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于是,在新课改的浪潮中,各学科教师吹起了一股股旨在激励、唤醒和鼓舞的创新风, “拓展步伐”“创新脚步”的提法频频出场。然而,笔者发现,随着课改的深入,部分教师拓展的步伐也产生了偏移。下面笔者结合平时上课、听课活动中的观察谈两点思考,以期抛砖引玉。
思考一:须选取真的需要拓展的内容充实课堂
以《画家和牧童》教学为例。该课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教学重难点:读说结合,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在执教该课时,一位教师围绕牧童炸雷般的话语:“画错了”,就作了三次拓展:围观者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呢?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如果你是戴嵩,此时会怎么想?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每一个空白点,进行了多方位的拓展性学习。例如,你还知道哪些著名画家呢?除了商人和教书先生会夸赞戴嵩的画,还有哪些人会啧啧称赞?会怎样称赞?围观群众听了牧童的解释,又会说些什么?戴嵩以后会怎样做呢?
新课程提出,教师要做课程的开发者。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我们的教科书中有,我们的生活中有,我们的劳动中有——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细心挖掘,那些看似隐形的资源都将为我们所用,为我们的学生所用。这位教师的教学,让我感受到了:课堂上要让孩子放胆说、放心说。充分抓住课文中的每一个教学点,挖掘教材中的每一个“空白”点,并且播下思考创新的种子。既然如此,是不是逢“空白”必拓展呢?我想,不然。
这堂课的教学中,学生的朗读少之又少,时间都用在了教师和学生小心翼翼地拓展上了,让人感觉不到语文教学的学科性:花了这么多时间去设想那些看似有联系却并不关痛痒的小细节,哪里还有更多的时间去感悟文本呢?虽说文本只是教学的范本,但我们的教学是不是应把文本作为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工具来用呢?如此拓展太过虚浮,教师教得不够真实,学生学得不够扎实。这样的课就像是没有奠好基石的城堡,看似美丽壮观,实则一推即倒,毫无实质和内涵可言。这就需要我们再静下心来想一想,抓住教学主干,选一些真的需要拓展的内容来充实课堂。
思考二:须把握教学拓展的目的展开教学
《月球之谜》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教学重难点是了解与月球相关的知识,展示月球神秘的魅力,激发学生探索月球和宇宙奥秘的兴趣。
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老师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成熟的课堂教学应是不粉饰的,不雕琢的,把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使每个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是的,那教学拓展的目的性到底如何体现呢?
执教多年,笔者常常有这样的感受,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往往会思考很多:教学情境如何别出心裁,教学手段如何丰富先进,教学环节如何紧凑有效,教学用语如何精推细敲……但是许多时候教学效果并不比一节简单的、朴素的家常课效果好。这是为什么呢?仔细想来,也许是因为过于追求教学环节的完整,过于想展示教案的精彩设计,甚至是过于想表现教师自身的魅力。而忽视了学生的精彩发言和课堂中闪耀的智慧火花。
一位教师在执教《月球之谜》第二课时是这样设计的:多媒体出示一轮皎洁的明月。“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看到的景象。”“看着这样一轮冷冷清清的月亮,你想到了什么?”“你会背哪些有关月亮的诗?”“看着这些美景,人们会产生哪些遐想呢?”这样一折腾下来用了十几分钟。短短的40分钟课堂就这样过去了1/4,试问本文的教学重难点该如何突破呢?更何况这样的导入方式,亦或说是课前拓展,放在第一课时岂不是更有说服力吗?这位教师大概也是被“完美”所惑吧!
为了上好本课,教师还绞尽脑汁搜集了很多资料,点点面面考虑很多,做了大量的多媒体展示,其中不乏可圈可点的成功之处。但恨不得将所有好的设计都用上的急切心情将课堂安排得过于饱满。学生上课时,就像“赶场子”,急急匆匆往前赶,来不及领悟,也来不及思考,课堂教学似乎变成了一场“表演秀”,出现了“形式”重于“内容”的本末倒置的倾向。
在反思教学后笔者发现,在课堂上,教学设计可以简单一些,开放一些,质朴一些,目的性强一些,更多的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想什么,学生在做什么,给孩子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真正与学生形成心灵的对话和交流,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智慧火花的“剧场”。当然,课堂设计简朴一些,并不等于简而不精,索然无味;课堂设计简朴一些,不只是关注自己的精彩,而是把空间留给学生,把精彩留给学生;课堂设计简朴一些,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偷懒”,它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上狠下功夫,胸藏千秋腹有底蕴,用简单而切中要害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学习的天堂”,让学生轻松地享受学习的收获、拓展的快乐。要知道,有时“缺憾也是一种美”!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邮政路小学)
思考一:须选取真的需要拓展的内容充实课堂
以《画家和牧童》教学为例。该课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教学重难点:读说结合,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在执教该课时,一位教师围绕牧童炸雷般的话语:“画错了”,就作了三次拓展:围观者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呢?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如果你是戴嵩,此时会怎么想?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每一个空白点,进行了多方位的拓展性学习。例如,你还知道哪些著名画家呢?除了商人和教书先生会夸赞戴嵩的画,还有哪些人会啧啧称赞?会怎样称赞?围观群众听了牧童的解释,又会说些什么?戴嵩以后会怎样做呢?
新课程提出,教师要做课程的开发者。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我们的教科书中有,我们的生活中有,我们的劳动中有——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细心挖掘,那些看似隐形的资源都将为我们所用,为我们的学生所用。这位教师的教学,让我感受到了:课堂上要让孩子放胆说、放心说。充分抓住课文中的每一个教学点,挖掘教材中的每一个“空白”点,并且播下思考创新的种子。既然如此,是不是逢“空白”必拓展呢?我想,不然。
这堂课的教学中,学生的朗读少之又少,时间都用在了教师和学生小心翼翼地拓展上了,让人感觉不到语文教学的学科性:花了这么多时间去设想那些看似有联系却并不关痛痒的小细节,哪里还有更多的时间去感悟文本呢?虽说文本只是教学的范本,但我们的教学是不是应把文本作为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工具来用呢?如此拓展太过虚浮,教师教得不够真实,学生学得不够扎实。这样的课就像是没有奠好基石的城堡,看似美丽壮观,实则一推即倒,毫无实质和内涵可言。这就需要我们再静下心来想一想,抓住教学主干,选一些真的需要拓展的内容来充实课堂。
思考二:须把握教学拓展的目的展开教学
《月球之谜》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教学重难点是了解与月球相关的知识,展示月球神秘的魅力,激发学生探索月球和宇宙奥秘的兴趣。
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老师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成熟的课堂教学应是不粉饰的,不雕琢的,把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使每个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是的,那教学拓展的目的性到底如何体现呢?
执教多年,笔者常常有这样的感受,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往往会思考很多:教学情境如何别出心裁,教学手段如何丰富先进,教学环节如何紧凑有效,教学用语如何精推细敲……但是许多时候教学效果并不比一节简单的、朴素的家常课效果好。这是为什么呢?仔细想来,也许是因为过于追求教学环节的完整,过于想展示教案的精彩设计,甚至是过于想表现教师自身的魅力。而忽视了学生的精彩发言和课堂中闪耀的智慧火花。
一位教师在执教《月球之谜》第二课时是这样设计的:多媒体出示一轮皎洁的明月。“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看到的景象。”“看着这样一轮冷冷清清的月亮,你想到了什么?”“你会背哪些有关月亮的诗?”“看着这些美景,人们会产生哪些遐想呢?”这样一折腾下来用了十几分钟。短短的40分钟课堂就这样过去了1/4,试问本文的教学重难点该如何突破呢?更何况这样的导入方式,亦或说是课前拓展,放在第一课时岂不是更有说服力吗?这位教师大概也是被“完美”所惑吧!
为了上好本课,教师还绞尽脑汁搜集了很多资料,点点面面考虑很多,做了大量的多媒体展示,其中不乏可圈可点的成功之处。但恨不得将所有好的设计都用上的急切心情将课堂安排得过于饱满。学生上课时,就像“赶场子”,急急匆匆往前赶,来不及领悟,也来不及思考,课堂教学似乎变成了一场“表演秀”,出现了“形式”重于“内容”的本末倒置的倾向。
在反思教学后笔者发现,在课堂上,教学设计可以简单一些,开放一些,质朴一些,目的性强一些,更多的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想什么,学生在做什么,给孩子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真正与学生形成心灵的对话和交流,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智慧火花的“剧场”。当然,课堂设计简朴一些,并不等于简而不精,索然无味;课堂设计简朴一些,不只是关注自己的精彩,而是把空间留给学生,把精彩留给学生;课堂设计简朴一些,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偷懒”,它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上狠下功夫,胸藏千秋腹有底蕴,用简单而切中要害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学习的天堂”,让学生轻松地享受学习的收获、拓展的快乐。要知道,有时“缺憾也是一种美”!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邮政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