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社会,大学生面临着多元的价值观冲击,身心发展出现新的特点。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而衍生出一系列困顿和迷失,他们追求功利、重智轻德,甚至无视自我和他人生命。文章对开展生命教育的价值进行了剖析, 对高职院校实施生命教育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使其职业理想与生命价值的实现相统一,成为人文素养与技术技能兼备的高素质劳动者。
[关键词]大学生 生命教育 实施策略
[作者简介]薛红(1959- ),女,北京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体育健康教育研究;刘利平(1962- ),女,北京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于海霞(1981- ),女,北京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北京 10001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6-0062-02
在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在追求幸福和自我实现的期待中更加物质化了,忽略了对精神世界的需求,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与珍惜。虽然人人都拥有生命,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珍惜生命,欣赏生命,理解和发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享受生命的快乐和幸福。于是生命与尊严、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发展等深层的问题也迫切地摆在了我们面前,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进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生命教育的价值剖析
1.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为了内心的满足与快乐,极力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追求金钱、名望与权力,期待着通过实际的物质换取内心的满足和愉悦,精神世界却日益贫乏。生命意识的淡漠和不良的生活方式,致使亚健康状态人群数量有增无减,生命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这些消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也影响了青少年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重智轻德,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给青少年的生命涂抹上了时代的阴影。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生命质量与健康状况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兴衰。因此,高等教育应构建以生命关怀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以整体的、鲜活的人的生命为本,将生命教育理念贯穿教育全过程,把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作为自己的重要责任。通过生命教育,让他们真正了解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唤起对生命的珍惜和敬畏,恢复人类生命的本性,提升人们超越物质的生命境界,形成科学的生命观、价值观,形成健康的行为方式,减少或消除不良生活行为,从而促进全体国民健康意识的改善和提高。
2.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诉求。学校为了迎合市场经济的需要,开设大量实用的科目,几乎所有的教育都和职业联系在一起,偏离了教育的本真,教育的完整性被肢解,缺少了对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的关注,这种工具性的、单向度的教育追求远离了人的生命的本义,扭曲了人的生命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割裂导致出现了片面发展的人,主要表现为文化缺乏、精神空虚等”。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深刻地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关注人的生命才是教育的本质”。倡导生命教育是对当代教育的一种重新解读,关注生命将是人类在教育观念上一次根本性的转变,凸显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应关注人的成长与发展,而人的发展实质是生命的成长与发展。
生命教育既是教育的基本元素,也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归宿,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目的是弥补现行教育制度中,偏重知识教育与理性教育,忽略知识技能以外更重要的生命意识和人文素养之缺憾。因此,教育目标应有生命教育的内涵。把培养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兼备、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作为教育己任,改变那种过度专门化的学科划分,协调学校教育中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关系,增加人文学科的比例,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学生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帮助,提供良好的土壤,是当前素质教育培养健全人格的需要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诉求。
3.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大学生的成长面临着多元的价值观冲击,身心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在父母百般呵护和溺爱下长大的大学生们,生活中有很大的依赖性,个性比较鲜明,有自我表现欲望,人生观、价值观取向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私和利己主义倾向,面对父母的高期望值、快节奏的生活、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就业难的客观现实,他们时常感到困惑。一些学生表现出心理脆弱、人际关系紧张、不能够很好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进而衍生出许多冲突和极端行为。自我伤害或伤害他人,放弃自我生命、漠视他人生命的事件频频发生,他们在“消费生命”的同时,难以找到自身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数据显示,自杀高居我国15~34岁人群死因首位,同类事件频繁报道于诸多媒体,青少年自杀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令人触目惊心。上述现象的产生涉及社会、家庭、个体心理以及精神等多方面的因素,但生命教育的缺失和生命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凸显了普及和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通过开展生命教育,使学生真正了解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认知个体生命不仅属于自己,而且属于其所在的群体,个体不仅需要为自己还要为所处的群体承担起相应责任。使学生珍视生命,尊重生命,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成其为有理想、人格健全、个性鲜明和有创新智慧的一代新人。
二、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
1.知、情、意、行相融合。学习过程是学习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积极的情感教育能唤醒学生的自尊、唤起学生的自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生命教育应运用情感教育策略,融情于教,以情促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把外在力量驱使的学习转变为自身的内在需求和渴望,成为主动学习的动力。既要对学生进行生命知识的传授,又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融知、情、意、行为一体,使其能对各种生命现象进行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形成内驱力,成为激励和指引健康行为的力量。教师应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结合学习内容的需要赋予不同的兴趣附属物,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热情;通过实践活动增强体验、加深认识、激励情感、锻炼意志、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还要培养学生克服障碍和困难的坚持精神,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快乐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观察、质疑、讨论、操作、探究和体验中学习,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将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成长统一起来。 2.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学校教育是在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两者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中进行的。显性课程较侧重于知识和技能的层面, 而隐性课程则主要是情、意方面的学习,两者是在相互作用、互动互补、相互渗透中进行的。生命教育是体验性、实践性极强的教育活动,仅限于课程的形式是远远不够的,不能有效地使学生深刻理解和内化生命的内涵和生命的意义,难以对学生的精神世界形成强力的支撑,需要多种形式的互动和配合,来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生命知识,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和生命意识。因此,应以生命教育课程为支点,辐射各学科乃至校园各个方面,以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和知识获取的空间,由显性向隐性的深层发展。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活动是生命教育隐性课程的有效载体,具有显著的教化、导向和激励的功能,是实施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显性课程同样重要。学校应创造和挖掘校园文化中隐含的生命教育元素,适时地将生命教育的内容融入校园活动之中,将人文关怀的理念和生命教育内容渗透其中,发挥隐性课程的教育功能,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完成生命教育的任务。
3.职业理想与生命价值相统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但职业教育并不排斥文化修养、人文道德教育,而应融知识、技术、技艺与生命、道德、价值、精神等于一体。美国“生命教育之父”华特士在阐述生命教育思想时指出:“论及生命教育,我首先要指出仅仅从职业准备出发,正是现代教育的问题所在。职业不等于生命,它仅能向人们提供金钱,满足物质需要;生命教育的意义并不在于金钱的获得,任何仅教授职业技术和提供智力信息的教育体系都忽视了人的本质需求。”他认为教育首先应该关怀人的生命,关怀人性的价值和人格的完善,帮助生命的正常发展并实现生命的意义。
大学时代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除了获得必备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外,还需要通过教育来领悟人生的意义,正确认识个体生命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进而珍惜和尊重生命,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彰显人的生命价值,这是生命教育与职业教育共同的追求。因此,职业院校应在进行职业知识技能教育的同时开展生命教育,营造尊重生命和爱护生命的氛围。在开设生命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将生命教育的理念贯穿于学科教学之中,引导学生追求职业理想,掌握职业技能,实现人的道德升华,开发生命潜能,追求生命的社会价值,积极为社会做贡献,将自己锤炼成适应社会需要、人文素养与技术技能兼备的高素质劳动者。
三、学校、家庭和社会相配合
大学生生命与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青少年成长必须具备良好的外部条件,单一的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三个主要领域,个体是三个分离状态下的组合体。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保障。因此,要特别重视家长的参与和支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赢得家长的支持,发挥来自家庭对学生的正面影响作用。此外,不能忽视各种社会教育的作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积极引导家庭和社会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与人和睦相处的技能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学会关爱,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在发挥学校教育优势的同时,积极开发、利用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整合家庭、社区的力量,以合力的形式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形成互动互补效应,营造生命教育的良好氛围,给予成长中的大学生们必要的、及时的关怀与指导,使其懂得敬畏生命、呵护生命,进而提升生命和生存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黄培清.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1(5).
[3](美)杰·唐纳·华特士.生命教育[M].林莺,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4]韩延明.论现代社会生命教育面临的难题及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11(2).
[5]王海英,张明.兴趣附属物对学生认知学习的影响[J].东北师大学报,2007(1).
[6]汪丽华.从心到灵的生命守护[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
[7]肖杏烟.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高教探索,2009(5).
[8]杨春雷,吕辛.我国高校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4).
[9]杨桂青.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情感中牵手[N].中国教育报,2012-02-
29.
[10]赵联,孙福平.关于在职业教育中融入生命教育的思考[J].教育论坛,20l0(17).
[关键词]大学生 生命教育 实施策略
[作者简介]薛红(1959- ),女,北京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体育健康教育研究;刘利平(1962- ),女,北京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于海霞(1981- ),女,北京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北京 10001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6-0062-02
在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在追求幸福和自我实现的期待中更加物质化了,忽略了对精神世界的需求,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与珍惜。虽然人人都拥有生命,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珍惜生命,欣赏生命,理解和发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享受生命的快乐和幸福。于是生命与尊严、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发展等深层的问题也迫切地摆在了我们面前,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进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生命教育的价值剖析
1.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为了内心的满足与快乐,极力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追求金钱、名望与权力,期待着通过实际的物质换取内心的满足和愉悦,精神世界却日益贫乏。生命意识的淡漠和不良的生活方式,致使亚健康状态人群数量有增无减,生命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这些消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也影响了青少年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重智轻德,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给青少年的生命涂抹上了时代的阴影。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生命质量与健康状况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兴衰。因此,高等教育应构建以生命关怀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以整体的、鲜活的人的生命为本,将生命教育理念贯穿教育全过程,把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作为自己的重要责任。通过生命教育,让他们真正了解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唤起对生命的珍惜和敬畏,恢复人类生命的本性,提升人们超越物质的生命境界,形成科学的生命观、价值观,形成健康的行为方式,减少或消除不良生活行为,从而促进全体国民健康意识的改善和提高。
2.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诉求。学校为了迎合市场经济的需要,开设大量实用的科目,几乎所有的教育都和职业联系在一起,偏离了教育的本真,教育的完整性被肢解,缺少了对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的关注,这种工具性的、单向度的教育追求远离了人的生命的本义,扭曲了人的生命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割裂导致出现了片面发展的人,主要表现为文化缺乏、精神空虚等”。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深刻地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关注人的生命才是教育的本质”。倡导生命教育是对当代教育的一种重新解读,关注生命将是人类在教育观念上一次根本性的转变,凸显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应关注人的成长与发展,而人的发展实质是生命的成长与发展。
生命教育既是教育的基本元素,也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归宿,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目的是弥补现行教育制度中,偏重知识教育与理性教育,忽略知识技能以外更重要的生命意识和人文素养之缺憾。因此,教育目标应有生命教育的内涵。把培养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兼备、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作为教育己任,改变那种过度专门化的学科划分,协调学校教育中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关系,增加人文学科的比例,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学生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帮助,提供良好的土壤,是当前素质教育培养健全人格的需要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诉求。
3.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大学生的成长面临着多元的价值观冲击,身心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在父母百般呵护和溺爱下长大的大学生们,生活中有很大的依赖性,个性比较鲜明,有自我表现欲望,人生观、价值观取向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私和利己主义倾向,面对父母的高期望值、快节奏的生活、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就业难的客观现实,他们时常感到困惑。一些学生表现出心理脆弱、人际关系紧张、不能够很好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进而衍生出许多冲突和极端行为。自我伤害或伤害他人,放弃自我生命、漠视他人生命的事件频频发生,他们在“消费生命”的同时,难以找到自身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数据显示,自杀高居我国15~34岁人群死因首位,同类事件频繁报道于诸多媒体,青少年自杀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令人触目惊心。上述现象的产生涉及社会、家庭、个体心理以及精神等多方面的因素,但生命教育的缺失和生命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凸显了普及和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通过开展生命教育,使学生真正了解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认知个体生命不仅属于自己,而且属于其所在的群体,个体不仅需要为自己还要为所处的群体承担起相应责任。使学生珍视生命,尊重生命,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成其为有理想、人格健全、个性鲜明和有创新智慧的一代新人。
二、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
1.知、情、意、行相融合。学习过程是学习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积极的情感教育能唤醒学生的自尊、唤起学生的自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生命教育应运用情感教育策略,融情于教,以情促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把外在力量驱使的学习转变为自身的内在需求和渴望,成为主动学习的动力。既要对学生进行生命知识的传授,又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融知、情、意、行为一体,使其能对各种生命现象进行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形成内驱力,成为激励和指引健康行为的力量。教师应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结合学习内容的需要赋予不同的兴趣附属物,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热情;通过实践活动增强体验、加深认识、激励情感、锻炼意志、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还要培养学生克服障碍和困难的坚持精神,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快乐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观察、质疑、讨论、操作、探究和体验中学习,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将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成长统一起来。 2.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学校教育是在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两者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中进行的。显性课程较侧重于知识和技能的层面, 而隐性课程则主要是情、意方面的学习,两者是在相互作用、互动互补、相互渗透中进行的。生命教育是体验性、实践性极强的教育活动,仅限于课程的形式是远远不够的,不能有效地使学生深刻理解和内化生命的内涵和生命的意义,难以对学生的精神世界形成强力的支撑,需要多种形式的互动和配合,来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生命知识,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和生命意识。因此,应以生命教育课程为支点,辐射各学科乃至校园各个方面,以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和知识获取的空间,由显性向隐性的深层发展。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活动是生命教育隐性课程的有效载体,具有显著的教化、导向和激励的功能,是实施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显性课程同样重要。学校应创造和挖掘校园文化中隐含的生命教育元素,适时地将生命教育的内容融入校园活动之中,将人文关怀的理念和生命教育内容渗透其中,发挥隐性课程的教育功能,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完成生命教育的任务。
3.职业理想与生命价值相统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但职业教育并不排斥文化修养、人文道德教育,而应融知识、技术、技艺与生命、道德、价值、精神等于一体。美国“生命教育之父”华特士在阐述生命教育思想时指出:“论及生命教育,我首先要指出仅仅从职业准备出发,正是现代教育的问题所在。职业不等于生命,它仅能向人们提供金钱,满足物质需要;生命教育的意义并不在于金钱的获得,任何仅教授职业技术和提供智力信息的教育体系都忽视了人的本质需求。”他认为教育首先应该关怀人的生命,关怀人性的价值和人格的完善,帮助生命的正常发展并实现生命的意义。
大学时代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除了获得必备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外,还需要通过教育来领悟人生的意义,正确认识个体生命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进而珍惜和尊重生命,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彰显人的生命价值,这是生命教育与职业教育共同的追求。因此,职业院校应在进行职业知识技能教育的同时开展生命教育,营造尊重生命和爱护生命的氛围。在开设生命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将生命教育的理念贯穿于学科教学之中,引导学生追求职业理想,掌握职业技能,实现人的道德升华,开发生命潜能,追求生命的社会价值,积极为社会做贡献,将自己锤炼成适应社会需要、人文素养与技术技能兼备的高素质劳动者。
三、学校、家庭和社会相配合
大学生生命与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青少年成长必须具备良好的外部条件,单一的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三个主要领域,个体是三个分离状态下的组合体。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保障。因此,要特别重视家长的参与和支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赢得家长的支持,发挥来自家庭对学生的正面影响作用。此外,不能忽视各种社会教育的作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积极引导家庭和社会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与人和睦相处的技能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学会关爱,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在发挥学校教育优势的同时,积极开发、利用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整合家庭、社区的力量,以合力的形式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形成互动互补效应,营造生命教育的良好氛围,给予成长中的大学生们必要的、及时的关怀与指导,使其懂得敬畏生命、呵护生命,进而提升生命和生存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黄培清.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1(5).
[3](美)杰·唐纳·华特士.生命教育[M].林莺,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4]韩延明.论现代社会生命教育面临的难题及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11(2).
[5]王海英,张明.兴趣附属物对学生认知学习的影响[J].东北师大学报,2007(1).
[6]汪丽华.从心到灵的生命守护[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
[7]肖杏烟.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高教探索,2009(5).
[8]杨春雷,吕辛.我国高校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4).
[9]杨桂青.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情感中牵手[N].中国教育报,2012-02-
29.
[10]赵联,孙福平.关于在职业教育中融入生命教育的思考[J].教育论坛,20l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