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企业不同岗位层级营销人员工作内容的分析,可以将营销工作分为四类岗位群:市场调研与分析类、营销策划与管理类、渠道与终端管理类、销售与客户服务类。要胜任不同岗位的营销工作需具备五大核心岗位能力:沟通推销能力、市场研究能力、销售管理能力、营销策划能力、营销管理能力。根据岗位群及其所需岗位能力组建了围绕营销工作四类岗位群的营销专业四大课程群,并从规范教学内容、组建教学团队、实施课程考核改革三方面提出了课程群协同教学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营销专业;岗位群;岗位能力;课程群联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0-0146-03
一、营销工作岗位群分析
从职业发展来看,营销专业人才的走向一般从基层业务代表等开始,到营销主管、营销经理以及营销总监和营销副总经理。从岗位层级和工作内容来看,业务代表主要从事产品销售的某一专项工作,承担向中间商、消费者宣传推销产品的任务,需具备优良的沟通推销能力、基本的市场研究和营销策划能力;营销主管、经理主要从事营销策略的制定、组织和实施,一般负责企业一个部门或一个地区的营销工作,需具备优良的销售管理和营销策划能力;营销总监、副总主要从事企业营销战略决策工作,需具备优良的领导、组织、控制与营销综合能力。
根据我们对企业不同岗位层级营销人员工作内容的分析,可以将营销工作分为四类岗位群(见表1)。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大多数毕业生都是从销售员、调研员、客户服务等基层岗位开始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逐步走向终端管理、区域业务管理、营销策划等管理岗位。因此,我们有必要围绕营销工作岗位群建构营销专业课程群,以贴近社会对营销人才需求的实际。
二、营销工作岗位群所需岗位能力分析
岗位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岗位、完成某项任务和胜任某个岗位的综合能力和必不可少的素质。一个人的岗位能力不足则不能胜任岗位或达不到岗位要求。市场营销岗位专业能力是指人们在营销岗位上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根据我们对多家企业四类营销工作岗位群所需岗位能力的分析,最终确立了企业对应用型营销本科人才的五大核心岗位能力:沟通推销能力、市场研究能力、销售管理能力、营销策划能力、营销管理能力(见下页表2)。
以核心岗位能力为导向的营业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师不能只简单地灌输书本知识,而是应把书本知识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与企业的实际运营转换成思想与方法传授给学生,并通过多元化的实验、实训体系使学生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专业思想——能够领会和牢固掌握科学的营销理念、知识以及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住营销实践的艺术性要求,提升学生分析营销问题、解决营销问题的能力。
三、岗位群与岗位能力指向的营销专业课程群设计
(一)课程群的含义
课程群是与单门课程相对应的一种课程建设模式,是教学计划中那些具有相互影响、前后有序和具有课程间互动的相关课程以集群方式进行的重新集合,一般以一门以上的单门课程为基础,由三门以上的性质相关或相近的单门课程组成的一个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课程间相互连接、相互配合、相互照应的连环式的课程群体。纳入同一课程群的各门课程必须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有密切的逻辑联系,能通过若干课程的不断强化、深化从而形成某一知识领域的系统化,以完善相应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二)营销专业课程群设计
根据营销工作岗位群和岗位能力的需要,营销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应该围绕四大岗位群与五大核心岗位能力进行设置(如下图所示),借此形成四大课程群(见表3),以便在教学环节使课程内容与岗位工作内容、岗位能力能更好地匹配,培养切合社会需求实际的营销人才。
一些高校在营销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一般是把课程设计为“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全校性选修课”“实践课”等模块,如果不考虑其他教学模块,仅就专业课而言,客观上会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同一课程群(模块)中的各门课程在内容设置和体系安排上各行其是,缺乏较好的协同和配合,课程、课程群之间内容重复和交叉都很严重;第二,课程群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比如“专业主干课”课程群要达到什么样的岗位和能力要求,没有明确的定义;第三,由于各门课程以及课程群缺乏清晰的岗位和能力培养指向,所以对学生的培育无法实现逐级递进的协同效应,以致难以培养出符合营销岗位要求并具有良好职业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学生。如果要解决以上问题,这就要求营销专业课程与课程群的设置要以岗位群和岗位能力培养为导向,实现课程群之间以及课程群内部课程之间的互补与协同。
四、营销专业课程群协同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规范课程群教学内容
规范课程群教学内容用以协调课程群内各门归属课程的教学工作,可以解决教学中不同课程各自教学的离散状态,使课程教学目标指向明确,避免课程间教学的无效率重复。通过制定课程群标准、课程群知识点大纲可以规范课程群各门归属课程的教学内容。在规范课程群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理清不同课程在课程群系统中的逻辑关系,针对培养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避免内容简单重复,抓好归属课程教学大纲的执行与落实,规范归属课程的讲义与教案,加强课程教学课件等方面的建设,将该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补入教学内容。
(二)加强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
课程群教学团队是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以课程群为载体,以一些技能互补而相互协作、沟通的教师为主体,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主要途径,以系列课程和专业建设为平台,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而组成的一种创新型的教学基本组织形式。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为教师交流提供了平台,增强了课程群教师的团队与协作意识,进一步促进了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有利于教师之间更好地沟通教学技能、整合课程内容和把握课程结构体系。
营销专业课程群教学团队,大体上包括1名首席责任教师、2—5名责任主讲教师。其中,首席责任教师对课程群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全面负责,并对提高本团队课程的教学质量采取有力可行的措施,负责本团队课程的教学运行管理;责任主讲教师协助首席责任教师的工作,需每学年至少为学生讲授一门本团队主讲课程,积极参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三)改革课程群考核制度
应用型营销专业课程群考核的总体思路是要建立一种多元化、全过程联动的考核模式,增加实践考核在最终成绩中的比例,解决传统考试中重知识轻能力、考核主体单一、考核方式单一的问题,依据能力与素质并重的考试原则,实行“三结合”的考评方式:考核主体由专业教师与企业导师相结合;考核对象由学习过程与成果相结合;考核内容由能力与素质相结合。
对某些实务性课程除了单独的教师考核之外,可引入第三方考核机制,使学生、教师、企业人士都成为评价的主体,增加考核的实践性、客观性,使学生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过程与能力考核形式包括撰写读书笔记、小论文、调研报告、策划方案,进行项目展示与口试等,根据不同的课程要求选择不同的过程考核形式,并逐步增加过程与能力考核占总成绩的比重。另外,对于教学安排中需要以团队形式进行的项目考核,需要明确团队成员的分工,密切关注个人在团队建设与团队成果中的作用,做到团队考核与成员考核的统一,注重对学生个性、兴趣与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李佛关.本科营销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协同模式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3,(10):97-99.
[2] 李佛关.应用型营销本科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求与教学设计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22):198-199.
[3] 张尚民,颜帮全,冉建宇.地方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J].职业时空,2015,(11):52-55.
[4] 龙春阳.课程群建设: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10,(2):139-141.
[5] 章兢,傅晓军.谈基于课程或课程群的教学团队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7,(12):15-17.
[责任编辑 安世友]
关键词:营销专业;岗位群;岗位能力;课程群联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0-0146-03
一、营销工作岗位群分析
从职业发展来看,营销专业人才的走向一般从基层业务代表等开始,到营销主管、营销经理以及营销总监和营销副总经理。从岗位层级和工作内容来看,业务代表主要从事产品销售的某一专项工作,承担向中间商、消费者宣传推销产品的任务,需具备优良的沟通推销能力、基本的市场研究和营销策划能力;营销主管、经理主要从事营销策略的制定、组织和实施,一般负责企业一个部门或一个地区的营销工作,需具备优良的销售管理和营销策划能力;营销总监、副总主要从事企业营销战略决策工作,需具备优良的领导、组织、控制与营销综合能力。
根据我们对企业不同岗位层级营销人员工作内容的分析,可以将营销工作分为四类岗位群(见表1)。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大多数毕业生都是从销售员、调研员、客户服务等基层岗位开始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逐步走向终端管理、区域业务管理、营销策划等管理岗位。因此,我们有必要围绕营销工作岗位群建构营销专业课程群,以贴近社会对营销人才需求的实际。
二、营销工作岗位群所需岗位能力分析
岗位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岗位、完成某项任务和胜任某个岗位的综合能力和必不可少的素质。一个人的岗位能力不足则不能胜任岗位或达不到岗位要求。市场营销岗位专业能力是指人们在营销岗位上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根据我们对多家企业四类营销工作岗位群所需岗位能力的分析,最终确立了企业对应用型营销本科人才的五大核心岗位能力:沟通推销能力、市场研究能力、销售管理能力、营销策划能力、营销管理能力(见下页表2)。
以核心岗位能力为导向的营业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师不能只简单地灌输书本知识,而是应把书本知识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与企业的实际运营转换成思想与方法传授给学生,并通过多元化的实验、实训体系使学生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专业思想——能够领会和牢固掌握科学的营销理念、知识以及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住营销实践的艺术性要求,提升学生分析营销问题、解决营销问题的能力。
三、岗位群与岗位能力指向的营销专业课程群设计
(一)课程群的含义
课程群是与单门课程相对应的一种课程建设模式,是教学计划中那些具有相互影响、前后有序和具有课程间互动的相关课程以集群方式进行的重新集合,一般以一门以上的单门课程为基础,由三门以上的性质相关或相近的单门课程组成的一个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课程间相互连接、相互配合、相互照应的连环式的课程群体。纳入同一课程群的各门课程必须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有密切的逻辑联系,能通过若干课程的不断强化、深化从而形成某一知识领域的系统化,以完善相应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二)营销专业课程群设计
根据营销工作岗位群和岗位能力的需要,营销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应该围绕四大岗位群与五大核心岗位能力进行设置(如下图所示),借此形成四大课程群(见表3),以便在教学环节使课程内容与岗位工作内容、岗位能力能更好地匹配,培养切合社会需求实际的营销人才。
一些高校在营销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一般是把课程设计为“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全校性选修课”“实践课”等模块,如果不考虑其他教学模块,仅就专业课而言,客观上会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同一课程群(模块)中的各门课程在内容设置和体系安排上各行其是,缺乏较好的协同和配合,课程、课程群之间内容重复和交叉都很严重;第二,课程群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比如“专业主干课”课程群要达到什么样的岗位和能力要求,没有明确的定义;第三,由于各门课程以及课程群缺乏清晰的岗位和能力培养指向,所以对学生的培育无法实现逐级递进的协同效应,以致难以培养出符合营销岗位要求并具有良好职业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学生。如果要解决以上问题,这就要求营销专业课程与课程群的设置要以岗位群和岗位能力培养为导向,实现课程群之间以及课程群内部课程之间的互补与协同。
四、营销专业课程群协同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规范课程群教学内容
规范课程群教学内容用以协调课程群内各门归属课程的教学工作,可以解决教学中不同课程各自教学的离散状态,使课程教学目标指向明确,避免课程间教学的无效率重复。通过制定课程群标准、课程群知识点大纲可以规范课程群各门归属课程的教学内容。在规范课程群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理清不同课程在课程群系统中的逻辑关系,针对培养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避免内容简单重复,抓好归属课程教学大纲的执行与落实,规范归属课程的讲义与教案,加强课程教学课件等方面的建设,将该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补入教学内容。
(二)加强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
课程群教学团队是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以课程群为载体,以一些技能互补而相互协作、沟通的教师为主体,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主要途径,以系列课程和专业建设为平台,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而组成的一种创新型的教学基本组织形式。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为教师交流提供了平台,增强了课程群教师的团队与协作意识,进一步促进了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有利于教师之间更好地沟通教学技能、整合课程内容和把握课程结构体系。
营销专业课程群教学团队,大体上包括1名首席责任教师、2—5名责任主讲教师。其中,首席责任教师对课程群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全面负责,并对提高本团队课程的教学质量采取有力可行的措施,负责本团队课程的教学运行管理;责任主讲教师协助首席责任教师的工作,需每学年至少为学生讲授一门本团队主讲课程,积极参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三)改革课程群考核制度
应用型营销专业课程群考核的总体思路是要建立一种多元化、全过程联动的考核模式,增加实践考核在最终成绩中的比例,解决传统考试中重知识轻能力、考核主体单一、考核方式单一的问题,依据能力与素质并重的考试原则,实行“三结合”的考评方式:考核主体由专业教师与企业导师相结合;考核对象由学习过程与成果相结合;考核内容由能力与素质相结合。
对某些实务性课程除了单独的教师考核之外,可引入第三方考核机制,使学生、教师、企业人士都成为评价的主体,增加考核的实践性、客观性,使学生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过程与能力考核形式包括撰写读书笔记、小论文、调研报告、策划方案,进行项目展示与口试等,根据不同的课程要求选择不同的过程考核形式,并逐步增加过程与能力考核占总成绩的比重。另外,对于教学安排中需要以团队形式进行的项目考核,需要明确团队成员的分工,密切关注个人在团队建设与团队成果中的作用,做到团队考核与成员考核的统一,注重对学生个性、兴趣与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李佛关.本科营销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协同模式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3,(10):97-99.
[2] 李佛关.应用型营销本科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求与教学设计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22):198-199.
[3] 张尚民,颜帮全,冉建宇.地方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J].职业时空,2015,(11):52-55.
[4] 龙春阳.课程群建设: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10,(2):139-141.
[5] 章兢,傅晓军.谈基于课程或课程群的教学团队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7,(12):15-17.
[责任编辑 安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