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汛期往往发生在每年5月至9月,多伴随强降雨、连续降雨天气,在这种季节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有着极大的困难,不仅仅是因恶劣天气带来骤增的客流压力,更多的是如何在极端天气下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及地面车站、场段的设备不受损害,提前做好足够的防护措施保障行车人员及乘客安全,这无疑时极大的挑战。本文就上述汛期天气带来的灾害、如何做好防护保证运营及在发生暴雨、洪水等情况下时的行车组织及应急处置措施进行浅析,并根据案例进行分析进而对该情况下的行车组织及应急处置进行总结。
关键词:汛期;行车组织;客运服务;灾害
1.暴雨、洪水可能造成的危害
1.1洪水灌入地下车站,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设备损坏、轨道交通局部或全线停止运营。
1.2因雨水影响导致钢轨湿滑,影响轮轨关系,导致列车空转滑行。
1.3车站排水不畅造成水浸出入口,站台或站厅积水,影响乘客人身安全;导致大量乘客长时间滞留车站,影响车站运作;
1.4高架线路出现路基下沉,边坡坍塌或挡土墙倒塌、高架桥墩倾斜/倒塌,线路旁的建筑物、树木或其他物品倒塌,侵入轨行区限界影响行车安全;
2.处置方案
11.2.1先期处置
2.1.1控制中心的先期处置
2.1.1.1控制中心向各部门发布恶劣天气预警信息;通过气象台、监测设备等密切关注恶劣天气变化的最新动态,并及时发布。
2.1.1.2控制中心各调度员应提高警惕,加强对现场设施设备、人员情况的掌握,按要求做好恶劣天气相关防御措施。
2.1.1.3通知车站、车场、司机和现场工班等落实好防御措施。
2.1.1.4将恶劣天气预警信息及先期处置情况,报告分公司领导。
2.1.2 其他各岗位的先期处置
2.1.2.1遵循先防护后处理原则
2.1.2.2司机运行过程中加强瞭望,发现恶劣天气可能危及行车安全或设施设备受损害等情况,及时报告控制中心。
2.1.2.3对现场设施设备、关键部位的巡检,视情况采取加固、防雷、防洪、防滑、防冻、防高温等防御和保护措施,具体应对方案由各部门根据现场情况制定。
2.1.2.4空及高架路段户外作业人员,视情况停止相关作业,或采取防御措施,确保人身安全。
2.1.2.5现场各岗位根据控制中心发布的恶劣天气变化最新动态,必要时加强防御措施。
2.1.2.6现场各岗位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发现恶劣天气来临时,及时上报(包括恶劣天气来临的时间、恶劣程度及现象、影响范围等)。
2.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控制中心向车场、司机发布天气预警信息;
(2)接到预警信息后车场、司机等落实好防御措施;
(3)列车司机运行过程中加强瞭望,发现恶劣天气可能危及行车安全或设施设备受损害等情况,及时报告行调;
(3)车场各岗位加强对现场设施设备、关键部位的巡检;
(4)现场各岗位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发现恶劣天气来临时,及时上报。
2.3应急处置作业要求
2.3.1控制中心应:
2.3.1.1密切监控地面路段、高架路段、隧道洞口及隧道内的水位、列车运营状况及相关设备状态。
2.3.1.2密切监控暴雨对接触轨特别是对地面、高架线路接触轨的影响。
2.3.1.3通知受影响的相关车站做好乘客宣传、服务工作。
2.3.1.4做好暴雨对运营安全造成影响后的抢修、救援准备工作。
2.3.2司机应:
2.3.2.1若能见度低,影响瞭望时,采用人工驾驶模式,并根据能见度控制列车运行速度:
2.3.2.2若运行中发现列车“空转滑行”等异常现象,降低运行速度,并报告控制中心。
2.3.2.3加强瞭望,发现线路上有水淹、下沉等危及行车安全的情况,应紧急停车,并及时报告控制中心。
2.3.3车站应:
2.3.3.1密切监视车站出入口积水情况、隧道区间的水位状况,及隧道区间集水井抽水泵的运行状况,并及时向控制中心报告。
2.3.3.2做好乘客组织及服务工作,当出入口有大量雨水流入时,采取沙包围堵措施,高架站站台、站厅出现积水应安排保洁人员及时清除,做好乘客防滑和疏导工作。
2.3.3.3发现险情,紧急处理,并及时上报。
2.3.4车场应:
2.3.4.1密切关注车场的积水状况,及时上报最新情况。
2.3.4.2合理调整受影响的列车出入场作业、调车作业、施工作业,保障正线运营用车。
2.3.4.3场调发现或接报紧急事件后,立即报告控制中心。
2.3.5工建、机电车间应:
2.3.5.1加强现场巡视,保证现场排水渠道畅通。
2.3.5.2密切监视车站出入口、隧道洞口及隧道区间的集水井抽水泵运行状况,如集水井抽水泵排水量无法满足需求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2.3.5.3加强线路检查,如发现线路路基下沉、边坡坍塌、挡土墙倒塌等情况,及时上报。
2.3.5.4做好抢修抢险准备,随时待命。
3.案例分析
3.1相关案例
2016年7月7日凌晨南京市普降大暴雨,部分车辆基地、地铁站站厅(站台)、轨行区内受到积水影响。其中一号线安德门至天隆寺下行、三号线南京南至大明路区间均有不同程度积水,给正线运营造成较大影响。压道车司机发现后及时将情况汇报行调并现场确认,行调要求司机限速通过积水区段。因三号线明发广场站积水突然增多,導致明发广场至大明路区间中断运行,行调最终根据现场积水情况对一号线和三号线组织小交路行车。经专业人员处理后,08:28分天隆寺至安德门区间积水排出,一号线列车恢复大交路运行;22:30分南京南至大明路区间积水排出,三号线恢复正常交路运营。 积水导致一号线和三号线采用小交路运营,其中三号线南京南至大明路区间中断运行,给乘客出行造成较大影响。同时,三号线多列车因通过积水区段造成部分设备浸泡,导致列车故障影响列车正常上线。
3.2案例总结
近年来,随着厄尔尼洛与拉尼娜现象的出现,极端强降水事件频频发生,形成的洪涝灾害给车站、场段安全运营带来巨大影响。汛期发生运营事故事件时,必须坚持“先全面、后局部,先救人、后救物,先抢救通讯、供电等要害部位,后一般设施”的原则,有序进行抢险。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必须坚持“快速开通线路,尽早恢复运营”的原则,将汛期事故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3.2.1区间积水须限速通过积水区段时,司机应主动向行调汇报当前积水情况,便于行调了解积水变化,提前做好行车调整安排,乘务专业可拍摄线路轨枕、路肩、扣件、轨面等参照物照片和基础数值便于司机掌握现场情况,准确汇报。
3.2.2正线遇需长时间处理的非正常情况时,乘务专业要及时安排应急救援队赶赴现场支援。支援人员应及时准确地将行车调整方案、现场问题反映给班组长、值班主任、管理人员,利用微信、QQ或无线通讯将信息快速传递到现场,协助班组长做好人员交路安排。
3.2.3车场专业重点确保汛期期间场段行车、施工安全,恶劣天气时及时调整场段内收发车、调车、调试、施工等作业。关注场段内防汛重点部位,发生紧急情况时,DCC能够及时指挥、调配场段内人员、防汛物资参与防洪防汛抢险。
4.总结
上述中案例中,当线路遇积水且无法通过时,会采用行车调整的方式最大限度维持运营,常用的行车调整手段有站前折返、单线双向+小交路、大交路+小交路、八字形+小交路、(大交路+小交路)+小交路等等。南京地铁案例中,在采用交路调整后,控制中心及车站快速响应联动,现场做好防护后对故障点进行抢修,运营线路最大程度保证乘客服务,是一起城市轨道交通成功抢险保障运营的案例。
恶劣天气,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拦路虎,尤其是汛期时的暴雨、洪水灾害,若处理不当,极易造成大面积线路中路中断,轻则影响客运服务,造成设备损坏,降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质量;重则造成人员伤亡,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所以,建立完善的预防机制和应急处置办法是势在必行的。
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在汛期时的应急处置、行车组织方法举例进行浅析,旨在为新城市轨道交通提供在该情况下提供建议辅材,衷心祝愿城市轨道交通能在暴雨、洪水等恶劣天气情况下,汲取南京、无锡等优秀轨道交通城市的经验,建立全面、有效、可实施性强的应急处置措施,在突发状况时能迅速响应、快速抢险、盡早开通线路,保障线路运营,为城市市民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轨道交通服务,为全国轨交通运营梳理典范。
关键词:汛期;行车组织;客运服务;灾害
1.暴雨、洪水可能造成的危害
1.1洪水灌入地下车站,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设备损坏、轨道交通局部或全线停止运营。
1.2因雨水影响导致钢轨湿滑,影响轮轨关系,导致列车空转滑行。
1.3车站排水不畅造成水浸出入口,站台或站厅积水,影响乘客人身安全;导致大量乘客长时间滞留车站,影响车站运作;
1.4高架线路出现路基下沉,边坡坍塌或挡土墙倒塌、高架桥墩倾斜/倒塌,线路旁的建筑物、树木或其他物品倒塌,侵入轨行区限界影响行车安全;
2.处置方案
11.2.1先期处置
2.1.1控制中心的先期处置
2.1.1.1控制中心向各部门发布恶劣天气预警信息;通过气象台、监测设备等密切关注恶劣天气变化的最新动态,并及时发布。
2.1.1.2控制中心各调度员应提高警惕,加强对现场设施设备、人员情况的掌握,按要求做好恶劣天气相关防御措施。
2.1.1.3通知车站、车场、司机和现场工班等落实好防御措施。
2.1.1.4将恶劣天气预警信息及先期处置情况,报告分公司领导。
2.1.2 其他各岗位的先期处置
2.1.2.1遵循先防护后处理原则
2.1.2.2司机运行过程中加强瞭望,发现恶劣天气可能危及行车安全或设施设备受损害等情况,及时报告控制中心。
2.1.2.3对现场设施设备、关键部位的巡检,视情况采取加固、防雷、防洪、防滑、防冻、防高温等防御和保护措施,具体应对方案由各部门根据现场情况制定。
2.1.2.4空及高架路段户外作业人员,视情况停止相关作业,或采取防御措施,确保人身安全。
2.1.2.5现场各岗位根据控制中心发布的恶劣天气变化最新动态,必要时加强防御措施。
2.1.2.6现场各岗位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发现恶劣天气来临时,及时上报(包括恶劣天气来临的时间、恶劣程度及现象、影响范围等)。
2.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控制中心向车场、司机发布天气预警信息;
(2)接到预警信息后车场、司机等落实好防御措施;
(3)列车司机运行过程中加强瞭望,发现恶劣天气可能危及行车安全或设施设备受损害等情况,及时报告行调;
(3)车场各岗位加强对现场设施设备、关键部位的巡检;
(4)现场各岗位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发现恶劣天气来临时,及时上报。
2.3应急处置作业要求
2.3.1控制中心应:
2.3.1.1密切监控地面路段、高架路段、隧道洞口及隧道内的水位、列车运营状况及相关设备状态。
2.3.1.2密切监控暴雨对接触轨特别是对地面、高架线路接触轨的影响。
2.3.1.3通知受影响的相关车站做好乘客宣传、服务工作。
2.3.1.4做好暴雨对运营安全造成影响后的抢修、救援准备工作。
2.3.2司机应:
2.3.2.1若能见度低,影响瞭望时,采用人工驾驶模式,并根据能见度控制列车运行速度:
2.3.2.2若运行中发现列车“空转滑行”等异常现象,降低运行速度,并报告控制中心。
2.3.2.3加强瞭望,发现线路上有水淹、下沉等危及行车安全的情况,应紧急停车,并及时报告控制中心。
2.3.3车站应:
2.3.3.1密切监视车站出入口积水情况、隧道区间的水位状况,及隧道区间集水井抽水泵的运行状况,并及时向控制中心报告。
2.3.3.2做好乘客组织及服务工作,当出入口有大量雨水流入时,采取沙包围堵措施,高架站站台、站厅出现积水应安排保洁人员及时清除,做好乘客防滑和疏导工作。
2.3.3.3发现险情,紧急处理,并及时上报。
2.3.4车场应:
2.3.4.1密切关注车场的积水状况,及时上报最新情况。
2.3.4.2合理调整受影响的列车出入场作业、调车作业、施工作业,保障正线运营用车。
2.3.4.3场调发现或接报紧急事件后,立即报告控制中心。
2.3.5工建、机电车间应:
2.3.5.1加强现场巡视,保证现场排水渠道畅通。
2.3.5.2密切监视车站出入口、隧道洞口及隧道区间的集水井抽水泵运行状况,如集水井抽水泵排水量无法满足需求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2.3.5.3加强线路检查,如发现线路路基下沉、边坡坍塌、挡土墙倒塌等情况,及时上报。
2.3.5.4做好抢修抢险准备,随时待命。
3.案例分析
3.1相关案例
2016年7月7日凌晨南京市普降大暴雨,部分车辆基地、地铁站站厅(站台)、轨行区内受到积水影响。其中一号线安德门至天隆寺下行、三号线南京南至大明路区间均有不同程度积水,给正线运营造成较大影响。压道车司机发现后及时将情况汇报行调并现场确认,行调要求司机限速通过积水区段。因三号线明发广场站积水突然增多,導致明发广场至大明路区间中断运行,行调最终根据现场积水情况对一号线和三号线组织小交路行车。经专业人员处理后,08:28分天隆寺至安德门区间积水排出,一号线列车恢复大交路运行;22:30分南京南至大明路区间积水排出,三号线恢复正常交路运营。 积水导致一号线和三号线采用小交路运营,其中三号线南京南至大明路区间中断运行,给乘客出行造成较大影响。同时,三号线多列车因通过积水区段造成部分设备浸泡,导致列车故障影响列车正常上线。
3.2案例总结
近年来,随着厄尔尼洛与拉尼娜现象的出现,极端强降水事件频频发生,形成的洪涝灾害给车站、场段安全运营带来巨大影响。汛期发生运营事故事件时,必须坚持“先全面、后局部,先救人、后救物,先抢救通讯、供电等要害部位,后一般设施”的原则,有序进行抢险。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必须坚持“快速开通线路,尽早恢复运营”的原则,将汛期事故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3.2.1区间积水须限速通过积水区段时,司机应主动向行调汇报当前积水情况,便于行调了解积水变化,提前做好行车调整安排,乘务专业可拍摄线路轨枕、路肩、扣件、轨面等参照物照片和基础数值便于司机掌握现场情况,准确汇报。
3.2.2正线遇需长时间处理的非正常情况时,乘务专业要及时安排应急救援队赶赴现场支援。支援人员应及时准确地将行车调整方案、现场问题反映给班组长、值班主任、管理人员,利用微信、QQ或无线通讯将信息快速传递到现场,协助班组长做好人员交路安排。
3.2.3车场专业重点确保汛期期间场段行车、施工安全,恶劣天气时及时调整场段内收发车、调车、调试、施工等作业。关注场段内防汛重点部位,发生紧急情况时,DCC能够及时指挥、调配场段内人员、防汛物资参与防洪防汛抢险。
4.总结
上述中案例中,当线路遇积水且无法通过时,会采用行车调整的方式最大限度维持运营,常用的行车调整手段有站前折返、单线双向+小交路、大交路+小交路、八字形+小交路、(大交路+小交路)+小交路等等。南京地铁案例中,在采用交路调整后,控制中心及车站快速响应联动,现场做好防护后对故障点进行抢修,运营线路最大程度保证乘客服务,是一起城市轨道交通成功抢险保障运营的案例。
恶劣天气,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拦路虎,尤其是汛期时的暴雨、洪水灾害,若处理不当,极易造成大面积线路中路中断,轻则影响客运服务,造成设备损坏,降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质量;重则造成人员伤亡,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所以,建立完善的预防机制和应急处置办法是势在必行的。
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在汛期时的应急处置、行车组织方法举例进行浅析,旨在为新城市轨道交通提供在该情况下提供建议辅材,衷心祝愿城市轨道交通能在暴雨、洪水等恶劣天气情况下,汲取南京、无锡等优秀轨道交通城市的经验,建立全面、有效、可实施性强的应急处置措施,在突发状况时能迅速响应、快速抢险、盡早开通线路,保障线路运营,为城市市民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轨道交通服务,为全国轨交通运营梳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