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吉林省为代表的中国东北地区与日本在经济合作上具有较深的历史渊源,日本是吉林省非常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在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和我国振兴东北战略进一步实施的共同推动下,以吉林省为代表的东北地区与日本在经济合作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双方应该积极利用当前产业区域转移的良好时机,加快促进彼此的经济合作和共同发展。
关键词:经济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振兴东北
一、经济合作的历史
1 经济合作的历史渊源。日本和中国东北地区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在17世纪下半叶之前。东北地区虽然有边境民族纠纷,但从未遭受外来大国的直接侵略。但自鸦片战争之后,随着沙俄东扩和日本西进。中国东北开始卷入日俄的东北亚地缘政治圈。其中,从19世纪末开始。日本先后通过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确立了其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势力范围,尤其是日俄战争后,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继承沙俄在长春以南全部权利,而且增开了长春、吉林等16处为商埠。而且,由于日本在战争中人力、财力耗资巨大,因此在日本国内形成一种对“满洲”(今天的东北地区)的特殊情感,即“中国东北情结”,他们认为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后,在东北地区既得利益的独占和掠夺是理所当然,甚至在“南满仅为日本所有”的口号下,实行“关门”政策,排斥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进入。
帝国主义在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主要表现在向该地区输出“过剩”资本和掠夺资源等方面。日俄的《朴茨茅斯和约》中规定,日本夺得南满铁路的全部利益,并取得长春至旅顺口的铁路及附属权利,并在1906年设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作为侵略中国东北地区的大本营。另外,日本在战争期间和战后,霸占了东北地区许多煤矿和森林资源,榨取了巨额利润。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掠夺了巨额财富和资源,也通过现代采矿、修筑铁路以及发展机械工业为主的洋务运动,奠定了东北地区现代工业的产业基础。
在当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充分认识到日本与中国东北地区存在的较深历史渊源。积极拓展双方公平、互利合作的可能性,以经济的深入合作促进感情认同并化解政治争执,也许,会成为中日历史发展和经济进程的一个新篇章。
2 吉林省与日本经贸合作的现状。考察日本与吉林省经济合作的可能性,不仅要兼顾历史和政治,更要充分关注彼此在最近的经济领域尤其是外贸、投资等方面的联系基础。
在贸易方面,前面已有所论述,日本是吉林省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国之一,2004年,日本对吉林省的进口额、出口额和贸易总额均居东北亚地区各国首位。其中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41284万美元,占吉林省贸易比重的20.80%,根据吉林省统计局资料显示,2005年,吉林省对日出口额为3.72亿美元,仅次于对韩国的5,39亿美元,居第二位。换个角度看。加强与吉林省经贸合作对日本贸易发展也是一个很好的促进,2003年。日本同东北地区的贸易存在12.8亿美元的逆差。而在吉林省却保持着6.85亿美元的贸易顺差,而且随着近年来日本在中国整个市场尤其是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市场占有率的下降。因此进一步加强同中国东北地区尤其是吉林省的贸易合作对改善日本贸易收支。稳固其中国市场份额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投资方面,2005年。共有24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在吉林省进行直接投资,其中超过1000万美元的投资来源于8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年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的87.4%;日本排名第6。这和2004年的位次一样,但FDI金额却下降了0.18亿美元。日本在吉林省的投资规模和其作为投资大国的地位不相称,2005年。日本在中国的FDI总额为65.3亿美元,是亚洲地区中对中国直接投资的第二大国。占全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10.82%。但在吉林省的比重却只有4.84%,落后于全国水平将近6个百分点。
另外,日本在东北地区尤其是在吉林省直接投资的项目规模偏小。缺乏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的参与。2003年,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三省的项目平均规模分别为172.7万美元、243.4万美元和185.0万美元,吉林省的最低且与中国香港和美国的投资规模相比有较大差距。虽然最近几年来。这一状况有所改善。但是包括吉林省在内的东北地区尚未成为日本大型跨国公司主要的资本输出地。
较其它国家和地区在吉林省的投资规模和日本与吉林省的贸易密切程度而言。日本在该地区的直接投资规模还有待提高,尤其是要提高日本大型跨国公司参与的积极性和资本投入量。这需要双方就招商引资的许多柔性、硬性合作激励和长期策略达成共识。
二、经济合作的促进因素
1 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近些年来。随着WTO相关谈判进展的放缓和新区域主义的快速兴起,以欧美为中心的区域合作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展开。在这一汹涌的区域合作浪潮中,亚洲地区尤其是太平洋沿岸国家也不甘落后,无论是东盟积极倡导的“10 3”合作体系。还是日益凸现其重要性的“东北亚共同体”(NEAC)的构建,都已在激烈的探讨和局部的实践中。权衡诸方面利益得失。东亚国家或地区或许在对待区域经济合作形式以及实现路径选择等方面。态度和参与热情并不完全一致,但随着东亚地区以贸易和直接投资为核心的经济依存关系的逐步深入。就加强基于地缘经济区域合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上却已基本达成共识。
较“10 3”合作机制的进一步深入,“东北亚共同体”的构建更显关键。因为没有东北亚区域内的中、日、韩三国的密切协作和积极支持。东盟内部既缺乏领导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的经济主导国。也没有能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强大话语权的政治大国,因此,作为核心之核心的日中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任何稳固的区域合作机制都不可能一步到位。制度性安排和官方会晤也只是加强和完善区域合作的规范性保障,起基础和关键作用的终归是基于利益导向的相互经济渗透和依赖的不断深入。我们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有必要细化到相关性较高的次区域双边合作。更要充分考虑到对象国家内各个地区经济的具体特点和不同优势,从而做到主次分明。先后有序。经过前文的分析,我们知道包括吉林省的东北地区和日本在进出口贸易和直接投资等方面有着较强的关联性和依赖性。而且有着较深的历史渊源和地域优势。因此。积极推动东北地区与日本经济合作不仅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且对推动东北亚经济体甚至东亚经济一体化有着积极作用。
2 “振兴东北战略”为中日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机。2002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做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重大决策。2003年10月,中共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成立由总理任组长的政府专门领导小组和“振兴东北办”。继实施沿海开放、西部开发战略之后,着重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初东北三省分 别制订和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实施纲要》,标志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中央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一项重大战略(以下简称“东北战略”),今后一段时间内,政府必将对东北地区的保持高度重视和政策的长期稳定。这给参与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和发展的周边国家提供了崭新的机遇。一方面。国家大力支持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随着全长1380公里的东北东部铁道通道开工建设,以及高速公路、水电、码头工程和航运、海运设施的交付使用,东北地区促使经济振兴和对外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的硬件基础在不断趋于加强;另一方面,在“东北战略”的实施中。中央和地方政府也在不断改善招商引资和促进外贸发展的软环境建设,在体制机制改革上,企业联合重组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伐加快,2005年,辽、吉、黑三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增加值分别比2002年下降11、4和9个百分点。在振兴所需项目资金上。鼓励国家贴息贷款、银行贷款、外资和民营资本的多元化战略,在产业发展上,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鼓励地区优势产业发展,并促使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借“东北战略”的东风进行地区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必将给参与该地区对外开放发展和进行经济合作的域外国家或地区提供难得的投资和贸易机遇。进而更深入地分享中国经济多年来高速增长的丰硕果实。日本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泡沫经济后。一直难以再现战后几十年高速增长的辉煌,考虑到日本经济容量和增长基础与中国差异较大,或许不能唯增长速度是瞻,但看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态势以及信息工业的蓬勃发展。日本确实也需要认真做出长远选择了,“脱亚入欧”到“重新入亚”的转变需要一个切入点,而在这个切入点上既要认真选择对手也要认真选择方式。
“东北战略”的实施为中日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而且日本方面一致也对此保持了较高的关注。早在中国宣布“东北战略”之初。包括日中经济协会会长渡里杉一郎在内的企业界“大腕”就频繁造访中国东北。考察合作领域。随后,日本方面一直对“东北战略”给予高度关注,并认为日本企业对外投资中有可能从以往“择国而投”发展为“择地而投”。另据报道,2004年9月13日,日本经团联会长奥田硕结束东北之行的考察明确表示。日本企业会继续支持中国东北的经济振兴。2004年以来。中日两国东北地区官员、企业界和学术界先后在仙台、东京等地举行了经济合作研讨会,并签署了《东北经济合作备忘录》,初步勾画了两国东北地区开展经贸往来与合作的蓝图。
随着“东北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以及“十一五”计划的展开,通过东北地区加强中日合作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实施空间。
三、经济合作的未来发展
从20世纪战后到90年代中期。东亚地区大致经历四次产业结构转移的浪潮。日本、“四小龙”、东盟四国和中国经济依次起飞。形成了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区域内产业转移主要基于比较优势的发挥,通过工业先行国家对工业后行国家的直接投资和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技术转移。带动后行国家相关产业发展。并促进对应贸易从而进一步强化这种经济联系。
进入新千年之后,产业转移的趋势仍然存在,但由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东亚各国的经济基础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产业结构的转移更加趋于复杂,趋于多样化,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是。资本和技术密集的机械设备制造业的转移步伐明显加快。在亚洲,日本和韩国的机械设备制造业发展水平高、优势大,而且近些年来对亚洲其他地区就该领域的直接投资规模较大。
根据日本财务省的资料显示,2001年~2003年,日本在中国制造业的直接投资不断上升,且速度有加快的趋势,2003年日本对中国制造业直接投资额为2 773亿日元,比上年增长62.0%。其中,机械制造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居于前三位的运输机械制造业、电器机械制造业和一般机械制造业,2003年分别为958亿日元、497亿日元和399亿日元,三者在制造业直接投资中加和比重为66.9%,可见,以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增加是日本近年来产业结构转移的主要特征。
中国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振兴,欠缺的是资本和技术等控制性资源,优势在于深厚的工业基础,尤其是在一般机械制造、专用设备制造和交通设备制造等产业领域均具有较大比较优势,其产出能力和技术积聚效应都在全国机械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东北战略”实施以来,东北三省的优势产业发展迅速,其中,汽车制造业作为吉林省第一大支柱产业的地位不断强化;辽宁省装备制造业2006年前三个季度完成增加值699亿元,增长22%:黑龙江省装备制造等六大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5%。
产业转移的发生需要的产业结构的契合性基础以及比较优势的互补,而这两方面正是东北地区与日本加强经济合作的有利因素。一方面,东北地区有承接机械设备制造业区域转移的工业基础,而机械设备制造业正是日本对中国直接投资的主流领域;另一方面,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最急缺的是支付优化升级的资本和先进技术,而日本工业化和现代化积累起来的资本和技术优势在东亚地区无人能出其右。基于以上,参与区域产业转移的浪潮,加强东北地区与日本的产业合作,对于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形成促进经济发展的合力,以及强化日中合作,会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关键词:经济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振兴东北
一、经济合作的历史
1 经济合作的历史渊源。日本和中国东北地区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在17世纪下半叶之前。东北地区虽然有边境民族纠纷,但从未遭受外来大国的直接侵略。但自鸦片战争之后,随着沙俄东扩和日本西进。中国东北开始卷入日俄的东北亚地缘政治圈。其中,从19世纪末开始。日本先后通过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确立了其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势力范围,尤其是日俄战争后,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继承沙俄在长春以南全部权利,而且增开了长春、吉林等16处为商埠。而且,由于日本在战争中人力、财力耗资巨大,因此在日本国内形成一种对“满洲”(今天的东北地区)的特殊情感,即“中国东北情结”,他们认为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后,在东北地区既得利益的独占和掠夺是理所当然,甚至在“南满仅为日本所有”的口号下,实行“关门”政策,排斥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进入。
帝国主义在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主要表现在向该地区输出“过剩”资本和掠夺资源等方面。日俄的《朴茨茅斯和约》中规定,日本夺得南满铁路的全部利益,并取得长春至旅顺口的铁路及附属权利,并在1906年设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作为侵略中国东北地区的大本营。另外,日本在战争期间和战后,霸占了东北地区许多煤矿和森林资源,榨取了巨额利润。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掠夺了巨额财富和资源,也通过现代采矿、修筑铁路以及发展机械工业为主的洋务运动,奠定了东北地区现代工业的产业基础。
在当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充分认识到日本与中国东北地区存在的较深历史渊源。积极拓展双方公平、互利合作的可能性,以经济的深入合作促进感情认同并化解政治争执,也许,会成为中日历史发展和经济进程的一个新篇章。
2 吉林省与日本经贸合作的现状。考察日本与吉林省经济合作的可能性,不仅要兼顾历史和政治,更要充分关注彼此在最近的经济领域尤其是外贸、投资等方面的联系基础。
在贸易方面,前面已有所论述,日本是吉林省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国之一,2004年,日本对吉林省的进口额、出口额和贸易总额均居东北亚地区各国首位。其中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41284万美元,占吉林省贸易比重的20.80%,根据吉林省统计局资料显示,2005年,吉林省对日出口额为3.72亿美元,仅次于对韩国的5,39亿美元,居第二位。换个角度看。加强与吉林省经贸合作对日本贸易发展也是一个很好的促进,2003年。日本同东北地区的贸易存在12.8亿美元的逆差。而在吉林省却保持着6.85亿美元的贸易顺差,而且随着近年来日本在中国整个市场尤其是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市场占有率的下降。因此进一步加强同中国东北地区尤其是吉林省的贸易合作对改善日本贸易收支。稳固其中国市场份额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投资方面,2005年。共有24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在吉林省进行直接投资,其中超过1000万美元的投资来源于8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年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的87.4%;日本排名第6。这和2004年的位次一样,但FDI金额却下降了0.18亿美元。日本在吉林省的投资规模和其作为投资大国的地位不相称,2005年。日本在中国的FDI总额为65.3亿美元,是亚洲地区中对中国直接投资的第二大国。占全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10.82%。但在吉林省的比重却只有4.84%,落后于全国水平将近6个百分点。
另外,日本在东北地区尤其是在吉林省直接投资的项目规模偏小。缺乏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的参与。2003年,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三省的项目平均规模分别为172.7万美元、243.4万美元和185.0万美元,吉林省的最低且与中国香港和美国的投资规模相比有较大差距。虽然最近几年来。这一状况有所改善。但是包括吉林省在内的东北地区尚未成为日本大型跨国公司主要的资本输出地。
较其它国家和地区在吉林省的投资规模和日本与吉林省的贸易密切程度而言。日本在该地区的直接投资规模还有待提高,尤其是要提高日本大型跨国公司参与的积极性和资本投入量。这需要双方就招商引资的许多柔性、硬性合作激励和长期策略达成共识。
二、经济合作的促进因素
1 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近些年来。随着WTO相关谈判进展的放缓和新区域主义的快速兴起,以欧美为中心的区域合作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展开。在这一汹涌的区域合作浪潮中,亚洲地区尤其是太平洋沿岸国家也不甘落后,无论是东盟积极倡导的“10 3”合作体系。还是日益凸现其重要性的“东北亚共同体”(NEAC)的构建,都已在激烈的探讨和局部的实践中。权衡诸方面利益得失。东亚国家或地区或许在对待区域经济合作形式以及实现路径选择等方面。态度和参与热情并不完全一致,但随着东亚地区以贸易和直接投资为核心的经济依存关系的逐步深入。就加强基于地缘经济区域合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上却已基本达成共识。
较“10 3”合作机制的进一步深入,“东北亚共同体”的构建更显关键。因为没有东北亚区域内的中、日、韩三国的密切协作和积极支持。东盟内部既缺乏领导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的经济主导国。也没有能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强大话语权的政治大国,因此,作为核心之核心的日中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任何稳固的区域合作机制都不可能一步到位。制度性安排和官方会晤也只是加强和完善区域合作的规范性保障,起基础和关键作用的终归是基于利益导向的相互经济渗透和依赖的不断深入。我们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有必要细化到相关性较高的次区域双边合作。更要充分考虑到对象国家内各个地区经济的具体特点和不同优势,从而做到主次分明。先后有序。经过前文的分析,我们知道包括吉林省的东北地区和日本在进出口贸易和直接投资等方面有着较强的关联性和依赖性。而且有着较深的历史渊源和地域优势。因此。积极推动东北地区与日本经济合作不仅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且对推动东北亚经济体甚至东亚经济一体化有着积极作用。
2 “振兴东北战略”为中日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机。2002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做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重大决策。2003年10月,中共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成立由总理任组长的政府专门领导小组和“振兴东北办”。继实施沿海开放、西部开发战略之后,着重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初东北三省分 别制订和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实施纲要》,标志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中央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一项重大战略(以下简称“东北战略”),今后一段时间内,政府必将对东北地区的保持高度重视和政策的长期稳定。这给参与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和发展的周边国家提供了崭新的机遇。一方面。国家大力支持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随着全长1380公里的东北东部铁道通道开工建设,以及高速公路、水电、码头工程和航运、海运设施的交付使用,东北地区促使经济振兴和对外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的硬件基础在不断趋于加强;另一方面,在“东北战略”的实施中。中央和地方政府也在不断改善招商引资和促进外贸发展的软环境建设,在体制机制改革上,企业联合重组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伐加快,2005年,辽、吉、黑三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增加值分别比2002年下降11、4和9个百分点。在振兴所需项目资金上。鼓励国家贴息贷款、银行贷款、外资和民营资本的多元化战略,在产业发展上,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鼓励地区优势产业发展,并促使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借“东北战略”的东风进行地区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必将给参与该地区对外开放发展和进行经济合作的域外国家或地区提供难得的投资和贸易机遇。进而更深入地分享中国经济多年来高速增长的丰硕果实。日本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泡沫经济后。一直难以再现战后几十年高速增长的辉煌,考虑到日本经济容量和增长基础与中国差异较大,或许不能唯增长速度是瞻,但看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态势以及信息工业的蓬勃发展。日本确实也需要认真做出长远选择了,“脱亚入欧”到“重新入亚”的转变需要一个切入点,而在这个切入点上既要认真选择对手也要认真选择方式。
“东北战略”的实施为中日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而且日本方面一致也对此保持了较高的关注。早在中国宣布“东北战略”之初。包括日中经济协会会长渡里杉一郎在内的企业界“大腕”就频繁造访中国东北。考察合作领域。随后,日本方面一直对“东北战略”给予高度关注,并认为日本企业对外投资中有可能从以往“择国而投”发展为“择地而投”。另据报道,2004年9月13日,日本经团联会长奥田硕结束东北之行的考察明确表示。日本企业会继续支持中国东北的经济振兴。2004年以来。中日两国东北地区官员、企业界和学术界先后在仙台、东京等地举行了经济合作研讨会,并签署了《东北经济合作备忘录》,初步勾画了两国东北地区开展经贸往来与合作的蓝图。
随着“东北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以及“十一五”计划的展开,通过东北地区加强中日合作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实施空间。
三、经济合作的未来发展
从20世纪战后到90年代中期。东亚地区大致经历四次产业结构转移的浪潮。日本、“四小龙”、东盟四国和中国经济依次起飞。形成了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区域内产业转移主要基于比较优势的发挥,通过工业先行国家对工业后行国家的直接投资和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技术转移。带动后行国家相关产业发展。并促进对应贸易从而进一步强化这种经济联系。
进入新千年之后,产业转移的趋势仍然存在,但由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东亚各国的经济基础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产业结构的转移更加趋于复杂,趋于多样化,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是。资本和技术密集的机械设备制造业的转移步伐明显加快。在亚洲,日本和韩国的机械设备制造业发展水平高、优势大,而且近些年来对亚洲其他地区就该领域的直接投资规模较大。
根据日本财务省的资料显示,2001年~2003年,日本在中国制造业的直接投资不断上升,且速度有加快的趋势,2003年日本对中国制造业直接投资额为2 773亿日元,比上年增长62.0%。其中,机械制造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居于前三位的运输机械制造业、电器机械制造业和一般机械制造业,2003年分别为958亿日元、497亿日元和399亿日元,三者在制造业直接投资中加和比重为66.9%,可见,以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增加是日本近年来产业结构转移的主要特征。
中国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振兴,欠缺的是资本和技术等控制性资源,优势在于深厚的工业基础,尤其是在一般机械制造、专用设备制造和交通设备制造等产业领域均具有较大比较优势,其产出能力和技术积聚效应都在全国机械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东北战略”实施以来,东北三省的优势产业发展迅速,其中,汽车制造业作为吉林省第一大支柱产业的地位不断强化;辽宁省装备制造业2006年前三个季度完成增加值699亿元,增长22%:黑龙江省装备制造等六大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5%。
产业转移的发生需要的产业结构的契合性基础以及比较优势的互补,而这两方面正是东北地区与日本加强经济合作的有利因素。一方面,东北地区有承接机械设备制造业区域转移的工业基础,而机械设备制造业正是日本对中国直接投资的主流领域;另一方面,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最急缺的是支付优化升级的资本和先进技术,而日本工业化和现代化积累起来的资本和技术优势在东亚地区无人能出其右。基于以上,参与区域产业转移的浪潮,加强东北地区与日本的产业合作,对于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形成促进经济发展的合力,以及强化日中合作,会是一个双赢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