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淮北首要的、最关键的是产业转型,其他领域的转型都由产业转型派生而来,否则就是无源之水。这也是引领淮北下一步发展的主线。”
2010年10月16日,第五届中国(淮北)煤矿机械博览会在绚烂的礼花中盛大开幕。借助这一全国知名的专业展会平台,安徽省淮北市成功引进了山河智能、美国孚乐率、北方交通重工等100多家中外装备制造企业,总投资额高达140多亿元。一个高度集聚、高度发达的煤矿机械制造产业,在黄淮海腹地喷薄而出。
“这仅仅是淮北城市转型的一个缩影。未来5年,我们将着力推动单一煤电行业向多元产业转型,尽快形成煤电、非煤两大‘千亿板块’。”在接受《决策》专访时,淮北市委书记毕美家成竹在胸。
此时,距离淮北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还不到20个月。
这场国家层面的转型试验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400多个大小城市的命运起伏,更关涉到中国未来几十年的资源战略、经济前景。而淮北在先行先试中展现的智慧和勇气,激发的巨变和活力,无疑具有独特的样本价值。
“悬崖上的战役”
变化虽在今日显现,其源头却要上溯到若干年前。一种着眼长远的战略设计,往往很早就已埋下伏笔。
淮北因煤而建、缘煤而兴,一业独大的产业格局其实一直暗藏风险。1996-2000年,全国煤炭市场陷入低迷,淮北的经济也随之跌入谷底。痛定思痛,2001年,淮北市委、市政府首次提出“城市转型”。
更严峻的挑战接踵而至。由于长期高强度、大规模的开采,淮北每年都有煤矿关闭破产,全市近40%的原煤产量来自市域以外。预计2015年以前,全市将有9对国有大中型矿井陆续报废。资源萎缩的冰冷现实,犹如一把达摩克利斯剑,将淮北逼到了危崖险峰。
根据国际经验,城市资源枯竭,只有三种结果:一是就地消亡,二是整体搬迁,三是主动转型。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一搏。2008年,淮北四大班子主要领导率领40个委办局一把手,专程赶赴阜新、辽源、沈阳、长春4市学习考察。市招商局局长贾化斌告诉《决策》:“阜新当时煤尽城衰,在全国引起了很大震动。我们一路走来,看到大量矿工失业,要么开荒种地,要么坐在小区里晒太阳,感到触目惊心。如果淮北不抓紧转型,那么阜新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从那时起,淮北市委、市政府真正吹响了城市转型的冲锋号。”
往哪转?怎么转?市长许崇信认为:“首要的、最关键的是产业转型,其他领域的转型都由产业转型派生而来,否则就是无源之水。这也是引领淮北下一步发展的主线。”
产业转型,煤炭先行。淮北的思路是,立足于煤炭产业的比较优势,一方面巩固提升煤电主导产业,一方面大力发展煤化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力求“吃干榨净”,充分发挥煤炭资源的最大效应。
2005年,总投资400亿元、曾被誉为振兴皖北“一号工程”的临涣煤焦化项目正式上马。
这一工程让淮北告别了挖煤、卖煤的传统模式。在临涣煤焦化工业园,大型煤泥矸石电厂、选煤厂、焦化厂形成相互间资源互联、互享的产业集群。从煤炭开采到洗选加工再到煤焦化、煤泥矸石发电和粉煤灰综合利用,一条煤焦化电循环产业链条最终形成。目前,临涣焦化项目一期、电厂项目一期全部建成投产,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30多亿元,预计2010年达到50亿元。
有一个考察团到厂区参观时,提出想看看炼焦炉升腾的火焰和刚出炉溅着火花的焦炭,以感受“火热”的现场气氛。但是,他们转遍整个厂区,看到的只是纵横交错的管道、整齐排列的炉体,略感失望之余,不由得对这套“闭路循环、吃干榨净”的工艺竖起了大拇指。
在接受《决策》专访时,市委常委、副市长杨军介绍:“煤焦化这一块,全国都在拼抢,包括山西、宁夏、河南、内蒙古等省份。淮北有独特的优势,但不得不承受竞争的压力。关键在于在市场中找准自己的产品定位,一旦找准,就会实现‘惊险的一跳’,接下来就将是一片坦途。”
但是,假如没有煤炭,淮北会怎样?
淮北是如何抢到宝迪的?
2010年6月27日,履新不久的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第一次到淮北调研,第一站就选在安徽宝迪肉类食品有限公司。他特别强调,“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就要引进和培育更多像宝迪这样的龙头企业,带动规模化养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安徽宝迪公司是淮北市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投资方为首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天津宝迪集团。2008年底建成投产以来,已拥有年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3万吨低温熟食肉制品加工项目、年产1.5万吨血蛋白粉项目和每年5000万只鸡屠宰及深加工项目,其中血制品生产线亚洲第一,产品规模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令人惊叹的是,目前,宝迪集团正在规划占地3000亩、总投资68亿元的安徽淮北宝迪食品工业城。计划在5年内,该项目实现产值200亿元、利税10亿元以上。非但如此,宝迪集团还决定将总部从天津搬迁到淮北,目前已完成了选址工作,一座高达30余层、总投资近5亿元的“宝迪大厦”即将拔地而起。
淮北是如何抢到宝迪的?
2007年4月,一个十分偶然的机会,淮北市直机关一位官员通过亲戚牵线搭桥,专程赶到天津宝迪集团参观考察,并力邀集团高层到淮北做客。结果,双方一拍即合,宝迪集团一甩手就投资4.5亿元。为此,这位官员还获得了市委39万元的奖励。
安徽宝迪公司董事长高振宏告诉《决策》,宝迪集团之所以要把总部从天津迁至淮北,从根本上说是出于集团发展战略布局的考虑。淮北不仅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而且是传统养殖大区,是长三角原料供应的大后方。更为关键的是,这里投资环境优良,亲商富商氛围浓厚。
在淮北那几天,我们听说这样一则故事。2010年9月11日,市委主要领导原计划乘坐下午的航班赴京办事,但临行前突然获悉驻宁企业家代表团将于当天傍晚抵达淮北,成员包括16个驻宁商会的40多位企业老总。这位领导当即退掉下午的机票,直到与代表团深入交流之后,才连夜乘坐火车赶往北京。南京安庆商会会长、宝迪集团董事长毕国祥激动地说:“请淮北市放心,我一定会带领南京安庆商会至少20家企业过来投资,同时我们宝迪集团的总部也将搬到淮北!”
宝迪集团的远期目标是,改变中国肉类食品行业格局,做到与雨润、双汇三分天下。对此,当地一位官员无限憧憬地说,双汇支撑起了一个漯河,宝迪同样可以再造一个淮北。
从一马当先到万马奔腾
宝迪公司异军突起的背后,是淮北整个非煤板块的强势崛起。
2009年,全市食品工业完成总产值77.6亿元,同比增长90%,一跃成为继煤炭产业之后的第二大产业,而机械制造业、纺织服装业、陶瓷建材业也分别增长59%、41%、55.7%。“这四大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81.7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的34.3%,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2%。”市发改委副主任邓顶宇说。
而在2007年,淮北食品工业总产值仅为17亿元,为何短短两年时间,就魔术般地变为非煤产业的领跑者?市委书记毕美家告诉《决策》,黄淮海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粮仓,全国优质小麦2/3都产在这里,长三角地区又是全国最大的市场,发展现代农业对淮北来说是篇大文章,必须抓住机遇不放。基于这一判断,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立足黄淮海,面向长三角,打造现代食品工业高地。
2009年,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正式升格为省级开发区,这是目前安徽省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以食品工业为主导的开发区。如今,开发区企业总数已达到73家,平均每半个月就有1-2家规模以上企业入驻。
“2012年,全市食品工业总产值将达到300亿元。300亿元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淮北矿业集团、皖北煤电集团两家国家500强企业去年的销售总额。到2015年,食品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500亿元,这样就有力地推动了淮北的城市转型。”毕美家自信地说。
可圈可点的还有煤机产业。杜集经济开发区副主任宗瑞清告诉《决策》,在方圆350公里范围内,共有20家矿业集团、230多家煤矿企业,矿山设备年需求量高达300-400亿元,市场前景极为广阔。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机械制造产业开发区,杜集经济开发区未来的定位,就是打造高端世界煤矿装备总部基地。“我们力争把国内国际知名品牌都吸引到这儿来。”
更值得关注的是,淮北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此前,无锡市“抢滩”物联网的成功实践,一度激发了淮北市决策层“弯道超车”的抱负。
按照规划,淮北将重点扶持新能源、生物医药、精细化工、节能环保、新型装备制造等产业,力争2010年产值达到100亿元,2012年达到200亿元,2015年超过500亿元,形成10家年产值超10亿元的领军企业,部分新兴产业规模和水平跻身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另外,淮北市政府每年还设立1亿元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扶持企业创新。据说,如此之大的扶持力度,在安徽省还不多见。
市委常委、副市长杨军告诉《决策》:“一个亿砸进去,可能一年、两年、三年都不一定见到效益。也有可能扶持100个企业,最后只有20个、10个能够发展壮大。即使这样,我们仍要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当然,必须有取有舍,找准自己特色。一年两年也许难以长成参天大树,可是只要用心浇灌,以后就会众木成林、遮天蔽日。我们非常希望看到这种结果。”
淮北转型的标本意义
淮北的发展,无疑还需要更加开阔的语境。2009年,淮北市委提出“六大转型”,可以认为是对单纯产业转型的进一步超越。
所谓“六大转型”,就是推动单一煤电行业向多元产业转型,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推动传统商业向现代商贸服务业转型,推动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型,推动工矿型城市向山水生态城市转型,推动传统管理型政府向管理服务型政府转型。
这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必然选择。历史经验一再表明,巨大的地下财富成就了无数城市的光荣和梦想,也留下了裸露的河山、满地的疮痍。1950年代以来,全球越来越多的资源城市走上了转型之路,从德国的鲁尔到英国的威尔士,从日本的九州到美国的休斯顿,概莫能外。
而在中国,至少118座城市即将面临资源枯竭,涉及1.54亿人口。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作为国务院确定的4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淮北在很多方面必然是“矛盾先有、问题先发、经验先出”。
“六大转型”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思想转型、观念更新。譬如,在引进唐人神集团项目时,个别官员就曾担心:“宝迪每年需要200多万头猪,唐人神也需要200多万头猪,我们淮北才养多少头猪啊?货源从哪里来?”其实这是杞人忧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具有流动性特征。以色列、新加坡、日本等国自然资源贫乏,却成功借用了他国资源成为发达国家;浙江实施“零资源”战略,从资源小省成为经济强省。宝迪的实践证明,“有人买猪才会有人养猪”,150公里以外的江苏泗洪县都在为宝迪提供货源。这也印证了“立足安徽省、放眼黄淮海、接轨长三角”的极端重要性。
如果将经济比作城市的血肉和躯架,那么文化则是城市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城市发展的终极动力。比如,早在2006年,淮北市便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现在又在着力打造“皖北地区的江南”和黄淮海地区最宜人居、最宜创业的山水生态城市。又如洪庄村,过去曾是采煤塌陷区,如今引进书法、剪纸、中国结、根雕等文化元素,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一些作品已经作为国礼走出国门。再如,淮北的开放式村部建设,也已经成为全国响当当的特色品牌。值得一提的是,淮北市民安全指数连续3年超过95分,在安徽省一直遥遥领先。
“2011年,我们决心夺取‘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成为中西部地区第一个煤炭资源型全国文明城市!”毕美家告诉《决策》。那时,淮北经验或将真正引领全国。
2010年10月16日,第五届中国(淮北)煤矿机械博览会在绚烂的礼花中盛大开幕。借助这一全国知名的专业展会平台,安徽省淮北市成功引进了山河智能、美国孚乐率、北方交通重工等100多家中外装备制造企业,总投资额高达140多亿元。一个高度集聚、高度发达的煤矿机械制造产业,在黄淮海腹地喷薄而出。
“这仅仅是淮北城市转型的一个缩影。未来5年,我们将着力推动单一煤电行业向多元产业转型,尽快形成煤电、非煤两大‘千亿板块’。”在接受《决策》专访时,淮北市委书记毕美家成竹在胸。
此时,距离淮北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还不到20个月。
这场国家层面的转型试验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400多个大小城市的命运起伏,更关涉到中国未来几十年的资源战略、经济前景。而淮北在先行先试中展现的智慧和勇气,激发的巨变和活力,无疑具有独特的样本价值。
“悬崖上的战役”
变化虽在今日显现,其源头却要上溯到若干年前。一种着眼长远的战略设计,往往很早就已埋下伏笔。
淮北因煤而建、缘煤而兴,一业独大的产业格局其实一直暗藏风险。1996-2000年,全国煤炭市场陷入低迷,淮北的经济也随之跌入谷底。痛定思痛,2001年,淮北市委、市政府首次提出“城市转型”。
更严峻的挑战接踵而至。由于长期高强度、大规模的开采,淮北每年都有煤矿关闭破产,全市近40%的原煤产量来自市域以外。预计2015年以前,全市将有9对国有大中型矿井陆续报废。资源萎缩的冰冷现实,犹如一把达摩克利斯剑,将淮北逼到了危崖险峰。
根据国际经验,城市资源枯竭,只有三种结果:一是就地消亡,二是整体搬迁,三是主动转型。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一搏。2008年,淮北四大班子主要领导率领40个委办局一把手,专程赶赴阜新、辽源、沈阳、长春4市学习考察。市招商局局长贾化斌告诉《决策》:“阜新当时煤尽城衰,在全国引起了很大震动。我们一路走来,看到大量矿工失业,要么开荒种地,要么坐在小区里晒太阳,感到触目惊心。如果淮北不抓紧转型,那么阜新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从那时起,淮北市委、市政府真正吹响了城市转型的冲锋号。”
往哪转?怎么转?市长许崇信认为:“首要的、最关键的是产业转型,其他领域的转型都由产业转型派生而来,否则就是无源之水。这也是引领淮北下一步发展的主线。”
产业转型,煤炭先行。淮北的思路是,立足于煤炭产业的比较优势,一方面巩固提升煤电主导产业,一方面大力发展煤化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力求“吃干榨净”,充分发挥煤炭资源的最大效应。
2005年,总投资400亿元、曾被誉为振兴皖北“一号工程”的临涣煤焦化项目正式上马。
这一工程让淮北告别了挖煤、卖煤的传统模式。在临涣煤焦化工业园,大型煤泥矸石电厂、选煤厂、焦化厂形成相互间资源互联、互享的产业集群。从煤炭开采到洗选加工再到煤焦化、煤泥矸石发电和粉煤灰综合利用,一条煤焦化电循环产业链条最终形成。目前,临涣焦化项目一期、电厂项目一期全部建成投产,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30多亿元,预计2010年达到50亿元。
有一个考察团到厂区参观时,提出想看看炼焦炉升腾的火焰和刚出炉溅着火花的焦炭,以感受“火热”的现场气氛。但是,他们转遍整个厂区,看到的只是纵横交错的管道、整齐排列的炉体,略感失望之余,不由得对这套“闭路循环、吃干榨净”的工艺竖起了大拇指。
在接受《决策》专访时,市委常委、副市长杨军介绍:“煤焦化这一块,全国都在拼抢,包括山西、宁夏、河南、内蒙古等省份。淮北有独特的优势,但不得不承受竞争的压力。关键在于在市场中找准自己的产品定位,一旦找准,就会实现‘惊险的一跳’,接下来就将是一片坦途。”
但是,假如没有煤炭,淮北会怎样?
淮北是如何抢到宝迪的?
2010年6月27日,履新不久的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第一次到淮北调研,第一站就选在安徽宝迪肉类食品有限公司。他特别强调,“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就要引进和培育更多像宝迪这样的龙头企业,带动规模化养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安徽宝迪公司是淮北市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投资方为首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天津宝迪集团。2008年底建成投产以来,已拥有年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3万吨低温熟食肉制品加工项目、年产1.5万吨血蛋白粉项目和每年5000万只鸡屠宰及深加工项目,其中血制品生产线亚洲第一,产品规模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令人惊叹的是,目前,宝迪集团正在规划占地3000亩、总投资68亿元的安徽淮北宝迪食品工业城。计划在5年内,该项目实现产值200亿元、利税10亿元以上。非但如此,宝迪集团还决定将总部从天津搬迁到淮北,目前已完成了选址工作,一座高达30余层、总投资近5亿元的“宝迪大厦”即将拔地而起。
淮北是如何抢到宝迪的?
2007年4月,一个十分偶然的机会,淮北市直机关一位官员通过亲戚牵线搭桥,专程赶到天津宝迪集团参观考察,并力邀集团高层到淮北做客。结果,双方一拍即合,宝迪集团一甩手就投资4.5亿元。为此,这位官员还获得了市委39万元的奖励。
安徽宝迪公司董事长高振宏告诉《决策》,宝迪集团之所以要把总部从天津迁至淮北,从根本上说是出于集团发展战略布局的考虑。淮北不仅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而且是传统养殖大区,是长三角原料供应的大后方。更为关键的是,这里投资环境优良,亲商富商氛围浓厚。
在淮北那几天,我们听说这样一则故事。2010年9月11日,市委主要领导原计划乘坐下午的航班赴京办事,但临行前突然获悉驻宁企业家代表团将于当天傍晚抵达淮北,成员包括16个驻宁商会的40多位企业老总。这位领导当即退掉下午的机票,直到与代表团深入交流之后,才连夜乘坐火车赶往北京。南京安庆商会会长、宝迪集团董事长毕国祥激动地说:“请淮北市放心,我一定会带领南京安庆商会至少20家企业过来投资,同时我们宝迪集团的总部也将搬到淮北!”
宝迪集团的远期目标是,改变中国肉类食品行业格局,做到与雨润、双汇三分天下。对此,当地一位官员无限憧憬地说,双汇支撑起了一个漯河,宝迪同样可以再造一个淮北。
从一马当先到万马奔腾
宝迪公司异军突起的背后,是淮北整个非煤板块的强势崛起。
2009年,全市食品工业完成总产值77.6亿元,同比增长90%,一跃成为继煤炭产业之后的第二大产业,而机械制造业、纺织服装业、陶瓷建材业也分别增长59%、41%、55.7%。“这四大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81.7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的34.3%,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2%。”市发改委副主任邓顶宇说。
而在2007年,淮北食品工业总产值仅为17亿元,为何短短两年时间,就魔术般地变为非煤产业的领跑者?市委书记毕美家告诉《决策》,黄淮海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粮仓,全国优质小麦2/3都产在这里,长三角地区又是全国最大的市场,发展现代农业对淮北来说是篇大文章,必须抓住机遇不放。基于这一判断,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立足黄淮海,面向长三角,打造现代食品工业高地。
2009年,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正式升格为省级开发区,这是目前安徽省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以食品工业为主导的开发区。如今,开发区企业总数已达到73家,平均每半个月就有1-2家规模以上企业入驻。
“2012年,全市食品工业总产值将达到300亿元。300亿元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淮北矿业集团、皖北煤电集团两家国家500强企业去年的销售总额。到2015年,食品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500亿元,这样就有力地推动了淮北的城市转型。”毕美家自信地说。
可圈可点的还有煤机产业。杜集经济开发区副主任宗瑞清告诉《决策》,在方圆350公里范围内,共有20家矿业集团、230多家煤矿企业,矿山设备年需求量高达300-400亿元,市场前景极为广阔。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机械制造产业开发区,杜集经济开发区未来的定位,就是打造高端世界煤矿装备总部基地。“我们力争把国内国际知名品牌都吸引到这儿来。”
更值得关注的是,淮北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此前,无锡市“抢滩”物联网的成功实践,一度激发了淮北市决策层“弯道超车”的抱负。
按照规划,淮北将重点扶持新能源、生物医药、精细化工、节能环保、新型装备制造等产业,力争2010年产值达到100亿元,2012年达到200亿元,2015年超过500亿元,形成10家年产值超10亿元的领军企业,部分新兴产业规模和水平跻身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另外,淮北市政府每年还设立1亿元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扶持企业创新。据说,如此之大的扶持力度,在安徽省还不多见。
市委常委、副市长杨军告诉《决策》:“一个亿砸进去,可能一年、两年、三年都不一定见到效益。也有可能扶持100个企业,最后只有20个、10个能够发展壮大。即使这样,我们仍要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当然,必须有取有舍,找准自己特色。一年两年也许难以长成参天大树,可是只要用心浇灌,以后就会众木成林、遮天蔽日。我们非常希望看到这种结果。”
淮北转型的标本意义
淮北的发展,无疑还需要更加开阔的语境。2009年,淮北市委提出“六大转型”,可以认为是对单纯产业转型的进一步超越。
所谓“六大转型”,就是推动单一煤电行业向多元产业转型,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推动传统商业向现代商贸服务业转型,推动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型,推动工矿型城市向山水生态城市转型,推动传统管理型政府向管理服务型政府转型。
这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必然选择。历史经验一再表明,巨大的地下财富成就了无数城市的光荣和梦想,也留下了裸露的河山、满地的疮痍。1950年代以来,全球越来越多的资源城市走上了转型之路,从德国的鲁尔到英国的威尔士,从日本的九州到美国的休斯顿,概莫能外。
而在中国,至少118座城市即将面临资源枯竭,涉及1.54亿人口。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作为国务院确定的4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淮北在很多方面必然是“矛盾先有、问题先发、经验先出”。
“六大转型”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思想转型、观念更新。譬如,在引进唐人神集团项目时,个别官员就曾担心:“宝迪每年需要200多万头猪,唐人神也需要200多万头猪,我们淮北才养多少头猪啊?货源从哪里来?”其实这是杞人忧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具有流动性特征。以色列、新加坡、日本等国自然资源贫乏,却成功借用了他国资源成为发达国家;浙江实施“零资源”战略,从资源小省成为经济强省。宝迪的实践证明,“有人买猪才会有人养猪”,150公里以外的江苏泗洪县都在为宝迪提供货源。这也印证了“立足安徽省、放眼黄淮海、接轨长三角”的极端重要性。
如果将经济比作城市的血肉和躯架,那么文化则是城市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城市发展的终极动力。比如,早在2006年,淮北市便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现在又在着力打造“皖北地区的江南”和黄淮海地区最宜人居、最宜创业的山水生态城市。又如洪庄村,过去曾是采煤塌陷区,如今引进书法、剪纸、中国结、根雕等文化元素,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一些作品已经作为国礼走出国门。再如,淮北的开放式村部建设,也已经成为全国响当当的特色品牌。值得一提的是,淮北市民安全指数连续3年超过95分,在安徽省一直遥遥领先。
“2011年,我们决心夺取‘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成为中西部地区第一个煤炭资源型全国文明城市!”毕美家告诉《决策》。那时,淮北经验或将真正引领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