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通过朗读训练培养学生品味、鉴赏能力?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两个方面谈了自己的认识与见解:一、加强朗读品味,培养审美情趣,提升审美能力;二、树立主体地位,鼓励多元解读,珍视独特感受。
【关键词】语文教学;朗读品味;多元解读;独特感受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如何有效地开展朗读训练,培养学生品味、鉴赏能力?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将文本中的人文精神元素积淀、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营养?笔者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谨从以下两方面谈一谈自己的有关认识与见解。
一、加强朗读品味,培养审美情趣,提升审美能力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由感性跃升到理性的,语文学习亦然。朗读,是对文本内容直接感知的一个基本手段。朗读的遍数越多,感性认识就越深刻,就更易产生质的变化,进而发展为理性认识。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朗朗的书声能够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促进语言与思维能力的和谐发展。因此,语文界的有识之士强烈呼吁:语文教学应该“读”占鳌头。《语文课程标准》旗帜鲜明地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绘声绘色、有滋有味的朗读可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如见其人、如历其事、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进而深入地触摸文本语言,体会文本内涵与精髓。如教学朱自清的《春》一文,笔者指导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了有声的语言,变成了眼前可观可感的事物。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绘的美好情境之中,走进了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春天中,与作者一道观察、欣赏、体验、品味。坚持不懈的朗读实践,促进了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加强朗读品味,还应注重发挥教师示范朗读的作用。教师的范读能帮助学生处理好正音、停顿、语调、语速、语气等问题,能传达出教师对文本的态度与情感,能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促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生共鸣。如执教小说《最后一课》的结尾部分:“忽然教堂的钟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写下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在示范朗读时,笔者努力用有声有色、饱含深情的语言把韩麦尔先生哽咽、痛苦、激动、惜别等复杂的心情传达出来,从而把一个呼之欲出、栩栩如生的爱国主义者形象树立在学生跟前。“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这是《济南的冬天》最后一句话,其作用是对全文进行总结,也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由衷的赞美。笔者在指导朗读时,首先通过学生讨论、分析,确定要读好这句话需要放慢语速,而且“这”字后面要停顿,还要重读;然后笔者让学生自由朗读、体会,并跟同位互读、互听、互评,借此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提高朗读的能力。
实践证明,饱含感情的朗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目视”、“口诵”、“耳听”、“心维”,多层面、立体化地触摸文本、感知语言,从而让学生领略到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并从中受到感染与熏陶,培养审美情趣,提升审美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朗读这一环节,大做文章,做好文章。
二、树立主体地位,鼓励多元解读,珍视独特感受
语文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语文教育影响着人的精神世界。汉语言是美丽的、丰富的、细腻的、富有人情味的。人们对语言文字材料的反映也具有多元性,不同的人面对同一文本会产生有不同的感受,持有不同的见解。这种多元化的反应是正常的,也是弥足珍贵的。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一篇文章的内容常常是丰富多样的,在初读感知阶段,笔者常常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让学生谈谈对文本内容的大致印象。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玲珑剔透、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散文佳作,是一曲赞扬真善美的颂歌。文章给我们讲述了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和和美美,相亲相爱的温馨故事。教学本文,笔者首先安排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阅读文章的过程,也是学生在感悟亲情、人性与生命的过程。学生沿着字里行间与作者一道经历着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也经历着一次心灵的洗礼。学生在自由朗读完课文之后,获得了初步的阅读印象,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在交流与分享的环节中,有的说自己被一家人相互包容、相互体谅的品质所感染,有的说自己体会到了亲情的可贵、气氛的温馨,有的说“我”的身上闪耀着尊老爱幼的美德……又如,执教《我的第一本书》一文时,笔者启发学生理解最后一句话“人不能忘本”中“本”是什么意思。学生的答案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说是父亲的教育,有的说是父亲的希望,有的说是珍贵的友谊,有的说是温馨的亲情,有的说是艰辛的生活,等等。其实,作者在这句话中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本”表面是那第一本国语教材,实际上是指作者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接受到的那些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人文元素。
汉语言模糊性、朦胧性、多义性的特点,要求我们在对文本进行揣摩、品味时,要进行多元化的解读。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但亦有不少语文教师却走向极端,进行着无效的乃至错误的、有害的解读。笔者认为,“多元解读”并不是漫无边际的、随心所欲的胡乱解读,而必须严守一定的解读规则,必须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解读范围的引导;反之,就会导致解读谬误的产生,导致解读误入歧途。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化的正确的解读,真正使学生在多元解读过程中,锻炼思维,完善人格,张扬个性,培养人文精神?笔者认为其方法和对策有:(1)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个性化解读;(2)实施民主的、和谐的对话教学,搭建文本多元解读的平台;(3)客观评价学生思维,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4)坚持“多元有界”,真正保证多元解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关键词】语文教学;朗读品味;多元解读;独特感受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如何有效地开展朗读训练,培养学生品味、鉴赏能力?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将文本中的人文精神元素积淀、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营养?笔者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谨从以下两方面谈一谈自己的有关认识与见解。
一、加强朗读品味,培养审美情趣,提升审美能力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由感性跃升到理性的,语文学习亦然。朗读,是对文本内容直接感知的一个基本手段。朗读的遍数越多,感性认识就越深刻,就更易产生质的变化,进而发展为理性认识。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朗朗的书声能够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促进语言与思维能力的和谐发展。因此,语文界的有识之士强烈呼吁:语文教学应该“读”占鳌头。《语文课程标准》旗帜鲜明地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绘声绘色、有滋有味的朗读可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如见其人、如历其事、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进而深入地触摸文本语言,体会文本内涵与精髓。如教学朱自清的《春》一文,笔者指导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了有声的语言,变成了眼前可观可感的事物。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绘的美好情境之中,走进了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春天中,与作者一道观察、欣赏、体验、品味。坚持不懈的朗读实践,促进了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加强朗读品味,还应注重发挥教师示范朗读的作用。教师的范读能帮助学生处理好正音、停顿、语调、语速、语气等问题,能传达出教师对文本的态度与情感,能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促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生共鸣。如执教小说《最后一课》的结尾部分:“忽然教堂的钟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写下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在示范朗读时,笔者努力用有声有色、饱含深情的语言把韩麦尔先生哽咽、痛苦、激动、惜别等复杂的心情传达出来,从而把一个呼之欲出、栩栩如生的爱国主义者形象树立在学生跟前。“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这是《济南的冬天》最后一句话,其作用是对全文进行总结,也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由衷的赞美。笔者在指导朗读时,首先通过学生讨论、分析,确定要读好这句话需要放慢语速,而且“这”字后面要停顿,还要重读;然后笔者让学生自由朗读、体会,并跟同位互读、互听、互评,借此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提高朗读的能力。
实践证明,饱含感情的朗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目视”、“口诵”、“耳听”、“心维”,多层面、立体化地触摸文本、感知语言,从而让学生领略到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并从中受到感染与熏陶,培养审美情趣,提升审美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朗读这一环节,大做文章,做好文章。
二、树立主体地位,鼓励多元解读,珍视独特感受
语文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语文教育影响着人的精神世界。汉语言是美丽的、丰富的、细腻的、富有人情味的。人们对语言文字材料的反映也具有多元性,不同的人面对同一文本会产生有不同的感受,持有不同的见解。这种多元化的反应是正常的,也是弥足珍贵的。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一篇文章的内容常常是丰富多样的,在初读感知阶段,笔者常常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让学生谈谈对文本内容的大致印象。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玲珑剔透、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散文佳作,是一曲赞扬真善美的颂歌。文章给我们讲述了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和和美美,相亲相爱的温馨故事。教学本文,笔者首先安排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阅读文章的过程,也是学生在感悟亲情、人性与生命的过程。学生沿着字里行间与作者一道经历着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也经历着一次心灵的洗礼。学生在自由朗读完课文之后,获得了初步的阅读印象,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在交流与分享的环节中,有的说自己被一家人相互包容、相互体谅的品质所感染,有的说自己体会到了亲情的可贵、气氛的温馨,有的说“我”的身上闪耀着尊老爱幼的美德……又如,执教《我的第一本书》一文时,笔者启发学生理解最后一句话“人不能忘本”中“本”是什么意思。学生的答案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说是父亲的教育,有的说是父亲的希望,有的说是珍贵的友谊,有的说是温馨的亲情,有的说是艰辛的生活,等等。其实,作者在这句话中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本”表面是那第一本国语教材,实际上是指作者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接受到的那些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人文元素。
汉语言模糊性、朦胧性、多义性的特点,要求我们在对文本进行揣摩、品味时,要进行多元化的解读。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但亦有不少语文教师却走向极端,进行着无效的乃至错误的、有害的解读。笔者认为,“多元解读”并不是漫无边际的、随心所欲的胡乱解读,而必须严守一定的解读规则,必须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解读范围的引导;反之,就会导致解读谬误的产生,导致解读误入歧途。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化的正确的解读,真正使学生在多元解读过程中,锻炼思维,完善人格,张扬个性,培养人文精神?笔者认为其方法和对策有:(1)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个性化解读;(2)实施民主的、和谐的对话教学,搭建文本多元解读的平台;(3)客观评价学生思维,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4)坚持“多元有界”,真正保证多元解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