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声求义,亦即声训,就是用音同、音近的字来解释词义.这一方法萌芽于先秦,到两汉广泛使用.一般以为,刘熙《释名》趋于泛滥,宋代右文说走向机械,而比较科学的因声求义法始于清代段、王等人.事实上,早在段、王之前的方以智,其《通雅》一书中大量使用的因声求义就已基本上走上了科学化的道路.只是方以智的这一成果,就如同他在语言学其他方面的贡献一样,没有得到人们的了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