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 代帝王颁发的诏令,来自权力中枢,其权威性毋庸置疑。但是,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个人,居然敢改动诏书上的字,从而拯救了一千多人的性命,上演了一出古代版的“把枪口抬高一寸”。这件事还要从五代十国前蜀最后一位皇帝王衍说起。
王衍这个人,史书对其定论,均是“年少荒淫”。年少时,他将国事交给几个太监打理,自己在蜀中的温柔乡四处寻花问柳、醉生梦死。当时,有个叫王承休的宦官很得宠幸,两个人毫无君臣之尊卑,关系倒像是铁哥们儿。唐朝以后,宦官娶妻已经较为普遍,王承休的妻子严氏是个大美女,一来二去,王衍自然跟她勾搭上了。王承休借妻求宠,仰沐圣恩。
乾德六年(924年),王承休请求王衍将自己调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做天雄军节度使。王承休携家眷赴任后,王衍想念严氏。但大张旗鼓地去私会老情人,名义上说不过去。而且当时的状况是,后唐庄宗李存勖已经灭了后梁,铁蹄直指前蜀,国家危难之际,一邦之主还到处乱跑,这算啥?
然而,爱江山更爱美人的王衍硬是找了个“巡视民情”的借口,不顾大臣劝谏,带着人马直奔秦州,去看望老情人。
王衍有一篇《醉妆词》流行于世:“者(通‘这’,下同)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真是将追求快乐的精神发扬到了极致。一路上,王衍与文人狎客饮酒赋诗,不亦乐乎。
走到汉州(今四川广汉),马蹄声急促,军使来报,唐军逼近蜀境。王衍的第一反应是——你豁我!哈哈大笑后说:“这些大臣不像话,居然用假情报来阻止我巡幸游玩。”行至利州(今四川广元),见有蜀国的逃兵,抓住一问,才知道后唐的军队已攻入蜀境,连克数城。
王衍慌了神,忙派义兄王宗勋、王宗儼、王宗昱率兵抵御唐军。军心早已不稳,哪有作战能力,三人被唐军打得屁滚尿流,蜀国数州土地尽失。王衍大怒,下令另一个义兄王宗弼去斩杀御敌不利的王宗勋等三个招讨使。
王宗弼与唐军早有勾结,见到王宗勋三人后,他居然拿出王衍的密旨给他们看,说你们看看,这就是我们侍奉的昏君,还要杀你们,不如我们一起把这厮废了算了。
王衍辗转回到成都后,在文明殿里召见群臣,做了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与众人抱头痛哭,坐以待毙。反水后的王宗弼回到成都,杀掉了几名大官,将王衍软禁在天启宫,逼迫其写下降表,呈给唐军统帅。
李存勖亲赐诏书给王衍,让他举族到洛阳安置,信誓旦旦地说:“我一定分封土地给你,苍天在上,决不骗人!”所谓“三辰在上,一言不欺”,然而,“三辰”还不如一戏子。正当王衍带着宗族和大臣几千人马往洛阳赶时,伶人景进向李存勖进言: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李存勖恐怕一直都有除掉王衍的心思,但终归有损声誉,找个戏子背锅,何乐不为?顿下诏敕:“王衍一行,并宜杀戮!”
王衍这顽主倒是省心,一路上观赏美景、吟诗作赋,不知大灾将至。李存勖的诏令下达到中书省,公章都盖上了。枢密使张居翰在复查诏书时,认为王衍已经投降,现在又出尔反尔,不合天理人情,便在无人时将诏书贴在柱子上,将“行”字涂掉,改为“家”字。由此,王衍的宗族虽被诛杀,但同行的前蜀高官及家属随从一千余人活下来了。
擅改诏书,是死罪。无人料到有人会有这种胆识,再加上当时兵荒马乱,羽檄飞驰,庄宗自顾不暇,也无心追究此事。
张居翰也是一名宦官,在晚唐曾任幽州监军。当时,军阀朱全忠为夺权,挟持昭宗,大肆屠杀宦官群体。张居翰后来受老友之助,隐居于幽州西北的大安山中,才躲过此劫。在险恶的政治斗争中,他遭受过生命之威胁,更知生命之可贵,以仁心恩及他人,不能不说是人性的温暖碾压了政治的残酷。
北宋史学家薛居正说:“居翰改一字于诏书,救千人之滥死,可不谓之仁人矣乎!”欧阳修更是将张居翰作为君子的榜样:“居翰更一字以活千人。君子之于人也,苟有替焉,无所不取。”
王衍这个人,史书对其定论,均是“年少荒淫”。年少时,他将国事交给几个太监打理,自己在蜀中的温柔乡四处寻花问柳、醉生梦死。当时,有个叫王承休的宦官很得宠幸,两个人毫无君臣之尊卑,关系倒像是铁哥们儿。唐朝以后,宦官娶妻已经较为普遍,王承休的妻子严氏是个大美女,一来二去,王衍自然跟她勾搭上了。王承休借妻求宠,仰沐圣恩。
乾德六年(924年),王承休请求王衍将自己调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做天雄军节度使。王承休携家眷赴任后,王衍想念严氏。但大张旗鼓地去私会老情人,名义上说不过去。而且当时的状况是,后唐庄宗李存勖已经灭了后梁,铁蹄直指前蜀,国家危难之际,一邦之主还到处乱跑,这算啥?
然而,爱江山更爱美人的王衍硬是找了个“巡视民情”的借口,不顾大臣劝谏,带着人马直奔秦州,去看望老情人。
王衍有一篇《醉妆词》流行于世:“者(通‘这’,下同)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真是将追求快乐的精神发扬到了极致。一路上,王衍与文人狎客饮酒赋诗,不亦乐乎。
走到汉州(今四川广汉),马蹄声急促,军使来报,唐军逼近蜀境。王衍的第一反应是——你豁我!哈哈大笑后说:“这些大臣不像话,居然用假情报来阻止我巡幸游玩。”行至利州(今四川广元),见有蜀国的逃兵,抓住一问,才知道后唐的军队已攻入蜀境,连克数城。
王衍慌了神,忙派义兄王宗勋、王宗儼、王宗昱率兵抵御唐军。军心早已不稳,哪有作战能力,三人被唐军打得屁滚尿流,蜀国数州土地尽失。王衍大怒,下令另一个义兄王宗弼去斩杀御敌不利的王宗勋等三个招讨使。
王宗弼与唐军早有勾结,见到王宗勋三人后,他居然拿出王衍的密旨给他们看,说你们看看,这就是我们侍奉的昏君,还要杀你们,不如我们一起把这厮废了算了。
王衍辗转回到成都后,在文明殿里召见群臣,做了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与众人抱头痛哭,坐以待毙。反水后的王宗弼回到成都,杀掉了几名大官,将王衍软禁在天启宫,逼迫其写下降表,呈给唐军统帅。
李存勖亲赐诏书给王衍,让他举族到洛阳安置,信誓旦旦地说:“我一定分封土地给你,苍天在上,决不骗人!”所谓“三辰在上,一言不欺”,然而,“三辰”还不如一戏子。正当王衍带着宗族和大臣几千人马往洛阳赶时,伶人景进向李存勖进言: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李存勖恐怕一直都有除掉王衍的心思,但终归有损声誉,找个戏子背锅,何乐不为?顿下诏敕:“王衍一行,并宜杀戮!”
王衍这顽主倒是省心,一路上观赏美景、吟诗作赋,不知大灾将至。李存勖的诏令下达到中书省,公章都盖上了。枢密使张居翰在复查诏书时,认为王衍已经投降,现在又出尔反尔,不合天理人情,便在无人时将诏书贴在柱子上,将“行”字涂掉,改为“家”字。由此,王衍的宗族虽被诛杀,但同行的前蜀高官及家属随从一千余人活下来了。
擅改诏书,是死罪。无人料到有人会有这种胆识,再加上当时兵荒马乱,羽檄飞驰,庄宗自顾不暇,也无心追究此事。
张居翰也是一名宦官,在晚唐曾任幽州监军。当时,军阀朱全忠为夺权,挟持昭宗,大肆屠杀宦官群体。张居翰后来受老友之助,隐居于幽州西北的大安山中,才躲过此劫。在险恶的政治斗争中,他遭受过生命之威胁,更知生命之可贵,以仁心恩及他人,不能不说是人性的温暖碾压了政治的残酷。
北宋史学家薛居正说:“居翰改一字于诏书,救千人之滥死,可不谓之仁人矣乎!”欧阳修更是将张居翰作为君子的榜样:“居翰更一字以活千人。君子之于人也,苟有替焉,无所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