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是一个“富二代”,大学一毕业,不用像别的同学一样满世界找工作,就能接管家族企业。她却暂时放弃安逸的生活,选择Gap year(间隔年)这种方式,给自己“找苦吃”。在旅行中,她在澳洲餐馆体验过“打黑工”,在农场“做农民”,也在黄金海岸的沙滩上“放逐灵魂”,所有这一切,只是为了让自己的青春能走得更远。
大学一毕业就接管家族企业,听起来好有偶像剧的范儿,但蒋思瑶偏偏不喜欢。为什么不能在毕业与工作之间给自己预留一段观看世界的时间?流浪国外,打造属于自己的“间隔年”是蒋思瑶设定的人生挑战。在父母被成功催眠后,她终于踏上异国的土地,开始了半工半游的逐梦之旅。
一个流浪者的旅行生活应该是什么样
林语堂曾说:“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而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着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念。”
秉持着这样的信念,蒋思瑶的旅行从打工开始。抱着一堆简历,站在熙熙攘攘的悉尼街头,看到合眼的店铺便用简单的英语向老板自我介绍,请求一个短期打工的机会。大多数老板只是敷衍地笑笑,要求她在登记表上填写在澳大利亚的打工经历,并留下证明人的联系方式,心虚的蒋思瑶只好撤退。
迫于形势,她决定从华人餐馆的黑工做起,黑工十分吃亏,收入低还得不到法律保护,所以相对容易被录用。刚开始,蒋思瑶只能在餐馆厨房做洗菜、切肉的活儿,因为动作慢,时常在催促中切到手指。升为服务员后,就要学习带座、递菜谱、问询记菜、端盘上桌、收拾整理。老板很苛刻,要求他们带座时必须往里走,顾客一人时尽量要求拼桌,喝水还要问倒至杯子的什么深度以免浪费等等,一不留神反应慢了,就要被骂还扣钱,仅仅四小时的工作通常要回家睡一整天才能恢复过来。
所以,当同事准备跳槽到免税店时,她有点心动。去了才知道,免税店的打工虽然相对轻松,却不是长久之计,打工者,必须昧着良心向国内游客兜售次品以获取回扣和工资,更何况,这类黑工还很容易遇到无良老板故意拖欠薪水,蒋思瑶只得作罢。
坎坎坷坷积累了足够经验后,蒋思瑶开始申请肯德基、麦当劳等正规快餐店的兼职,这些兼职让她迅速掌握了收银系统、指纹系统等打工必备技能,之后陆续在蛋糕店、餐厅、手机营销店、超市里站过柜台。白天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顾客,喝醉了的大叔、歧视华人的当地人、挑三拣四的阿姨……夜晚独自在晕黄的灯光下背诵蛋糕名称特点、菜单配方口味、各种手机的型号与功能……
逆境,是激励人成长的最大动力,战胜自己,是成长迈出的一大步。三个多月后,蒋思瑶又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去郊区农场采摘果实。
澳洲农场:艰苦生活里的心灵修行
澳州有相当多的果园,所以采果的兼职比快餐店容易多了。当然,采果工作也更为辛苦和危险,签合同时,就有这么一条:“如果你不幸发生意外,情况非常严重的情况下,你是否愿意政府派直升飞机送你去医院?费用自理。”蒋思瑶当时就懵了,这到底是多严重的工伤还需要坐直升飞机?
每天的采果工作要持续十多个小时,中午气温高达40度,经常可以尝到自己的汗水。蒋思瑶由于搭梯子的技术太差,严重影响了采摘速度,还从8英尺高的铁梯上摔了下来,幸好是掉在泥巴地上才没有受伤。其他工友慰问后,便见怪不怪地催她开工。颤颤悠悠工作了一天,只采集了两筐不到的合格果实——太小和颜色太青的都被视为不合格,要是有超过3个果实被碰伤的话,还会得到严重警告。
除了摘果,蒋思瑶还尝试在农场包装番茄的工厂里打工,40多度的高温下没有冷气也不能坐,机械声震耳欲聋,老板还嫌她做得太慢,第二天就炒了她鱿鱼,让她仰头长叹。
由于近几年澳洲持续旱灾,导致用水十分节俭,农场规定冲凉不得超过4分钟,让每晚只能冲一把“战斗澡”的蒋思瑶越发怀念家里那硕大的浴缸。
艰苦的打工生活让蒋思瑶忍不住抱怨,但其他工友告诉她,采果其实是农场里相对轻松的工作,还有更多需要强大体力和敏捷力的工作,比如给番茄扶藤,需要将三层铁丝像网一样把长藤固定在木桩上,一人把几十公斤的植物拾起,另一人飞速绑上剪线。绑一根铁丝才4分钱,两个月做下来钱不多,手上铁丝印倒不少,泥土印在伤里,几个月才能养好。
在这里,蒋思瑶把这份工作当作一种修行,用艰苦的生活来换取心灵的诗意。
去更远的地方将灵魂放逐在路上
在澳洲,蒋思瑶特地买了一辆山地车,打工时,伴着她在没有路灯的漆黑早晨中穿梭,旅行时,载着她越过一个又一个城市,朗赛斯顿、罗斯、奥特兰斯……
她以一种近似流浪的方式,进行着一场青春的旅行。独坐在塔斯马尼亚的野外,领略薰衣草农庄的梦幻风光,小镇里的民居让人仿佛置身童话中,徒步4小时才能看见的摇篮山下的鸽子湖,湖水蓝得不可思议……
美到极致的风景让她忘却了打工的折磨,奔跑在黄金海岸的沙滩上,心胸随着眼界越加开阔,精神也更为坚韧。经历了这个间隔年,蒋思瑶再不是那个初到悉尼手足无措的小女孩。
回国后,蒋思瑶十分怀念这段半工半游的自由生活,虽然口袋里没有钱,但每一天都充实而开心,未来的日子里,一定要去更远的地方,触摸更深层次的世界。
生命是一次没有终点的旅行,无法预测沿途的风景,只能趁着青春,将灵魂放逐在路上。
大学一毕业就接管家族企业,听起来好有偶像剧的范儿,但蒋思瑶偏偏不喜欢。为什么不能在毕业与工作之间给自己预留一段观看世界的时间?流浪国外,打造属于自己的“间隔年”是蒋思瑶设定的人生挑战。在父母被成功催眠后,她终于踏上异国的土地,开始了半工半游的逐梦之旅。
一个流浪者的旅行生活应该是什么样
林语堂曾说:“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而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着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念。”
秉持着这样的信念,蒋思瑶的旅行从打工开始。抱着一堆简历,站在熙熙攘攘的悉尼街头,看到合眼的店铺便用简单的英语向老板自我介绍,请求一个短期打工的机会。大多数老板只是敷衍地笑笑,要求她在登记表上填写在澳大利亚的打工经历,并留下证明人的联系方式,心虚的蒋思瑶只好撤退。
迫于形势,她决定从华人餐馆的黑工做起,黑工十分吃亏,收入低还得不到法律保护,所以相对容易被录用。刚开始,蒋思瑶只能在餐馆厨房做洗菜、切肉的活儿,因为动作慢,时常在催促中切到手指。升为服务员后,就要学习带座、递菜谱、问询记菜、端盘上桌、收拾整理。老板很苛刻,要求他们带座时必须往里走,顾客一人时尽量要求拼桌,喝水还要问倒至杯子的什么深度以免浪费等等,一不留神反应慢了,就要被骂还扣钱,仅仅四小时的工作通常要回家睡一整天才能恢复过来。
所以,当同事准备跳槽到免税店时,她有点心动。去了才知道,免税店的打工虽然相对轻松,却不是长久之计,打工者,必须昧着良心向国内游客兜售次品以获取回扣和工资,更何况,这类黑工还很容易遇到无良老板故意拖欠薪水,蒋思瑶只得作罢。
坎坎坷坷积累了足够经验后,蒋思瑶开始申请肯德基、麦当劳等正规快餐店的兼职,这些兼职让她迅速掌握了收银系统、指纹系统等打工必备技能,之后陆续在蛋糕店、餐厅、手机营销店、超市里站过柜台。白天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顾客,喝醉了的大叔、歧视华人的当地人、挑三拣四的阿姨……夜晚独自在晕黄的灯光下背诵蛋糕名称特点、菜单配方口味、各种手机的型号与功能……
逆境,是激励人成长的最大动力,战胜自己,是成长迈出的一大步。三个多月后,蒋思瑶又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去郊区农场采摘果实。
澳洲农场:艰苦生活里的心灵修行
澳州有相当多的果园,所以采果的兼职比快餐店容易多了。当然,采果工作也更为辛苦和危险,签合同时,就有这么一条:“如果你不幸发生意外,情况非常严重的情况下,你是否愿意政府派直升飞机送你去医院?费用自理。”蒋思瑶当时就懵了,这到底是多严重的工伤还需要坐直升飞机?
每天的采果工作要持续十多个小时,中午气温高达40度,经常可以尝到自己的汗水。蒋思瑶由于搭梯子的技术太差,严重影响了采摘速度,还从8英尺高的铁梯上摔了下来,幸好是掉在泥巴地上才没有受伤。其他工友慰问后,便见怪不怪地催她开工。颤颤悠悠工作了一天,只采集了两筐不到的合格果实——太小和颜色太青的都被视为不合格,要是有超过3个果实被碰伤的话,还会得到严重警告。
除了摘果,蒋思瑶还尝试在农场包装番茄的工厂里打工,40多度的高温下没有冷气也不能坐,机械声震耳欲聋,老板还嫌她做得太慢,第二天就炒了她鱿鱼,让她仰头长叹。
由于近几年澳洲持续旱灾,导致用水十分节俭,农场规定冲凉不得超过4分钟,让每晚只能冲一把“战斗澡”的蒋思瑶越发怀念家里那硕大的浴缸。
艰苦的打工生活让蒋思瑶忍不住抱怨,但其他工友告诉她,采果其实是农场里相对轻松的工作,还有更多需要强大体力和敏捷力的工作,比如给番茄扶藤,需要将三层铁丝像网一样把长藤固定在木桩上,一人把几十公斤的植物拾起,另一人飞速绑上剪线。绑一根铁丝才4分钱,两个月做下来钱不多,手上铁丝印倒不少,泥土印在伤里,几个月才能养好。
在这里,蒋思瑶把这份工作当作一种修行,用艰苦的生活来换取心灵的诗意。
去更远的地方将灵魂放逐在路上
在澳洲,蒋思瑶特地买了一辆山地车,打工时,伴着她在没有路灯的漆黑早晨中穿梭,旅行时,载着她越过一个又一个城市,朗赛斯顿、罗斯、奥特兰斯……
她以一种近似流浪的方式,进行着一场青春的旅行。独坐在塔斯马尼亚的野外,领略薰衣草农庄的梦幻风光,小镇里的民居让人仿佛置身童话中,徒步4小时才能看见的摇篮山下的鸽子湖,湖水蓝得不可思议……
美到极致的风景让她忘却了打工的折磨,奔跑在黄金海岸的沙滩上,心胸随着眼界越加开阔,精神也更为坚韧。经历了这个间隔年,蒋思瑶再不是那个初到悉尼手足无措的小女孩。
回国后,蒋思瑶十分怀念这段半工半游的自由生活,虽然口袋里没有钱,但每一天都充实而开心,未来的日子里,一定要去更远的地方,触摸更深层次的世界。
生命是一次没有终点的旅行,无法预测沿途的风景,只能趁着青春,将灵魂放逐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