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型克山病临床路径在病区的初步实施及效果

来源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sekingz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慢型克山病临床路径在病区的初步实施情况及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选取陕西省黄陵县及旬邑县2个克山病重病区76例慢型克山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在口服亚硒酸钠的基础上,采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利尿剂(氢氯噻嗪、螺内酯)及强心剂(地高辛)作为固定组方,治疗全部患者4个月.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心胸比值、心电图、左室射血分数(EF)及短轴缩短率(FS)的变化情况,进而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76例慢型克山病患者中74例完成服药观察.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达81.1%(60/74);异位心律消失率为37.5%(9/24),传导阻滞消失率为2.8% (1/36),ST-T改变消失率为26.9% (7/26).心功能Ⅱ、Ⅲ、Ⅳ级患者治疗后心胸比值(0.486±0.048、0.538±0.046、0.607±0.048)较治疗前(0.504±0.051、0.572±0.054、0.632±0.063)明显减小(t值分别为2.643、6.641、3.005,P均< 0.05),而治疗前后心胸比值差值(0.017±0.029、0.033±0.031、0.024±0.0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005,P> 0.05).EF轻度减低(35%≤EF< 50%)及中-重度减低(EF<35%)患者治疗后EF值[(48.21±10.01)%、(36.57±6.60)%]明显高于治疗前[(43.62±4.58)%、(27.57±3.69)%,t值分别为-2.911、-3.334,P均<0.05],治疗前后EF差值[(4.59±8.48)%、(9.00±7.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FS减低(FS< 25%)患者治疗后FS值[(21.92±5.67)%]较治疗前[(19.75±2.88)%]明显提高(t=-2.297,P< 0.05).结论 慢型克山病临床路径在病区可操作性强,固定药物组方疗效显著。

其他文献
目的 调查影响四川省阿坝州大骨节病病情的相关因素,寻找有效防控措施.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09、2010年金川、马尔康县大骨节病监测点8~ 15岁儿童右手X线正位片阳性者作为病例组,同时以X线正位片阴性且与病例组人员同性别、同年龄、同村庄、同学校1∶1配对儿童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方式调查相关防控措施落实情况.采集调查对象发样,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发硒,统计分析影响大骨节病病情
目的 评价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健康教育效果,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1年6月,根据历史病情,在山东省选择19个县(市、区),每个项目县选择3个乡(镇),在每个乡(镇)中心小学4~6年级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每个项目乡(镇)选择3个村,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在健康教育活动前后,在每个乡(镇)的中心小学抽取5年级学生30名,在每所学校所在地抽取15名家庭主妇,进行饮水型氟中毒防
内蒙古奈曼旗鼠疫疫源地监测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转入常规流动监测搜索疫源阶段,按照全国鼠疫监测方案的要求,在每年的4-6月份,选择历史疫源地或有流行指征及原因不明区作为疫情监测工作点,对该地区的鼠疫宿主动物进行系统监测,搜索疫源.因此,深入了解奈曼旗鼠疫监测结果,分析鼠疫监测数据,是提前预防鼠疫流行的重要保证.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收集2006-2013年奈曼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鼠疫疫源地
目的 调查青海省成人大骨节病患者右手掌指骨X线基线数据,为临床诊断、手外科的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和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兴海县54例成人大骨节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拍摄右手掌指骨X线片,运用电子数显游标卡尺进行掌指骨X线测量.将数据进行汇总,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掌骨轴长表现为第2掌骨>第3掌骨>第4掌骨>第5掌骨>第1掌骨;近节指骨轴长表现为中指近节>环指近节
目的 构建云南省鼠疫菌株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图谱库,为云南鼠疫的溯源及分型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云南省家、野鼠型以及玉龙鼠疫菌株共29株,分别采用Asc Ⅰ和Fse Ⅰ两种内切酶对菌株进行酶切分析,并使用BioNumerics 6.6软件对图谱聚类.结果 PFGE分析可以将29株鼠疫菌分为20个基因型,这些基因型又归为3大簇,即家鼠基因簇、野鼠基因簇以及玉龙基因簇,家鼠基因簇又可分为德宏亚
目的 分析2008-2012年哈尔滨市人间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疫情监测结果,掌握哈尔滨市布病疫情的流行特点,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2008-2010年《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相关信息和市级监测点监测结果(包括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监测),分析哈尔滨市布病疫情的流行特点(包括地区、时间、人群分布).结果 2008-2012年,哈尔滨市共报告布病病例1348例,发病率由200
目的 观察布鲁杆菌性脊柱炎临床特征,分析该病易误诊原因,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确诊且住院治疗的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患者42例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调查分析其住院病历资料.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磁共振检查结果、血清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查结果等.结果 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主要表现为严重的持续性颈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