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建设的辐射功能研究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chrSa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定义了实训基地辐射功能的概念,归纳了建筑技术辐射功能的具体内容,通过探讨辐射功能的具体内容,提出实训基地的辐射功能对提升实训基地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水平等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实训基地;辐射功能;资源共享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在重点专业领域建成2000个专业门类齐全、装备水平较高、优质资源共享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由此可见实训基地的建设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建筑技术实训基地的三大作用
  
  随着建筑人才市场的相对饱和,建筑类技术型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按传统的学科本位培养出来的,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的建筑类人才已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因此,转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能够满足建筑行业实际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建筑系实施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一个完善的实训基地应具有教育功能、培训功能及辐射功能。实训基地的教育功能是指以培训技术应用能力的实际训练为核心,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接触本行业的新技术、新技能,以达到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素质的功能。培训功能是指充分发挥实训基地职业资格技能培训、职业鉴定等优势,培训学生的职业资格技能的功能。以上两项功能主要面向学生,强调实训基地教育功能,是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实训基地的辐射功能则主要对外、内外兼修,取长补短,强调实训基地的资源共享、服务经营、自我完善功能。它具有一定的潜在性,需要基地建设者和管理者不断挖掘和开发。并且,辐射功能直接关系实训基地的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水平,决定了实训基地的建设规模和实践品质等,因此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如何挖掘实训基地的辐射功能,更好地利用辐射功能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实训基地成为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课题。
  本文在吸纳国内大量高职院校建立实训基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将辐射功能定义为:以资源、技术为基础,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资源共享、科技开发、生产经营、社会服务及学生职业素质训导与岗位模拟等多重功能,以实现带动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发展的功效。
  
  建筑技术实训基地辐射功能的内容
  
  (一)院校间的资源共享
  院校之间资源共享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联合办学实现院校基地间先进设备与场地的共享、高新技术的相互交流。
  首先,联合办学。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系的主要实践场地是实验室,主要做一些传统的验证试验,理论要求高。通过资源共享,高职高专学生可以在普通高校实验室里加强建筑工程理论方面的学习,尤其是建筑材料基本性能、三大力学重要试验等理论方面的学习。高等职业教育强调能力的综合性和实用性,使普通高校学生可以接受紧跟现代社会发展前沿的综合性的生产训练,如施工技术、施工现场管理等,可增强毕业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同时,通过联合办学,实训基地还可节省购置基础设施投入,集中资金建设具有高职高专建筑技术特色的实训基地。另外,通过联合办学,实训基地亦可接纳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层次学生的实训,为实训基地的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更开阔了实训基地管理者的视野,为进一步挖掘实训基地的潜力,完善实训基地的建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就长沙地区而言,许多高校均拥有相当实力的土木工程专业,与普通高校间的联合办学是可以实现的。通过实行设备共用、师资互聘、课程学分互认等多方面的联合办学,真正实现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
  另外,信息资源的共享是对院校间资源共享的更高层次的要求。高校是国家重要的科研中心,大量高新科研成果都来自于高校。如何选择真正具有市场价值的选题,如何将科研成果及时有效地转化成生产力,是高校科研组织面临的重大问题。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则更加贴近市场,它的办学原则即以市场为导向,因此,建筑技术实训基地更加了解实际工程中结构设计、材料使用、施工工艺及项目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彼此间实现信息上的资源共享,不但使高校能够把握市场动向,准确选题、积极研发具有重大意义的工程产品和技术,而且能及时解决生产实际中遇到的技术性难题。实训基地还可以将其成功的实训经验和实训成果做成幻灯片或摄像制成光盘,在院校间交流宣传,使实训基地在获得高校新成果、新技术等第一手信息的同时,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基地自身的教学、培训层次,更加奠定了实训基地在行业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和学校的品牌和声誉,真正实现了“双赢”。
  (二)行业内部资源共享
  行业内部资源共享主要是指开展校企合作,本着“双方需求、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与企业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实训和生产紧密结合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必要途径,校企合作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且高职高专教育是与经济建设结合更为密切的教育,仅依靠学院的条件难以实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通过这种合作,学校逐渐建立起一批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训校外基地,使学生在真正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得到锻炼。“双师型”教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通过校企之间的资源共享,学校可以在企业中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任专、兼职教师,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考察,让教师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关技能考核等级证书。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更加紧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生产发展的动向可以及时地反馈到学校,学校根据这些信息调整教学进度,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能更及时、更准确地反映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高职高专实训基地往往以目前成熟的技术训练为主,兼顾部分超前技术训练,具有起点高,技术含量大,技术先进等特点,并且高职高专拥有理论知识扎实、科研能力强的骨干教师队伍。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设备优势、人才优势,为合作企业做好服务,利用实训基地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管理手段与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合作,进行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和传授,不断增强实训基地的资源效应和辐射效应。已具有规模较大、设备精良的建筑技术实训中心或基地的高职院校,还可为签约企业免费提供生产和陈列场地,可把实训中心作为企业的研发中心、产品开发工作室、教授工作室及教师工作室,或以“零租金”的方式与企业共建。对于这些实训中心和基地,要进一步挖掘潜力,积极寻求与社会的合作,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探索“以训养训”的新路子。企业也可以将实训基地作为企业的人才储备库,从中选择毕业生充实他们的职工队伍。
  (三)大区域的资源共享
  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大多具备职业资格技能实训能力和职业技能鉴定功能,能为行业提供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服务,达到区域共享的目的。以长沙为例,长沙地处湖南“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中心地带,紧邻株洲、湘潭,公路里程小于40公里,便捷的铁路交通和高速公路将此距离变得更近。这个区域里,聚集了湖南省三分之二的高职院校,包括17所工科高职院校;聚集了如中建五局、湖南建工集团、中铁五局等大型的建筑施工单位;囊括了大量的国家级、省级设计研究单位。同时,这里也是湖南省厂矿企业的密集区。实训基地的建成,可与地方经济发展互动,可最大限度地提高装备、设备的利用率。
  (四)小区域的资源共享
  建筑技术实训基地的小区域资源共享更加强调实训基地对行业以外、特定小范围的辐射功能。如建筑技术实训基地与机械制造业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一方面可以使学校的师生更加了解手中使用的机械仪器的制造原理及工艺,以利于更好地操作使用,另一方面也将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和机械如何改进的信息传达给制造企业。建筑技术的实训基地还可以与附近社区建立合作关系,社区的道路、水电管线改造,居民的室内装修、管线布置,小区建筑规划等等都与建筑行业密切相关,社区为实训基地的学生和教师提供了真正的实战平台,师生在参与每个真实案例过程中,可深入到实际工作的各个环节,比模拟训练收获更大。实训基地也可以为社区提供诸如房屋质量问题检测、居民室内装修标准咨询和评估等服务,在特定的小区域范围内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辐射功能。
  (五)生产经营及社会服务功能
  从发展的观点看,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发展,不能等、靠、要,不能长期依赖国家的投入,要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起自我发展的机制,走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紧密结合行业和社会的需求,建立模块式专业实训平台。使实训基地按社会实体化运行,既是实训基地,也是一个校办工厂、校办公司,利用教学资源参与生产,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实训基地建设与发展提供资金的支持,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的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精神,丰富教师专业知识,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根据建筑技术实训基地的特点以及湖南省基础建设迅猛发展等特点,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可以广泛开展建筑材料检测,例如,房屋、桥梁质量检测及已建工程使用检测等项目。利用实训基地的教学资源,直接参与到行业建设的服务中去,可从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且提高了办学水平,改善了教学条件,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促进了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六)学生职业素质训导与实际岗位管理模拟功能
  实践教学基地是实现“灰领”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之一,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显然有别于普通高校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它最突出的特点即强调职业岗位的素质训导。因此,建设实训基地时,在基建规划设计、营造职业环境、沉淀企业文化、企业形象设计等方面都应注意营造一种有益于实现职业素质训导这一要素的硬件环境和文化氛围。如部分实训基地在名称上即定位为“××项目部”,这不仅是“××项目部”整体形象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职业素质训导的需要。实习基地追求职业环境的营造,尽量脱开普通高校“教学大楼”的基本模式,而力求体现现代企业“管理严格、行为规范,用户至上,追求卓越”的精神。在实训基地内进行实践教学的师生必须“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基地建设的这些创新在使学生具备熟练应用高新技术能力的同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适应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及社会生活,实现与企业和社会的“无缝对接”,真正做到“毕业即就业,就业即成才”。
  总之,搞好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辐射功能至关重要。实训基地的建设者、管理者应不断创新,跟上发展的步伐,适应发展的形势,建立起自我发展的机制,使辐射功能成为实训基地三大功能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功能,成为实训基地做好、做强、不断创新发展的正确导向和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徐岳清.开放共享创新发展——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3).
  [2]王秋珍,吴敏.关于高职高专机电专业实训基地资源共享的探索[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22(2):118-120.
  [3]黄志峰.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之我见[J].镇江高专学报,2006,19(4):21-23.
  [4]邱川弘.建设实训基地的要素与实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1(21):4-8.
  作者简介:
  罗斌(1973—),男,湖南双峰人,硕士,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王晓宏(1964—),男,湖南桃江人,硕士,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张琛(1976—),女,甘肃兰州人,会计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本栏责任编辑:周秀峰)
其他文献
摘要:在行业分工日趋细化的今天,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必须符合市场的实际需要,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文章对建设具有酒店特色的网络技术专业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酒店;特色;网络技术专业    随着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国民经济信息化、信息数字化、设备智能化已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已渗透到国
目的:观察紫参洗剂治疗血虚风燥证慢性阴囊湿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2例血虚风燥证慢性阴囊湿疹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1例。试验组外用紫参洗剂,2次/d,对
产品设计课程作为工业设计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在全国各高校中,教学目标较为一致,教学思路却不尽相同。而且由于设计行为本身就没有一定成规,各地的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也呈现出
同性恋话题在当今中国已不是陌生话题,该群体在网络上非常活跃,但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在社会主流文化下受到各种排斥。本文以同性恋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社会排斥理论梳理出同性
简单设计法遵从经验设计法的主要设计原则,利用逻辑设计法中输出信号的逻辑函数,把输出信号的启保停及约束条件找出,即可设计符合控制要求的梯形图程序。文中通过实例介绍了
本文分析了应用空气废气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GB/T18204.25-2000测试氨过程中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其主要来源为标准溶液、标准曲线拟合、样品重复测定、分光光度计、取吸收液体
早泄是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常见病、多发病,对男性性心理的危害极大,而目前在治疗早泄方面,李曰庆教授应用中医药从心、肝、肾进行论治取得较好效果。总结李曰庆教授治疗早泄的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针宫颈注射联合利多卡因凝胶宫腔灌注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方法:将9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自愿要求终止妊娠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