聚居的中兴路,没找到比这更便宜的地儿。
  王甘德还制订了一些“人性化政策”。“宿舍头三天不收钱”,王甘德想借此考验租客——过去曾有人“手脚不干净”,被他扭送到派出所。房租按实际居住天数算,房客回老家时不收费。不会记账、连日历都不会用的王甘德,全凭脑袋记下日期。
  几乎所有房客都奔着极低的房租搬来。在这里,没人需要占用唯一的衣柜,一床发黄的被褥、床头拱起的衣服堆就是大部分行李。剩下的就是各自的锅碗瓢盆,它们搁在厨房布满污渍的木架上,有些表面比炭还黑。
  对大多数房客来说,这个简陋的“家”,就是唯一的家。有几人甚至和王甘德夫妇同住了十几年。
  王甘德常打趣,大家冥冥中有种缘分。他掰着手指头笑着说:“看嘛,这里住了两个‘棒棒儿’,两个‘荒儿’,两个‘糖葫芦’,都是刚刚好两个!”
  扁担是屋里最重要的物品。三分之二的房客靠它吃饭,无论是肩挑背扛送货的“瞎子”“罗棒棒”,还是以收废品为生的“覃荒儿”“周三儿”。他们每人都备有两根扁担,因为干活小憩时这件宝贝经常被悄悄顺走。
  他们都在重庆生活了几十年。在这座山城,靠着人力和工具,楼房从石头里蹿出来,向着天空一节节生长,而他们在逐渐老去。曾经扒上一碗大米饭、补上一觉就能重新长出来的气力,正抽离他们的身体。
  变化几乎发生在一夜之间。卖力了17年的一家百货商场垮掉后,廖厚华不得不搁下“象征强者身份”的扁担。
  因为年轻时发过疯,廖厚华的绰号是“廖神头”。这个大块头男人自豪地回忆,当年去重庆这家老牌百货商场应聘当棒棒时,还需要考试——将一百四五十斤的货物径直扛上4楼。他几乎大气都没喘,“实在太简单了”。
  等到这家国营商场倒闭,廖神头才发觉自己已不适应竞争。原单位会照顾年老者,给他们分配轻松的活儿。而在残酷的外部市场中,他一屁股跌到最底层。
  没了年轻时的气力,也没有手推车之类与时俱进的先进工具,正如一部纪录片所形容的,廖神头成了“游走狮群边缘的孤独鬣狗”。
  他挑着几床破铺盖,从宽敞的单位宿舍钻进了这间屋子。一床铺盖自己用,剩余的全部送给了房东王甘德。挨着廖神头睡的孔老头觉得他可怜,同意收他为徒。
  拜师学艺只花了一天——孔老头带他找到糖葫芦厂,廖神头抵押了30元,接过一根神圣的糖葫芦棒。孔老头常对人强调,解放前,在街头卖糖葫芦的可都是“地下共产党”。
  在房客们看来,糖葫芦这门生意已算很大的门路。王甘德记得,十几年前他为同样的事求过孔老头,对方死活没应。

鸡蛋追着他往前跑,也追着他的命

  和廖神头相比,宿舍里另外两个棒棒儿相对幸运。因為长期扛上百斤的货物,他们的肩膀和脊背已完全习惯这种重量。
  凌晨3点多,“瞎子”和罗棒棒起床了。往返的圆心是石灰市集贸市场。
  发灰的夜色中,已有一群棒棒儿杵在集市口,焦虑地等待货车运来他们的生计。从一个个背篼和扁担挑着的纸箱里,它们被最原始的人类气力转移至餐馆、肉铺和小摊上。这种气力比箱子里的货物廉价得多,一件50斤的货物,从抬下车到上架,只值2元。背着它走上一公里、爬坎上楼,值5元。
  “瞎子”淹没在一群身形高大的同行中。这个左眼失明的男人本名叫李志安,他身高不到1米5,不过,因为要价明显低于市场价,瞎子找到了固定的活计。与街边等活的“野棒棒儿”相比,他不算潦倒。老板不时塞给他一小袋品次差些的鸡蛋,过年还会发一两百元的慰问费。
  装满鸡蛋,挎上背篓那刻,瞎子就像艘满载货物的船,身子猛地塌陷下去。一双全新的解放鞋,穿在他脚上,不到一月就会磨得面目全非。
  他说,他有种感觉,鸡蛋每天追着他拼命往前跑,也追着他的命。
  因为工钱低,老板经常打电话让他加班。有时,清晨搬了40几件鸡蛋,晚上又忙到11点。
  “瞎子呐,一年挣十几万!”房客们常开瞎子的玩笑。在大伙眼里,他是最“拼”的一个,但他也“哈得很(重庆话,很傻)”,邻居让他帮忙把衣柜背下楼,他不肯要钱。侄女婿说要买车,他立马掏出了全部积蓄,还不打欠条。
  大家心知肚明,这位“有钱人”一天挣的也不过七八十元。
  收废品的覃荒儿挣的少得多。他已经69岁,干不了太下力的活儿,只好选择这个相对轻巧的行业。他每天在集贸市场打转,和拾荒的老头老太太讨价还价,但他们几乎都放不下几毛钱的差价,宁可自己哆嗦着走去废品站。一连几天颗粒无收是常事。
  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宿舍后,大家打招呼的方式很固定:“今天找了几块钱?”这是生活中最严肃的问题,它关乎床板下瘪下去的米袋子、兜里2元一包的本地烟。
  没人讨论将来的事儿,除了第二天的天气预报。下雨天意味着收入大幅减少。棒棒儿和“荒儿”还能想想办法,戴个草帽,脖上系块灰不溜秋的塑料布出门。“糖葫芦们”几乎就手足无措了。毕竟,那一串串浇着蜜糖的果子,比人娇贵多了。

萝卜配萝卜,白菜配白菜


  孔老头是宿舍里唯一有儿女的人,但从没人见他们来过。
  每当电视里提到“首都”,孔老头总会有些得意地讲起儿子在北京的房子,“足足有100多平”“房价200多万”“沙发大到能睡四个人”。
  他去北京时坐的是“大飞机”,儿子买的票。可只待了一年多,他就坐火车回了重庆。票是自个儿偷偷买的,26个小时的硬座,什么行李都没带。
  他说自己不习惯北京的生活,“太冷了”。进小区要输密码,到了楼下又要输密码,他总是记不住那几个数字,经常在风中一站就是半小时。
  “北京太贵了!一斤嫩黄瓜要快20元,一斤四季豆要12元!”孔老头伸手比划价格,摇了摇头,“不想给儿子添负担”。也有人悄悄说,孔老头和儿媳妇合不来。
  相比儿子的豪宅,他似乎更习惯这里寒酸的高低铺,没有门禁,没有拘束,“想去哪儿耍就去哪儿耍”。
  剩下的房客里只有周三儿曾有过家庭。他沉默寡言,什么话题都不搭腔,只是笑笑。他做事像慢动作录像片,别人抹把脸就能出门,他起码要半个钟头,洗脚要一个钟头,洗衣服简直像朝圣,要两个钟头。碰见他扫公厕的嫂子,王甘德才知道前妻甩掉他的理由:这男人做事太磨叽了,女人受不了。
  罗棒棒则是自己甩掉了“姻缘”。他曾在村里趾高气昂,40多岁就盖起了砖瓦房。有中间人带着一个湖北女人来找他,想把女人嫁给他,只是要给4000元的“介绍费”。罗棒棒挥手轰走了她们。后来,女人嫁到邻村,生了两个娃,跑了。
  回想曾近在咫尺的婚姻,罗棒棒神色黯然。“要是当时舍得出这点钱,就算人跑了,至少还能留下个娃娃啊!”
  廖神头不后悔打光棍。19岁时,母亲让他娶一个驼背女人,他性子倔,死活不肯。在激烈的争吵中,他发了疯,被送去歌乐山精神病院,关了3年。病好了,出院后,他再没回过家。
  他在全国各地流浪,夏天坐轮船,冬天坐火车,靠给乘务员干活免票。第一次去北京时,蓬头垢面的他被当成叫花子抓走,劳动了3个月。第二回去北京,他学乖了,花几块钱理了发,借了铁路职工的制服,混在熙攘的人群中。
  至今他仍穿着和身份不相称的制服,一个邮差送的。
  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廖神头那样洒脱。在这间拥挤的宿舍里,多数老头还是向往过“爱情”——“找个心意相投的人作伴,平时能说说话,病了能相互照顾”。但这种向往不得不屈服于市场原则——萝卜配萝卜,白菜配白菜。
  瞎子曾带回过两个“女朋友”。一个老太太双目失明,吃饭洗衣都靠他,瞎子左思右想,“不想倒还背包袱”。另一个身体健全,没两天就让他交出银行卡。两人都只住了半月就被送走。
  覃荒儿曾从宿舍消失过一段时间。经人介绍,他认识了一个拾荒的老太太,两人一起租了房。女方发现他一无所有后,人和铺盖都消失了。覃荒儿打电话过去,对方淡淡地说,“我不认识你。”
  他又背着被褥回到王甘德的宿舍。
  这几年开始,几乎没人再提找老伴的事儿了。
  人人都知道,以他们的年纪和条件,就像菜摊上越来越蔫的菜叶,“就算白送都不一定有人要了”。
  覃荒儿算是宿舍里的“知识分子”。他念过两年书,认识一些字,有一副自己的老花镜。没事时,他会花一块钱买本薄薄的生肖书,坐在小板凳上凑近了看。
  预测他会升官发财的段落,他一概跳过。“好事不准,孬事准得很。”他眯着眼笑笑说。那些预测他可能“被狗咬”“被车撞”的内容,他会逐字逐句地读。
  为了对抗生活的风险,廖神头秉持一个最简单的原则:不攒钱。“今天死还是明天死都不晓得,攒下那么多钱,死了还不是归公。”
  其他老人也是一样,能管饱肚子,生活就照过。收不到废品时,有人勾着腰在街边看人斗牌。回到宿舍,有人喜欢看讲家庭琐事的调解节目,有人喜欢看《山城棒棒军》,觉得里面演的简直就是自己。看腻了电视,有人用捡来的歌碟放草原歌曲,歌里轻轻唱着“春天来了”“回家吧”……
  很少有人讨论最终的归宿。谁都知道,随着年衰力薄,他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转去更低等的行业,要么彻底退出竞争市场,告别生活了数十年的城市,回到早已荒芜的田地里。
  百货商场倒闭时,廖神头的同事“杆子棍”选择了后者。这个身子如鱼干般精瘦的男人,挑走铺盖时向所有人郑重宣布:“老子再也不回来了!”
  宿舍里的老头们谈起他时,语气里透着嫉妒,“他享福去了”。大家知道,杆子棍和他们不一样,他在老家有房,有家人,有儿女。
  廖神头没有这样的家乡。他承接了杆子棍的床位,铺上自己的被褥,将所有衣物堆上床头。他的糖葫芦稻草棒,静静地倚在客厅靠门的角落里,明天上面又将插满冰糖、巧克力和草莓味的山楂果,他希望日子越过越甜。
  (梁根生荐自《中国青年报》)
  责编:小侧
其他文献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宣布将退出伊核协议。其实,从历史上看,美国对待国际条约的态度向来反复无常。如今,美国是批准国际人权条约数量最少的国家之一:在联合国通过的18个人权条约中,美国只批准了5个。  《日內瓦协议》在1954年召开的日内瓦会议上提出了最终结束朝鲜战争和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的主张。该条约是由越南、法国、中国、苏联和英国签署的。尽管美国参加了此次会议和谈判,但它最终拒绝在协议上签字。不过,它的
期刊
我国国家领导人访问按性质可分为正式访问和非正式访问,按礼宾规格和目的又可分为国事访问、工作访问、私人访问、秘密访问和顺访等形式。  正式访问是指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应对方邀请正式出访,有时也称为正式友好访问。一般来说,国事访问和工作访问都属于正式访问之列。  国事访问,是指国家元首应他国元首邀请进行的访问。通常来说,来访国家元首会偕配偶,东道国元首配偶也要出席相应活动,并给第一夫人安排一系列单独活动
期刊
当地时间5月19日,英国哈里王子和梅根·马克尔的婚礼在温莎城堡的圣乔治教堂举行。王子大婚,在很多人眼中有着别样的童话色彩。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上,欧洲王室婚姻,尤其是英国王室婚姻,从来都跟童话不沾边—最开始,它是国王们为维持统治稳定的联姻;现如今,则变成了为王室搞创收的买卖。  说起来,王室婚姻之所以有着别样的神秘感,与近千年前的一场战役有关。公元1066年10月,从法国渡海而来的诺曼底公爵威廉在黑
期刊
军犬被誉为“无言的特种兵”。各国非常重视军犬,一些面向军犬的高科技装备也应运而生。  德国正计划为军犬配备一种先进的摄像系统。该系统全重5公斤,包括360度全景相机、供电器、无线录像传输器、双通道电子指令接收仪,其信号传输距离可达1公里,可令军犬在士兵到达前侦查现场。德国军犬肩负的任务可不少,包括从直升机伞降、协助前线士兵,以及搜寻爆炸物、毒品和地雷等,配备摄像系统后,有助于它们更好地执行这些任务
期刊
刚刚更换了前风挡玻璃  对于从英国伯明翰到西班牙马拉加的英航5390航班机组成员来说,1990年6月10日和往常并无二致。这是英国航空公司开辟的一条定期航班,空服员奥格登、赛门·罗杰、休·普林斯和乘务长约翰·休厄德以及机长蒂姆·兰开斯特已断续共事多年,彼此之间很熟悉。唯一陌生的是负责当天航班的副驾驶艾奇森,他当天早上刚从曼切斯特开车赶来。这是他第一次加入这个班组执行飞行任务。  临飞前,副驾驶艾奇
期刊
妻子外出度假,讓丈夫待在家里。临行前,她叮嘱丈夫要特别照顾好她那只心爱的小猫咪,更要善待丈母娘。  第二天晚上,妻子打电话给丈夫,询问家里的情况,并特意问她的那只猫咪怎么样。丈夫回答:“那只猫咪死了。”  妻子顿时大放悲声,哭着对丈夫说,“你也太直截了当了吧,难道你不会一步一步地让我慢慢接受这个悲剧吗?比如今天你可以对我说,‘那只猫现在睡在屋顶上’,到了明天,你就说它从屋顶上掉下来,摔断了腿;到了
期刊
“激动人心”这个词是简·拉姆维斯特在谈到瑞典全国交通改革时说得最多的词语,那一次的改革令瑞典全国驾驶者和骑自行车的人改变了一生的习惯,从靠左行驶改成靠右行驶。  “所有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但我们都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成功推行。”简·拉姆维斯特如今已经77岁,当年26岁的他还只是马尔默市一名刚拿到资格证的交通工程师,他参与了1967年9月3日瑞典全国规划上的巨大转变。这一天被正式称为“Hogertrafi
期刊
降落后  5月15日入夜,从秦皇岛飞来的GJ8014次航班降落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停稳后,干了9年机务的李建平上前翻开机头腹部的盖板,从工具包内掏出航空耳机插入插孔内,“机长,现在飞行状态如何?”这是李建平的第一句话。“一切正常。”耳机里传来的答话,让他松了一口气。  从机头左侧开始,李建平进行航后的第一次检查工作。他的手里握着一张14页的工卡,包含了机上、机下和相关勤务工作的内容。起落架安全锁销
期刊
我的一个同事在做爸爸以前,对育儿有很多理想主义的设想。他本人穿衣打扮很有品位,特别看不惯小婴儿的衣服总是花里胡哨很弱智的样子,宣称他的小孩从婴儿起就主要穿黑白二色。他也不喜欢不可再生、不可降解的一次性纸尿裤,声言等他有了孩子,要用更为环保的棉布尿布。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的孩子会爬了,那个特别有品位特别环保的同事则与妻子一同回了美国,生下他自己的宝宝。大家收到他的喜讯,都迫不及待地打开邮件,头碰
期刊
3月在国内奔走,回无锡小住两天。问父母万事都好?都好都好。  吃晚饭时,妈妈给我夹百叶结,给我夹红烧肉炖笋,漫无目的说些闲话,都好都好,身体也挺好……哦对了,某某某过世了。  谁?某某某呀,就是,那个某某的老公,你小时候还跟他们儿子打过游戏的。  我想起二十四年前,去过死者的家一次;我还记得死者家门前的砖墙,死者家的窄楼道,死者家厨房里米粥的味道,死者家的立柜和贴立柜的棕棚床,以及死者家里52合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