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戏”的伦理悖论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min_j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关于“人与动物”的话题有点热闹。话题缘起湖南卫视明星动物真人秀节目《奇妙的朋友》。由于某国际动物保护组织呛声要求停播节目,媒体上顿时舆论汹汹。虽然制片人回应称节目的每一个设置都没有违反关于动物的法律法规,也没有违背动物的生活习惯,但并没有平复争议。指责者认为以人类思维揣度动物是强动物所难,他们从“X道主义”出发,用“给予自由、不予打扰”的原则,划定人与动物的关系。
  事实上,这是简单化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缠绕复杂,渊源深厚,不同时代的互动关系天壤有别。哪些动物可食,哪些动物可驯,如何处置,如何善待,从来就没有统一的意见。“保护主义”有保护主义的立场,“利用主义”有利用主义的态度。某电视台就“狗肉节”专题进行针锋相对的讨论,最后的结论也是不了了之。当然,动物满足人类食欲的讨论有点偏形而下,而它们满足人类精神欲求的讨论则可以形而上一点。“马戏”能够如此赢得人类的欢心,必然有其内在的逻辑。动物保护主义者在这点上可能只顾自己的立场,而没有兼听成千上万马戏爱好者的心声。人类有很多两难选项,常常面临伦理困惑,如果企图用戾气加口水解决争论,到头来只会加剧社会撕裂。当人的伦理和动物的伦理形成悖论时,最好静下心来条分缕析。
  当然,可以设置一些共识前提,比如如何避免人与动物相互传染疾病,比如如何杜绝用暴力手段驯养动物,等等。在安全、卫生、舒适的环境中,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培养感情,根据动物的习性,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调动动物的潜质,发挥动物的才智,让它们在自我娱乐的同时也娱乐人类,何乐而不为?极而言之,人也是动物之一,只是冠以“高级”之名罢了,人类挑战自己极限的选项多了去了,有时还真不够“人道”。为此,人类也经常反思自己,避免在违反人道主义的基础上挑战极限。其实,人的体能极限才是真极限,同等情况下,动物往往是小菜一碟。君不见,在马戏节目里,一些动物经常会乐此不疲地“根本停不下来”,它们很会享受自己的“显摆”。
  “马戏”作为历史悠久的文艺样式,它的存在和发展,值得认真总结。动物的憨态可掬和雄壮威武,以及不可思议的习得能力,让我们对它们的智商刮目相看。它们给人类带来的欢乐,意义重大。为何动物节目的魅力每每远胜其他节目,其中的美学蕴义可以写成一本大书。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艺术家,善于通过“欢乐马戏”,将节目内涵指向提倡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和提倡环保意识,诚如著名驯兽师陆星奇所言,一个优秀的驯兽师,除了要有洞察力,能知道动物的心思想法,动物的发展潜力,还要有开阔的思路、丰富的想象力。在这方面,国外的马戏节目更胜一筹。他们能够通过人与动物的互动,表现出既欢乐有趣又极富意义的内涵,甚至深刻打动心灵。这就有了文化内涵和哲学意义。当然,我们也在迎头赶上,广州的长隆大马戏就在世界最大的森林实景式舞台中,让森林、小山、溪流、小船、动物与众多森林精灵交相辉映,撼人心魄。
  在中国语境下,最要防止的是一边倒思维惯性。不要因为看到一个动物被虐待,就认定所有的动物都将被虐,并由此出发断论“人必须远离动物”。人与动物一直是好朋友,即使是猛兽,只要善用科学,施以适度的人文关怀,给予尊重,因势利导,结合特性,发掘潜质,同样可以抚慰人类。在人的利益和动物的利益之间如何找到平衡点,既满足动物保护主义的主张,又满足马戏拥趸们的愉悦期待,这是人类文明推进中的待解课题。岂止“马戏”,其它的伦理悖论也会存在。要紧的是心平气和地面对,找出让人类更善良、欢乐、幸福的答案。
  本刊编辑部
其他文献
岁末将至,央视春晚话题照例升温。近年来,“上海独脚戏能否登上春晚舞台”的悬念不时惊现,几度胜利在望,又几度折戟沉沙。长此以往,上海滑稽进军春晚,仿佛中国电影冲击奥斯卡,信心满满,却步履艰难。然而,很多人恐怕并不知道,每年春晚最受欢迎的小品,虽然是地地道道的“北货”,上海原创作品却已占据一席之地——2010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由郭冬临、牛莉主演的小品《一句话的事儿》,以及2013年元宵晚会上由上海笑
期刊
由市文联、市文广局指导,上海书协、刘海粟美术馆主办,上海书协篆隶专业委员会承办的“上海市第五届篆隶书法展”日前在上海市圖书馆隆重拉开帷幕。此次展览共展出上海书法作者的篆隶书法作品130件,旨在弘扬中国经典书法艺术,展现当今上海篆隶书法创作的整体风貌,并藉此鼓励书法专业人士和爱好者加入篆隶书法的临摹与创作中,提升市民大众对篆隶书法艺术的认知度,使这门古老的书体在新时代散发着历久弥新的光芒。《上海第五
期刊
由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宝山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共同创意策划的“宝山大剧荟”日前首次亮相“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宝山大剧荟”寓意“名剧荟萃,名家云集”,以“名团进民间,名家进民众”为理念,是上海剧协服务会员、服务群眾的一次新尝试,是宝山让普通百姓共享文化建设成果、提升区域文化影响力的一个创新平台,是上海文联“百姓赏艺”的一项新载体,更是沪上戏剧家深入民间、走进民众的一次大聚会。首次“宝山大剧荟”,聚
期刊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张乐平笔下的三毛诞生80周年。根据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同名漫画改编、199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三毛从军记》今年完成了胶片数字修复工作。日前,海上电影论坛第四讲“不拘一格操练电影——《三毛从军记》数字修复暨《电影导演艺术》专题论坛”在上海戏剧学院端钧剧场举行。该活动由上海戏剧学院、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办,上戏电影电视学院、教务处承办,米亞中心、
期刊
日前,应韩国釜山艺术团体总联合会的邀请,以上海音乐家协会、上海美术家协会艺术家组成的代表团一行8人,赴韩参加“第53届韩国釜山艺术节”活动,并对釜山进行艺术交流访问。在首日举行的釜山姐妹城市艺术交流研讨会上,上海音协理事、上海歌剧院副院长李瑞祥作了题为“艺术家在舞台上下的双重角度”的交流发言,得到了国外的艺术界同行们的赞同。在艺术节开幕式上,上海音乐学院二胡演奏家汝艺、上海民族乐团竹笛演奏家钱军、
期刊
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办公室、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戏剧学院主办的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美术家作品展在东外滩艺术空间开幕。2014年12月,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评选揭晓,43位各个艺术门类具有出色才能和潜力的青年艺术家入圍“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水墨画家毛冬华、庞飞,油画家张晨初、杜海军,版画家廖扬作为美术界青年文艺家获选。5位艺术家虽风格取向不
期刊
近日,来自全国的文学评论家聚会上海,在上海作协举行“中国青年批评家高峰论坛”。此论坛是由中国现代文学馆和《上海文化》杂志社共同举办的。中心议题是“90年代:从公众参与到私人生活”。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所长、《文学评论》主编陆建德,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助理、研究部主任李洱以及来自各高校的文学史知名教授30余位,来自各地的17位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出席。无论是老师辈的文學评论家还是
期刊
2015年是上海演艺工作者联合会(“艺联”)成立的第十年。近日,“海上艺家亲——上海演艺工作者汇演”举行。艺联的会员们相聚艺海剧院,说说他们和艺联的故事,抒发他们和艺联的情谊。演出中不少是通过艺联引進人才“绿色通道”落户上海的优秀演员。演出洋溢着一片暖意融融。艺联作为一个具有团结、组织、服务、维权等功能的社会团体,成立于2005年8月11日。艺联的建立,填补了演艺行业社会组织的缺失,特别是对体制外
期刊
日前,上海社科院文学所举办的首届“城市文学与文化论坛”在上海社科国际创新基地召开,论坛主题为“感知上海:想象、记忆与城市文明”。此论坛分为两场,第一场主题是文化新空间,城市新文明,第二场主题是想象、记忆与城市书写。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和个案就城市文化空间的建构、保护和拓展,上海文学的发展,城市文学与时代文化的关系等话题进行了讨论。本论坛的各项研讨活动立足于我们时代亟需关注的前沿問题,聚焦中国城市
期刊
由上海市文聯主管社团上海名家艺术研究协会与日本秋田水墨画协会联合主办的2015中日(日中)水墨画艺术国际大展在日本秋田千秋美术馆拉开帷幕。日本秋田市市长穗积志,日本全国水墨画美术协会会长丰岛宗夫及日本艺术与评论界代表、日本秋田水墨画协会代表、上海名家艺术研究协会会长曹公度及艺术家代表等280余人出席了本次盛会。本次展览,上海名家艺术研究协会精心组织了陈佩秋、高式熊、胡振郎、韩伍、郭正英、乐震文、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