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就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对策与措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筑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方法及措施。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项目;安全管理;施工;措施
1前言
近年来,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资料显示,2007年我国建筑业完成总产值34745.8亿元,同比增长19.7%,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001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5%,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建筑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安全形势却不容乐观,2007年全国建筑业发生伤亡事故2288起,死亡2607人,居工矿商贸领域第二位。造成建筑行业事故频发的原因十分复杂,主要有:建筑安全管理机制与安全生产的现状不相适应;建筑安全交叉管理突出;建筑企业粗放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施工工序及安全技术复杂,不稳定因素较多;建筑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建筑安全研究滞后等等。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对策与措施
2.1现代安全科学理论的表征
现代安全科学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需要在总结心理学、行为科学等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等来提高人的意识和能力;物的不安全状态须采取实用安全技术来改善。对于工业复杂系统,完全依靠安全技术系统的可靠性和人的可靠性还不足以完全消除事故;直接影响安全技术系统可靠性和人的可靠性的组织管理因素,事实上已成为导致复杂系统事故发生的最深层原因。建筑施工作为一个复杂大系统,人、设备、环境三类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管理缺陷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根据布尔代数原理,描述这四类因素的逻辑关系,可用如下公式:
T=X1(X2+X3+X4)=X1X2+X1X3+X1X4 (4)
式中:T代表事故;Xl代表导致事故的管理因素;X2代表导致事故的人的因素;X3代表导致事故的设备因素;X4代表导致事故的环境因素。
公式(4)表明,导致事故发生的四类因素中,管理因素的结构重要度最大,制约着其他三类因素。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出现问题,必然引起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缺陷,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2.2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是指人们对安全的理解和态度,或是处理与风险相关的模式和规则。对企业来说,它是指一个组织对于安全和健康的价值观、期望、行为模式和守则。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对企业的成功与否影响极大。
为了建立安全文明的施工现场,建筑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安全管理目标与企业经营目标的一致性。建筑企业要做好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思想,切实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贯彻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安全法律法规。
(2)培育团结协作、敢打硬仗的团队精神,积极倡导共同的安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积极营造员工心理认同以及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
(3)建立和完善企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不搞形势,不走过场,定期进行安全法律法规学习,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常抓不懈,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和竞赛,使每一位员工真正掌握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4)建立一整套激励和约束机制,包括安全奖励机制、人文关怀机制、员工福利机制、安全考核机制、安全曝光机制、安全行为约束机制、安全责任约束机制等。
2.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安全定置管理
定置管理是对生产现场中的人、物、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使之达到最佳结合状态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它以完整的信息系统为媒介,以实现人和物的有效结合为目的,通过对现场的整理、整顿,把生产中不需要的物品清理掉,把需要的物品放在规定位置上,使其随手可得,促进生产现场管理科学化,达到高效生产、标准化生产、安全生产。建筑施工安全定置管理包括分析、设计、组织、实施、检查等内容。
分析研究是建筑施工安全定置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使定置管理更加科学、合理的关键性工作,深入施工现场,应用工业工程学方法,对生产工艺、设备、工具以及人、物与场所的结合状态、信息流动状态等行研究。在掌握施工现场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施工现场系统各要素进行优化配置设计,并设计出施工安全定置图。根据所设计的建筑施工安全定置管理方案和定置图,对施工现场系统实施定置调整与整改,同时加强实施过程与效果的检查和考核。
3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对策与措施
3.1防止人失误的技术措施和方法
(1)耐失误设计。这种方法是通过精心设计使得员工不发生失误或者即使发生失误也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例如用不同的形状、尺寸或颜色防止安装、连接操作失误,采用连锁装置强制性地防止误操作,采用误动自锁装置使人失误无害化等等。
(2)冗余技术。IEEE可靠性协会对“冗余”的定义是“在需要时运行并完成指定功能的备用措施”。它的特征是只有一个或几个而不是所有措施(装置)发生故障,系统仍能正常运行。它的目的是提高系统可靠性。例如在危险岗位由双人操作,或人机并行,采用备用系统等。当然,防止人失误的措施还有很多,在此不再详细论述。
3.2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和方法
(1)消除危险源,尽量减少和降低危险程度。通过采用原材料的替代、工艺的替代,用无毒材料代替有毒材料、用生物技术代替工程技术等等,都能够达到消除和减少危险源的目的。
(2)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通过采用限制的技术措施将能量和危险物质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如限位、限压、控温等。
(3)隔离。在时间和空间上采取分隔措施,或利用物理的屏蔽措施局限和约束能量或危险物质。
3.3采取减少故障发生的措施
(1)选取合理的安全系数。安全系数是建筑设计或施工中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它能保证建筑物或施工机械零部件所要求的强度裕量,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和工艺工序的正常进行。在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中,要按照既安全可靠又节省的原则,从安全和效益两个方面考虑,辨证统一地进行分析,选取合理的安全系数。
(2)提高可靠性。提高建筑物、建筑设备和附件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性能,具体有降低额定值、冗余设计、选用高质量材料、维修保养和定期更换等。
(3)安全监控。即对建筑施工中的危险源进行监控,控制某些技术参数,使其达不到危险的程度,从而避免事故。
3.4认真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建筑工程开工前,项目负责人应向参加施工的各类现场管理人员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使大家明白工程施工特点及各时期安全施工的要求,这是贯彻施工安全措施的关键。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应按施工安全措施要求,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工序、工种安全技术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懂得各自岗位职责和安全操作方法。同时认真履行交底签字手续,以增强接受交底人员的责任心。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整个过程都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隐患,如果预见不到,安全管理措施不善,将不同程度地影响施工进度和效益,乃至造成人身安全事故。
4结束语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及安全技术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统工程,它不仅涉及社会科学领域,与自然科学更有着不分割的关系,企业管理、施工组织、工艺工序方法、材料、械及设备等等,都与建筑施工安全密切相关。因此,在施生产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定管理的要求,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安全技术,做到标准化生产、高效生产、安全生产,以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建筑项目;安全管理;施工;措施
1前言
近年来,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资料显示,2007年我国建筑业完成总产值34745.8亿元,同比增长19.7%,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001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5%,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建筑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安全形势却不容乐观,2007年全国建筑业发生伤亡事故2288起,死亡2607人,居工矿商贸领域第二位。造成建筑行业事故频发的原因十分复杂,主要有:建筑安全管理机制与安全生产的现状不相适应;建筑安全交叉管理突出;建筑企业粗放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施工工序及安全技术复杂,不稳定因素较多;建筑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建筑安全研究滞后等等。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对策与措施
2.1现代安全科学理论的表征
现代安全科学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需要在总结心理学、行为科学等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等来提高人的意识和能力;物的不安全状态须采取实用安全技术来改善。对于工业复杂系统,完全依靠安全技术系统的可靠性和人的可靠性还不足以完全消除事故;直接影响安全技术系统可靠性和人的可靠性的组织管理因素,事实上已成为导致复杂系统事故发生的最深层原因。建筑施工作为一个复杂大系统,人、设备、环境三类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管理缺陷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根据布尔代数原理,描述这四类因素的逻辑关系,可用如下公式:
T=X1(X2+X3+X4)=X1X2+X1X3+X1X4 (4)
式中:T代表事故;Xl代表导致事故的管理因素;X2代表导致事故的人的因素;X3代表导致事故的设备因素;X4代表导致事故的环境因素。
公式(4)表明,导致事故发生的四类因素中,管理因素的结构重要度最大,制约着其他三类因素。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出现问题,必然引起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缺陷,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2.2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是指人们对安全的理解和态度,或是处理与风险相关的模式和规则。对企业来说,它是指一个组织对于安全和健康的价值观、期望、行为模式和守则。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对企业的成功与否影响极大。
为了建立安全文明的施工现场,建筑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安全管理目标与企业经营目标的一致性。建筑企业要做好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思想,切实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贯彻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安全法律法规。
(2)培育团结协作、敢打硬仗的团队精神,积极倡导共同的安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积极营造员工心理认同以及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
(3)建立和完善企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不搞形势,不走过场,定期进行安全法律法规学习,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常抓不懈,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和竞赛,使每一位员工真正掌握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4)建立一整套激励和约束机制,包括安全奖励机制、人文关怀机制、员工福利机制、安全考核机制、安全曝光机制、安全行为约束机制、安全责任约束机制等。
2.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安全定置管理
定置管理是对生产现场中的人、物、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使之达到最佳结合状态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它以完整的信息系统为媒介,以实现人和物的有效结合为目的,通过对现场的整理、整顿,把生产中不需要的物品清理掉,把需要的物品放在规定位置上,使其随手可得,促进生产现场管理科学化,达到高效生产、标准化生产、安全生产。建筑施工安全定置管理包括分析、设计、组织、实施、检查等内容。
分析研究是建筑施工安全定置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使定置管理更加科学、合理的关键性工作,深入施工现场,应用工业工程学方法,对生产工艺、设备、工具以及人、物与场所的结合状态、信息流动状态等行研究。在掌握施工现场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施工现场系统各要素进行优化配置设计,并设计出施工安全定置图。根据所设计的建筑施工安全定置管理方案和定置图,对施工现场系统实施定置调整与整改,同时加强实施过程与效果的检查和考核。
3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对策与措施
3.1防止人失误的技术措施和方法
(1)耐失误设计。这种方法是通过精心设计使得员工不发生失误或者即使发生失误也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例如用不同的形状、尺寸或颜色防止安装、连接操作失误,采用连锁装置强制性地防止误操作,采用误动自锁装置使人失误无害化等等。
(2)冗余技术。IEEE可靠性协会对“冗余”的定义是“在需要时运行并完成指定功能的备用措施”。它的特征是只有一个或几个而不是所有措施(装置)发生故障,系统仍能正常运行。它的目的是提高系统可靠性。例如在危险岗位由双人操作,或人机并行,采用备用系统等。当然,防止人失误的措施还有很多,在此不再详细论述。
3.2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和方法
(1)消除危险源,尽量减少和降低危险程度。通过采用原材料的替代、工艺的替代,用无毒材料代替有毒材料、用生物技术代替工程技术等等,都能够达到消除和减少危险源的目的。
(2)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通过采用限制的技术措施将能量和危险物质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如限位、限压、控温等。
(3)隔离。在时间和空间上采取分隔措施,或利用物理的屏蔽措施局限和约束能量或危险物质。
3.3采取减少故障发生的措施
(1)选取合理的安全系数。安全系数是建筑设计或施工中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它能保证建筑物或施工机械零部件所要求的强度裕量,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和工艺工序的正常进行。在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中,要按照既安全可靠又节省的原则,从安全和效益两个方面考虑,辨证统一地进行分析,选取合理的安全系数。
(2)提高可靠性。提高建筑物、建筑设备和附件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性能,具体有降低额定值、冗余设计、选用高质量材料、维修保养和定期更换等。
(3)安全监控。即对建筑施工中的危险源进行监控,控制某些技术参数,使其达不到危险的程度,从而避免事故。
3.4认真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建筑工程开工前,项目负责人应向参加施工的各类现场管理人员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使大家明白工程施工特点及各时期安全施工的要求,这是贯彻施工安全措施的关键。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应按施工安全措施要求,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工序、工种安全技术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懂得各自岗位职责和安全操作方法。同时认真履行交底签字手续,以增强接受交底人员的责任心。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整个过程都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隐患,如果预见不到,安全管理措施不善,将不同程度地影响施工进度和效益,乃至造成人身安全事故。
4结束语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及安全技术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统工程,它不仅涉及社会科学领域,与自然科学更有着不分割的关系,企业管理、施工组织、工艺工序方法、材料、械及设备等等,都与建筑施工安全密切相关。因此,在施生产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定管理的要求,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安全技术,做到标准化生产、高效生产、安全生产,以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