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我们国家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为我国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提供了一个基本的遵循,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对于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农业;农民
我国的“三农”问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他们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影响整个社会发展水平的短板。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来看,我国的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相对滞后,如果想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把“三农”问题提到了一个新的重要高度,为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是新农村建设实践的升华,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一、什么是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1]乡村振兴战略,绝不是简单的解决农村的贫穷与落后的问题,而是要把农村发展为山清水秀、民风淳朴,让人们记得住乡愁的地方,使农业更加强大、农村更加美丽和农民更加幸福。“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目标,即在经济建设方面对质量要求的提升,因此可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利用互联网+农业产品的优势,促进农村产业的振兴;“生态宜居”是对生态环境而言,建设一个适宜人们居住的乡村,使人们看得见绿水青山,也能记得住乡愁,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绿水青山就是我们的金山银山;“乡风文明”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农村的社会风气和农民的道德素养提升,乡村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一种精神风貌;“治理有效”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强调基层组织制度的实效性,建立一个完整的乡村治理体系,为和谐的社会秩序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生活富裕”是其奋斗目标,国家加大扶贫力度,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让广大辛勤劳作的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共同走向富裕之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乡村振兴战略与“三农”问题
(一)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问题
农业属于从事行业的范畴,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比,农业的地位和作用相对较小,带来的收入和利润也很少,逐渐被人们边缘化。对于一些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农业收入的稳定性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放弃务农进城务工,土地逐渐撂荒。同时,由于人们过度的追求农产品的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贫瘠。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农业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上、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让农民牢牢地抓住土地,让农民在土地上生存。因此可根据农村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农业产业,类似采摘园、农家乐、生态旅游、产业园,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深度融合,也可以结合新时代条件下的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农产品的销售、互联网+乡村旅游、互联网+乡村手工业文化等途径,既可以保护乡村的乡情乡愁,民族文化,也可以进行统筹开发,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二)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问题
农村属于居住地域的范畴,与城市相比,农村发展的速度较慢,问题更突出。从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市化的发展不但没有消灭农村,反而在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农村逐渐复兴发展起来。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就是城市农村融合发展,原来要把农村发展成城市,让农民进城,在农村建城市里的高楼大厦,现在是农村与城市不同,让农村存在,把农村作为一个整体和城市共同发展。未来的农村经济上升,总体发展水平上升,農村的风貌不是城市的高楼大厦,而是田园的感觉,除了兼具经济之外,有农村的风貌在其中,有农家乐的感觉,有第三产业在里面。农民的精神风貌是开心的、向上的,不是麻木不仁、乡村留守空洞的感觉。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具体措施: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
(三)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民问题
农民是农业和农村的主体,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重点,是当前极需解决的一项重大任务。我国的农民基数大,人口多,而依靠农业很难增加收入,大多数农民选择进城务工,谋求出路。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留在农村,城市里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相比农村来说更多更大,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十九大报告中把“三农”问题提高到一个重要的高度,使得一些农民看到了希望,有振兴农村的激情和干劲。具体措施可以提高农民的素质与就业能力,加速城镇化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教育医疗资源投入等,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的战略,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全面振兴,强调的是农村的全面发展。乡村是可以振兴的,并且一定能够振兴的更加美好。未来的乡村是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是市民休闲、娱乐、度假的理想乐园。因为在乡村振兴战略之后,乡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农民、农业,还将有从城里来休闲、养老度假、创业的“村民”,和新的农业业态,包括集休闲娱乐、观光体验的新模式农业经济,乡村具有独特的存在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注释:
[1]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17年10月18日.
参考文献:
[1]董进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J].农村工作通讯,2017(22):15-18.
[2]赵露,陈宁.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的“三农”问题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04:251-253.
[3]叶敬忠.乡村振兴战略:历史沿循、总体布局与路径省思[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64-69.
[4]凌经球.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若干问题的思考[J].桂海论丛 .2017,33(06):21-25.
[5]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17年10月18日.
作者简介:
高丽(1992—),女,汉族,籍贯:贵州遵义,单位: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研究生。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农业;农民
我国的“三农”问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他们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影响整个社会发展水平的短板。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来看,我国的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相对滞后,如果想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把“三农”问题提到了一个新的重要高度,为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是新农村建设实践的升华,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一、什么是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1]乡村振兴战略,绝不是简单的解决农村的贫穷与落后的问题,而是要把农村发展为山清水秀、民风淳朴,让人们记得住乡愁的地方,使农业更加强大、农村更加美丽和农民更加幸福。“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目标,即在经济建设方面对质量要求的提升,因此可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利用互联网+农业产品的优势,促进农村产业的振兴;“生态宜居”是对生态环境而言,建设一个适宜人们居住的乡村,使人们看得见绿水青山,也能记得住乡愁,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绿水青山就是我们的金山银山;“乡风文明”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农村的社会风气和农民的道德素养提升,乡村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一种精神风貌;“治理有效”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强调基层组织制度的实效性,建立一个完整的乡村治理体系,为和谐的社会秩序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生活富裕”是其奋斗目标,国家加大扶贫力度,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让广大辛勤劳作的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共同走向富裕之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乡村振兴战略与“三农”问题
(一)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问题
农业属于从事行业的范畴,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比,农业的地位和作用相对较小,带来的收入和利润也很少,逐渐被人们边缘化。对于一些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农业收入的稳定性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放弃务农进城务工,土地逐渐撂荒。同时,由于人们过度的追求农产品的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贫瘠。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农业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上、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让农民牢牢地抓住土地,让农民在土地上生存。因此可根据农村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农业产业,类似采摘园、农家乐、生态旅游、产业园,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深度融合,也可以结合新时代条件下的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农产品的销售、互联网+乡村旅游、互联网+乡村手工业文化等途径,既可以保护乡村的乡情乡愁,民族文化,也可以进行统筹开发,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二)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问题
农村属于居住地域的范畴,与城市相比,农村发展的速度较慢,问题更突出。从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市化的发展不但没有消灭农村,反而在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农村逐渐复兴发展起来。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就是城市农村融合发展,原来要把农村发展成城市,让农民进城,在农村建城市里的高楼大厦,现在是农村与城市不同,让农村存在,把农村作为一个整体和城市共同发展。未来的农村经济上升,总体发展水平上升,農村的风貌不是城市的高楼大厦,而是田园的感觉,除了兼具经济之外,有农村的风貌在其中,有农家乐的感觉,有第三产业在里面。农民的精神风貌是开心的、向上的,不是麻木不仁、乡村留守空洞的感觉。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具体措施: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
(三)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民问题
农民是农业和农村的主体,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重点,是当前极需解决的一项重大任务。我国的农民基数大,人口多,而依靠农业很难增加收入,大多数农民选择进城务工,谋求出路。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留在农村,城市里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相比农村来说更多更大,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十九大报告中把“三农”问题提高到一个重要的高度,使得一些农民看到了希望,有振兴农村的激情和干劲。具体措施可以提高农民的素质与就业能力,加速城镇化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教育医疗资源投入等,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的战略,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全面振兴,强调的是农村的全面发展。乡村是可以振兴的,并且一定能够振兴的更加美好。未来的乡村是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是市民休闲、娱乐、度假的理想乐园。因为在乡村振兴战略之后,乡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农民、农业,还将有从城里来休闲、养老度假、创业的“村民”,和新的农业业态,包括集休闲娱乐、观光体验的新模式农业经济,乡村具有独特的存在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注释:
[1]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17年10月18日.
参考文献:
[1]董进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J].农村工作通讯,2017(22):15-18.
[2]赵露,陈宁.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的“三农”问题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04:251-253.
[3]叶敬忠.乡村振兴战略:历史沿循、总体布局与路径省思[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64-69.
[4]凌经球.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若干问题的思考[J].桂海论丛 .2017,33(06):21-25.
[5]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17年10月18日.
作者简介:
高丽(1992—),女,汉族,籍贯:贵州遵义,单位: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