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教育是青年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国务院文件明确将“健康第一”作为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然而我国体育教学工作并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本文就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存在不重视、轻理念、少管理、松考核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通过加大宣传、强化管理、重视理念养成和严格考核体系等举措来保证教学效果的实现,达到体育教学应有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创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G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0-0152-02
1 医学院校体育教学问题
1. 1 体育课不受重视
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学和其他的高校体育教育一样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高校很多学生都知道体育锻炼很重要这一回事,但是也就只是知道,行动上从来都是无关紧要。大学中的体育课更多的成为了学校的要求而非自我的需要,对待体育课持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上课纪律散漫。这种态度是我国长期以来重视智力培养而轻视体育锻炼的弊端,这种重智力轻体力的出发点在于一贯认为体育锻炼是为了更好地学好文化课的出发点上,因此高考结束,学生文化课的高压解除,体育运动自然就被放在了非必需的位置上。都知道体育运动是一个必要的事情,但是在行动上却将之摆在一个可有可无的事情。所以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进入高校后,不是因为时间越来越充裕而增加体育运动的时间,反而体育运动越来越被忽视,可有可无,将体育运动当做一个负担。更因为很多学生进入高校之后开始熬夜、长时间玩电脑等原因,使得身体进入严重的亚健康状态,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没有提高反而变差了。其次是老师的态度也助长了学生将体育课看作是一个得过且过课程的风气。大学的体育课一般都是一个星期一次课,因此很多老师认为就算再用心也没有什么效果,因此体育课更多是被当作是一种教学任务,更不期待学生能够达到一个什么程度,最终导致大学体育越来越形式化,老师不作要求,一般只要你不要老是缺课就能给过,学生更是不认真对待,这就导致了一种恶性循环。
1. 2 体育教学项目多样性不足和教学模式单调
但是目前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学项目仍然以传统的项目为主,比如篮球、乒乓球、踢毽之类的,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少。现代的学生崇尚自由和个性,他们很多都有对新项目的需求,因此传统的项目已经不能够满足他们。对于学生来说,大学课堂应该是能让他们学到新东西的地方,而如果满足不了,那么上不上课都无所谓了。很多学校因为师资和硬件上的不足,根本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多样化的要求,因此也打击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传统的项目也有传统项目的魅力,要是课上得好还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然而目前医学院校的体育课虽然经过改革,但主要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多大的变化,都以先热身,后示范,再分组练习的模式进行,教学模式没有新意,对学生主动性方面的鼓励较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很少,因此学生上课的激情调动不起来。
1. 3 教学场地和体育器材不足
教学场地是体育教学的基本条件,各大医学院校随着逐年的扩大招生,学校的体育场地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出现占用体育场地移作他用的情况,使得各种场馆缺乏的现象更加严重。有的学校还将校园自有场馆外租经营使用,也加剧了高校场馆资源紧张,引起学生的不满。体育场馆的不足也造成了很多项目没有办法开课,大大打击到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体育器材是体育教学活动必要的教学设备,而目前很多医学院校经常存在体育器材不足的情况。纵然经费是一个原因,但更多的是由于质量和保养方面的原因。当前由于体育器材市场混乱,而没有专业人士负责采购,致使所购买的体育器材质量参差不齐。不达标的体育器材一方面影响到体育器材的使用周期,另一方面则给老师和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埋下安全隐患。而是否保养得当则直接关系着体育器材的使用周期。适当的保养对延长使用周期非常的重要。而目前高校体育器材基本上都存在“重购买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的现象,往往出现每年投入很大的资金投入购买器材,但是仍然出现器材紧缺的情况。
1. 4 忽视体育理念的培养
体育教育属于教育的范畴,不仅要重视运动技能方面的教学,更要重视运动理念方面的培养。很多学校在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口号下而使体育教学越来越像一种老师置身事外的学生游戏,使得体育教学的教育功能下降。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纳入教学领域是要发挥学生在教育中主体性作用,改变传统教学中老师独裁式的存在而导致的学生兴趣缺乏、教学效果不明显的现象。改革的目的在于要提高效果,而非为了改变方式而改变方式,绝不可忽视教的作用的发挥。在松散性的教学模式下,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同样导致教学效果淡化,这样带来结果比独裁式的教学效果更为严重,至少独裁式的教学能够使教育理念进入学生的头脑,引起学生们一定的重视,但是松散性课堂中老师角色的淡化将使我们的体育教育离我们的教育目标越来越远。
2 体育创新教学建议
2. 1 重新认识体育课
要改变人们对体育教学的看法可以先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改变学生对体育课一贯的看法,让他们明白体育课也可以很精彩。让学生明白体育课不只是学一些运动技能,更不只是被动地接受训练,体育课不仅可以达到对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还可以依靠老师的帮助挖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发展的可能性,更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上一门自己想要的体育教学课!另一方面,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重视教学目标的实现。体育教学除了要教会学生所学该项项目的基本技能,还要让学生学会和体验到体育运动的坚持、拼搏、合作精神。在教学中不应该敷衍也不应该淡化教师的作用,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同时开展其他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与同伴的协作中,找到合作的乐趣。而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就要严格对学生的考核,杜绝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的情况。
2. 2 丰富教学项目,改革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中重视教学的可接受性,满足学生自我发展和满足的需要,重视课堂项目的可发展性,通过短暂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增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体育教学课程应该充分注意到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重视和运用体育运动处方的理念根据差异性确定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教学模式,并使每个学生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教学教授现代学生所需要和乐于接受的体育健康知识、技能和身体锻炼方法。
2. 3 重视终身体育运动理念的养成
高校课堂是体育运动理念形成的重要阵地,不能忽视大学对学生运动理念形成的培养。学校体育不再是学生在校期间体力的增强和运动能力的提高,而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入门期和打基础的阶段。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生坚持锻炼的前提,体育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自愿自主地参加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通过体育运动实践,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同时,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的态度和习惯。医学院的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显得更加重要。大学校园是多数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站,因此大学体育课所担负的职责更加重要,要让他们学会在任何匆忙的学习和工作中都要不放弃体育运动的意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锻炼习惯。
2. 4 建立严格和人性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良好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可以敦促学生加强锻炼,更加敦促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注重教学效果,都将对体育教学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要建立相对严谨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要将教学结果和教学过程评价结合起来,还要建立一种多角度的综合的评价体系。
3 结 论
人与人之间从来都是不同的,学生体质方面更加没有可以划线的体质标准,我们的教育也不能追求让所有的学生在经过某一段时间的体育学习后都可以达到一个统一的好成绩,所谓的好成绩本身就是相对的。我们的教学要求最基本的是健康第一,提高优先。我们是要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兼顾到不同体质类型的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成长和快乐而不是降低标准。针对体育运动中的弱势群体,利于帮助他们克服自卑的心理,享受到运动的乐趣,更能培养他们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让他们在不断的自我超越中,实现身心的发展。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的是学生体质的不同、学生整体体质的下降并不能成为我们降低评价体系的原因。特别是医学院校的学生,一方面健康的身体是学生学好医学知识的基础,而能否学好医学在未来则关系到他人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在他们将来走上岗位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作息不规律,长时间精神高度集中的时候非常多,因此在体质方面,相对于常人,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更高。因此学生的身体可以是较差的底子,但是不能听之任之,对他们的体育考核不仅不能放松,反而应该更为严格。对医学院校的学生要树立低起点、高标准的评价体系,不再要求更高更快更强,但是学生健康的指数一定要有所提高。
最后,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以求更加有效从各方面来实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在教学中应该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研究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树立终身健身的体育运动理念,让健身真正走进他们的学生生活中。
参考文献:
[1]曹建承.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探索[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3).
[2]陈晓荣,朱宝成. 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的思考[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1).
[3]黄荔生.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素质教育思路和实践探索[J]. 福建医学院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4]谭达顺. 高校体育健康教学存在的问题现状与对策探讨[J]. 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5).
[5]尹刚. 基于终身教育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 当代体育科技,2013(25).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创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G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0-0152-02
1 医学院校体育教学问题
1. 1 体育课不受重视
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学和其他的高校体育教育一样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高校很多学生都知道体育锻炼很重要这一回事,但是也就只是知道,行动上从来都是无关紧要。大学中的体育课更多的成为了学校的要求而非自我的需要,对待体育课持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上课纪律散漫。这种态度是我国长期以来重视智力培养而轻视体育锻炼的弊端,这种重智力轻体力的出发点在于一贯认为体育锻炼是为了更好地学好文化课的出发点上,因此高考结束,学生文化课的高压解除,体育运动自然就被放在了非必需的位置上。都知道体育运动是一个必要的事情,但是在行动上却将之摆在一个可有可无的事情。所以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进入高校后,不是因为时间越来越充裕而增加体育运动的时间,反而体育运动越来越被忽视,可有可无,将体育运动当做一个负担。更因为很多学生进入高校之后开始熬夜、长时间玩电脑等原因,使得身体进入严重的亚健康状态,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没有提高反而变差了。其次是老师的态度也助长了学生将体育课看作是一个得过且过课程的风气。大学的体育课一般都是一个星期一次课,因此很多老师认为就算再用心也没有什么效果,因此体育课更多是被当作是一种教学任务,更不期待学生能够达到一个什么程度,最终导致大学体育越来越形式化,老师不作要求,一般只要你不要老是缺课就能给过,学生更是不认真对待,这就导致了一种恶性循环。
1. 2 体育教学项目多样性不足和教学模式单调
但是目前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学项目仍然以传统的项目为主,比如篮球、乒乓球、踢毽之类的,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少。现代的学生崇尚自由和个性,他们很多都有对新项目的需求,因此传统的项目已经不能够满足他们。对于学生来说,大学课堂应该是能让他们学到新东西的地方,而如果满足不了,那么上不上课都无所谓了。很多学校因为师资和硬件上的不足,根本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多样化的要求,因此也打击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传统的项目也有传统项目的魅力,要是课上得好还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然而目前医学院校的体育课虽然经过改革,但主要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多大的变化,都以先热身,后示范,再分组练习的模式进行,教学模式没有新意,对学生主动性方面的鼓励较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很少,因此学生上课的激情调动不起来。
1. 3 教学场地和体育器材不足
教学场地是体育教学的基本条件,各大医学院校随着逐年的扩大招生,学校的体育场地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出现占用体育场地移作他用的情况,使得各种场馆缺乏的现象更加严重。有的学校还将校园自有场馆外租经营使用,也加剧了高校场馆资源紧张,引起学生的不满。体育场馆的不足也造成了很多项目没有办法开课,大大打击到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体育器材是体育教学活动必要的教学设备,而目前很多医学院校经常存在体育器材不足的情况。纵然经费是一个原因,但更多的是由于质量和保养方面的原因。当前由于体育器材市场混乱,而没有专业人士负责采购,致使所购买的体育器材质量参差不齐。不达标的体育器材一方面影响到体育器材的使用周期,另一方面则给老师和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埋下安全隐患。而是否保养得当则直接关系着体育器材的使用周期。适当的保养对延长使用周期非常的重要。而目前高校体育器材基本上都存在“重购买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的现象,往往出现每年投入很大的资金投入购买器材,但是仍然出现器材紧缺的情况。
1. 4 忽视体育理念的培养
体育教育属于教育的范畴,不仅要重视运动技能方面的教学,更要重视运动理念方面的培养。很多学校在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口号下而使体育教学越来越像一种老师置身事外的学生游戏,使得体育教学的教育功能下降。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纳入教学领域是要发挥学生在教育中主体性作用,改变传统教学中老师独裁式的存在而导致的学生兴趣缺乏、教学效果不明显的现象。改革的目的在于要提高效果,而非为了改变方式而改变方式,绝不可忽视教的作用的发挥。在松散性的教学模式下,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同样导致教学效果淡化,这样带来结果比独裁式的教学效果更为严重,至少独裁式的教学能够使教育理念进入学生的头脑,引起学生们一定的重视,但是松散性课堂中老师角色的淡化将使我们的体育教育离我们的教育目标越来越远。
2 体育创新教学建议
2. 1 重新认识体育课
要改变人们对体育教学的看法可以先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改变学生对体育课一贯的看法,让他们明白体育课也可以很精彩。让学生明白体育课不只是学一些运动技能,更不只是被动地接受训练,体育课不仅可以达到对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还可以依靠老师的帮助挖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发展的可能性,更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上一门自己想要的体育教学课!另一方面,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重视教学目标的实现。体育教学除了要教会学生所学该项项目的基本技能,还要让学生学会和体验到体育运动的坚持、拼搏、合作精神。在教学中不应该敷衍也不应该淡化教师的作用,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同时开展其他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与同伴的协作中,找到合作的乐趣。而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就要严格对学生的考核,杜绝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的情况。
2. 2 丰富教学项目,改革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中重视教学的可接受性,满足学生自我发展和满足的需要,重视课堂项目的可发展性,通过短暂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增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体育教学课程应该充分注意到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重视和运用体育运动处方的理念根据差异性确定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教学模式,并使每个学生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教学教授现代学生所需要和乐于接受的体育健康知识、技能和身体锻炼方法。
2. 3 重视终身体育运动理念的养成
高校课堂是体育运动理念形成的重要阵地,不能忽视大学对学生运动理念形成的培养。学校体育不再是学生在校期间体力的增强和运动能力的提高,而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入门期和打基础的阶段。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生坚持锻炼的前提,体育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自愿自主地参加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通过体育运动实践,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同时,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的态度和习惯。医学院的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显得更加重要。大学校园是多数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站,因此大学体育课所担负的职责更加重要,要让他们学会在任何匆忙的学习和工作中都要不放弃体育运动的意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锻炼习惯。
2. 4 建立严格和人性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良好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可以敦促学生加强锻炼,更加敦促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注重教学效果,都将对体育教学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要建立相对严谨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要将教学结果和教学过程评价结合起来,还要建立一种多角度的综合的评价体系。
3 结 论
人与人之间从来都是不同的,学生体质方面更加没有可以划线的体质标准,我们的教育也不能追求让所有的学生在经过某一段时间的体育学习后都可以达到一个统一的好成绩,所谓的好成绩本身就是相对的。我们的教学要求最基本的是健康第一,提高优先。我们是要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兼顾到不同体质类型的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成长和快乐而不是降低标准。针对体育运动中的弱势群体,利于帮助他们克服自卑的心理,享受到运动的乐趣,更能培养他们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让他们在不断的自我超越中,实现身心的发展。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的是学生体质的不同、学生整体体质的下降并不能成为我们降低评价体系的原因。特别是医学院校的学生,一方面健康的身体是学生学好医学知识的基础,而能否学好医学在未来则关系到他人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在他们将来走上岗位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作息不规律,长时间精神高度集中的时候非常多,因此在体质方面,相对于常人,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更高。因此学生的身体可以是较差的底子,但是不能听之任之,对他们的体育考核不仅不能放松,反而应该更为严格。对医学院校的学生要树立低起点、高标准的评价体系,不再要求更高更快更强,但是学生健康的指数一定要有所提高。
最后,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以求更加有效从各方面来实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在教学中应该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研究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树立终身健身的体育运动理念,让健身真正走进他们的学生生活中。
参考文献:
[1]曹建承.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探索[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3).
[2]陈晓荣,朱宝成. 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的思考[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1).
[3]黄荔生.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素质教育思路和实践探索[J]. 福建医学院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4]谭达顺. 高校体育健康教学存在的问题现状与对策探讨[J]. 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5).
[5]尹刚. 基于终身教育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 当代体育科技,20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