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锦涛总书记年初在安徽视察工作时指出:“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这是对区域经济格局的最新科学论断,是给我们的一个全新的定位,也道出了我们的心声。泛长三角问题提出来,无论是在国家层面和泛长三角内部,都引起很大反响,推动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成为多方共识。对于安徽来说,落实总书记的指示,核心就是要与长三角地区进一步加强合作、参与分工、促进发展。
一
早在浦东开发起步的时候,安徽就曾提出“开发皖江、呼应浦东、强化自身、迎接辐射”的口号。在国际经济一体化日益深入和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压力加大的宏观背景下,特别是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使“泛长三角区域发展与分工合作”问题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我觉得,安徽成为泛长三角的一部分,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第一,区位特点使然。提出泛长三角这个概念之后,我们觉得安徽应该是泛长三角的重要成员,是苏浙沪之外的第一个成员。虽然安徽是中部的一个成员,但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就是居中靠东,所以要发挥“居中靠东”的优势,做好“左右逢源”的文章,有效地改变“不东不西”的尴尬地位和局面。再说,其他省份往往有归宿或者说“第二身份”,如福建是泛珠三角的成员,而且它自己又搞了个海峡西岸经济区,江西是中部的成员又是泛珠三角的一个省份。唯有安徽没有“归宿”,仅仅是中部的一个成员。如果说向最具活力的经济区靠拢,在人们的观念中好象安徽还没有靠上一个,而最有条件靠的,就是长三角。历史上,安徽和江苏同属江南省,与上海、浙江也有很紧密的历史渊源。再从地理概念来说,长三角就是以长江口为圆心,以海潮最高潮的时候长江的最后一个波纹这个距离为半径画圆。而这个波纹在哪里呢,就在安徽铜陵的大通镇,安徽三分之二以上都是长三角地区。所以,安徽本来就属长三角。撇开安徽,是由于行政区划影响了经济区划,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理所当然的要回归。
第二,长三角发展需要空间。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长三角两省一市的生产要素、环境容量、发展空间已经到达相当紧张的程度。而安徽的生产要素成本低,决定了长三角企业必然要向有利润空间的地方转移。从转移的条件看,安徽是最便捷,效益最高,最有前景的地方。长三角各省市的的经济需要扩展,可以到全国各地去,但最不应该越过的就是安徽,安徽应是首选地。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泛长三角不是一个政治概念,也不是单纯地理的概念,它首先是一个经济概念。我们应当在区域经济分工上,在科学发展上,实行有效的合作。这既是安徽的需要,也是长三角各省市的需要,再大一点说,是我们整个国家发展的需要。
第三,安徽已经具备融入长三角的条件。从硬件上来说,我们交通条件大大改善。首先是高速铁路的建设,大大拉近了我们与长三角的时空距离。合宁高速动车组8月1日正式开通,合肥到南京只有59分,不到1个小时,到上海是2小时59分钟,不到3小时。到杭州,明年底或者是后年就可以实现2小时的车程。另外,从南京到安庆,路过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这五个市的城际客运专线,今年也要开工,这是和长三角相连接的。实际上随着这条铁路的建设,不融入也融入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建设和积累,安徽和苏浙沪地区的互补性进一步增强;安徽既具备了承接长三角产业和资本转移的条件,而且日趋完善,也具备了为长三角进一步发展贡献能量的条件。例如,安徽有了一批在市场经济中成长起来的有实力的企业和产业;除了普通劳动力资源丰富,安徽还人才济济,科研实力比较雄厚,容易与长三角融为一体。
胡锦涛总书记在国家领导人的层面上高屋建瓴提出泛长三角问题,对安徽6600万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也是对我们一个巨大的鞭策。长三角是我们的学习榜样,也是我们合作的朋友,完全可以在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在合作上实现新的跨越,并不断推向深入。
二
为了更好地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我们组织了高规格的代表团赴苏浙沪学习考察。代表团奔走苏浙沪的六个市学习考察,既看了蓬勃发展的园区和企业,又看了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既看了大手笔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又看了高起点规划的城市新区。我们关于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指示,争取泛长三角分工合作、推动共同发展的呼吁,得到了两省一市的高度重视、积极响应。
学习考察使我们亲眼目睹了近几年苏浙沪日新月异的发展成就和变化,虽是走马观花,但也从中清晰地看到了值得关注的一些新动向、新趋势:
一是产业层次更高端。现在的苏浙沪正在变压力为动力,化被动为主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他们充分利用国际环境和宏观调控的“倒逼机制”,瞄准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增长方式在“阵痛”中加快转变,加速实现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公司”的转化,从“制造”向“创造”的跨越。
二是发展眼光更开放。在苏浙沪我们更容易体会到了什么叫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所到之处,党政领导和企业家谈的都是国际发展的新形势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他们正在以全球化视野谋划新一轮大发展,集聚国内外优质生产要素,争创对外开放的新优势,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
三是经济社会更协调。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的理念,在苏浙沪地区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们积极探索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建设,以全面的发展推动全面的小康。特别是在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方面力度很大,催生了像江阴华西村、绍兴上窑村等一批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成为全国城乡差别最小的区域。
四是发展环境更优化。在苏浙沪,听到他们说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打造服务型政府,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优服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上海等地明确指出,要努力成为全国行政效能最高、透明度最高、收费最少的地区之一。这种政府管理创新的深度,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力度,为市场主体服务的广度,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应当讲,苏浙沪的这些新变化,对我们视觉的冲击和思想的触动都是巨大的,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还应当看到这些新变化折射出的精神风貌和工作状态。突出的有三点:
一是永不自满的忧患意识。尽管苏浙沪发展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他们始终保持一种不进则退的危机感。考察中我们都有感受,苏浙沪对自身发展的认识非常清醒。如上海对小富即安的思想进行了深刻反思,江苏自认为对外开放水平仍然不够,浙江强调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没有根本转变等。正是因为有这份清醒,在当前宏观环境趋紧的形势下,他们的头脑是敏锐的,行动也是迅速的。
二是坚持不懈地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加快发展的根本动力。苏浙沪近些年的发展再次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无论是发展势头较好,还是发展环境趋紧,他们都把改革开放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突破口,紧紧抓住,始终不放。改革开放成为发展永恒的主题,持续不断、常做常新。
三是一以贯之的工作作风。从接触到的苏浙沪各级领导干部身上,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一种心无旁鹜抓发展的精神,一种持之以恒干事业的韧劲。我认为,近年来苏浙沪取得的巨大成就,与这种工作作风是分不开的。这种一任接着一任干,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是推动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的根本力量。
我们亲眼目睹了苏浙沪发展的巨大成就,更切身感受到存在的巨大差距。那么,我们究竟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是自叹不如、悲观失望,还是正视差距、奋力追赶,积极融入。我想,自满没有理由,自卑毫无必要,自信尤为关键,自强才是根本。为了更好地融入长三角,现在的关键是要在学习经验中解放思想,在坚定信心中强化自身,在深化合作中扩大开放,在抢抓机遇中奋发有为,进一步推进跨越发展,加速安徽崛起进程。
一要看出发展的紧迫感。这几年我省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今年上半年更是呈现出逆势上扬的好势头。但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加速是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苏浙沪的放缓是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我曾经说过,我们参加的是全运会,他们参加的是奥运会。现在,沿海发达地区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已经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上调出口退税、扩大中小企业贷款规模等措施,而且他们自身也正在进行新一轮经济转型,可以预想,他们今后的发展必然会更好更快。如果我们不努力,不融入,就会越拉越远。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沾沾自喜、自我满足。
二要看出发展的新机遇。我想,最大的机遇就是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资本加速转移的机遇,也就是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合作的机遇。长三角经过近3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出现土地、人力、能源等资源的供给紧张,成本门槛越来越高,必然要求“腾笼换鸟”,提升产业层次,改变过去过分依赖工业的经济结构。现在江苏已明确提出“不求所在、但求所得”,上海提出要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浙江提出经济增长要逐步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长三角产业资本加速转移已是大势所趋,只要我们抓住机遇,把自身的工作做好,把对接的功夫用足,完全可以在承接转移中实现更大发展。
三是看出发展的新优势。从长三角一圈看下来,我们确实受到了触动,但我们从中也发现了安徽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坚定了加快发展的信心。比如,与苏浙沪相比,我们的环境容量和市场潜力有一定空间;我们的煤电、冶金、建材、汽车、家电等产业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与苏浙沪基本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只要我们选准突破口,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把挖掘自身潜力与承接外来转移的叠加优势发挥好,完全可以迅速做强做大。我省汽车产业的崛起,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们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外出务工为我们培养了具有一定技能的劳动者,随着我省经济的发展,现在又呈现出返乡创业就业的新趋势,这将为我们未来的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智力支撑。
三
胡锦涛总书记说得透彻,他说,不管是国际分工还是国内合作,你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核心竞争力,就是合作了也是个“小工”。对安徽来讲更是如此,唯有强化自身,合作才有前景,发展才能跨越。那么,要做大做强我们自身,究竟要往哪个方向用力?
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发展理念的更大突破。凡事要做得到,首先要想得到。这次考察,让我们深受震撼的,不仅仅是苏浙沪一些大手笔的规划,大气魄的建设,更重要的是惊叹于他们视野的开阔、观念的创新。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正在做的许多事情,并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没想到,我们的工作跟不上,根子还在思想跟不上。大家平常总是说,要发挥后发优势,但优势的后发,必须要有观念的先发,只有思想上先人一步,发展上才能高人一筹。如果总是亦步亦趋,就只能永远落在别人后面。我们要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地参与泛长三角合作,需要地理上的无缝对接,需要产业上的关联互补,更需要观念上的有效接轨。沿海发达地区发展的每一次提升,都是理念创新的必然结果。客观地说,与两省一市相比,我们在发展胸怀、开放理念、市场意识、创新氛围等方面都有很大落差,有些人家已经干了多年的事情,我们还在争论,还在摸索。行动上的差距,反映的就是思想观念的差距。
二要突出自主创新,奋力构筑新型工业化脊梁。在经济现代化进程中,逾越工业化是不可能的。苏浙沪的经济实力强,就是因为工业强,他们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现在正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产业层次。现在看,我省整体上还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部分市尚处在工业化的初期,工业化水平还偏低,产业支撑力也不强,不仅要解决好“有没有”的问题,更要解决好“优不优”的问题,推进工业强省、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必须始终是我们的核心战略。
要把依靠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放在产业发展的首位。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拥有杀手锏,才能占领制高点,立于不败之地。现在两省一市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自主创新,追求技术跨越,实现创新强省。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省份来讲,自主创新更为迫切而紧要。现在合芜蚌省级自主创新试验区即将启动,这项工作要实现突破,关键是要在创新资源和产业资源的结合上做文章,突出抓好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这两个环节,集中力量推进一批优势产业和关键项目建设,努力向高端产业领域进军,尽快成为推进跨越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自主创新,人才是关键。要切实将引进人才作为第一项目,加大工作力度,出台优惠政策,注重抓好一些具体的载体建设,造就更多的集聚吸引人才的磁场,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和机会,真正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三要推进城乡统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华西和上窑两个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给我们表面的印象是村容村貌的城市化,而隐含其后的是雄厚的经济实力。这实际上也告诉我们,建设新农村,首要任务还是要千方百计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对我们安徽而言,就是要以产业的思维、工业的理念,来谋划和发展农业,解决好大而不强的问题。要抓住国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的机遇,加强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夯实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切实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推动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大力发展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培育壮大一批产业龙头企业,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要着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完善农村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努力在农村综合改革方面迈出更大步伐。目前,马鞍山、芜湖、铜陵三市已启动开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其他有条件的地方也要积极行动起来。
四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努力把安徽建成旅游休闲的天堂。现在,苏浙沪地区都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推动产业升级、繁荣城市经济的重要突破口,集中力量在新型业态、高端产业和规模企业上,建设了一批高效集约项目,迅速提升了城市品位,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南京城市规划馆,上海磁浮列车,杭州湾跨海大桥,钱江新城,阿里巴巴电子商务,西溪湿地公园等,无一不体现了高起点、大手笔和世界眼光。从中我们也深切感到,服务业既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又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理应成为中心城市重要产业支撑。现在我们正进入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阶段,在建设和发展中,必须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尤其是像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基础较好的地方,要集中力量办大事,搞一些大动作,美化城市环境,积聚城市人气,提升城市品位。城市建设既要有外形,又要有内涵,要紧紧跟踪城市经济发展新趋势,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中介咨询、审计法律、信息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加快培育一批行业骨干和品牌,做大做强城市经济。皖南地区的青山绿水,是我们的靓丽名片,一定要把良好生态维护好,把文化产业发展与旅游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发掘和创造更多新的旅游精品。这方面尤其要有世界眼光,切忌小打小闹,浪费宝贵资源。要积极投入泛长三角旅游合作,共同推动旅游市场一体化,加快构筑大旅游网络,带动全省旅游业大发展,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旅游休闲的人间天堂。
五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着力优化发展环境。从上海的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到江苏、浙江朝气蓬勃的园区经济、民营经济,我们强烈感受到这些地方的发展生机和活力。我们与发达地区的落差,根子就在体制机制上。也正因如此,一条地图上的行政区划线,却能让区划线两边展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我觉得,这更是需要我们引起思考的一个大问题。为什么我们推进改革的很多创新之举,自家尚未形成气候,却在别人那里兴起燎原之势?我们讲安徽要发挥后发优势,首先发展环境要先发,就是要做到“人有我有、别人没有我也有”。就拿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来讲,不仅要成为产业发展的示范区,更要成为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如果在这方面没有突破,我们的自主创新就难以有更大作为。
六要坚持扩大开放,深入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现在的任务,就是要抢抓机遇,加强对接,尽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态势,加快构建泛长三角分工与合作“3+1”的格局。从省里来说,要成立一个工作推进的班子,加紧研究谋划,尽快拿出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工作方案。省直有关部门都要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口衔接,在交通、能源、科技、旅游、环保等方面,尽快研究谋划一批跨区域合作项目,找到区域合作的载体。各市、县也要立足本地实际,找准对接点,建好对接平台,尤其是沿江、沿边地区,要发挥区位优势,总结已有的合作经验,不断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继续发挥好表率示范作用。
七要切实加强政治生态建设,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苏浙沪领导干部身上展现出的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干事创业的工作劲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给我们以深刻启示。要加速崛起进程,就必须进一步推进政治生态建设,形成有为才有位的用人导向,培育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干事创业就要见贤思齐,切忌嫉贤妒能。工作中,有的人不谋事、专谋人,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唯恐别人占了先,抢了风头,看见别人能力强,工作干得好,不是寻找差距,努力赶超,而是设置障碍,制造麻烦,自己不想干事,也不让别人干事。这种风气如果任其蔓延,势必造成想干事的不敢干,不干事的有市场。必须彻底铲除,正本清源,让能者上,庸者下,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地位。干事创业就要宽松包容,切忌无事生非。改革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偶尔脚下打滑再正常不过。只要是为了发展,只要不是谋取个人和小团体的私利,就应该允许失误,多一份理解,多一些关爱。这要作为各级组织应当负起的责任。干事创业就要和谐共事,切忌无谓内耗。和谐共事,才能干成事。懂团结是大智慧,会团结是大本事,真团结是大境界。安徽崛起大业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各级领导班子首先要成为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班子“一把手”要做到总揽而不包揽、放手而不甩手、决断而不专断,班子成员要相互支持,互相补台,努力在和谐共事中推动我们事业的发展。
总之,我们要记住四句话,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顺势而上、奋发有为。解放思想重在“放”上,要放心、放手,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实事求是重在“求”上,要求真、求新,我们与苏浙沪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确有不可同日而语的地方;但不进取没有希望,找借口只会失败,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发展才是硬道理、真本事。顺势而上重在“顺”上,要顺大势、顺民心,在抢抓机遇中争取主动,在促进和谐中谋求发展,这是科学发展的需要。奋发有为重在“为”上,要敢于作为、善于作为,融入不是没有条件的,强化自身最为重要,办好自己的事情是参与分工合作的基础。
一
早在浦东开发起步的时候,安徽就曾提出“开发皖江、呼应浦东、强化自身、迎接辐射”的口号。在国际经济一体化日益深入和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压力加大的宏观背景下,特别是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使“泛长三角区域发展与分工合作”问题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我觉得,安徽成为泛长三角的一部分,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第一,区位特点使然。提出泛长三角这个概念之后,我们觉得安徽应该是泛长三角的重要成员,是苏浙沪之外的第一个成员。虽然安徽是中部的一个成员,但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就是居中靠东,所以要发挥“居中靠东”的优势,做好“左右逢源”的文章,有效地改变“不东不西”的尴尬地位和局面。再说,其他省份往往有归宿或者说“第二身份”,如福建是泛珠三角的成员,而且它自己又搞了个海峡西岸经济区,江西是中部的成员又是泛珠三角的一个省份。唯有安徽没有“归宿”,仅仅是中部的一个成员。如果说向最具活力的经济区靠拢,在人们的观念中好象安徽还没有靠上一个,而最有条件靠的,就是长三角。历史上,安徽和江苏同属江南省,与上海、浙江也有很紧密的历史渊源。再从地理概念来说,长三角就是以长江口为圆心,以海潮最高潮的时候长江的最后一个波纹这个距离为半径画圆。而这个波纹在哪里呢,就在安徽铜陵的大通镇,安徽三分之二以上都是长三角地区。所以,安徽本来就属长三角。撇开安徽,是由于行政区划影响了经济区划,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理所当然的要回归。
第二,长三角发展需要空间。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长三角两省一市的生产要素、环境容量、发展空间已经到达相当紧张的程度。而安徽的生产要素成本低,决定了长三角企业必然要向有利润空间的地方转移。从转移的条件看,安徽是最便捷,效益最高,最有前景的地方。长三角各省市的的经济需要扩展,可以到全国各地去,但最不应该越过的就是安徽,安徽应是首选地。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泛长三角不是一个政治概念,也不是单纯地理的概念,它首先是一个经济概念。我们应当在区域经济分工上,在科学发展上,实行有效的合作。这既是安徽的需要,也是长三角各省市的需要,再大一点说,是我们整个国家发展的需要。
第三,安徽已经具备融入长三角的条件。从硬件上来说,我们交通条件大大改善。首先是高速铁路的建设,大大拉近了我们与长三角的时空距离。合宁高速动车组8月1日正式开通,合肥到南京只有59分,不到1个小时,到上海是2小时59分钟,不到3小时。到杭州,明年底或者是后年就可以实现2小时的车程。另外,从南京到安庆,路过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这五个市的城际客运专线,今年也要开工,这是和长三角相连接的。实际上随着这条铁路的建设,不融入也融入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建设和积累,安徽和苏浙沪地区的互补性进一步增强;安徽既具备了承接长三角产业和资本转移的条件,而且日趋完善,也具备了为长三角进一步发展贡献能量的条件。例如,安徽有了一批在市场经济中成长起来的有实力的企业和产业;除了普通劳动力资源丰富,安徽还人才济济,科研实力比较雄厚,容易与长三角融为一体。
胡锦涛总书记在国家领导人的层面上高屋建瓴提出泛长三角问题,对安徽6600万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也是对我们一个巨大的鞭策。长三角是我们的学习榜样,也是我们合作的朋友,完全可以在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在合作上实现新的跨越,并不断推向深入。
二
为了更好地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我们组织了高规格的代表团赴苏浙沪学习考察。代表团奔走苏浙沪的六个市学习考察,既看了蓬勃发展的园区和企业,又看了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既看了大手笔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又看了高起点规划的城市新区。我们关于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指示,争取泛长三角分工合作、推动共同发展的呼吁,得到了两省一市的高度重视、积极响应。
学习考察使我们亲眼目睹了近几年苏浙沪日新月异的发展成就和变化,虽是走马观花,但也从中清晰地看到了值得关注的一些新动向、新趋势:
一是产业层次更高端。现在的苏浙沪正在变压力为动力,化被动为主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他们充分利用国际环境和宏观调控的“倒逼机制”,瞄准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增长方式在“阵痛”中加快转变,加速实现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公司”的转化,从“制造”向“创造”的跨越。
二是发展眼光更开放。在苏浙沪我们更容易体会到了什么叫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所到之处,党政领导和企业家谈的都是国际发展的新形势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他们正在以全球化视野谋划新一轮大发展,集聚国内外优质生产要素,争创对外开放的新优势,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
三是经济社会更协调。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的理念,在苏浙沪地区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们积极探索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建设,以全面的发展推动全面的小康。特别是在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方面力度很大,催生了像江阴华西村、绍兴上窑村等一批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成为全国城乡差别最小的区域。
四是发展环境更优化。在苏浙沪,听到他们说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打造服务型政府,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优服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上海等地明确指出,要努力成为全国行政效能最高、透明度最高、收费最少的地区之一。这种政府管理创新的深度,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力度,为市场主体服务的广度,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应当讲,苏浙沪的这些新变化,对我们视觉的冲击和思想的触动都是巨大的,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还应当看到这些新变化折射出的精神风貌和工作状态。突出的有三点:
一是永不自满的忧患意识。尽管苏浙沪发展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他们始终保持一种不进则退的危机感。考察中我们都有感受,苏浙沪对自身发展的认识非常清醒。如上海对小富即安的思想进行了深刻反思,江苏自认为对外开放水平仍然不够,浙江强调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没有根本转变等。正是因为有这份清醒,在当前宏观环境趋紧的形势下,他们的头脑是敏锐的,行动也是迅速的。
二是坚持不懈地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加快发展的根本动力。苏浙沪近些年的发展再次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无论是发展势头较好,还是发展环境趋紧,他们都把改革开放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突破口,紧紧抓住,始终不放。改革开放成为发展永恒的主题,持续不断、常做常新。
三是一以贯之的工作作风。从接触到的苏浙沪各级领导干部身上,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一种心无旁鹜抓发展的精神,一种持之以恒干事业的韧劲。我认为,近年来苏浙沪取得的巨大成就,与这种工作作风是分不开的。这种一任接着一任干,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是推动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的根本力量。
我们亲眼目睹了苏浙沪发展的巨大成就,更切身感受到存在的巨大差距。那么,我们究竟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是自叹不如、悲观失望,还是正视差距、奋力追赶,积极融入。我想,自满没有理由,自卑毫无必要,自信尤为关键,自强才是根本。为了更好地融入长三角,现在的关键是要在学习经验中解放思想,在坚定信心中强化自身,在深化合作中扩大开放,在抢抓机遇中奋发有为,进一步推进跨越发展,加速安徽崛起进程。
一要看出发展的紧迫感。这几年我省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今年上半年更是呈现出逆势上扬的好势头。但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加速是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苏浙沪的放缓是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我曾经说过,我们参加的是全运会,他们参加的是奥运会。现在,沿海发达地区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已经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上调出口退税、扩大中小企业贷款规模等措施,而且他们自身也正在进行新一轮经济转型,可以预想,他们今后的发展必然会更好更快。如果我们不努力,不融入,就会越拉越远。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沾沾自喜、自我满足。
二要看出发展的新机遇。我想,最大的机遇就是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资本加速转移的机遇,也就是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合作的机遇。长三角经过近3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出现土地、人力、能源等资源的供给紧张,成本门槛越来越高,必然要求“腾笼换鸟”,提升产业层次,改变过去过分依赖工业的经济结构。现在江苏已明确提出“不求所在、但求所得”,上海提出要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浙江提出经济增长要逐步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长三角产业资本加速转移已是大势所趋,只要我们抓住机遇,把自身的工作做好,把对接的功夫用足,完全可以在承接转移中实现更大发展。
三是看出发展的新优势。从长三角一圈看下来,我们确实受到了触动,但我们从中也发现了安徽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坚定了加快发展的信心。比如,与苏浙沪相比,我们的环境容量和市场潜力有一定空间;我们的煤电、冶金、建材、汽车、家电等产业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与苏浙沪基本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只要我们选准突破口,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把挖掘自身潜力与承接外来转移的叠加优势发挥好,完全可以迅速做强做大。我省汽车产业的崛起,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们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外出务工为我们培养了具有一定技能的劳动者,随着我省经济的发展,现在又呈现出返乡创业就业的新趋势,这将为我们未来的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智力支撑。
三
胡锦涛总书记说得透彻,他说,不管是国际分工还是国内合作,你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核心竞争力,就是合作了也是个“小工”。对安徽来讲更是如此,唯有强化自身,合作才有前景,发展才能跨越。那么,要做大做强我们自身,究竟要往哪个方向用力?
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发展理念的更大突破。凡事要做得到,首先要想得到。这次考察,让我们深受震撼的,不仅仅是苏浙沪一些大手笔的规划,大气魄的建设,更重要的是惊叹于他们视野的开阔、观念的创新。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正在做的许多事情,并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没想到,我们的工作跟不上,根子还在思想跟不上。大家平常总是说,要发挥后发优势,但优势的后发,必须要有观念的先发,只有思想上先人一步,发展上才能高人一筹。如果总是亦步亦趋,就只能永远落在别人后面。我们要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地参与泛长三角合作,需要地理上的无缝对接,需要产业上的关联互补,更需要观念上的有效接轨。沿海发达地区发展的每一次提升,都是理念创新的必然结果。客观地说,与两省一市相比,我们在发展胸怀、开放理念、市场意识、创新氛围等方面都有很大落差,有些人家已经干了多年的事情,我们还在争论,还在摸索。行动上的差距,反映的就是思想观念的差距。
二要突出自主创新,奋力构筑新型工业化脊梁。在经济现代化进程中,逾越工业化是不可能的。苏浙沪的经济实力强,就是因为工业强,他们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现在正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产业层次。现在看,我省整体上还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部分市尚处在工业化的初期,工业化水平还偏低,产业支撑力也不强,不仅要解决好“有没有”的问题,更要解决好“优不优”的问题,推进工业强省、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必须始终是我们的核心战略。
要把依靠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放在产业发展的首位。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拥有杀手锏,才能占领制高点,立于不败之地。现在两省一市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自主创新,追求技术跨越,实现创新强省。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省份来讲,自主创新更为迫切而紧要。现在合芜蚌省级自主创新试验区即将启动,这项工作要实现突破,关键是要在创新资源和产业资源的结合上做文章,突出抓好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这两个环节,集中力量推进一批优势产业和关键项目建设,努力向高端产业领域进军,尽快成为推进跨越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自主创新,人才是关键。要切实将引进人才作为第一项目,加大工作力度,出台优惠政策,注重抓好一些具体的载体建设,造就更多的集聚吸引人才的磁场,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和机会,真正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三要推进城乡统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华西和上窑两个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给我们表面的印象是村容村貌的城市化,而隐含其后的是雄厚的经济实力。这实际上也告诉我们,建设新农村,首要任务还是要千方百计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对我们安徽而言,就是要以产业的思维、工业的理念,来谋划和发展农业,解决好大而不强的问题。要抓住国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的机遇,加强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夯实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切实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推动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大力发展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培育壮大一批产业龙头企业,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要着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完善农村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努力在农村综合改革方面迈出更大步伐。目前,马鞍山、芜湖、铜陵三市已启动开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其他有条件的地方也要积极行动起来。
四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努力把安徽建成旅游休闲的天堂。现在,苏浙沪地区都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推动产业升级、繁荣城市经济的重要突破口,集中力量在新型业态、高端产业和规模企业上,建设了一批高效集约项目,迅速提升了城市品位,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南京城市规划馆,上海磁浮列车,杭州湾跨海大桥,钱江新城,阿里巴巴电子商务,西溪湿地公园等,无一不体现了高起点、大手笔和世界眼光。从中我们也深切感到,服务业既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又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理应成为中心城市重要产业支撑。现在我们正进入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阶段,在建设和发展中,必须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尤其是像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基础较好的地方,要集中力量办大事,搞一些大动作,美化城市环境,积聚城市人气,提升城市品位。城市建设既要有外形,又要有内涵,要紧紧跟踪城市经济发展新趋势,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中介咨询、审计法律、信息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加快培育一批行业骨干和品牌,做大做强城市经济。皖南地区的青山绿水,是我们的靓丽名片,一定要把良好生态维护好,把文化产业发展与旅游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发掘和创造更多新的旅游精品。这方面尤其要有世界眼光,切忌小打小闹,浪费宝贵资源。要积极投入泛长三角旅游合作,共同推动旅游市场一体化,加快构筑大旅游网络,带动全省旅游业大发展,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旅游休闲的人间天堂。
五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着力优化发展环境。从上海的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到江苏、浙江朝气蓬勃的园区经济、民营经济,我们强烈感受到这些地方的发展生机和活力。我们与发达地区的落差,根子就在体制机制上。也正因如此,一条地图上的行政区划线,却能让区划线两边展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我觉得,这更是需要我们引起思考的一个大问题。为什么我们推进改革的很多创新之举,自家尚未形成气候,却在别人那里兴起燎原之势?我们讲安徽要发挥后发优势,首先发展环境要先发,就是要做到“人有我有、别人没有我也有”。就拿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来讲,不仅要成为产业发展的示范区,更要成为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如果在这方面没有突破,我们的自主创新就难以有更大作为。
六要坚持扩大开放,深入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现在的任务,就是要抢抓机遇,加强对接,尽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态势,加快构建泛长三角分工与合作“3+1”的格局。从省里来说,要成立一个工作推进的班子,加紧研究谋划,尽快拿出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工作方案。省直有关部门都要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口衔接,在交通、能源、科技、旅游、环保等方面,尽快研究谋划一批跨区域合作项目,找到区域合作的载体。各市、县也要立足本地实际,找准对接点,建好对接平台,尤其是沿江、沿边地区,要发挥区位优势,总结已有的合作经验,不断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继续发挥好表率示范作用。
七要切实加强政治生态建设,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苏浙沪领导干部身上展现出的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干事创业的工作劲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给我们以深刻启示。要加速崛起进程,就必须进一步推进政治生态建设,形成有为才有位的用人导向,培育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干事创业就要见贤思齐,切忌嫉贤妒能。工作中,有的人不谋事、专谋人,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唯恐别人占了先,抢了风头,看见别人能力强,工作干得好,不是寻找差距,努力赶超,而是设置障碍,制造麻烦,自己不想干事,也不让别人干事。这种风气如果任其蔓延,势必造成想干事的不敢干,不干事的有市场。必须彻底铲除,正本清源,让能者上,庸者下,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地位。干事创业就要宽松包容,切忌无事生非。改革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偶尔脚下打滑再正常不过。只要是为了发展,只要不是谋取个人和小团体的私利,就应该允许失误,多一份理解,多一些关爱。这要作为各级组织应当负起的责任。干事创业就要和谐共事,切忌无谓内耗。和谐共事,才能干成事。懂团结是大智慧,会团结是大本事,真团结是大境界。安徽崛起大业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各级领导班子首先要成为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班子“一把手”要做到总揽而不包揽、放手而不甩手、决断而不专断,班子成员要相互支持,互相补台,努力在和谐共事中推动我们事业的发展。
总之,我们要记住四句话,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顺势而上、奋发有为。解放思想重在“放”上,要放心、放手,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实事求是重在“求”上,要求真、求新,我们与苏浙沪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确有不可同日而语的地方;但不进取没有希望,找借口只会失败,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发展才是硬道理、真本事。顺势而上重在“顺”上,要顺大势、顺民心,在抢抓机遇中争取主动,在促进和谐中谋求发展,这是科学发展的需要。奋发有为重在“为”上,要敢于作为、善于作为,融入不是没有条件的,强化自身最为重要,办好自己的事情是参与分工合作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