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的发展,落到实处也就是班级每一位学生的提高。但是这种提高并不是一种纯粹自然属性的发展,而是在班主任的引领之下,以知识追求、技能获得、认知水平和思想水平的提高为目的。它是一种个人自觉的过程,又因为这一切的获得几乎是在班集体当中完成的,因此,这又是一种集体的有意识行为过程。笔者认为,这一过程是可以干预的。班级成员在这一过程中既相对独立,又互相影响,这就是“共生”。好的班主任,能引导学生走向共生,让共生的力量促进班级及学生个体的发展。
一、正视学生的复杂性,尊重学生个性
一个班级的组建,一般仅是以专业为标准。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难免呈现多元化。有的老师无视这种特性,在班级管理中,以所谓的铁碗政策,将自己的意志强行在班级灌输。在这种类型的管理模式下,学生充其量只能算是班级机器中的一颗螺丝钉,不谈个性,只有服从。
走向共生的班级,让共生促进学生发展,首先要尊重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笔者在制定班级发展计划时,在充分考虑学生专业素质共同因素(如学生规范)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的需求,分起点、分层次提出不同学习内容与重点。对于刚刚进入专业理论与实践的学生,较为注重学习经验的积累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努力避免眼高手低、能说不能做的倾向。对于具备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生,侧重引导他们进行知识体系的更新以及专业技能的整合,努力使他们避免思想僵化和经验主义;而对于那些在理论与实践上具备较强自我更新与学习能力的学生,在注意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其自学与总结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总会带着以往生活中的知识、经验、情感和价值体系,乃至自己的个性。所以,走向共生的班级,要尊重不同类型与个性的学生的专业发展选择。事实上,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学生个体的专业、专长往往也是千姿百态的。例如,有的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扎实;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有的学生记忆力好;有的学生创新能力突出;有的学生热心班级事务;有的学生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得其乐。作为班主任,如果漠视那些学习成绩不突出但一直在勤勤恳恳学习的学生,就会挫伤大部分学生的自尊心与积极性。因此,笔者着力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意愿,恰当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和专业生涯,选择自己的学习发展方向,制订自己的学习发展计划。此时,笔者作为班主任,是这个班级的组织者、引导者、参谋者、激励者,而不是命令者、管理者、考核者。
二、关注学生“心理生活空间”
心理学家认为,任何个人都处于一个特定的“心理生活空间”之中,行为永远是这个空间的一个功能,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必须关注学生“心理生活空间”,优化学生学习场景
1.鼓励学生敞开心扉,做真实的自我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心理状态,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分享学习的欢乐,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态。笔者鼓励学生写学习反思笔记、学习经验总结、实习经验总结,也鼓励学生讲自己在班级的成长故事、学习故事,让学生把动人的场面、精彩的一刻、拨动心弦的体验、瞬间的随想、冷静的反思、收获的欣喜等与全班同学分享。
2.构建和谐、协调的团队精神
团队的核心是班干,班干的核心是班长。笔者在班级内实行班长民选制,其他班委实行班长聘任制,班委下面又由班委聘任一些专门的干事,每一级都对直接上级负责,所聘任的学生干部,其工作业绩由直接上级考核。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亲和力与凝聚力,增强了竞争意识与责任意识。学生干部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完成班级一学年所有的班级管理任务与学习任务,和谐、协调的团队精神成为班级干部工作有效开展的巨大动力。
3.布置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要建立起开放性、多层面的展示和激励机制,以促进参与,扩大交流,加快成长。例如,责成班委搞一些优秀作业、优秀作文、优秀实习工件的展示等。这个舞台虽不大,但对学生学习上的帮助却很大,对班级风气的优化作用更加不可低估。
马克思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或间接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班级里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当然离不开同学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不是简单的“一刀切”,不是操作流水线上的零部件,而是一个个鲜活的、各异的个体发展。只有尊重这些各异的个性,在班级内积极优化各种资源,形成共生的力量,才能促进班级、学生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铁道车辆高级技工学校)
一、正视学生的复杂性,尊重学生个性
一个班级的组建,一般仅是以专业为标准。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难免呈现多元化。有的老师无视这种特性,在班级管理中,以所谓的铁碗政策,将自己的意志强行在班级灌输。在这种类型的管理模式下,学生充其量只能算是班级机器中的一颗螺丝钉,不谈个性,只有服从。
走向共生的班级,让共生促进学生发展,首先要尊重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笔者在制定班级发展计划时,在充分考虑学生专业素质共同因素(如学生规范)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的需求,分起点、分层次提出不同学习内容与重点。对于刚刚进入专业理论与实践的学生,较为注重学习经验的积累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努力避免眼高手低、能说不能做的倾向。对于具备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生,侧重引导他们进行知识体系的更新以及专业技能的整合,努力使他们避免思想僵化和经验主义;而对于那些在理论与实践上具备较强自我更新与学习能力的学生,在注意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其自学与总结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总会带着以往生活中的知识、经验、情感和价值体系,乃至自己的个性。所以,走向共生的班级,要尊重不同类型与个性的学生的专业发展选择。事实上,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学生个体的专业、专长往往也是千姿百态的。例如,有的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扎实;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有的学生记忆力好;有的学生创新能力突出;有的学生热心班级事务;有的学生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得其乐。作为班主任,如果漠视那些学习成绩不突出但一直在勤勤恳恳学习的学生,就会挫伤大部分学生的自尊心与积极性。因此,笔者着力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意愿,恰当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和专业生涯,选择自己的学习发展方向,制订自己的学习发展计划。此时,笔者作为班主任,是这个班级的组织者、引导者、参谋者、激励者,而不是命令者、管理者、考核者。
二、关注学生“心理生活空间”
心理学家认为,任何个人都处于一个特定的“心理生活空间”之中,行为永远是这个空间的一个功能,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必须关注学生“心理生活空间”,优化学生学习场景
1.鼓励学生敞开心扉,做真实的自我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心理状态,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分享学习的欢乐,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态。笔者鼓励学生写学习反思笔记、学习经验总结、实习经验总结,也鼓励学生讲自己在班级的成长故事、学习故事,让学生把动人的场面、精彩的一刻、拨动心弦的体验、瞬间的随想、冷静的反思、收获的欣喜等与全班同学分享。
2.构建和谐、协调的团队精神
团队的核心是班干,班干的核心是班长。笔者在班级内实行班长民选制,其他班委实行班长聘任制,班委下面又由班委聘任一些专门的干事,每一级都对直接上级负责,所聘任的学生干部,其工作业绩由直接上级考核。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亲和力与凝聚力,增强了竞争意识与责任意识。学生干部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完成班级一学年所有的班级管理任务与学习任务,和谐、协调的团队精神成为班级干部工作有效开展的巨大动力。
3.布置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要建立起开放性、多层面的展示和激励机制,以促进参与,扩大交流,加快成长。例如,责成班委搞一些优秀作业、优秀作文、优秀实习工件的展示等。这个舞台虽不大,但对学生学习上的帮助却很大,对班级风气的优化作用更加不可低估。
马克思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或间接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班级里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当然离不开同学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不是简单的“一刀切”,不是操作流水线上的零部件,而是一个个鲜活的、各异的个体发展。只有尊重这些各异的个性,在班级内积极优化各种资源,形成共生的力量,才能促进班级、学生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铁道车辆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