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综合实践课涉及的内容较为丰富,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进行探索,从而提高其知识运用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方面的重大突破,能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本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策略展开研究,以供相关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初中生;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于人才资源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往的技能单一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落后的培养观念。各个行业都亟需大批量综合性人才,实践技能与理论技能在企业招聘过程中都是被重点评估的水平因素。因此,采取科学的措施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对于学生日后的个人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就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尤其对于初中生而言,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更需要进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策略
1、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動手实践的愿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各科教学中,都无法忽略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实践活动课程也不例外。从当前我国初中实践课的开展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对于实践活动的兴趣关注点存在偏差,喜欢实践课程的原因主要是觉得可以摆脱枯燥的课堂,而对于实践活动本身的开展意义认识不足,所以课程开展效果也不尽如人意。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可以通过确立一个情境主题,让学生以情境为中心展开一系列实践活动,避免实践内容过于随意。
如在学习传统文化时,开展一期以“剪纸”为主题的情境活动,事先将与剪纸文化有关的信息资料整理成PPT,在活动中进行展示,然后再结合这些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悠久的剪纸文化,包括可剪纸的符号类型及代表意义等,最后让学生亲自剪纸,这样学生对于剪纸文化就会有系统的认识,而不会简单地认为剪纸就是剪着玩。这种情景创设模式既可以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愿望,又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这也是一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以探究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一直以来,一些班主任在教学中仍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优化课堂教学工作。学习的根本目的是探索真理、发现真理。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学科教学与学生生活出现了偏差,导致学生未能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具有发现性质及创新性质的学科,在这一学科的教学中,班主任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生为本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实践灵活掌握所学知识。在教学活动中,班主任应充分意识到活动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并为学生搭建探究相关平台。此外,班主任应通过实践操作促进学生的主动成长,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深化学生的认知,使学生构建新的知识体系,进而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及的全面提升。
在教学初始阶段,班主任可以通过多媒体工具为学生播放视频短片《鲁班发明锯子》,使学生生动形象地了解仿照自然界事物可以产生新的工具。其中,仿生的一大作用就是创造具备不同适用范围、不同功能及满足不同需求的工具。要想使学生深入了解仿生的相关知识,班主任应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和探索。
3、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班主任在开展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要鼓励和支持学生发散思维,除了研究既有的实践内容,还要大胆进行创新实践,敢于提出不同想法,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学习“百合花折纸”一课时,常规的百合花折法是折出三瓣花,但是有些学生可能还想折出四瓣花甚至六瓣花。对于有非常规思维的学生,
班主任应当多给予支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尝试,而不是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此外,对于有创新性的作品班主任要重点展示,还可以让创作者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介绍和现场演示,并让大家对创新作品进行品评。这样可以让其他学生看到与众不同的实践结果,有利于突破学生单一固化的思维。
4、以生活为依托,让活动回归生活
生活是知识的源头,任何一门科学都是以生活为基础的。学生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及社会生活中都可以获得丰富的经验。生活是教育活动的基础。为了有效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班主任应将教育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一方面,在教学新知识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到新知识和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契合点,使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学习丰富的知识。另一方面,在教学活动中,班主任需要将教学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避免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距离感。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掌握知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也有利于实践课程回归生活。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班主任应全面挖掘生活元素,创设多样化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不断理解、感知和体验知识,从而提高其创新能力。
5、通过评价增强学生动手实践的信心
班主任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活动评价机制,通过问卷调查或者网络投票等方式,让学生对实践活动中每个人的表现或制作的作品进行评价,这样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而且能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有个全面的认识。如可以开设手工制作或编织的劳动技术培训,对学生制作过程中的表现或作品给予评价,让学生在科学的评价中展示才能,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二、结语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对于提高初中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不能固定不变。班主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和心理特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争取让实践活动的主题尽量贴合生活实际,并且尽可能地扩展实践空间,鼓励学生多创新实践,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陈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下初中劳动与技术教学方法[J].当代教研论丛,2019,(12).
[2]税红.关于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J].最漫画·学校体音美,2018,(15).
[3]刘永祥.浅谈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开展[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06).
新疆和田县实验中学 848000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初中生;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于人才资源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往的技能单一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落后的培养观念。各个行业都亟需大批量综合性人才,实践技能与理论技能在企业招聘过程中都是被重点评估的水平因素。因此,采取科学的措施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对于学生日后的个人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就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尤其对于初中生而言,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更需要进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策略
1、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動手实践的愿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各科教学中,都无法忽略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实践活动课程也不例外。从当前我国初中实践课的开展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对于实践活动的兴趣关注点存在偏差,喜欢实践课程的原因主要是觉得可以摆脱枯燥的课堂,而对于实践活动本身的开展意义认识不足,所以课程开展效果也不尽如人意。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可以通过确立一个情境主题,让学生以情境为中心展开一系列实践活动,避免实践内容过于随意。
如在学习传统文化时,开展一期以“剪纸”为主题的情境活动,事先将与剪纸文化有关的信息资料整理成PPT,在活动中进行展示,然后再结合这些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悠久的剪纸文化,包括可剪纸的符号类型及代表意义等,最后让学生亲自剪纸,这样学生对于剪纸文化就会有系统的认识,而不会简单地认为剪纸就是剪着玩。这种情景创设模式既可以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愿望,又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这也是一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以探究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一直以来,一些班主任在教学中仍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优化课堂教学工作。学习的根本目的是探索真理、发现真理。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学科教学与学生生活出现了偏差,导致学生未能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具有发现性质及创新性质的学科,在这一学科的教学中,班主任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生为本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实践灵活掌握所学知识。在教学活动中,班主任应充分意识到活动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并为学生搭建探究相关平台。此外,班主任应通过实践操作促进学生的主动成长,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深化学生的认知,使学生构建新的知识体系,进而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及的全面提升。
在教学初始阶段,班主任可以通过多媒体工具为学生播放视频短片《鲁班发明锯子》,使学生生动形象地了解仿照自然界事物可以产生新的工具。其中,仿生的一大作用就是创造具备不同适用范围、不同功能及满足不同需求的工具。要想使学生深入了解仿生的相关知识,班主任应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和探索。
3、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班主任在开展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要鼓励和支持学生发散思维,除了研究既有的实践内容,还要大胆进行创新实践,敢于提出不同想法,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学习“百合花折纸”一课时,常规的百合花折法是折出三瓣花,但是有些学生可能还想折出四瓣花甚至六瓣花。对于有非常规思维的学生,
班主任应当多给予支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尝试,而不是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此外,对于有创新性的作品班主任要重点展示,还可以让创作者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介绍和现场演示,并让大家对创新作品进行品评。这样可以让其他学生看到与众不同的实践结果,有利于突破学生单一固化的思维。
4、以生活为依托,让活动回归生活
生活是知识的源头,任何一门科学都是以生活为基础的。学生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及社会生活中都可以获得丰富的经验。生活是教育活动的基础。为了有效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班主任应将教育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一方面,在教学新知识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到新知识和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契合点,使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学习丰富的知识。另一方面,在教学活动中,班主任需要将教学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避免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距离感。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掌握知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也有利于实践课程回归生活。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班主任应全面挖掘生活元素,创设多样化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不断理解、感知和体验知识,从而提高其创新能力。
5、通过评价增强学生动手实践的信心
班主任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活动评价机制,通过问卷调查或者网络投票等方式,让学生对实践活动中每个人的表现或制作的作品进行评价,这样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而且能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有个全面的认识。如可以开设手工制作或编织的劳动技术培训,对学生制作过程中的表现或作品给予评价,让学生在科学的评价中展示才能,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二、结语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对于提高初中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不能固定不变。班主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和心理特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争取让实践活动的主题尽量贴合生活实际,并且尽可能地扩展实践空间,鼓励学生多创新实践,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陈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下初中劳动与技术教学方法[J].当代教研论丛,2019,(12).
[2]税红.关于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J].最漫画·学校体音美,2018,(15).
[3]刘永祥.浅谈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开展[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06).
新疆和田县实验中学 84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