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12月5日13时许,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凌云山发生山火,6日按照森林消防局的命令,福建总队和机动支队6大队共610人,以摩托化的方式星夜驰援广东。经过近4天的战斗,比较圆满地完成了灭火任务,得到了广东省委省政府和人民的充分肯定。
作战背景
火灾发生在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云峰林场境内,西面与肇庆市高要区交界,连绵10多万亩山林,是佛山市、肇庆市的重要生态林区。火灾发生前,火场区域已连旱无雨80多天,气温10~25℃,森林火险持续5级,自然环境造成火灾扑救困难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一是地形地貌复杂。火场山高坡陡,特别是坡陡,平均坡度50~70度,个别地段近90度悬崖,沟谷交错,峰峰相连。山内采矿、林外养殖,人为地也造成一些独立的地形,造成林内扑救人员难进入,林外道窄,难以运输队员。
二是可燃物易燃、蓄积量大。火场植被主要为马尾松林、桉树和小部分竹林等,并混有其他杂树和灌木丛,地被物堆积大量松叶和树枝,平均总载量50吨/公顷,造成地表火、树冠火和少量地下火并存。
三是风力大、风向多变。火场风力平均3~4级,5—7日风力达到6~8级,阵风达到10级,由于火势影响一个地域的气象,造成局部的小气候增多,风向变化极快,火头蔓延方向无法确定,造成了多次的爆燃和大量的飞火,特别是飞火能跨越数百米宽度的水库,引燃山林,导致火头四起,扑火人员极易身陷火海。
四是毁林严重、社会影响大。火势如果得不到控制,不仅危及10多万亩的山林,同时严重威胁周边大量的果园、村庄和养殖户生命财产安全,而且直接危及高压线路、加油站等重要设施。专家分析,火灾一旦控制不住,极可能发展为类似美国加州的特大森林火灾,带来重大的安全风险和社会影响。
五是广东林火少,指挥和专业力量不强。广东地区发生森林火灾的数量不多,而且多年无大火。灭火队伍还不够规范和专业,佛山市还没有专业扑火队。作战指挥多以技术人员提供的信息为准,装备和信息化手段也不够到位,从而造成初发火控制得不好。这次火灾过火面积约920公顷,成为广东省近10年来,持续时间最长、过火面积最大、风险危害最大,也是扑救难度最大的一起山火。
处置经过
6日23时,队伍到达佛山火场后,经过联指介绍和我们初步勘查,火场北线、东线、东南线、西南线火势呈断续燃烧状态,外线火和内线火并存,地方扑火队、广东省消防总队及驻地群众正在扑救。西线,特别是烧入肇庆市的西北线火势非常大,直接能目测到的山脊上火线约10公里,而且无人扑救。我部与联指商议决定,机动支队负责东线断续明火的扑救,由我部负责整个西线和西北线的扑救任务,整个过程分5个阶段。
第一阶段,河源首战迅速。(7日0时15分至11时20分)6日22时,队伍机动途中接到上级通报,广东河源市火场火势较大,需我部支援。按总队基指的命令,总队前指抽调南平支队150人奔赴河源,7日0时15分到达火场立即投入战斗,连续作战10小时彻底扑灭明火并完成交接。
第二阶段,东线消除明火。(7日0时30分至10时20分)7日0时30分,机动支队六大队进入火场东线,分兵南北两路扑打明火。截至10时20分,负责东南方向扑救任务的十五中队与地方扑火队汇合,与地方交接后,十五中队增援十四中队沿东向北扑救。
第三阶段,东北线多路增援。(7日16时00分至8日16时30分)。7日16时,机动支队十五中队到达火场东北线增援灭火。7日22时,我部南平支队150人转战佛山火场与机动支队六大队汇合,共同扑救火场东北线。两支队伍密切协同、合力攻坚,经过近25个小时的扑救,截至8日11时30分,火场东北线明火基本控制,16时30分,火场东线全线合围。
第四阶段,西线狠追猛打。(7日5时30分至7日20时30分)。7日5时30分,我部龙岩支队200人、三明支队150人,各留一支力量共计60人为预备队,其他290人从肇庆市军屯石厂进入西线,龙岩支队向西南、三明支队向西北,分兵两路实施扑救。龙岩支队于16时30分与地方扑火队汇合,西南线明火被扑灭。西线中部腊烛顶一带地势险峻密林难入、扑救困难,于20时30分成功阻截扑灭,至此西线至西南线实现合围。
第五阶段,西北线重点阻截。(7日5时30分至8日17时00分)。西北线是整个佛山火场的难点和重中之重,火场一切不利因素在西北线均有体现。所属三明支队连续作战两天,龙岩支队扑救西南线后又去增援,经过350人近35个小时全力扑救,截至8日17时,西北线达到“三无”,整个佛山火场明火全部扑灭。
评析灭火战法运用
这次灭火作战在战法运用上的整体做法是:服从联指指挥不盲动,扑救快速勇敢不蛮干,运用战法果敢决策不犹豫,处置突发情况预有力量不慌张。
(一)扑救火场东线、东北线采用的主要战法是“穿插迂回、泵车结合,整合力量打协同战”。佛山火场东线受起伏地势影响呈锯齿状分布,点多线长面广并以断续燃烧为主,局部火势还比较大,扑救和防御的重点是防止火头越过凌云山形成新火场。机动支队和我们总队南平支队充分发挥以水灭火优势,整合地方扑火队、消防救援队伍等多支参战力量,在航空直升机配合下,对火场展开立体扑救。南平支队在常規扑打基础上,组成4个突击组携带轻便装备,在火场内部实施穿插机动,采用局部点烧、打烧结合的战法,发挥“小、快、灵”特点打早打小,为全线合围创造条件。机动支队联合消防救援队伍采取消防车、水泵接力方式,在火场周边平坦地势铺设蓄水池,在火场一线架设水泵,边打边清、纵深推进,两支森林消防队伍优势整合、战法融合,与消防总队密切配合,很好地控制了火场东线、东北线的火势蔓延。
(二)扑救火场西线采用的主要战法是“先围后打、多点布控,轮战轮休打合围战”。佛山火场西线以树冠火为主,火势已整体突破山脊烧入肇庆市高要区地界,中部受石灰窑、荫岗水库阻隔,呈“几”字形向外蔓延,首尾长约10公里。总队前指决心在西线全线用兵、分段合围,防止火线越过简易公路第二道防线。在兵力部署上,三明、龙岩两个支队南北配置、兼顾首尾,6个大队沿线布兵、分区划段,形成合围态势。龙岩支队重点在火场西南侧阻截火头,打开突破口顺势扑打,3个小时就成功与负责南线扑打任务的地方扑火队实现合围。西线中部腊烛顶位置林密山陡、人上不去,坡下又不具备点烧条件,总队前指建议肇庆联指提前部署挖掘机等大型装备开挖隔离带,并部署水泵分队进行增湿作业,预置力量以守待扑,成功实现了预定决心。三明支队重点扑打西线中部至西北线,采取宜水则水、无水则风、风水化结合的战术,强力向西北推进。针对任务战线长、耗时久的特点,总队以建制大队为作战单元,区分灭火、机动和预备三线力量,轮流上阵、交替作业,保证参战队员有充沛体能应对持续性任务和突发情况处置。 (三)扑救火场西北线采用的主要战法是“以火攻火、打烧结合,重兵投入打阻截战”。12月7日13时,火场风向突变、风力骤增,西北线大量马尾松和桉树燃烧形成跳跃式树冠火,火高3米以上,烟柱高达500米以上,火势很猛,燃烧速度很快。西北线一旦失守,整个佛山火场就会彻底失控。情况紧急,总队前指迅速调龙岩支队增援三明支队,350人全部投入西北线,把兵力布设在火头前5公里处,果断采取了以火攻火、打烧结合的战法。龙岩支队隔着山头开始点烧实施以火攻火,有效遏制林火纵深蔓延,同时利用常规机具扑打点烧的外线明火,建立稳固依托,防止火线逆向蔓延。三明支队兵分3组,两组兵力在火头南北方向两侧,一有机会就抵近火线扑打,巩固和扩大火攻战果;一组兵力作为预备力量,在沙石厂与消防队伍配合提前预设水泵构建移动输水网络,远程供水長达8公里,确保了重点目标安全。通过西北方向成功阻截,扭转了火逼人退的被动局面,实实在在地打了场硬仗。
剖析存在问题和不足
这次“12·5”灭火作战虽然完成了任务,确保了安全,但从主客观两个方面看,也存在很多问题,回顾灭火作战全过程共梳理出四个方面问题。
(一)战备工作不够细致,组织指挥还有待加强。总队首次增援广东,我们在预研任务,依情备装上做了准备但不够充分。总队前指在指挥运行上也存在短板,向总队基指和消防局指挥中心报告情况不够及时和准确,只局限于报告队伍行动,而缺乏整体分析判断。总队前指对火场整体情况的了解有时都没有森林消防局指挥中心了解得清楚,这也是异地作战人生地不熟容易出现的问题。火场指挥手段比较单一,火场信息获取、人员位置定位掌握得不够好。总队没有通信车,通信手段单一,特别是在火场内移动公网不通时,队伍内部通联手段仅靠几部卫星电话和北斗短报文指挥,影响了快速调度。我们的装备和器材也带得不齐全。比如,没带全地形车和山猫车,影响了特殊地形的快速机动和装备物资前送速度,灭火弹、水溶添加剂带得不够,影响了灭火效果。
(二)实战化训练力度不够,特殊地段火处置不够果断。总队驻守东南林区,大火不多、小火不断是事实,队伍习惯性地打小火,对于重特大火灾和跨区增援灭火行动研究得还不够深入,缺乏大战和实战的锤炼。此次灭火作战体现出我们日常训练与实战贴得不够紧。平时研究战法都是以班组、分队内部配合和手段运用为主,在支队级以上单位开展协同配合、联合作战比较少,对多支队伍联合作战、发挥整体效能研究得还不够。比如,在扑救悬崖峭壁和危险地段人员无法靠近的山火时,方法不多、手段还不灵活。7日晚,西线中段两处飞火,由于山高坡陡、密灌丛生,人员无法通行,又不具备点迎面火的条件,参战人员只能选择在安全位置等火势蔓延至山腰,才集中兵力将其歼灭。虽然不影响全局但却牵扯了精力,如果早一点与消防队伍联合布设水带,灭火效率会更高。
(三)参与联指不够主动,火情感知上不够精准。广东突发大火,广东省高度重视,从副省级到乡镇干部都到联指听情况了解火势。7日和8日两天早上两次直升机载人空中勘察,由于我们队伍的指挥员都随队伍进入一线没有参加,这次主要由懂林学也懂火势但无灭火实战经验的技术人员提出火场信息和火情判断通报。同时,我们作为异地指挥员主要精力都放在本部负责的火线指挥上,缺乏大局观和对整个火场的准确判断。虽然我们没有盲从和盲动,但也造成东线锯齿型火场没有及早实施点迎面火战术,西线腊烛顶火场发生飞火,以水灭火没有及时跟上,浪费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四)与直升机吊桶灭火配合得不够好,与配属力量协同不够顺畅。此次灭火作战,地方共动用了8架直升机空中洒水,发挥了作用但作用没有预想的好。主要表现在,我们与机组无法直接通联,机组不能准确掌握火头位置,导致部分地段和时段洒水作业不够精准。直升机吊桶洒水会改变火场走势,洒准了火势变小、洒不准火势瞬间增大,并且改变火烧方向,容易给地面扑火人员带来危险。灭火中,我们对广东森林火灾扑救运行体系还不熟悉,在主动对接、积极融入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配属力量配合不到位,造成个别地段出现复燃,反复往返牵扯了精力。这也体现出我们在整合力量发挥整体效能上做得不好,存在畏难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作战进程。
几点思考和启示
这次增援广东是对我们福建总队实战的最好锤炼,各级反映感受很深、收获很大,有五条启示。
(一)提升灭火指挥员的指挥素养和实战能力容不得一丝懈怠,必须加大学习和锤炼力度。灭火作战排兵布阵,指挥员是决定性因素,必须把灭火指挥员的培养作为一项战略工程坚持长抓不懈。要认真学习灭火行动组织指挥原则,掌握基本要求,系统规范作战指挥行动指南,既丰富指挥员的全域指挥视角,又提升行动指挥的控制能力,在任何情况下都做到情况明、掌控全局、快速果断和审时度势。要主动研究组织指挥的特点,准确把握林火的发生、发展规律,强调组织指挥的强制性和严肃性,把行动指挥贯穿于灭火行动集结、开进、扑救和撤离各个环节,克服信息受阻带来的指挥局限,最大限度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要更加注重在灭火实战中摔打磨炼各级指挥员,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以老带新进行传帮带,通过一战一评来点滴积累,并在实践中,运用理论来升华,分层分级培养优秀指挥人才。
(二)跨区增援灭火将是常态,容不得一丝侥幸,我们必须加强任务研究和针对性训练。森林消防队伍改革转制后,跨区增援任务将成为常态,我们必须适应任务形势,做好在陌生环境下灭火作战的常态准备,做到以不变应万变。要紧密围绕增援灭火行动的特点规律、基本原则、组织指挥、作战样式、后勤保障和绩效评估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总结灭火实战理论,研究如何在陌生环境下,上得去、联得通、扑得灭、能避险等问题,研究如何快速高效远程机动问题,研究如何尽快适应陌生作战环境问题,形成以理论研究指导灭火实践,以灭火实践促进理论研究的良好机制。年度训练要设置多样课题和复杂情况,在陌生环境中开展“野外化、模拟化”训练,模拟跨区实战练程序,贴近任务特点练战法,做到不同情况的不同处置。要结合森林消防局防火大调研活动,广泛调研了解周边省份林情、交通、水系、火险等信息,围绕如何高效处置及时完善各级增援灭火方案,定期组织拉动演练,使相关人员熟悉预案内容、明确自身职责和携带的装备器材,确保遇有情况能够依案行动、高效处置。 (三)异地协同作战对地方人员不能过度依赖,必须坚持一次奏效。力量整合不是作战力量的简单叠加,一方面,要立足队伍实际,挖掘最大战斗潜力,在作战能力范围内的行动一次投入足够兵力,打、清、守结合,对重点位置死看死守,保证灭火行动一次性实现“三无”。另一方面,要紧贴兵力装备实际,把有限的兵力投到主要的作战方向,集中优势兵力打火頭、灭明火、攻险段,真正成为联合扑救重特大森林火灾中的尖刀和拳头力量。要集中使用力量不贪大求全,打一段、灭一段。对于都能打的火,我们要打得更快、更彻底。不能打的火,我们不但能打,而且打得更安全。
(四)依靠科技指挥、应用新特装备容不得一丝等待,必须加强智慧灭火研究和装备革新换代。灭火作战不能脱离科技手段和装备运用的深度参与,应加强智慧应急的研究,综合应用各类特种和常规装备,最大限度发挥装备合成效益。要从实际、实用的角度来落实现行编携配装,在有限的远程机动装载能力内,把现有的风、水、化灭火装备以及与作战相关的车辆、通信等配套保障装备带齐带全,特别是跨区任务要在标准基数上增加备份,以做充分准备。要发挥好新特装备优势,摒弃惯性思维和固有习惯,不能因为没用过就不用、几次用不上就不带,我们在实战中不但要用而且要在用中不断摸索总结,丰富完善现有手段。这次灭火队员在火场穿插迂回时,逃生瓶就起到了很好的阻燃作用,增加了安全系数,水溶添加剂在提高灭火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复燃率。应加强队员与飞机的结合训练,加大空中观察员培训力度,研究索降训练和人与飞机通联互动训练。积极探索发射灭火弹、远程喷洒灭火剂等新科目训练,广泛试用爱可大功率灭火机,使人装结合特别是人与新特装备结合发挥更好作用。要在支队以上单位配备通信指挥车,增加无人机照明系统,解决续航时间短的问题,早日在队伍内部构建独立的通信指挥网络,实现指挥的实时化和可视化,提高指挥的精确度与灵敏度。
(五)队伍灭火行动和人员生命安全容不得一丝麻痹,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将之牢牢抓在自己手中。灭火行动终究是人与大自然的直接对抗,火场情况的高危性、复杂性、不确定性,时刻警醒我们必须保持高度敏感和戒备,坚持把队员自身安全放在首位,牢牢把控行动主动权。要参与联指指挥全过程,战略上敢于直言献策,战术上要谨言慎指,不管地方指挥是否有序,我们的垂直指挥必须明确顺畅。指挥员贯彻联指决心,必须在正确领会决策意图基础上,结合火场实际灵活指挥灭火行动,做到服从不盲从,要从全局的高度、专业的角度、能力的范围来把握战机、规避风险、实现意图。队伍内部要巩固独立垂直的指挥体系,对参战队伍实施集中统一指挥,既要注意解决下级指挥员职权范围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又要充分发挥下级指挥员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各级指挥员要亲临一线,实施靠前指挥,全程掌控队伍机动、灭火、转场、撤离等行动,对行动中的战法运用和安全防范进行点对点、面对面的指导和决策,确保遂行任务安全高效。
作战背景
火灾发生在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云峰林场境内,西面与肇庆市高要区交界,连绵10多万亩山林,是佛山市、肇庆市的重要生态林区。火灾发生前,火场区域已连旱无雨80多天,气温10~25℃,森林火险持续5级,自然环境造成火灾扑救困难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一是地形地貌复杂。火场山高坡陡,特别是坡陡,平均坡度50~70度,个别地段近90度悬崖,沟谷交错,峰峰相连。山内采矿、林外养殖,人为地也造成一些独立的地形,造成林内扑救人员难进入,林外道窄,难以运输队员。
二是可燃物易燃、蓄积量大。火场植被主要为马尾松林、桉树和小部分竹林等,并混有其他杂树和灌木丛,地被物堆积大量松叶和树枝,平均总载量50吨/公顷,造成地表火、树冠火和少量地下火并存。
三是风力大、风向多变。火场风力平均3~4级,5—7日风力达到6~8级,阵风达到10级,由于火势影响一个地域的气象,造成局部的小气候增多,风向变化极快,火头蔓延方向无法确定,造成了多次的爆燃和大量的飞火,特别是飞火能跨越数百米宽度的水库,引燃山林,导致火头四起,扑火人员极易身陷火海。
四是毁林严重、社会影响大。火势如果得不到控制,不仅危及10多万亩的山林,同时严重威胁周边大量的果园、村庄和养殖户生命财产安全,而且直接危及高压线路、加油站等重要设施。专家分析,火灾一旦控制不住,极可能发展为类似美国加州的特大森林火灾,带来重大的安全风险和社会影响。
五是广东林火少,指挥和专业力量不强。广东地区发生森林火灾的数量不多,而且多年无大火。灭火队伍还不够规范和专业,佛山市还没有专业扑火队。作战指挥多以技术人员提供的信息为准,装备和信息化手段也不够到位,从而造成初发火控制得不好。这次火灾过火面积约920公顷,成为广东省近10年来,持续时间最长、过火面积最大、风险危害最大,也是扑救难度最大的一起山火。
处置经过
6日23时,队伍到达佛山火场后,经过联指介绍和我们初步勘查,火场北线、东线、东南线、西南线火势呈断续燃烧状态,外线火和内线火并存,地方扑火队、广东省消防总队及驻地群众正在扑救。西线,特别是烧入肇庆市的西北线火势非常大,直接能目测到的山脊上火线约10公里,而且无人扑救。我部与联指商议决定,机动支队负责东线断续明火的扑救,由我部负责整个西线和西北线的扑救任务,整个过程分5个阶段。
第一阶段,河源首战迅速。(7日0时15分至11时20分)6日22时,队伍机动途中接到上级通报,广东河源市火场火势较大,需我部支援。按总队基指的命令,总队前指抽调南平支队150人奔赴河源,7日0时15分到达火场立即投入战斗,连续作战10小时彻底扑灭明火并完成交接。
第二阶段,东线消除明火。(7日0时30分至10时20分)7日0时30分,机动支队六大队进入火场东线,分兵南北两路扑打明火。截至10时20分,负责东南方向扑救任务的十五中队与地方扑火队汇合,与地方交接后,十五中队增援十四中队沿东向北扑救。
第三阶段,东北线多路增援。(7日16时00分至8日16时30分)。7日16时,机动支队十五中队到达火场东北线增援灭火。7日22时,我部南平支队150人转战佛山火场与机动支队六大队汇合,共同扑救火场东北线。两支队伍密切协同、合力攻坚,经过近25个小时的扑救,截至8日11时30分,火场东北线明火基本控制,16时30分,火场东线全线合围。
第四阶段,西线狠追猛打。(7日5时30分至7日20时30分)。7日5时30分,我部龙岩支队200人、三明支队150人,各留一支力量共计60人为预备队,其他290人从肇庆市军屯石厂进入西线,龙岩支队向西南、三明支队向西北,分兵两路实施扑救。龙岩支队于16时30分与地方扑火队汇合,西南线明火被扑灭。西线中部腊烛顶一带地势险峻密林难入、扑救困难,于20时30分成功阻截扑灭,至此西线至西南线实现合围。
第五阶段,西北线重点阻截。(7日5时30分至8日17时00分)。西北线是整个佛山火场的难点和重中之重,火场一切不利因素在西北线均有体现。所属三明支队连续作战两天,龙岩支队扑救西南线后又去增援,经过350人近35个小时全力扑救,截至8日17时,西北线达到“三无”,整个佛山火场明火全部扑灭。
评析灭火战法运用
这次灭火作战在战法运用上的整体做法是:服从联指指挥不盲动,扑救快速勇敢不蛮干,运用战法果敢决策不犹豫,处置突发情况预有力量不慌张。
(一)扑救火场东线、东北线采用的主要战法是“穿插迂回、泵车结合,整合力量打协同战”。佛山火场东线受起伏地势影响呈锯齿状分布,点多线长面广并以断续燃烧为主,局部火势还比较大,扑救和防御的重点是防止火头越过凌云山形成新火场。机动支队和我们总队南平支队充分发挥以水灭火优势,整合地方扑火队、消防救援队伍等多支参战力量,在航空直升机配合下,对火场展开立体扑救。南平支队在常規扑打基础上,组成4个突击组携带轻便装备,在火场内部实施穿插机动,采用局部点烧、打烧结合的战法,发挥“小、快、灵”特点打早打小,为全线合围创造条件。机动支队联合消防救援队伍采取消防车、水泵接力方式,在火场周边平坦地势铺设蓄水池,在火场一线架设水泵,边打边清、纵深推进,两支森林消防队伍优势整合、战法融合,与消防总队密切配合,很好地控制了火场东线、东北线的火势蔓延。
(二)扑救火场西线采用的主要战法是“先围后打、多点布控,轮战轮休打合围战”。佛山火场西线以树冠火为主,火势已整体突破山脊烧入肇庆市高要区地界,中部受石灰窑、荫岗水库阻隔,呈“几”字形向外蔓延,首尾长约10公里。总队前指决心在西线全线用兵、分段合围,防止火线越过简易公路第二道防线。在兵力部署上,三明、龙岩两个支队南北配置、兼顾首尾,6个大队沿线布兵、分区划段,形成合围态势。龙岩支队重点在火场西南侧阻截火头,打开突破口顺势扑打,3个小时就成功与负责南线扑打任务的地方扑火队实现合围。西线中部腊烛顶位置林密山陡、人上不去,坡下又不具备点烧条件,总队前指建议肇庆联指提前部署挖掘机等大型装备开挖隔离带,并部署水泵分队进行增湿作业,预置力量以守待扑,成功实现了预定决心。三明支队重点扑打西线中部至西北线,采取宜水则水、无水则风、风水化结合的战术,强力向西北推进。针对任务战线长、耗时久的特点,总队以建制大队为作战单元,区分灭火、机动和预备三线力量,轮流上阵、交替作业,保证参战队员有充沛体能应对持续性任务和突发情况处置。 (三)扑救火场西北线采用的主要战法是“以火攻火、打烧结合,重兵投入打阻截战”。12月7日13时,火场风向突变、风力骤增,西北线大量马尾松和桉树燃烧形成跳跃式树冠火,火高3米以上,烟柱高达500米以上,火势很猛,燃烧速度很快。西北线一旦失守,整个佛山火场就会彻底失控。情况紧急,总队前指迅速调龙岩支队增援三明支队,350人全部投入西北线,把兵力布设在火头前5公里处,果断采取了以火攻火、打烧结合的战法。龙岩支队隔着山头开始点烧实施以火攻火,有效遏制林火纵深蔓延,同时利用常规机具扑打点烧的外线明火,建立稳固依托,防止火线逆向蔓延。三明支队兵分3组,两组兵力在火头南北方向两侧,一有机会就抵近火线扑打,巩固和扩大火攻战果;一组兵力作为预备力量,在沙石厂与消防队伍配合提前预设水泵构建移动输水网络,远程供水長达8公里,确保了重点目标安全。通过西北方向成功阻截,扭转了火逼人退的被动局面,实实在在地打了场硬仗。
剖析存在问题和不足
这次“12·5”灭火作战虽然完成了任务,确保了安全,但从主客观两个方面看,也存在很多问题,回顾灭火作战全过程共梳理出四个方面问题。
(一)战备工作不够细致,组织指挥还有待加强。总队首次增援广东,我们在预研任务,依情备装上做了准备但不够充分。总队前指在指挥运行上也存在短板,向总队基指和消防局指挥中心报告情况不够及时和准确,只局限于报告队伍行动,而缺乏整体分析判断。总队前指对火场整体情况的了解有时都没有森林消防局指挥中心了解得清楚,这也是异地作战人生地不熟容易出现的问题。火场指挥手段比较单一,火场信息获取、人员位置定位掌握得不够好。总队没有通信车,通信手段单一,特别是在火场内移动公网不通时,队伍内部通联手段仅靠几部卫星电话和北斗短报文指挥,影响了快速调度。我们的装备和器材也带得不齐全。比如,没带全地形车和山猫车,影响了特殊地形的快速机动和装备物资前送速度,灭火弹、水溶添加剂带得不够,影响了灭火效果。
(二)实战化训练力度不够,特殊地段火处置不够果断。总队驻守东南林区,大火不多、小火不断是事实,队伍习惯性地打小火,对于重特大火灾和跨区增援灭火行动研究得还不够深入,缺乏大战和实战的锤炼。此次灭火作战体现出我们日常训练与实战贴得不够紧。平时研究战法都是以班组、分队内部配合和手段运用为主,在支队级以上单位开展协同配合、联合作战比较少,对多支队伍联合作战、发挥整体效能研究得还不够。比如,在扑救悬崖峭壁和危险地段人员无法靠近的山火时,方法不多、手段还不灵活。7日晚,西线中段两处飞火,由于山高坡陡、密灌丛生,人员无法通行,又不具备点迎面火的条件,参战人员只能选择在安全位置等火势蔓延至山腰,才集中兵力将其歼灭。虽然不影响全局但却牵扯了精力,如果早一点与消防队伍联合布设水带,灭火效率会更高。
(三)参与联指不够主动,火情感知上不够精准。广东突发大火,广东省高度重视,从副省级到乡镇干部都到联指听情况了解火势。7日和8日两天早上两次直升机载人空中勘察,由于我们队伍的指挥员都随队伍进入一线没有参加,这次主要由懂林学也懂火势但无灭火实战经验的技术人员提出火场信息和火情判断通报。同时,我们作为异地指挥员主要精力都放在本部负责的火线指挥上,缺乏大局观和对整个火场的准确判断。虽然我们没有盲从和盲动,但也造成东线锯齿型火场没有及早实施点迎面火战术,西线腊烛顶火场发生飞火,以水灭火没有及时跟上,浪费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四)与直升机吊桶灭火配合得不够好,与配属力量协同不够顺畅。此次灭火作战,地方共动用了8架直升机空中洒水,发挥了作用但作用没有预想的好。主要表现在,我们与机组无法直接通联,机组不能准确掌握火头位置,导致部分地段和时段洒水作业不够精准。直升机吊桶洒水会改变火场走势,洒准了火势变小、洒不准火势瞬间增大,并且改变火烧方向,容易给地面扑火人员带来危险。灭火中,我们对广东森林火灾扑救运行体系还不熟悉,在主动对接、积极融入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配属力量配合不到位,造成个别地段出现复燃,反复往返牵扯了精力。这也体现出我们在整合力量发挥整体效能上做得不好,存在畏难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作战进程。
几点思考和启示
这次增援广东是对我们福建总队实战的最好锤炼,各级反映感受很深、收获很大,有五条启示。
(一)提升灭火指挥员的指挥素养和实战能力容不得一丝懈怠,必须加大学习和锤炼力度。灭火作战排兵布阵,指挥员是决定性因素,必须把灭火指挥员的培养作为一项战略工程坚持长抓不懈。要认真学习灭火行动组织指挥原则,掌握基本要求,系统规范作战指挥行动指南,既丰富指挥员的全域指挥视角,又提升行动指挥的控制能力,在任何情况下都做到情况明、掌控全局、快速果断和审时度势。要主动研究组织指挥的特点,准确把握林火的发生、发展规律,强调组织指挥的强制性和严肃性,把行动指挥贯穿于灭火行动集结、开进、扑救和撤离各个环节,克服信息受阻带来的指挥局限,最大限度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要更加注重在灭火实战中摔打磨炼各级指挥员,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以老带新进行传帮带,通过一战一评来点滴积累,并在实践中,运用理论来升华,分层分级培养优秀指挥人才。
(二)跨区增援灭火将是常态,容不得一丝侥幸,我们必须加强任务研究和针对性训练。森林消防队伍改革转制后,跨区增援任务将成为常态,我们必须适应任务形势,做好在陌生环境下灭火作战的常态准备,做到以不变应万变。要紧密围绕增援灭火行动的特点规律、基本原则、组织指挥、作战样式、后勤保障和绩效评估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总结灭火实战理论,研究如何在陌生环境下,上得去、联得通、扑得灭、能避险等问题,研究如何快速高效远程机动问题,研究如何尽快适应陌生作战环境问题,形成以理论研究指导灭火实践,以灭火实践促进理论研究的良好机制。年度训练要设置多样课题和复杂情况,在陌生环境中开展“野外化、模拟化”训练,模拟跨区实战练程序,贴近任务特点练战法,做到不同情况的不同处置。要结合森林消防局防火大调研活动,广泛调研了解周边省份林情、交通、水系、火险等信息,围绕如何高效处置及时完善各级增援灭火方案,定期组织拉动演练,使相关人员熟悉预案内容、明确自身职责和携带的装备器材,确保遇有情况能够依案行动、高效处置。 (三)异地协同作战对地方人员不能过度依赖,必须坚持一次奏效。力量整合不是作战力量的简单叠加,一方面,要立足队伍实际,挖掘最大战斗潜力,在作战能力范围内的行动一次投入足够兵力,打、清、守结合,对重点位置死看死守,保证灭火行动一次性实现“三无”。另一方面,要紧贴兵力装备实际,把有限的兵力投到主要的作战方向,集中优势兵力打火頭、灭明火、攻险段,真正成为联合扑救重特大森林火灾中的尖刀和拳头力量。要集中使用力量不贪大求全,打一段、灭一段。对于都能打的火,我们要打得更快、更彻底。不能打的火,我们不但能打,而且打得更安全。
(四)依靠科技指挥、应用新特装备容不得一丝等待,必须加强智慧灭火研究和装备革新换代。灭火作战不能脱离科技手段和装备运用的深度参与,应加强智慧应急的研究,综合应用各类特种和常规装备,最大限度发挥装备合成效益。要从实际、实用的角度来落实现行编携配装,在有限的远程机动装载能力内,把现有的风、水、化灭火装备以及与作战相关的车辆、通信等配套保障装备带齐带全,特别是跨区任务要在标准基数上增加备份,以做充分准备。要发挥好新特装备优势,摒弃惯性思维和固有习惯,不能因为没用过就不用、几次用不上就不带,我们在实战中不但要用而且要在用中不断摸索总结,丰富完善现有手段。这次灭火队员在火场穿插迂回时,逃生瓶就起到了很好的阻燃作用,增加了安全系数,水溶添加剂在提高灭火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复燃率。应加强队员与飞机的结合训练,加大空中观察员培训力度,研究索降训练和人与飞机通联互动训练。积极探索发射灭火弹、远程喷洒灭火剂等新科目训练,广泛试用爱可大功率灭火机,使人装结合特别是人与新特装备结合发挥更好作用。要在支队以上单位配备通信指挥车,增加无人机照明系统,解决续航时间短的问题,早日在队伍内部构建独立的通信指挥网络,实现指挥的实时化和可视化,提高指挥的精确度与灵敏度。
(五)队伍灭火行动和人员生命安全容不得一丝麻痹,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将之牢牢抓在自己手中。灭火行动终究是人与大自然的直接对抗,火场情况的高危性、复杂性、不确定性,时刻警醒我们必须保持高度敏感和戒备,坚持把队员自身安全放在首位,牢牢把控行动主动权。要参与联指指挥全过程,战略上敢于直言献策,战术上要谨言慎指,不管地方指挥是否有序,我们的垂直指挥必须明确顺畅。指挥员贯彻联指决心,必须在正确领会决策意图基础上,结合火场实际灵活指挥灭火行动,做到服从不盲从,要从全局的高度、专业的角度、能力的范围来把握战机、规避风险、实现意图。队伍内部要巩固独立垂直的指挥体系,对参战队伍实施集中统一指挥,既要注意解决下级指挥员职权范围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又要充分发挥下级指挥员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各级指挥员要亲临一线,实施靠前指挥,全程掌控队伍机动、灭火、转场、撤离等行动,对行动中的战法运用和安全防范进行点对点、面对面的指导和决策,确保遂行任务安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