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区域经济主导产业下的校企深度合作视角,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公共实训基地模式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公共实训基地模式融大学生实训、就业、职业选择于一体的新型互补机制,并以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为个案经验,论述了政府主导下公共实训基地的开放式园区形态,讨论了公益性与社会化的嬗变对传统校内实训模式缺陷的修正及就业指导功能的泛化作用。
关键词:公共实训;开放式园区;大学生就业;校企合作;职业选择
作者简介:付艳茹(1962-),女,吉林辽源人,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基础部,副教授;马强(1962-),男,吉林四平人,浙江警官职业学院信息系,教授。(浙江 杭州 310018)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研究”(课题编号:GKA1030040)子课题“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研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GKA10191)、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常规性规划课题资助项目(项目编号:D10JY2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6-0178-03
国内近年来始建的公共实训基地平台是解决大学生社会就业的一种尝试性改革模式,它的提出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仅以浙江省为例,每年新增就业数量达到70万,而全省高职院校每年的毕业生数量达到了40万,但相应的现象却是企业普遍缺乏蓝领和高级技工,其原因与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社会就业体制、学生的择业观念与就业能力等综合因素密切相关。随着浙江省特别是杭州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已经在1~2年的周期内沉淀为了一定的高人力资本存量,且由于毕业生数量众多以及衔接与递推的影响,这种人力资本存量于1~2年周期内的沉淀并不容小觑,它不仅会因劳动力市场过程的波动而引起政府、家庭、个人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损失,还会因人力资本的自然损耗而降低未来的投资收益,其相对的中短期失业风险影响了社会的和谐。
目前,除学生自身可控的学习水平之外,在政府及高校的层面上,公认的最佳路径就是以全真的实训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其中政府主导下的开放式园区型公共实训基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的均衡博弈,有望集成与不同专业对应的全真工作过程的岗位与流程,其社会开放性、专业覆盖面高、功能相对齐全的创新特点,有助于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取和工作技能的形成,是就业导向与职业选择的嬗变。因而,研究开放式园区型公共实训基地的组织形式及普适性规律,既有助于监测模式的有效性及相应的科学评价,也有助于公共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及辅助政府科学决策。
一、开放式园区型公共实训基地的模式特征及现状
开放式园区型公共实训基地的概念由传统的实训基地与大学科技园区延伸而来,它是以园区为依托,结合大学的综合智力资源与社会优势资源,为岗前就业培训、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职业资格获取、职业技能鉴定提供一种支撑的平台和服务的机构。一般它有相对清晰和独立的边界,建设过程由政府主导、院校参与,运行与管理由独立的法人公司承担,运转经费基本上由政府负责。但与传统的实训基地定位不同,它着重突出的是公益性和社会开放性,主要培训大学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在职职工、下岗职工等社会对象。
国内的公共实训基地模式首先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于2005年提出,同年被国家原劳动保障部列为国家高技能人才东部地区培训工程,并按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确定了公共实训的功能定位、规划布局和运作模式。首批以上海、深圳、青岛、无锡、绍兴为五个试点城市,先后建成了“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深圳市高技能人才公共训练基地”、“青岛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无锡市公共实训基地”、“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其中以“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最为典型,它主要是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训的服务和高技能实训的服务。
*注:统计数据截止于2010年5月
浙江省内第一个公共实训基地由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绍兴市人民政府联合创办,建成并投入使用2年来已累计培训各类高技能人才、实践指导教师、大中专毕业生、外来务工人员等25000余人次,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的“国家首批示范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单位”。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是浙江省内由政府与学校联合组建的第2家,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投资3亿元共建,以政府公益性实训平台的形式向社会开放,提供新职业的技能实训。此外,杭州市目前还建立了231家大学生企业实训基地,其中以开放式园区形式的赛博杭州创业工场(2009年11月)最为典型。
这种政府主导下的公共实训基地依托于高等职业院校而建,解决了投资主体的关键问题,它同此前采用开放式园区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模式处于同源的思路,即将开放式园区同公共实训基地融合设计,以大学城的布局而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并且通过园区集成与专业对应的全真工作过程的岗位与流程,兼容科研孵化、生产实训、顶岗实习、创业就业等实训要素,覆盖专业更多、功能更全,学生可在全真工作过程中获取直接经验、形成工作技能,并通过考取国家职业资格而达到政府层面的绩效指标。
从校企的深度合作与发展来看,公共实训基地仅是培养大学生蓝领人才(包括下岗职工、外来务工者等)实际技能的一个载体,其模式在实训机制与教学的融合、对创业的支撑与可持续发展、师资来源以及所蕴含的校企合作关系等方面尚存在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开放式园区型公共实训模式下大学生就业导向与职业选择的嬗变
长期以来,高等院校受资金、场地、师资等多因素的限制,一般传统的校内实训模式多以仿真手段为主,校外实训基地一般以企业兼职实现分担。由于学用存在脱节及企业受经营行为的限制,致使所建实训基地形成了多点布局及形式单一的形态,学生无法连贯性真实体验工作过程,校企双方难以监控实训的质量和效果。采用公共实训模式以后,由于开放式的公共实训基地不以经营行为为主体,一方面是以面向社会提供职业培训为目标,培训的对象也不限制在大学生单一群体,可以集成与不同专业对应的全真工作过程的岗位与流程;另一方面,公共实训基地的运转经费基本上是由政府承担,与传统实训模式的配置条件呈现显著区别的性态,致使在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功能方面发生了高度泛化,最终形成了以公共实训基地模式融大学生实训、就业、职业选择于一体的互补机制,修正了传统方式下以院校为主导的校内实训模式。这种互补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实训的模式已经影响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内涵的外向延伸
教育执政者越来越认识到在现代大学生蓝领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需要激扬文字、纵论天下的人文精神,更需要高技能的职业素质。同时,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基础取决于职业素质的高低,在职业素质形成的时间轴线及贡献上,企业培训远长于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后者仅仅是企业培训的补充,这绝非单纯的就业指导讲座所能替代和解决的问题,而是现代社会转型时期职业选择历经的嬗变。依本质而言,一个具有开放性、专业覆盖面高、功能相对齐全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对大学生人才培养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它在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取和工作技能的形成方面,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而依据职业岗位标准所建立的公共实训基地,是院校对接行业与企业的有机平台,所具有的社会化属性跨越了院校本身固有的范围,较之传统的校内实训模式更具针对性,德国的“双元制”(如大众汽车公司的职工培训体系)便是成功之例。必须看到,国内院校原有的实训模式也曾强调实训基地的共享性,但现实表明,由于缺乏政府的高度介入,共享性远未得以充分体现,而公共实训基地恰可以解决该短板。反之,缺乏对公共实训的正确认识,就将重陷重复建设的迷局,势必使就业指导的功能作用大为减弱。
2.政府主导的公共实训基地模式加大了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引力
以往实训是以政府主导与院校主导而共存,它使区域性的社会总体培训资源处于支离和分隔状态,难以实现效能的最优。不少实训基地在管理上还是“各自为政”,既浪费国家财政资源,又对实现培训资源共享形成了障碍,也造成了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困难。如果说大学生经历高考后走入大学校门视为第一次职业选择的话,那只能算是静态的初选,而社会职业的冷热门更迭以及劳动力需求数量的变化较难与滞后半拍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相匹配,公共实训基地恰弥补了这个缺憾。以往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把“先就业、后择业”视为一种最为经典的工作用语,但如果不考虑学生本身存有不甚正确的就业观以及中国人口基数较大的国情,则难以有效回应院校本身片面追求就业率的质疑,毕竟所用的高技能以所学的专业为支撑。辩证来看,宽口径就业与专业对口本身就可能隐含着一种矛盾,倘若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核心的关联度较弱乃至无甚关系,则势必在一定程度上演绎为厌学的根源之一。
如果深度反思与考察区域经济下的人力资本市场,就可以发现社会劳动力的需求变动影响了院校专业对口率的差异,也深刻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宏观上的大学生技能水准难以脱离适配的对口专业培养。忽视或摒弃之而单纯空谈“先就业、后择业”,容易掩盖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欠缺。而公共实训基地是依据职业岗位的标准而建,具有浓厚的市场竞争机制成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结合得更加紧密,对补充或改良有所欠缺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无裨益。
3.公共实训基地与园区的结合构成了实训、就业、创业的交集
目前国内的公共实训基地无论是否依托于高职院校,都是以开放式园区的形式存在的。考察国外的相关案例,并未发现有政府主导型的单纯公共实训基地,而是一般依附于大学和大型企业参与的开放式园区而存在,如德国的“双元制”、日本的“产学合作”、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虽然是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实现的“学生兼学徒”式的技能训练,但都具有相对独立的边界,只是不同国家的模式不尽相同。如德国的“双元制”和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以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为主,设备资产投入较大,往往依赖于大型企业的高度参与,但政府并不高度介入,而日本的“产学合作”则强调院校与企业和社会的对接及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以名企名校为依托,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科技园(1951)、英国剑桥大学科技园(1970)等均可归为此类。这类知名园区通过社会化运营与管理,重在研发、孵化、毕业、企业培育以及企业成长机制等方面,其中以美国斯坦福大学科技园的形式最为典型,即当今美国加州地区的“硅谷”。目前,国内公共实训基地的样板较多地可以泛化归类为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不同之处只是政府高度介入。以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为例,它与杭州市高职科技创业园同处一个开放式园区的不同地块内,前者是有固定事业编制的独立法人单位,后者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创业园有限公司。首期招商引入了40家企业(包括大学生创业企业)入园创业,仅至2010年年底,园区累计孵化企业62家,现在孵的企业50家,其中大学生创业企业40家。仅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一所学校就在高职科技创业园内通过顶岗、创业的方式带动了大学生510余人,吸纳了210多名学生参与创业。由于实训的设备与企业的设备、实训的过程与生产的过程真实一致,具备产品生产功能,兼顾了企业的内在需求,一部分学生参与了公共实训基地的培训,创业项目受到了牵引式的启发,现已有27家大学生企业的创业项目获无偿资助达122万元。
4.开放式的公共实训与院校学历教育形成了有机互补
公共实训基地通过覆盖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及校企深度合作,兼顾了部门利益的平衡博弈及培训的引领。传统的实训体系是以院校为主体所建的实训基地,它多以配合教学计划中的课程或专业为主干,相对的固定形态很难与日益变化的产业市场相匹配,校内资源浪费或过时的现象未能有效避免。而以往以政府为主体所建的各类实训基地受多因素限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主要问题表现在实训功能的设计受到了中国人口多的国情影响,趋利性的表现强于公益性,往往重蹈了以考代训的“跑量”老路,走入了以单纯考证来代替实训的误区,实训的内容僵化且教条,难以重现企业实际生产与经营的全真工作过程。许多大学生出现了“有证少能”的怪现象,甚至与区域经济主导产业也不相匹配,社会资源浪费现象也同样未能有效避免。因而,二者的结合及深度合作可使政府和院校在着眼于人才培养的“公益性”基点上达成平衡,促使摒弃了各自的利益而使新型的校企深度合作得以持续。
目前,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已经建立完成了与杭州主导产业相匹配的7个实训中心,设有82个实训室,可提供48个职业(工种)的实训,可同时容纳2655名学员参加实训。由于公共实训与杭州市主导产业相匹配,设备设施先进,代表了本地区域经济下主导产业的工作性态,技能实训的针对性、灵活性均优于一般校内立足于课程的技能培训。至2010年年底,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仅对大学生在就业指导方面完成的培训量就超过了20000人,极大地改变了以往校内单纯的就业指导工作性态。
从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运行至今,现有7个实训中心的48个职业(工种)实训项目已经在覆盖大学城14所高校的基础上,推介到了全市整个区域。现已经与位于杭州市的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在内的2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合作条约,并相继在园区内承担了杭州市各类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技能鉴定、技能竞赛等主体活动,在职业院校、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的技能人才和职业教育师资的培训领域真正发挥了园区基地的公共平台功能。
5.开放式园区公共实训基地的公益性和社会化促进了嬗变
在以往实训模式中,大学生实训、技能人才的培养、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培训等,被分散于多个体系之中,公益性、社会化、逐利动机三者未能有效融合,此为校企合作失败的主要根源。但开放式园区型公共实训基地却显著不同,一是社会化是公共实训基地、科技创业园、高校三位共存一体的根本要素,公共实训基地由政府主导、投资与运行资金由政府承担、园区位于院校之内或独立,由独立的法人单位进行自主管理,这与以往实训基地单纯以院校为主体的情形存有根本区别;二是校企深度合作关系已经演变成校、政、企三方,其中院校或企业无需分担高昂的实训成本,政府也无需另行组建师资而只需对流程进行再造,在技能人才的培训过程中履行的是公益性承诺,企业的内在需求、院校的合作愿望、政府的公共服务三者之间达到了动态的博弈平衡,并渐次统一到担当社会责任的高度;三是企业是通过政府与院校结合在一起的,而非传统方式下校企一对一的合作,实训的内容真实且先进,以开放性兼顾社会培训和校内大学生实训,既体现了互补又蕴含着嬗变,使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功能高度泛化,改变了院校单纯就业讲座的指导性态,有利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
目前,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杭州市高职科技创业园均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50家入园企业(含40家学生创业企业)、就业渠道和岗位信息、48个职业(工种)的技能培训与鉴定等,均同处一个被省市认定为科技孵化器的开放式园区内,这些已经成为杭州市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选择的风向标,基本形成了以公共实训基地模式融大学生实训、就业、职业选择于一体的互补机制。
三、结束语
开放式园区型公共实训基地延展于狭隘的实训基地及传统意义上的大学科技园,兼具社会公益与开放的基本属性及园区的典型特征,但受限于政府主导下的基地形态、消耗性实训的高成本以及高职院校本身的整体实力,园区形态下公共实训基地附加的权重及可持续性可能发生嬗变。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限制,国内当前出现的政府主导下的公共实训模式尚不具备完全意义上的普适性,政府财政的支撑作用十分显著,因而,模式的平移是客观受限的,但公共实训模式的确可以较好地修正前述的诸多缺陷,既使就业指导的功能得以高强度泛化,又使实训的功能更加趋近于区域经济下的主导产业。杭州公共实训基地的个案经验可能不仅是“个案”,可能蕴含了新的理论,它可能改变各院校实训基地原来固有的模式形态,最终可能拓展院校原有的实训体系,有望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开创一条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1] 张小健.发展公共实训基地,推动职业培训创新[J].中国培训,2006,(2):4-5.
[2] 冯和平,叶安英.高职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与共享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7,(19):20-22.
[3]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 梅萌.大学科技园的创新职能与孵化体系[J].求是,2002,(8):56-58.
[5] 谢开勇.高校产学研相互关系及其模式选择[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2003,22(2):81-84.
[6] 何晋秋,章琰.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8):27-29.
[7] 王良春.政校合作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7,(19):26-28.
(责任编辑:麻剑飞)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公共实训;开放式园区;大学生就业;校企合作;职业选择
作者简介:付艳茹(1962-),女,吉林辽源人,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基础部,副教授;马强(1962-),男,吉林四平人,浙江警官职业学院信息系,教授。(浙江 杭州 310018)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研究”(课题编号:GKA1030040)子课题“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研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GKA10191)、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常规性规划课题资助项目(项目编号:D10JY2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6-0178-03
国内近年来始建的公共实训基地平台是解决大学生社会就业的一种尝试性改革模式,它的提出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仅以浙江省为例,每年新增就业数量达到70万,而全省高职院校每年的毕业生数量达到了40万,但相应的现象却是企业普遍缺乏蓝领和高级技工,其原因与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社会就业体制、学生的择业观念与就业能力等综合因素密切相关。随着浙江省特别是杭州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已经在1~2年的周期内沉淀为了一定的高人力资本存量,且由于毕业生数量众多以及衔接与递推的影响,这种人力资本存量于1~2年周期内的沉淀并不容小觑,它不仅会因劳动力市场过程的波动而引起政府、家庭、个人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损失,还会因人力资本的自然损耗而降低未来的投资收益,其相对的中短期失业风险影响了社会的和谐。
目前,除学生自身可控的学习水平之外,在政府及高校的层面上,公认的最佳路径就是以全真的实训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其中政府主导下的开放式园区型公共实训基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的均衡博弈,有望集成与不同专业对应的全真工作过程的岗位与流程,其社会开放性、专业覆盖面高、功能相对齐全的创新特点,有助于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取和工作技能的形成,是就业导向与职业选择的嬗变。因而,研究开放式园区型公共实训基地的组织形式及普适性规律,既有助于监测模式的有效性及相应的科学评价,也有助于公共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及辅助政府科学决策。
一、开放式园区型公共实训基地的模式特征及现状
开放式园区型公共实训基地的概念由传统的实训基地与大学科技园区延伸而来,它是以园区为依托,结合大学的综合智力资源与社会优势资源,为岗前就业培训、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职业资格获取、职业技能鉴定提供一种支撑的平台和服务的机构。一般它有相对清晰和独立的边界,建设过程由政府主导、院校参与,运行与管理由独立的法人公司承担,运转经费基本上由政府负责。但与传统的实训基地定位不同,它着重突出的是公益性和社会开放性,主要培训大学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在职职工、下岗职工等社会对象。
国内的公共实训基地模式首先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于2005年提出,同年被国家原劳动保障部列为国家高技能人才东部地区培训工程,并按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确定了公共实训的功能定位、规划布局和运作模式。首批以上海、深圳、青岛、无锡、绍兴为五个试点城市,先后建成了“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深圳市高技能人才公共训练基地”、“青岛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无锡市公共实训基地”、“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其中以“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最为典型,它主要是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训的服务和高技能实训的服务。
*注:统计数据截止于2010年5月
浙江省内第一个公共实训基地由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绍兴市人民政府联合创办,建成并投入使用2年来已累计培训各类高技能人才、实践指导教师、大中专毕业生、外来务工人员等25000余人次,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的“国家首批示范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单位”。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是浙江省内由政府与学校联合组建的第2家,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投资3亿元共建,以政府公益性实训平台的形式向社会开放,提供新职业的技能实训。此外,杭州市目前还建立了231家大学生企业实训基地,其中以开放式园区形式的赛博杭州创业工场(2009年11月)最为典型。
这种政府主导下的公共实训基地依托于高等职业院校而建,解决了投资主体的关键问题,它同此前采用开放式园区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模式处于同源的思路,即将开放式园区同公共实训基地融合设计,以大学城的布局而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并且通过园区集成与专业对应的全真工作过程的岗位与流程,兼容科研孵化、生产实训、顶岗实习、创业就业等实训要素,覆盖专业更多、功能更全,学生可在全真工作过程中获取直接经验、形成工作技能,并通过考取国家职业资格而达到政府层面的绩效指标。
从校企的深度合作与发展来看,公共实训基地仅是培养大学生蓝领人才(包括下岗职工、外来务工者等)实际技能的一个载体,其模式在实训机制与教学的融合、对创业的支撑与可持续发展、师资来源以及所蕴含的校企合作关系等方面尚存在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开放式园区型公共实训模式下大学生就业导向与职业选择的嬗变
长期以来,高等院校受资金、场地、师资等多因素的限制,一般传统的校内实训模式多以仿真手段为主,校外实训基地一般以企业兼职实现分担。由于学用存在脱节及企业受经营行为的限制,致使所建实训基地形成了多点布局及形式单一的形态,学生无法连贯性真实体验工作过程,校企双方难以监控实训的质量和效果。采用公共实训模式以后,由于开放式的公共实训基地不以经营行为为主体,一方面是以面向社会提供职业培训为目标,培训的对象也不限制在大学生单一群体,可以集成与不同专业对应的全真工作过程的岗位与流程;另一方面,公共实训基地的运转经费基本上是由政府承担,与传统实训模式的配置条件呈现显著区别的性态,致使在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功能方面发生了高度泛化,最终形成了以公共实训基地模式融大学生实训、就业、职业选择于一体的互补机制,修正了传统方式下以院校为主导的校内实训模式。这种互补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实训的模式已经影响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内涵的外向延伸
教育执政者越来越认识到在现代大学生蓝领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需要激扬文字、纵论天下的人文精神,更需要高技能的职业素质。同时,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基础取决于职业素质的高低,在职业素质形成的时间轴线及贡献上,企业培训远长于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后者仅仅是企业培训的补充,这绝非单纯的就业指导讲座所能替代和解决的问题,而是现代社会转型时期职业选择历经的嬗变。依本质而言,一个具有开放性、专业覆盖面高、功能相对齐全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对大学生人才培养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它在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取和工作技能的形成方面,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而依据职业岗位标准所建立的公共实训基地,是院校对接行业与企业的有机平台,所具有的社会化属性跨越了院校本身固有的范围,较之传统的校内实训模式更具针对性,德国的“双元制”(如大众汽车公司的职工培训体系)便是成功之例。必须看到,国内院校原有的实训模式也曾强调实训基地的共享性,但现实表明,由于缺乏政府的高度介入,共享性远未得以充分体现,而公共实训基地恰可以解决该短板。反之,缺乏对公共实训的正确认识,就将重陷重复建设的迷局,势必使就业指导的功能作用大为减弱。
2.政府主导的公共实训基地模式加大了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引力
以往实训是以政府主导与院校主导而共存,它使区域性的社会总体培训资源处于支离和分隔状态,难以实现效能的最优。不少实训基地在管理上还是“各自为政”,既浪费国家财政资源,又对实现培训资源共享形成了障碍,也造成了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困难。如果说大学生经历高考后走入大学校门视为第一次职业选择的话,那只能算是静态的初选,而社会职业的冷热门更迭以及劳动力需求数量的变化较难与滞后半拍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相匹配,公共实训基地恰弥补了这个缺憾。以往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把“先就业、后择业”视为一种最为经典的工作用语,但如果不考虑学生本身存有不甚正确的就业观以及中国人口基数较大的国情,则难以有效回应院校本身片面追求就业率的质疑,毕竟所用的高技能以所学的专业为支撑。辩证来看,宽口径就业与专业对口本身就可能隐含着一种矛盾,倘若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核心的关联度较弱乃至无甚关系,则势必在一定程度上演绎为厌学的根源之一。
如果深度反思与考察区域经济下的人力资本市场,就可以发现社会劳动力的需求变动影响了院校专业对口率的差异,也深刻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宏观上的大学生技能水准难以脱离适配的对口专业培养。忽视或摒弃之而单纯空谈“先就业、后择业”,容易掩盖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欠缺。而公共实训基地是依据职业岗位的标准而建,具有浓厚的市场竞争机制成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结合得更加紧密,对补充或改良有所欠缺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无裨益。
3.公共实训基地与园区的结合构成了实训、就业、创业的交集
目前国内的公共实训基地无论是否依托于高职院校,都是以开放式园区的形式存在的。考察国外的相关案例,并未发现有政府主导型的单纯公共实训基地,而是一般依附于大学和大型企业参与的开放式园区而存在,如德国的“双元制”、日本的“产学合作”、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虽然是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实现的“学生兼学徒”式的技能训练,但都具有相对独立的边界,只是不同国家的模式不尽相同。如德国的“双元制”和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以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为主,设备资产投入较大,往往依赖于大型企业的高度参与,但政府并不高度介入,而日本的“产学合作”则强调院校与企业和社会的对接及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以名企名校为依托,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科技园(1951)、英国剑桥大学科技园(1970)等均可归为此类。这类知名园区通过社会化运营与管理,重在研发、孵化、毕业、企业培育以及企业成长机制等方面,其中以美国斯坦福大学科技园的形式最为典型,即当今美国加州地区的“硅谷”。目前,国内公共实训基地的样板较多地可以泛化归类为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不同之处只是政府高度介入。以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为例,它与杭州市高职科技创业园同处一个开放式园区的不同地块内,前者是有固定事业编制的独立法人单位,后者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创业园有限公司。首期招商引入了40家企业(包括大学生创业企业)入园创业,仅至2010年年底,园区累计孵化企业62家,现在孵的企业50家,其中大学生创业企业40家。仅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一所学校就在高职科技创业园内通过顶岗、创业的方式带动了大学生510余人,吸纳了210多名学生参与创业。由于实训的设备与企业的设备、实训的过程与生产的过程真实一致,具备产品生产功能,兼顾了企业的内在需求,一部分学生参与了公共实训基地的培训,创业项目受到了牵引式的启发,现已有27家大学生企业的创业项目获无偿资助达122万元。
4.开放式的公共实训与院校学历教育形成了有机互补
公共实训基地通过覆盖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及校企深度合作,兼顾了部门利益的平衡博弈及培训的引领。传统的实训体系是以院校为主体所建的实训基地,它多以配合教学计划中的课程或专业为主干,相对的固定形态很难与日益变化的产业市场相匹配,校内资源浪费或过时的现象未能有效避免。而以往以政府为主体所建的各类实训基地受多因素限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主要问题表现在实训功能的设计受到了中国人口多的国情影响,趋利性的表现强于公益性,往往重蹈了以考代训的“跑量”老路,走入了以单纯考证来代替实训的误区,实训的内容僵化且教条,难以重现企业实际生产与经营的全真工作过程。许多大学生出现了“有证少能”的怪现象,甚至与区域经济主导产业也不相匹配,社会资源浪费现象也同样未能有效避免。因而,二者的结合及深度合作可使政府和院校在着眼于人才培养的“公益性”基点上达成平衡,促使摒弃了各自的利益而使新型的校企深度合作得以持续。
目前,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已经建立完成了与杭州主导产业相匹配的7个实训中心,设有82个实训室,可提供48个职业(工种)的实训,可同时容纳2655名学员参加实训。由于公共实训与杭州市主导产业相匹配,设备设施先进,代表了本地区域经济下主导产业的工作性态,技能实训的针对性、灵活性均优于一般校内立足于课程的技能培训。至2010年年底,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仅对大学生在就业指导方面完成的培训量就超过了20000人,极大地改变了以往校内单纯的就业指导工作性态。
从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运行至今,现有7个实训中心的48个职业(工种)实训项目已经在覆盖大学城14所高校的基础上,推介到了全市整个区域。现已经与位于杭州市的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在内的2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合作条约,并相继在园区内承担了杭州市各类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技能鉴定、技能竞赛等主体活动,在职业院校、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的技能人才和职业教育师资的培训领域真正发挥了园区基地的公共平台功能。
5.开放式园区公共实训基地的公益性和社会化促进了嬗变
在以往实训模式中,大学生实训、技能人才的培养、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培训等,被分散于多个体系之中,公益性、社会化、逐利动机三者未能有效融合,此为校企合作失败的主要根源。但开放式园区型公共实训基地却显著不同,一是社会化是公共实训基地、科技创业园、高校三位共存一体的根本要素,公共实训基地由政府主导、投资与运行资金由政府承担、园区位于院校之内或独立,由独立的法人单位进行自主管理,这与以往实训基地单纯以院校为主体的情形存有根本区别;二是校企深度合作关系已经演变成校、政、企三方,其中院校或企业无需分担高昂的实训成本,政府也无需另行组建师资而只需对流程进行再造,在技能人才的培训过程中履行的是公益性承诺,企业的内在需求、院校的合作愿望、政府的公共服务三者之间达到了动态的博弈平衡,并渐次统一到担当社会责任的高度;三是企业是通过政府与院校结合在一起的,而非传统方式下校企一对一的合作,实训的内容真实且先进,以开放性兼顾社会培训和校内大学生实训,既体现了互补又蕴含着嬗变,使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功能高度泛化,改变了院校单纯就业讲座的指导性态,有利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
目前,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杭州市高职科技创业园均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50家入园企业(含40家学生创业企业)、就业渠道和岗位信息、48个职业(工种)的技能培训与鉴定等,均同处一个被省市认定为科技孵化器的开放式园区内,这些已经成为杭州市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选择的风向标,基本形成了以公共实训基地模式融大学生实训、就业、职业选择于一体的互补机制。
三、结束语
开放式园区型公共实训基地延展于狭隘的实训基地及传统意义上的大学科技园,兼具社会公益与开放的基本属性及园区的典型特征,但受限于政府主导下的基地形态、消耗性实训的高成本以及高职院校本身的整体实力,园区形态下公共实训基地附加的权重及可持续性可能发生嬗变。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限制,国内当前出现的政府主导下的公共实训模式尚不具备完全意义上的普适性,政府财政的支撑作用十分显著,因而,模式的平移是客观受限的,但公共实训模式的确可以较好地修正前述的诸多缺陷,既使就业指导的功能得以高强度泛化,又使实训的功能更加趋近于区域经济下的主导产业。杭州公共实训基地的个案经验可能不仅是“个案”,可能蕴含了新的理论,它可能改变各院校实训基地原来固有的模式形态,最终可能拓展院校原有的实训体系,有望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开创一条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1] 张小健.发展公共实训基地,推动职业培训创新[J].中国培训,2006,(2):4-5.
[2] 冯和平,叶安英.高职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与共享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7,(19):20-22.
[3]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 梅萌.大学科技园的创新职能与孵化体系[J].求是,2002,(8):56-58.
[5] 谢开勇.高校产学研相互关系及其模式选择[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2003,22(2):81-84.
[6] 何晋秋,章琰.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8):27-29.
[7] 王良春.政校合作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7,(19):26-28.
(责任编辑:麻剑飞)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