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的时政新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与构建的重要载体.然而,在网络新媒体的冲击下,时政新闻的表达方式显得“陈旧”而导致话语式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主流媒体要“及时提供更多真实客观、观点鲜明的信息内容,牢牢掌握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重任在肩的时政新闻,创新融合成为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本文通过转换视角、寻找细节、技术赋能、 “天团”作战等几个方面创新探索,打追时政新闻的“爆款”作品,从而推动主流价值观向基层百姓拓展、向互联网空间拓展,更好地发挥主流媒体的引导作用,让党委政府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时政新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与构建的重要载体.然而,在网络新媒体的冲击下,时政新闻的表达方式显得“陈旧”而导致话语式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主流媒体要“及时提供更多真实客观、观点鲜明的信息内容,牢牢掌握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重任在肩的时政新闻,创新融合成为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本文通过转换视角、寻找细节、技术赋能、 “天团”作战等几个方面创新探索,打追时政新闻的“爆款”作品,从而推动主流价值观向基层百姓拓展、向互联网空间拓展,更好地发挥主流媒体的引导作用,让党委政府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
其他文献
身份即传播.传播主体的身份本身是一种“传播过程”,在人类活动中任何信息的传递必然包括传播主体身份属性的传递.身份作用于传播的各个环节,影响信息的生成和传播,制约传播的过程与效果.身份与传播话语是互构关系,身份决定着传播话语的内容、特征、形式等各方面属性,传播话语也会对身份进行建构.身份传播在信息交换的语境中得以实现.
红色故事是以红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故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进程中产生的,主要包含“人、物、事、魂、景”五个方面.把红色 故事中的“主人公”、弥足珍贵的革命文物、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事迹、蕴含其中的革命精神与光荣传统、事在其中的红色景观讲好,对展示红色文化独特魅力、树立中国共产党大党形象、传播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提高社会主义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面向世界讲好中国红色故事,要在立体传播中提高其知晓度和认知度,在话语转换中提高其接受度和亲和度,在创新创造中提
当下全球短视频平台用户规模不断扩大,TikTok的成功出海也标志了短视频媒介的强大吸引力.在国际传播日益重要的当下,电视媒体提升如何在全球社交媒体平台,尤其是短视频平台的国际影响力成为十分迫切的议题.融媒体时代电视媒体进军短视频平台需要推出符合该平台传播规律的优质内容,利用好跨文化传播的基本规律,在国际传播上全方位展示中国形象,同时培育新媒体国际传播团队,全方位利用电视媒体原有优势,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广电业整体发展规模、实力和影响力都获得了显著提升,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到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这一切都离不开党的广电政策的规范与创新及其所起到的引领作用.通过对新时代我国广电政策文本进行梳理,依托NVivo12plus质性分析软件,本研究从政策内容和政策工具入手搭建二维分析框架,发现视听内容管理、行业规范和产业建设、技术创新和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我国广电政策的三大着力点.我国广电业在视听内容管理方面,已逐渐形成专项扶持、选题引导和播出规划三种完备的管理路径.现阶段,我国广电政策体系中存在着
在融媒钵时代,移动互联网日益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主阵地.新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也应顺应潮流,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推进理论宣讲创新发展入脑入心.理论学习节目《有理姚说》创新网络理论宣讲节目的 运营模式,选择以小博大、以短见长、寓理于情的内容生产方式,采用网络脱口秀的当代表现手法,运用融媒体矩阵聚合发力的传播手段,有效增强了理论宣讲类节目的 传播力和影响力,助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短视频快速领跑移动互联网,也成为传统媒体挺进主战场的重要突破口.面对短视频社会化生产时代,媒体要革新生产流程构建迭代化生产机制,规范生产标准以构建优质内容移动端生产力转化机制,改进生产方式以构建多维联动互动机制,创新“后端”管理健全推发保障和融合应用机制,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短视频生产机制,积极探寻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视频化转型的创新路径,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深化媒体融合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旗下的央视频对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工地进行超长时慢直播,引发了全民参与.网友们化身“在线监工员”,在线“参与”医院建设过程.这一事件,是慢直播形态与大众“宅文化”的融合,而慢直播也引领了全媒体传播生态,释放出海量信息的同时形成了巨大的舆论场,还引发了新闻生产的变革,这都是基于强大的技术支撑.本文从大众心理、传播生态变革、传媒技术突破三个维度解读慢直播“云监工”现象,分析这一热点产生的原因以及带给媒体融合发展的深度思考.
以史资政,是中国史学的重要功能,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为中国共产党治党治国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在重大关头适时对重大问题作出历史决议,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我党于1945年、1981年和2021年分别在全会审议通过三个重要的历史决议.三个历史决议是百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并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缩影,体现出高度的历史自觉与历史自信.作为重要政治文献,三个历史决议既具有概括史实、总结经验的时代价值,又蕴含开拓前进的未来导向.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经济思想发展初期涉及贫困问题的标志性著作.这部手稿对贫困问题的论述是以对国民经济学贫困研究的固有假设、分析方法、理论倾向和政策导向进行整体批判为基础的.马克思通过剖析国民经济学贫困研究的理论局限,超越了"经济人"的视野,从人的关系性、社会性、历史性出发,关注贫困问题的复杂性、多样性、社会根源,并提出问题的解决方向.
马克思实现了科学观革命,提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是"一门科学",使"科学"具有了实证性、思辨性和批判性.《资本论》严格贯彻"一门科学"的原则,它的认识论即"抽象力"是"两种方法"或"两条道路"的统一,切中了现实具体.《资本论》不仅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实现了"对现实的描述",是科学认识,而且批判了"不合理的现实",以"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在一定意义上,《资本论》实现了精密科学和历史辩证法的统一,需要在作为"一门科学"的"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抑或作为"一门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