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中文化身份的迷失与寻找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qiu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百年孤独》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巨著,同时也是马尔克斯在拉美文化被边缘化的情况下,追寻“文化认同”的创作。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有两种对待外来殖民文化侵入的处理方式,但无论是哪一种都无法摆脱文化殖民下的“文化身份”迷失的危机。马尔克斯用“混质的民族文化”对占主导地位的殖民文化进行“改写”,从无形中消解“文化身份”迷失的危机,摆脱拉美文化被边缘化。
  关键词:《百年孤独》 身份危机 文化殖民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马尔克斯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致辞中说过,要表现拉美的荒诞的现实,并不需要花太多的想象力,最大的问题,“是找不到一种合适的手段来使人们相信我们生活的现实”,“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能适当表达自己的困难,则生活在世界另一边、陶醉在本身文化之中的才智之士,找不到一种确实的方式来解释我们的文化,就是很可以理解的了。他们坚持以衡量自己的标准来衡量我们,忘记每个民族在生活中遭遇的苦难并不全然相同。”在这里,马尔克斯试图寻找一种表达拉美的现实的方式。他致力的是让拉美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被人们所理解、接受。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考察,可看出他追寻的是一种“文化认同”。
  在后殖民时代,在以西方为主流的文化面前,其它文化已被排挤到失声的边缘。这主要由两方面造成:一方面是西方国家的文化霸权,一方面是曾经成为殖民地的被殖民者的“身份”的缺失。“殖民者的语言和文化对殖民地文化和语言进行的播散和渗透,这使得被殖民地的土著不得不以殖民者的话语方式来确定自我‘身份’。”这两点造成了拉美文化沦为失声的边缘,而其中的“文化身份”一直是后殖民批评家关注的焦点,并被看作是人为建构的、对外界或异己事物的回应。拉丁美洲作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持续了几百年,一方面是宗主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对其进行殖民统治,另一方面是其对宗主国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上的依赖,使其文化记忆深深打下了“臣属”的烙印,一直延续到今。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自我身份的不确定性,拉美文化沦为失声的边缘。
  在《百年孤独》中,正是“自我身份”的不确定性使马贡多的居民们生活在巨大的虚无感中,变成在文明边缘孤独流浪的“他者”,直接的结果就是“孤独”。“百年孤独”这个标题直接概括了马贡多在百年中处于文明边缘的孤独流浪。
  
  一
  
  在外来殖民文化侵入之下的“自我身份”的迷失,可以通过对《百年孤独》的文本分析来进行考察。
  小说给出了两种对待外来殖民文化侵入的处理方式。以第一代阿卡迪奥为马贡多一部份居民为代表。他是马贡多的创建者,具有马贡多在自然状态下人们质朴、原始的一些品质,与一开始的马贡多十分和谐,而一开始的马贡多具有典型的自在自为传统文化的象征意义。随着西方文明被吉普赛人带入马贡多,霍·阿·布恩迪亚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对磁铁热、天文计算、炼金梦以及想认识世界奇迹有着极大的渴望,到后来不再吃饭,不再睡觉,只探求如何把钟摆的原理运用到牛车、犁铧和一切有用的会动的东西上,对西方科学与文明的痴迷已达到极端。在追寻西方科学与文明的过程中,他的文化身份也被改变,他追求的已不是马贡多的建设、家庭的责任,而是沉溺于各种试验,他实际上代表着一批面对殖民者强势文化的冲击下,欲脱离民族传统而追寻异国文化品位和文化价值观的人。但他无法完全脱离民族传统,正如他会说“地球是圆的,像一个橘子一样。”是用拉美传统的思维方式去认识地球是圆的这一西方文明中的发现。拉美的传统文化正如这种思维方式,不管霍·阿·布恩迪亚如何追寻西方科学与文明,他都无法丢弃。结果只能是他被分裂成两个自我。这一类人离弃了自己的文化之根却又无法找到新的文化归属,因而处于一种文化游离状态,这是一种身份危机,陷入身份危机的他未能完成自己文化身份的建构,因而无法为自己找到一处立足之地。可以说,霍·阿·布恩迪亚的文化身份已被改变,在自在自为的拉美传统文化氛围中迷失了,充满文化身份归属的困惑。
  霍·阿·布恩迪亚是马贡多在异域文明的冲击下,沉溺于异域文明的代表。而那些坚守传统,坚守古老美洲文明的那部分马贡多人又是否逃离了“身份迷失”的漩涡呢?
  随着马贡多的发展,西方文明的影响不断加强,表现的外在物质形态就是电灯、电影、火车等西方文明代表物的出现。不论马贡多是繁荣还是衰败,都已不再是初建时的马贡多,马贡多的自然状态被打破。而不愿离弃自己文化之根的一部分马贡多人在已被改变的马贡多里,无法适应异域文明化了的社会。他们认为他们陷入了一个比他们的先辈们所生活的世界更黑暗的世界。他们没有分裂成两个自我,但在马贡多中却找不到自己的文化归属,在这种被殖民化了的文化氛围中迷失了,充满了文化身份归属的困惑。这种困惑的外在表现就是不断重复做某件事情: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不断地打造小金鱼,做了化掉,化了再做;阿玛兰塔织寿衣,白天织晚上拆,日复一日。他们行为上的不断重复正是他们沉溺于内心狭小的精神世界的外化形式。这种沉溺于自我世界是他们面对无法适应异域文明化了的马贡多,而给自己建造的一个堡垒,是对殖民化了的马贡多消极的反抗,也是他们企图缓解在被殖民化的文化氛围中的迷惑感,用重复的行为让自己沉溺于完成事情的过程中,而忘掉找不到自己文化归属的彷徨。
  不论是沉溺于西方文明,还是沉溺于自我世界无法适应文明化了的社会,他们在被异化的文明中,只能是迷失自我,无法找到“文化身份”的归属。他们按照各自的行为方式行动,后果终于爆发出来。书中集体的失眠症和健忘症的爆发就是这种后果爆发的马尔克斯式的表述。“病人经常处于失眠状态,开头会忘掉童年时代的事儿,然后会忘记东西的名称和用途,最后再也认不得别人,甚至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跟往日的一切联系,陷入一种白痴似的状态。”这是马贡多人过分认同自身文化,迷茫于自己的传统的结果,更是困惑于自我和他者双重语境冲突下的暗示。根据“镜像”理论,人们通过周围的人与事物来确定自我的存在与归属。健忘症的蔓延暗示着在两种文化的冲突下,人们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跟往日的一切联系,自我遗失,一切陷入茫然状态。
  马贡多人该何去何从?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文化归属之路?面对欧洲文明,它的强大令拉美人民无法抵御,“在短时间里发生了那么多的变化,……马贡多的老居民已经认不得自己的市镇了。”面对这种情况,接受纯粹的西方文明,脱离民族传统而追求西方文化品位和价值观是不可行的,而只沉溺于传统的自我世界只是一种逃避。如何解决,马尔克斯在书中并没有给我们指出明确的答案,但他却用这一本书回答了这个问题。
  
  二
  
  在抹去“臣属”殖民文化色彩以恢复本民族“历史记忆”的进程中,如何重新书写自己的“文化身份”呢?“文化身份”的重新书写,并不是简单的“破”与“立”的问题。马尔克斯通过《百年孤独》追求的是“文化认同”,并以此摆脱拉美文化被边缘的处境。他并不是用小说中的某个人物为典型或某个事件来寓意解决的方法,而是在整本书中,用他特殊的言说方式,使整本书内蕴着“混质的民族文化”,并以此来确立拉美的“文化身份”,摆脱拉美文化被边缘的处境,使拉美文化得到认同。
  赛义德提出,多元文化应在独立与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与合作,反对文化压制和敌对。霍米·巴巴更进一步,从对第三世界国家反对文化霸权的立场出发,认为要运用“混质的民族文化”来消解殖民社会中固有的“中心——边缘”结构。以此来考察《百年孤独》,会发现其突破正是书中所表现出的“混质的民族文化”达到了消解殖民社会中固有的“中心——边缘”结构的效果。
  首先,书中表现出拉美的现实文化,即魔幻色彩。魔幻色彩、神奇事件在书中比比皆是,这也是拉美文化的特色。尼克诺尔神甫喝一杯巧克力茶能徐徐升起;阿卡迪奥在外中弹身亡,鲜血可以流过几条街,上台阶,拐弯;马贡多的一场暴雨一连下了四年十一个月零二天;一直到小说最后,一阵飓风把马贡多刮走,马贡多城从人们记忆中完全消失。魔幻是小说的特色,也是拉美的现实文化的特征之一。马尔克斯在多次记者采访中坚持,“在我的小说里,没有任何一行字不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的。”普通百姓阅读《百年孤独》之余,“并不大惊小怪,因为说实在的,我没有讲述任何一件跟他们的现实生活大相径庭的事情。”可以看出,拉丁美洲独特的文化成就了《百年孤独》中的魔幻色彩。《百年孤独》中的魔幻色彩充满了拉丁美洲的特色,打上了拉丁美洲的独特烙印。
  可以说,魔幻色彩就是“混质的民族文化”中的“民族文化”部分。而其中的“混质”就是我们平时阅读时不易发现的与西方文化(两希文化尤其是圣经文化)有关的部分。
  西方文化(两希文化尤其是圣经文化)在《百年孤独》中与其魔幻色彩达到了水乳交融般的密合。像马贡多这个象征拉美大陆的镇子,充满神奇色彩的吉普赛人梅尔加德斯,都充满魔幻色彩。而用原型分析的方法对其分析,又有了更深的认识。首先看马贡多。马贡多镇初建时,民风纯朴,环境没有受到丝毫污染,整个镇子连死亡都没有。投射到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相当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初期。这不由地使人想起《圣经》里夏娃和亚当生活的伊甸园。当马贡多经历了多年的内战,血腥的大屠杀和布恩迪亚家族内部的乱伦后,不论从外在城市的破坏和内在精神的堕落,马贡多摇摇欲坠,最后在一场飓风中彻底消失毁灭。此处的原型为《圣经》中被上帝毁灭的罪恶之城——所多玛。耶和华说所多玛罪恶甚重,将硫磺与火降于所多玛,把城并城里所有居民,连地上生长的一切都毁灭了。马贡多的毁灭是人类追求不可遏制的欲望而不加节制的后果。马贡多的毁灭不仅仅指马贡多,更遥指着人类文明进程中因无休止地追求欲望而带来的毁灭。《百年孤独》中的历史起源是近亲结婚,类似于神话中的“血缘婚”。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往往因为血缘婚配而与社会违逆,使业已奠定的社会秩序和自然秩序遭到破坏,乌苏拉和霍·阿·布恩迪亚的犯罪和迁徙与此类似,是社会禁忌与文明的冲突。
  整部小说,马尔克斯运用了大量欧洲神话和《圣经》故事中的原型,在运用时不忘把其移植到可信的拉美语境中,从而表现出拉美自身的文化特色。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借助于庞大的神话隐喻体系使自己的思考回复到整个人类精神更古老的传统中,同时,又借助那些原型,使作品富有了更深厚的审美价值内涵,从而超越了民族、国家、语言的限制。哪怕是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接受主体在面对打上拉丁美洲风格烙印的伊甸园,罪恶之城所多玛以及上帝耶和华这些原型,也会激起他们无意识的接受,引起深层的共鸣。霍米·巴巴认为,“被压制的,非主流的‘弱势文化’,完全可以对占主导地位的殖民文化进行‘改写’”。《百年孤独》中闪现的西方文化的印记,让我们无法否认,这正是对占中心位置的西方文化的一种有价值的改写,而且是处于非主流的文化界域上。
  要抵制西方文化霸权,摆脱边缘文化的“失声”状态,不能单纯地用地方民族主义对抗欧洲中心主义,因为这样,对抗的结果只能加剧二元对立,真正的出路在于消解中心,消解中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一种融合。马尔克斯用《百年孤独》这本书成功地完成了对占主导地位的殖民文化的“改写”,同时,用拉美的方式使世界了解了拉美。尽管让西方主流文化完全认同拉美文化还任重道远,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无疑开启了西方文化对拉美文化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穆易编选:《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精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
  [2] 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3]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高长荣译:《百年孤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年。
  [4]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门多萨,林一安译:《番石榴飘香》,三联书店,1987年。
  
  作者简介:田旭雯,女,1984—,安徽巢湖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08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方文学思潮与文论。
其他文献
摘要 讴阳北方作为“大洼文学”小说群体中唯一的一位女性作家,在塑造大洼女性形象时,她不同于男性作家从社会视野来关心女性,而是把切身的身体关怀作为第一位,她表现女性身体的受伤、被入侵的体验,这种体验是真实的,不是符号化的,被凸显在她的书写中,构成对女性特有的生存和文化的关注。  关键词:大洼 女性书写 女性关怀 讴阳北方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所谓“大洼小说”,是指生活在
期刊
摘要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代表作《堂吉诃德》成功地塑造了堂吉诃德这一沉湎于骑士幻想的人文主义者,在他的身上体现着既复杂又矛盾的人物特性,他沉于幻想、行动盲目,是一个喜剧性的人物;同时,他又是理想与现实脱节、动机高尚却做出无益行动的悲剧人物。他是可笑的、可悲的,又是可爱的、可敬的。他的矛盾是新旧交替时代西班牙社会矛盾的真实反映,是人文主义理想与西班牙现实之间的矛盾,这必然会导致主人公悲剧性的结局。 
期刊
摘要 铁凝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女性人物形象,随着她在小说创作中的不断探索和开拓,这些女性形象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早期侧重政治批判、社会批判,后期侧重人性批判;早期表现人的共性,后期突出人的个性;早期人物性格多是静态的,后期是动态的;早期作品中人物性格较为单一,后期人物性格则趋于复杂化。这些变化体现了铁凝在文学创作方面自我超越的探索精神。  关键词:大浴女 铁凝 人
期刊
摘要 巴尔扎克在小说《驴皮记》中揭示了长期困扰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的哲理问题:欲望与生命的二元对立。在欲望面前该如何作为,而不至于像小说主人公拉法埃尔那样从欲望的洪流滑向死亡的深渊,是小说引发读者思考的一个主要问题。通过对小说主题的分析,阐明人们在欲望面前,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对欲望的本质要有充分的认识,保有着自己的“知”,用“仁义”、“礼性”、“美德”、“理性”来规约、限制自己的欲望,才能够使欲望
期刊
摘要 丁玲是一位擅长描写和塑造女性形象的作家,在其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塑造了众多活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女性形象。丁玲对女性命运的思考,重点放在其对自由意志的执着追求上,她始终将其强烈的女性意识渗透于人物形象中,让她们从孤独苦闷、彷徨迷惘走向坚定执着。对于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对于女性意识的全力发掘,形成了丁玲小说最有价值的特色。她塑造的梦珂、莎菲、陆萍、贞贞、陈老太婆、杜晚香等女性形象,从热衷于灵
期刊
摘要 立德夫人的《穿蓝色长袍的国度》是19世纪众多介绍中国的作品中,以相对客观的态度介绍中国,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和深切的同情心的明智之作。作为一位英国商人的妻子,立德夫人既凌驾于当时的政治风潮之外又未完全脱离时政,具有较为客观的观察视角。同时,作为一位女性,她具有不同于男性的女性关怀,由此研究《穿蓝色长袍的国度》中所体现的中国形象是具有独特价值的。  关键词:女性视角 异国形象 社会总体想象物  中
期刊
摘要 作为无家可归的民族的一员,卡夫卡在苦闷和彷徨中努力探寻心灵的避难所。然而由于诸多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位生活中充满了背谬的作家并没有找寻到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犹太人 寻求 归属感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一 孤独、忧郁的灵魂    弗兰茨·卡夫卡出身于布拉格中的一个犹太家庭。生活在奥匈帝国统治之下的犹太人处在捷克人和德国人的夹缝之间,往往充当出气筒和替罪羊
期刊
摘要 本文试图从英国作家D·H·劳伦斯的一系列作品中揭示作家的思想发展历程,揭示其孜孜不倦为被机械“异化”了的人类寻找心灵解脱之路的历程。首先,本文阐述其作品中“人的双重性”的观点,也即在人的个体中始终有两种不可调和的力量在斗争着;其次,本文论述了劳伦斯关于“人类关系双重性”的哲学,当人本身内部的两种力量无法调和,人类关系无法给世界带来拯救时,劳伦斯就找到了“黑暗之神”,并最终找到了心灵的宁静。 
期刊
摘要 索尔·贝娄是当代美国作家中最负盛名的一位,他以“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荣膺197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贝娄的作品,比较深刻地反映了当代西方世界存在的危机,特别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对个人在社会中的命运表示深切的关注。面对非理性的世界,他们并不放弃对自由的追求,通过自我嘲讽等方式承担责任。《赫索格》作为最具有“贝娄式风格”的作品,被视为体现“存在主义哲学”的典范。  关键词:赫索
期刊
摘要 古希腊神话中酒神的传说已被传诵2000多年,19世纪的哲学家尼采首次提出了酒神精神的哲学理论,他认为人们通过原欲、本能、激情的宣泄和狂欢来获取旺盛的生命力从而战胜人生的悲剧性,在“醉镜”中获得重生。20世纪20年代美国文坛巨匠海明威在小说《永别了,武器》中多处巧妙运用“酒”的意象,展现了美国“迷惘的一代”的精神风貌。本文试从酒神精神的哲学角度对该文学作品中的“酒”意象进行解读,诠释了“酒”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