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叙文是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为主要内容的文章。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记叙文写作是初一作文训练的主要内容,也是初二、初三作文训练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虽然文体不限,只要按要求去写,突出主题即可。但多数初中生由于生活阅历较浅,知识面不够广,对事物的了解不够深刻,对问题的看法往往也比较片面;因而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写作相对记叙文写作要困难,而且总感觉写出来的说明文和议论文意犹未尽,不能很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因此,大多数的初中考生在考试时依然选择写记叙文。由此看来写好记叙文是多么的重要。怎样才能写好记叙文呢?
第一,作者要有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作者的人生态度积极健康,文章蕴含的思想才健康、向上,内容才真实、具体、详尽,主题才鲜明。初中生的记叙文往往写的是他们看到的、听到的真实世界以及对这些事情的真实看法。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热爱生活,参与生活,学会用辨证的方法观察和分析生活,辨别生活中的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从生活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但“真实”不是要把自己看到和听到的原始材料毫不加工地陈述、罗列,而是将这些材料进行筛选、整理、提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出精当、时代感强的典型事例,并通过对人物、事件、景物等的具体叙述、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反映时代特征,达到惩恶扬善,鼓舞人心的目的。切忌以偏概全,以点概面,把社会的个别阴暗面错误地理解为社会主流,并借文章发泄个人对社会对生活的不满,使得文章格调灰暗、低沉,甚至反动,缺乏积极意义,违反“主题健康”的基本要求,达不到文章应有的教育启示作用。当然也不是说不能写生活的阴暗面,而是要引导学生如何通过揭露阴暗来抨击邪恶,弘扬正义,引人深思。
第二,要真正把握好记叙文的六要素。初中生对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发展、结果都懂,但一到写作时就都败下阵来,或仿抄作文选上的,或生涩艰难地草草完成了事。我认为写好记叙文关键是能否将事件展开。展开得合理,作文就好。但首先还需要把记叙文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好,在这三项中,重要的是写好经过,把经过写得变化多端而富有逻辑,充实饱满,令人信服,这样再加上起因和结尾,记叙文就写好了。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如能注意六点基本要求,并把记叙文分为记人、叙事、写景三类进行有针对性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循序渐进的训练,就一定能够提高写作记叙文的能力,写出优秀的记叙文。
第三,要学会以小见大,点面结合,挖掘出时代精神。所谓以小见大,指的是从生活中采撷许多活生生的“细小东西”加以提炼、升华,找到时代的精神,即常说的“小口子,深主题”。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中学生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分析能力,善于对素材深入分析,把其中的本质涵义发掘出来。比如对漫画深义的理解、对给材料作文中的材料的分析和主题的提炼都应找到关键的点或词语。点面结合是先将人或事在面上进行概括叙述,再在点上作具体的细节描写,层层深入,最后再回到面上,用简单、精炼的语言收笔。这样写层次清楚,内容具体,首尾呼应。
第四,要注意作文的脉络清楚,结构完整。一篇文章主要由内容、结构、语言三部分组成。所以结构完整,脉络清楚是写好记叙文的重要一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抓住记叙的线索,恰当地安排记叙的顺序。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它像一根穿珠线,把显示人物性格发展的各个事件联结成一个整体,为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提供依据。它可以是某个中心事件,也可以是某个中心人物,可以是事实,也可以是感情、时间、空间等。写记叙文时,在构思阶段就应该考虑清楚以什么为线索,准备用哪些材料,各材料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要突出什么中心等。这样能思路清楚,有利于文章的布局。
记叙文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顺叙可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得清清楚楚。倒叙能制造悬念,吸引读者,但一定要注意首尾呼应。插叙可以使文章更丰富、活泼,但切忌乱插而使文章脉络不清。
写记叙文时可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恰当选择记叙顺序,但不管用怎样的顺序来安排材料都应让材料围绕线索表达中心。
第五,要正确使用联想和想象等方法。我们要求学生写真人真事真感情,不是说要求学生像电视现场直播那样没有剪辑、加工,相反地,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充分调动学生联想的积极性。因为符合真实的想象不但不违反“真实”的原则,反而能丰富自己所表达的内容。实际上,作文时离开了联想和想象简直是寸步难行,什么象征、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借物抒怀都不可能实现。当然,想象也不是胡思乱想、胡编乱造,它应该以一定的事实为基础,有一定的根据,想象的事物与现实事物要有一定的联系,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茅盾先生在《白杨礼赞》里,就用白杨树来象征北方的农民,因为白杨树和北方农民有相似点: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这几年全国有不少地方的中考作文就是考学生想象力的。
第六,要注意以记叙、描写为主,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文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它的骨架用记叙的方法搭成,即用概括的语言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表述出来。要使它的血肉丰满起来则要用到描写的方法。一篇记叙文只要抓住一两处场景描写,一两个细节描写,就可以使文章生动得多。除了记叙、描写外,精炼的议论、抒情还可以起到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总之,以记叙描写为主,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往往使文章内容丰富。
(接上页)只有无产阶级,只有中国共产党才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从这些历史的比较学习中,学生们难道还不能领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理吗?中国近代史曲折的奋斗历程告诉学生许多的道理,如何把这些道理浅显地告诉学生,让他们心领神会,深刻领悟,我看比较法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学生的历史思维肯定会有一个大的进步。
总之,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根本。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并没有最好的思维成果悬置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等待人们去虔诚地领受或摘取,也没有最好的教学理论摆放在某个书橱让人向它顶礼膜拜。最好的思维可能只是教师持续地处于反思中的思维,最好的教学可能只是教师不断地挑战自我的教学。我相信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一定会不断深化历史新课程改革,进一步体现历史新课程理念,努力做到教师为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而教,学生为发展自己的历史思维而学。
第一,作者要有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作者的人生态度积极健康,文章蕴含的思想才健康、向上,内容才真实、具体、详尽,主题才鲜明。初中生的记叙文往往写的是他们看到的、听到的真实世界以及对这些事情的真实看法。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热爱生活,参与生活,学会用辨证的方法观察和分析生活,辨别生活中的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从生活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但“真实”不是要把自己看到和听到的原始材料毫不加工地陈述、罗列,而是将这些材料进行筛选、整理、提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出精当、时代感强的典型事例,并通过对人物、事件、景物等的具体叙述、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反映时代特征,达到惩恶扬善,鼓舞人心的目的。切忌以偏概全,以点概面,把社会的个别阴暗面错误地理解为社会主流,并借文章发泄个人对社会对生活的不满,使得文章格调灰暗、低沉,甚至反动,缺乏积极意义,违反“主题健康”的基本要求,达不到文章应有的教育启示作用。当然也不是说不能写生活的阴暗面,而是要引导学生如何通过揭露阴暗来抨击邪恶,弘扬正义,引人深思。
第二,要真正把握好记叙文的六要素。初中生对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发展、结果都懂,但一到写作时就都败下阵来,或仿抄作文选上的,或生涩艰难地草草完成了事。我认为写好记叙文关键是能否将事件展开。展开得合理,作文就好。但首先还需要把记叙文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好,在这三项中,重要的是写好经过,把经过写得变化多端而富有逻辑,充实饱满,令人信服,这样再加上起因和结尾,记叙文就写好了。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如能注意六点基本要求,并把记叙文分为记人、叙事、写景三类进行有针对性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循序渐进的训练,就一定能够提高写作记叙文的能力,写出优秀的记叙文。
第三,要学会以小见大,点面结合,挖掘出时代精神。所谓以小见大,指的是从生活中采撷许多活生生的“细小东西”加以提炼、升华,找到时代的精神,即常说的“小口子,深主题”。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中学生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分析能力,善于对素材深入分析,把其中的本质涵义发掘出来。比如对漫画深义的理解、对给材料作文中的材料的分析和主题的提炼都应找到关键的点或词语。点面结合是先将人或事在面上进行概括叙述,再在点上作具体的细节描写,层层深入,最后再回到面上,用简单、精炼的语言收笔。这样写层次清楚,内容具体,首尾呼应。
第四,要注意作文的脉络清楚,结构完整。一篇文章主要由内容、结构、语言三部分组成。所以结构完整,脉络清楚是写好记叙文的重要一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抓住记叙的线索,恰当地安排记叙的顺序。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它像一根穿珠线,把显示人物性格发展的各个事件联结成一个整体,为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提供依据。它可以是某个中心事件,也可以是某个中心人物,可以是事实,也可以是感情、时间、空间等。写记叙文时,在构思阶段就应该考虑清楚以什么为线索,准备用哪些材料,各材料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要突出什么中心等。这样能思路清楚,有利于文章的布局。
记叙文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顺叙可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得清清楚楚。倒叙能制造悬念,吸引读者,但一定要注意首尾呼应。插叙可以使文章更丰富、活泼,但切忌乱插而使文章脉络不清。
写记叙文时可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恰当选择记叙顺序,但不管用怎样的顺序来安排材料都应让材料围绕线索表达中心。
第五,要正确使用联想和想象等方法。我们要求学生写真人真事真感情,不是说要求学生像电视现场直播那样没有剪辑、加工,相反地,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充分调动学生联想的积极性。因为符合真实的想象不但不违反“真实”的原则,反而能丰富自己所表达的内容。实际上,作文时离开了联想和想象简直是寸步难行,什么象征、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借物抒怀都不可能实现。当然,想象也不是胡思乱想、胡编乱造,它应该以一定的事实为基础,有一定的根据,想象的事物与现实事物要有一定的联系,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茅盾先生在《白杨礼赞》里,就用白杨树来象征北方的农民,因为白杨树和北方农民有相似点: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这几年全国有不少地方的中考作文就是考学生想象力的。
第六,要注意以记叙、描写为主,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文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它的骨架用记叙的方法搭成,即用概括的语言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表述出来。要使它的血肉丰满起来则要用到描写的方法。一篇记叙文只要抓住一两处场景描写,一两个细节描写,就可以使文章生动得多。除了记叙、描写外,精炼的议论、抒情还可以起到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总之,以记叙描写为主,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往往使文章内容丰富。
(接上页)只有无产阶级,只有中国共产党才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从这些历史的比较学习中,学生们难道还不能领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理吗?中国近代史曲折的奋斗历程告诉学生许多的道理,如何把这些道理浅显地告诉学生,让他们心领神会,深刻领悟,我看比较法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学生的历史思维肯定会有一个大的进步。
总之,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根本。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并没有最好的思维成果悬置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等待人们去虔诚地领受或摘取,也没有最好的教学理论摆放在某个书橱让人向它顶礼膜拜。最好的思维可能只是教师持续地处于反思中的思维,最好的教学可能只是教师不断地挑战自我的教学。我相信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一定会不断深化历史新课程改革,进一步体现历史新课程理念,努力做到教师为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而教,学生为发展自己的历史思维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