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敢骂他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ka43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都没想到,临时工竟敢骂他!光天化日之下,临时工将他骂了个狗血喷头!愣怔了两秒钟后,他与临时工展开了对骂,骂声十分激烈,人们纷纷捂上了耳朵。
  有两个小伙子拉住了他们,将对骂的双方弄走了。
  临时工怎么敢骂他呢?为什么要骂他呢?
  这事儿,还得从头说起。
  前天晚上,他开着宝马车到办公楼取东西。他曾嘱咐过看门人,也就是那个招聘的临时工,只要听见他按喇叭,就把大院的后门打开。他认为自己是个公众人物,看门的临时工应该听他的。
  看大门的临时工确实应该听他的,拿谁的钱,听谁的话嘛。何况,他是单位的老二。他曾不止一次地说过,他正在核定各个岗位的工资。临时工能听懂他说的话。临时工认为,他那些话,是话里有话的,临时工就表现得相当积极。
  但这一次,临时工犯了个错误。街上的车太多,临时工一时没有分辨出是他按响了喇叭。在他的叫嚷声中,临时工打开了后院的大门。临时工想,你叫唤什么?你吃的不是粮食吗?临时工这么一想,就有些理直气壮了。便顺嘴说了一句,请把后门关上。临时工说的不是后院的大门,是办公楼的后门。冬天为了保暖,办公楼的后门总是关得很严。
  他心里这个气呀。临时工慢了半拍不说,还敢对他指手画脚!他扑到临时工面前,照着临时工的脸,挥手就是一拳。
  临时工的血就流下来了,也分不清是鼻子冒的血还是嘴巴冒的血。
  打你个临时工!打你个看门的!他边打边想。他这一拳,竟打出了两个想法,出手稳准狠。
  打完了临时工,他上楼去了。
  临时工的脸上开了花,嘴里吐出了两颗门牙。
  临时工选择了报警。在自己的岗位上,门卫遭到了袭击。
  警察很快就来了。
  根据临时工的指认,警察找到了他。警察认识他,知道他是单位的二把手,也算是个公众人物。警察做出了初步裁决,让临时工去医院看脸,由他赔偿医疗费。其他的事,以后再说。
  临时工听了警察的话,去了医院,花费了三千六百块钱。临时工告知了单位的老大,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临时工请老大去找老二,让他支付那三千六百块钱。
  他一听就蹦了起来。让我赔三千六百块钱?没门!不错,我是教训了临时工,看门的嘛,要恪尽职守!
  老大息事宁人地说,这是派出所的意见。
  派出所的意见,算个屁!他叫道。真的,以往,都是他训斥别人,没有谁和他顶过嘴。他指着老大问,你凭什么要替一个临时工说话?替一个看门的临时工说话?你代表谁的立场?
  老大挥挥手,表示这事不说了。老大有很多大事要忙,不愿意在他身上耽误时间。
  三天后,临时工又去了一趟医院,花了四百块钱,两次的医疗费加起来总共是四千塊钱。
  他还是坚决不拿。无论谁来说,他都不拿这四千块钱。
  临时工挨了欺负,不能就这么拉倒。临时工辞掉了工作,无数次去有关部门告状。
  他的态度越来越强硬了,坚决不拿钱,寸土不让。
  临时工不屈不挠地继续上诉。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临时工有什么?临时工怕什么?临时工什么都没有,临时工什么都不怕。
  打不赢官司,临时工决定,撕下脸来,骂他一顿,解解心头之气。临时工只能采取这种方法了,谁让自己是个临时工呢?
  他的回骂是苍白的。尽管声嘶力竭,却构不成任何杀伤力。
  临时工天天来骂,丝毫不怕他。
  这让他很生气。没有一个人出面来管这件事。好像大家都在看笑话。渐渐地,他由生气变成了恐慌,一个人缩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不敢面对临时工的叫骂。
  真的,他像变成了另一个人,对同事说话,语调和蔼了许多。他不再叫嚷了,不再耍驴脾气了。
  同事们都捂住嘴偷笑。他骂了那么多人,却被一个临时工给骂了。临时工把他骂怕了,真是一物降一物。以后他再耍驴脾气,就请临时工来骂他!
  不知为什么,临时工不再来骂他了。
  后来,大家才知道,临时工是个农民,进城来打工的农民。据说,农忙了,农民回家种地去了。
其他文献
秋天,我应该保持怎样的弧度  有一个机会,是天给的  不下雨了,好把镰刀放出去,做好  秋收的记录  都有一片天空,一样的蓝  但我的手呢,唯一近距离,把头顶上的枫叶  埋在嘴唇  据说,在秋天  思想的弧度  全世界都一样:只与稻穗  保持同步  从天堂往下看  把自己安在机翼上  底下我不敢触摸:雪  一触即发的冷  天山,就在我的座位底下  我测算着,我与雪之间的坡度  往下,我绝对服从金属
期刊
《人生导师》以新时代的年轻人为书写对象,描绘了他们在新时代语境里的放弃与挣扎、无奈与不甘的心路历程,是一部关于青年人成长的城市题材小说。谈及题材,贾平凹曾指出,写一个人的故事或命运时,一定要将其与历史、社会相融合,要寻求个人与历史、社会的交叉点,这样的故事才有意义,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同时,还要有“同感”,即关注社会时要有“将小的问题往大里看,大的问题也往小里看”的意识。言下之意,不管写什么题材,
期刊
一  雪樵被屋里的暖气催得昏昏欲睡。他抬头看一眼对面沙发上的依依,见她睡得正熟,甜美的小脸蛋儿上挂着恬静的笑。雪樵把电视的声音关小了一些。  肯定是在做什么美梦。雪樵想。雪樵想起自己小的时候,每天晚上都躺在母亲怀里,让母亲抚摸着自己的脊梁才能睡去,睡着之后却天马行空般一个接一个地做梦。以至于有一天雪樵在院子里玩着沙,突然对母亲说,我感觉自己这些年从来没有睡着过,每天晚上都要做七八个梦。母亲正在洗衣
期刊
如果世界是一面透明的镜子,那一切将会变得简单,所有暗昧、模糊、影影绰绰的角落都会隐遁无遗,留给我们的是亮洁光鲜、清楚明白的景象。但这样的世界没有隐喻的生存空间,也就失去了美学的魅力——明白无误带来索然无味,人们也就丧失了追索的冲动。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经过现代性祛魅的合理化世界,原先那个天人合一式的宇宙瓦解了,它被划分成了自然、社会与文化的不同部分,各个部分之间也高度自治。在价
期刊
“老莫”不是人名,是一餐厅名,全称“莫斯科餐厅”。她就像喝过洋墨水的资深贵妇,盘踞京城数十年,冷眼周遭的喧嚣,即使平房变楼盘,纷纷从四周平地拔节,一夜高耸,“老莫”依然一副傲娇,任凭年华逝水,屹立于北二环。去“老莫”来一桌西餐,五成熟甚至沾着血丝的俄式牛排,大快朵颐,喝着格瓦斯,啃着冰淇淋……是“老北京”们津津乐道的。  去“老莫”撮一顿,我惦记了三年。  乔乔陪我去的。  乔乔大学毕业三年后,在
期刊
小区窄窄的花园小径,花坛里一簇簇叫不出名的花朵,黄的、紫的、红的、白的,盛开着。一个女人穿过小径,着一件淡紫色改良旗袍,短款,露出白皙匀称的小腿,胸前绣一大朵白玫瑰,身形挺拔,腰肢纤细,脚下白色的平底浅口皮鞋,鞋面点缀了些许亮片,走起路来微风拂柳,摇曳生姿。  几年不见,她还是那么惹人注目。  一周前,覃月梅从家里那个小小的窗户望出去就看到她了,她穿过小径,然后消失在小区的某幢楼房里,这之后又见过
期刊
在老区金寨有一种乡愁,  叫皮影子  2018年11月24日,已是初冬了,在寻访易老的路上,大别山的山色已由层林尽染的油画色泽褪却成一块块苍劲、深沉的幕布,似她背后的一个个皮影人,由于百余年的历史沉淀,触感更坚实、皮色更饱满。张艺谋导演在电影《活着》中特意加了余华原著中所没有的皮影戏场景,便是为了诠释那句:人生如一场皮影戏。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铁冲乡是省级美丽乡村重点建设示范村。每到春天,40万
期刊
天气晴好的日子,邮局的南墙根总是聚满了闲散老人,有的聊天,有的甩扑克,有的下象棋,随心而为,各得其所。  靠墙根的一头,一个老头双手拢在袖管里,半眯着眼睛似睡非睡,静静地坐在小马札上,像一尊蜡像。他面前有一张能折叠的四方桌子,桌子对面也放着一个马扎,桌子上画着棋盘,棋盘里填满了棋子。离桌子不远处有一棵香樟树,树干上挂着一块一尺见方的硬纸板,上面用毛笔歪歪斜斜地写着:五块钱一局。偶尔有人坐到他对面,
期刊
父亲跟邻居郑广有的较量,由来已久。  在老家石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我们仅隔一堵矮墙的两家,表面上春风和畅,背地里却是暗流涌动。  父亲生有两男一女,而郑广有则是两女一男。在重男轻女的农村,父亲的优越感显而易见。可是,恢复高考那年,郑家的大女儿娟子考上了辽宁大学,我大哥考取的仅是市属师范专科学校。这让父亲一直耿耿于怀,在老郑面前始终抬不起头。  两年后,轮到我高考了。“考北京大学!”父亲望着我,极像
期刊
秋千依旧的黄昏  荡秋千:《白狗秋千架》提及一段无望的爱情,莫大爷曲里拐弯无非是想拉大不同命运之间的距离。古代秋千,以兽皮制成,多设于富家、皇宫;吾村秋千简单,两棵树,一根绳,亦承载云端旧事。一人坐,一人悠之,飘浮尘上。  我们村的秋千结构简单,一棵枣树,一棵歪脖子柳树,一边拴上一根绳,绳上系上一块窄窄的木板,就能荡起无边的笑声。秋千不是属于某一个人的,这其中暗含着朴素的乡村秩序,谁来得早些谁就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