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比传统教学手段有着更强的优越性,它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综合运用,诱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能够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改变教学情景,使复杂的教学简单化,抽象的教学形象化。对于深化数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多媒体教育技术是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它能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学习情境,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素质。那么,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中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呢?本人现结合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新课标中强调指出:数学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从学生的经验和已获得的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为学生创造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形声、动画兼备的特点创设各种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如在教学《第几》一课时,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我先利用多媒体软件画了美丽的森林,然后依次画上了小刺猬、小猴子、老虎、小鸟、小鹿,边画边讲故事:美丽的森林里住进了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它们今天都住到新家了。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都住在什么地方……这节课我创设了一个生动而有趣的问题情境,我们一起编故事,一起讲故事,让学生犹如进入了一个美丽的大家园。通过巧妙新颖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进一步积极思维。
二、化復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
在平时教学中,有些重点和难点学生往往不容易理解,不容易突破,主要原因是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丰富,观察事物不容易全面具体。因此,教师要采取容易使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把复杂知识简单化,把抽象内容形象化,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通过观察和比较,一步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进一步地把握知识的本质。
如在讲解“7的乘法口诀”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特征的来源和方法并能熟记口诀这一重点,我先在电脑上出示了七巧板并介绍七巧板的发明及组成,接着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七巧板摆一摆并要求摆出不同图形,学生交流并探究。教师问:摆这些图案一共用了多少个七巧板?学生汇报,然后通过动画演示学生摆出的不同图形,每多摆一个图案就多用7个七巧板,想一想学过的“求几个几是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学生写出相应的算式并编出口诀并举一反三。反复演示几遍,让学生自己感觉并能体会到7的乘法口诀,再问学生怎么样记7的乘法口诀更快,让学生自己交流心得并积累方法,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更好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这样便能无声地传递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三、联系生活,体验生成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运用多媒体逼真、生动的画面以及动听、悦耳的音响让学生身临其境,认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明白事物的本质,掌握数学规律。
如在讲解“关于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学生一直对“速度和”的理解比较困难,如果用实物或图片进行直观演示,由于时空限制,很难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而运用多媒体模拟运动过程,学生就很容易地总结出两地距离就是用“速度和乘以相遇时间”这一规律。又如,在行程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从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已知相遇时间,求速度和以及已知总路程及各自的速度求相遇时间。这些题目均可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通过演示,学生既理解了一些教学术语,又理解了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了列式根据。
四、精心设计,巩固新知
众所周知,在传统教学中,练习总是通过黑板、试卷等呆板模式呈现,浪费时间又枯燥,让学生容易感到厌烦。我们可以结合多媒体中的文字、声音、图像、视频设计出多层次练习,让练习变得丰富、有趣、新颖,让数学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维目标的培养,得到更好的巩固。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是教育改革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就可以盘活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更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学生也能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个性化的独立学习者。我们相信,有教师的辛勤劳动,有多媒体教育技术的辅助,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方式与教学过程一定会发生重要的变化。当然,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是把“双刃剑”,因此,我们应当充分挖掘其独特优势,扬长避短,巧妙地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开创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办公室.浙江省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 何克抗.多媒体教育应用的重大意义及发展趋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责编 潘冰)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多媒体教育技术是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它能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学习情境,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素质。那么,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中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呢?本人现结合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新课标中强调指出:数学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从学生的经验和已获得的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为学生创造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形声、动画兼备的特点创设各种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如在教学《第几》一课时,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我先利用多媒体软件画了美丽的森林,然后依次画上了小刺猬、小猴子、老虎、小鸟、小鹿,边画边讲故事:美丽的森林里住进了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它们今天都住到新家了。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都住在什么地方……这节课我创设了一个生动而有趣的问题情境,我们一起编故事,一起讲故事,让学生犹如进入了一个美丽的大家园。通过巧妙新颖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进一步积极思维。
二、化復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
在平时教学中,有些重点和难点学生往往不容易理解,不容易突破,主要原因是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丰富,观察事物不容易全面具体。因此,教师要采取容易使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把复杂知识简单化,把抽象内容形象化,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通过观察和比较,一步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进一步地把握知识的本质。
如在讲解“7的乘法口诀”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特征的来源和方法并能熟记口诀这一重点,我先在电脑上出示了七巧板并介绍七巧板的发明及组成,接着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七巧板摆一摆并要求摆出不同图形,学生交流并探究。教师问:摆这些图案一共用了多少个七巧板?学生汇报,然后通过动画演示学生摆出的不同图形,每多摆一个图案就多用7个七巧板,想一想学过的“求几个几是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学生写出相应的算式并编出口诀并举一反三。反复演示几遍,让学生自己感觉并能体会到7的乘法口诀,再问学生怎么样记7的乘法口诀更快,让学生自己交流心得并积累方法,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更好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这样便能无声地传递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三、联系生活,体验生成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运用多媒体逼真、生动的画面以及动听、悦耳的音响让学生身临其境,认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明白事物的本质,掌握数学规律。
如在讲解“关于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学生一直对“速度和”的理解比较困难,如果用实物或图片进行直观演示,由于时空限制,很难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而运用多媒体模拟运动过程,学生就很容易地总结出两地距离就是用“速度和乘以相遇时间”这一规律。又如,在行程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从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已知相遇时间,求速度和以及已知总路程及各自的速度求相遇时间。这些题目均可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通过演示,学生既理解了一些教学术语,又理解了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了列式根据。
四、精心设计,巩固新知
众所周知,在传统教学中,练习总是通过黑板、试卷等呆板模式呈现,浪费时间又枯燥,让学生容易感到厌烦。我们可以结合多媒体中的文字、声音、图像、视频设计出多层次练习,让练习变得丰富、有趣、新颖,让数学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维目标的培养,得到更好的巩固。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是教育改革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就可以盘活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更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学生也能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个性化的独立学习者。我们相信,有教师的辛勤劳动,有多媒体教育技术的辅助,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方式与教学过程一定会发生重要的变化。当然,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是把“双刃剑”,因此,我们应当充分挖掘其独特优势,扬长避短,巧妙地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开创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办公室.浙江省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 何克抗.多媒体教育应用的重大意义及发展趋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责编 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