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西方经济学是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然而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本文结合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提出引入案例教学法,分析了案例教学法的具体组织形式,并指出了实施案例教学法应当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4-0093-02
目前,西方经济学是我国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在财经类大学生的培养计划中被列入必修课,足见其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不仅如此,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曾说过:“经济学讨论的是我们身边的生活”“学经济学并非要你变成天才,但若不学经济学,命运就很可能与你格格不入。”因此,学习经济学也有助于个人对身边经济现象的理解从而帮助决策。然而,经济学课程理论性较强、图表多及存在较多数学分析的特点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望而生畏。如何讲授好这门课程,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讲解透彻,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并应用其解释中国实际经济情况是在教学过程中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经济学教学模式只注重理论的讲授,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经济学教学模式中,教师依托教材讲授理论,不注重实际案例、资料的补充,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此外,纯粹的理论讲解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会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使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2.传统的经济学授课方式基本是教师填鸭式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无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传统的经济学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在课堂上也主要是教师传授理论知识,没有给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创造机会。学生无法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会逐渐陷入被动。
3.教学中理论与实际脱节,学生无法学以致用,对理论的学习仅是纸上谈兵。
在讲授书本知识时,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缺乏对国内外经济热点的关注,没有及时给学生传递身边的经济信息,错过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良机,因而无法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经济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及其组织形式
在讲授经济学课程时,传统的授课方式以及这门课理论性较强的特点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案例教学法的引入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开创了一个较好的教学模式。首先,案例的引入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看到身边的案例后会不由自主地去探寻案例背后隐藏的理论知识,有助于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其次,由案例导出的理论知识更易被学生接受,也有助于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经济现象。
在具体实施案例教学法时,有如下几种组织形式:
1.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一般是安排在大学一年级进行,而此时学生刚从高中跨进大学的校门,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大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此外,在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情况下,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就如同水中望月。因此,教师在讲授西方经济学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可适当穿插一些案例分析,把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这门课程的趣味性,也便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比如,在讲到资源稀缺的时候,可以先引入一个水资源稀缺的案例,让学生自己浏览并总结案例反映的主题。学生看完案例后很容易就意识到这体现了水资源的稀缺,教师此时可以就此延伸到其他的资源,让学生明白资源稀缺是普遍性的现象。再如,在讲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时候,可以用吃馒头的案例进行解释,这是学生在生活中可以体会得到的,因此对于他们理解这一规律能起到很好的启发作用。
2.经济社会热点讨论
教师在讲授完某一章或某一节内容后,可以引入与该理论有关联性的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各抒己见,教师最后进行总结。例如,在讲到宏观经济政策的时候,可以结合我国2008年下半年降息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分析政府降息的原因以及降息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这样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参与课堂,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还可以就一些社会问题展开辩论,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如,在讲到通货膨胀理论时,可以结合2008年我国消费物价指数攀升的情况,让学生分成两方,辩论通货膨胀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并且锻炼了自己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设定不同场景的案例,让学生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对所涉及的经济主体、事件进行分析和评论。
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讲授内容设定一些案例或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以案例中经济主体的身份做出决策,并进行相应的理论解释。比如,在讲短期成本理论时,通常将短期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此时可以设定一个场景,主题是“门可罗雀的饭店依然开张的原因”,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其中涉及老板、服务员和顾客。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分析这三方的行为,并结合短期成本理论分析饭店开张的原因。这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分析过程中学生能够为此找到理论解释会感觉很有成就感,从而对课程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4.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搜集身边的实例并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解释。
传统的教学让学生只知道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在引入案例教学法后,应鼓励学生活学活用,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堂的学习时间较为有限,教师可以适当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比如,在学生学习完替代品与互补品的知识后,让他们从日常生活中找到实例加以说明。再如,在讲完偏好对需求的影响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偏好对需求的影响。这样,学生就会慢慢养成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的良好习惯,逐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三、应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案例的选择要与学生的理解程度相结合
在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案例的选择。西方经济学理论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而这些背景与我国现实的经济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选择案例的时候,教师应当多选择中国的案例,让学生更易于接受。此外,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应结合理论知识,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选择,让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逐步增强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案例的能力。
2.应正确把握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的关系
理论是分析问题的基础,案例是理论知识的印证。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合理的安排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首先要立足于将理论知识的内涵讲透彻,让学生弄清楚这一理论的假设条件以及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入案例进行分析,让理论知识更有支撑,更有说服力。既一味只讲理论,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而只讲案例又会显得课堂很散乱,没有凝聚力。因此,应当在讲清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辅以适当的案例分析,才能让课堂更充实。
3.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和启发学生,并及时进行总结。
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或辩论的时候,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阅读案例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理论。当学生讨论的主题偏离方向的时候,教师应注意加以引导和纠正。当学生在思考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可以适时加以提点,启发学生的思路。在讨论或辩论结束时,教师应加以总结,既是对学生积极参与的肯定,同时又让案例教学的过程更加完整。
参考文献
1 徐为列.西方经济学教学之我见[J]. 北方经贸,2008(11):152~153
2 陆 辉.关于西方经济学教学的三点体会[J].科教文汇,2008(1):16~17
3 黄建伟.案例教学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并重——经济学教学方法探微[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8(3):29~31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4-0093-02
目前,西方经济学是我国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在财经类大学生的培养计划中被列入必修课,足见其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不仅如此,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曾说过:“经济学讨论的是我们身边的生活”“学经济学并非要你变成天才,但若不学经济学,命运就很可能与你格格不入。”因此,学习经济学也有助于个人对身边经济现象的理解从而帮助决策。然而,经济学课程理论性较强、图表多及存在较多数学分析的特点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望而生畏。如何讲授好这门课程,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讲解透彻,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并应用其解释中国实际经济情况是在教学过程中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经济学教学模式只注重理论的讲授,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经济学教学模式中,教师依托教材讲授理论,不注重实际案例、资料的补充,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此外,纯粹的理论讲解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会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使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2.传统的经济学授课方式基本是教师填鸭式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无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传统的经济学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在课堂上也主要是教师传授理论知识,没有给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创造机会。学生无法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会逐渐陷入被动。
3.教学中理论与实际脱节,学生无法学以致用,对理论的学习仅是纸上谈兵。
在讲授书本知识时,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缺乏对国内外经济热点的关注,没有及时给学生传递身边的经济信息,错过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良机,因而无法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经济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及其组织形式
在讲授经济学课程时,传统的授课方式以及这门课理论性较强的特点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案例教学法的引入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开创了一个较好的教学模式。首先,案例的引入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看到身边的案例后会不由自主地去探寻案例背后隐藏的理论知识,有助于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其次,由案例导出的理论知识更易被学生接受,也有助于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经济现象。
在具体实施案例教学法时,有如下几种组织形式:
1.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一般是安排在大学一年级进行,而此时学生刚从高中跨进大学的校门,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大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此外,在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情况下,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就如同水中望月。因此,教师在讲授西方经济学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可适当穿插一些案例分析,把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这门课程的趣味性,也便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比如,在讲到资源稀缺的时候,可以先引入一个水资源稀缺的案例,让学生自己浏览并总结案例反映的主题。学生看完案例后很容易就意识到这体现了水资源的稀缺,教师此时可以就此延伸到其他的资源,让学生明白资源稀缺是普遍性的现象。再如,在讲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时候,可以用吃馒头的案例进行解释,这是学生在生活中可以体会得到的,因此对于他们理解这一规律能起到很好的启发作用。
2.经济社会热点讨论
教师在讲授完某一章或某一节内容后,可以引入与该理论有关联性的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各抒己见,教师最后进行总结。例如,在讲到宏观经济政策的时候,可以结合我国2008年下半年降息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分析政府降息的原因以及降息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这样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参与课堂,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还可以就一些社会问题展开辩论,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如,在讲到通货膨胀理论时,可以结合2008年我国消费物价指数攀升的情况,让学生分成两方,辩论通货膨胀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并且锻炼了自己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设定不同场景的案例,让学生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对所涉及的经济主体、事件进行分析和评论。
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讲授内容设定一些案例或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以案例中经济主体的身份做出决策,并进行相应的理论解释。比如,在讲短期成本理论时,通常将短期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此时可以设定一个场景,主题是“门可罗雀的饭店依然开张的原因”,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其中涉及老板、服务员和顾客。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分析这三方的行为,并结合短期成本理论分析饭店开张的原因。这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分析过程中学生能够为此找到理论解释会感觉很有成就感,从而对课程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4.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搜集身边的实例并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解释。
传统的教学让学生只知道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在引入案例教学法后,应鼓励学生活学活用,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堂的学习时间较为有限,教师可以适当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比如,在学生学习完替代品与互补品的知识后,让他们从日常生活中找到实例加以说明。再如,在讲完偏好对需求的影响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偏好对需求的影响。这样,学生就会慢慢养成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的良好习惯,逐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三、应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案例的选择要与学生的理解程度相结合
在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案例的选择。西方经济学理论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而这些背景与我国现实的经济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选择案例的时候,教师应当多选择中国的案例,让学生更易于接受。此外,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应结合理论知识,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选择,让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逐步增强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案例的能力。
2.应正确把握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的关系
理论是分析问题的基础,案例是理论知识的印证。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合理的安排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首先要立足于将理论知识的内涵讲透彻,让学生弄清楚这一理论的假设条件以及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入案例进行分析,让理论知识更有支撑,更有说服力。既一味只讲理论,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而只讲案例又会显得课堂很散乱,没有凝聚力。因此,应当在讲清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辅以适当的案例分析,才能让课堂更充实。
3.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和启发学生,并及时进行总结。
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或辩论的时候,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阅读案例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理论。当学生讨论的主题偏离方向的时候,教师应注意加以引导和纠正。当学生在思考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可以适时加以提点,启发学生的思路。在讨论或辩论结束时,教师应加以总结,既是对学生积极参与的肯定,同时又让案例教学的过程更加完整。
参考文献
1 徐为列.西方经济学教学之我见[J]. 北方经贸,2008(11):152~153
2 陆 辉.关于西方经济学教学的三点体会[J].科教文汇,2008(1):16~17
3 黄建伟.案例教学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并重——经济学教学方法探微[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8(3):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