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语文,一个气势磅礴的名词,近年来贯穿于语文教育与学习中。如果说我们的语文要坚持大语文观,那我们的阅读便是“大语文闲读”,我们的写作便是“大语文作文”。
然而,“大语文教育”的发展与渗透,并不是一帆风顺,一呼百应,虽然理论上的大语文看起来光彩耀目,然而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却并不尽人意。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地域与个人的理解差别等,都使其束手束脚,最终在许多地方沦为一种教学口号,掩埋了她原本的魅力与活力。大语文观对我们语文的教育学习,是否真如当初许多学者理想中那般大有裨益,我们要在实践中怎样不失偏颇的坚持这套理论并运用自如,都是时下语文教研探讨的热点。
关键词:大语文观;大语文教育;假语文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2-0407.2011.02.012
文章编号:1672-0407(2011)02-053-04 收稿日期:2011-01-20
一、大语文观——生活无处不语文
(一)什么是大语文观?
“大语文”的观念,就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社会处处有语文,处处是语文,社会处处有语文的应用:平常的如日常生活中的请假条,重大的有开会领导作报告;小到产品的商标和广告,大到活动的策划与创意;轻微的有日常生活中俯拾即是的错别字,严重的至闹出笑话和造成损失的只字之差;小到日常生活中你用心说的每一句话,大到流行于街头巷尾的歌曲、俗语;小到你用心写的一篇篇作文,大到重大的新闻、政府工作报告……这一切,无不说明语文及其应用的存在,尤其是语文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之广。简直可以这么说:哪里有社会、生活,哪里就有语文及其应用。而且我们不难发现这种趋势将随着社会的信息化、人文化而日益突出。
(二)“大语文教育”观的提出
“大语文教育”观的核心是确认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和契合。刘国正在1981年发表的《把语文基本训练搞活》一文中就提出了“生活是发展语文能力的基础”的观点。这样的观点,人们在理论上是完全能够理解、能够接受的,但要把这种理论观点真正落实到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去,并设计出种种模式和方案来,却是需要睿智、需要魄力和毅力的。差不多与张孝纯提出“大语文教育”教改方案的同时,江苏省无锡一中的孙宏杰和兴化中学柳印生在南方也遥相呼应,提出了“引导学生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学习语文”的教改试验课题。孙宏杰主持的这项试验的基本做法是:“从学生的生活中发掘语文学习的各种因素,把学生在生活中的许多不自觉地运用语文工具的机会,变成自觉的、有意识的语文能力训练;并千方百计为学生设置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处处作有心人,主动寻找语文学习的各种时机,积极地把语文课堂教学中学到的东西在生活中进行有意识的实践;同时,语文教学主动地和其他各科的教学配合,使学生在其他各科的学习中更好地借助于语文这个工具,又使其他各科的教学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种种实践的机会。”孙宏杰把这种从各方面协调动作的语文教学活动形式,称为“全方位教学法”,或“立体教学法”,或“综合教学法”,或“生活教学法”。柳印生则把自己的试验,称为“孔雀开屏”式的辐射型教学。1990年,刘国正根据语文教学改革的现状,提出了语文教改的三个“基本点”,其中再次强调:“要使学习语文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教学搞得生动活泼。这生活,包括学生自己的生活,家庭、学校、社会的生活。语言产生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脱离了生活,就变成毫无生气的空壳。语文教学也要同生活相联系,脱离了生活,就会变得呆板枯燥。”1991年,顾黄初在为北京吕桂申等人编辑的《语文教学方法论》一书提供的论文中也提出: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所谓“贴近生活”,包括的内容主要是:第一,从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的规律来探求语文教学的规律,要懂得怎样“教”语文,就该先懂得生活中怎样“用”语文;第二,从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的众多场合来开拓语文教学的空间领域,摆脱语文教学的“封闭式”格局,创建语文教学的“开放式”格局,把施教的视角延伸到课外的广阔天地里去;第三,从现代生活的发展前景来规划语文教学的未来,努力使语文教学与现代社会发展步履相适应。上海《语文学习》从1993年7月开始在它的精美的封面上引录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克的一句名言作为编辑们的一种信条,这话就是:“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看来,这种紧密联系生活、贴近生活的“大语文教育”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并正在实践中催出越来越多的硕果。
(三)专家看法
我所谓的大语文,是真语文,实语文,话语文;是贴近生活的人性语文,注重实践的素质语文。
我所谓的大语文,不是那种老师海讲,学生呆听,把本来有血有肉有情有趣的东西弄得支离破碎,干巴无味,一个劲儿向学生死灌硬填,让死记硬背的应试语文;不是那种题海无边,不堪重负,考过即忘,多半无用的泡沫语文!
--姚竹青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重要的教学思想,提倡教育者要善于诱导和启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的主动境界。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光辉思想,是叶圣陶对我国历代著名教育家教育理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他既肯定了孔子、王守仁等教育家关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和“自求得之”这种提倡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独立思考的教育主张,又严肃地剖析了旧式教育的糟粕。旧式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记诵很广博的“活书橱”,学舌很巧妙的“人形鹦鹉”,或大或小的官吏以及靠教读为生的“儒学生员”。这种培养目标决定了它的教学方法必然是死记硬背、模仿迎合。旧式教育的影响和毒害,语文学科是首当其冲的,因为“学校里的一些科目,都是旧式教育所没有的,惟有国文一科,所做的工作包括阅读和写作两项,正是旧式教育的全部。一般人就以为国文教学只需继承从前的传统好了,无须另起炉灶。这种认识极不正确,从此出发,就一切都错。”叶圣陶的这段话明确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必须“另起炉灶”,否则将“一切都错”。我们的语文教学再也不能去培养“活书橱”“人形鹦鹉”之类了,而应该致力于造就出千千万万能善于运用语文这一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就不能如同过去那样,再继续搞“满堂灌”“注入式”和“逐句讲解”的教学了。叶圣陶在多次讲话和文章中都对“教师讲,学生听”的教法表示了极大的质疑:“教师果真是只管‘讲’的吗?学生果真是只管‘听’的吗?一‘讲’一‘听’之间,语文教学就能收到效果吗?”事实证明,“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的做法,与从前旧式教育的教法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是一种非常陈旧落后的方法。按照这种方法,学生永远都只能依赖老师,永远都达不到“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
--叶圣陶: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四)学生观点
语文是什么?语文难道就仅仅是成天做题,一个学期捏着鼻子写几篇作文?不,这一问题的答案,应到大自然和生活中去寻找。
天空中一丝云儿飘过,淡淡的、自由自在,你觉得真好,这就是语文;初升的朝阳光芒万丈,你觉得生机勃发,这就是语文;如血的残阳映红半边天,让人无限留恋,别忘了这也是语文。语文是那巍巍昆仑,是那草叶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古城旧都中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渔船……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语文从那古人的口中娓娓道出;语文被当阳桥头的张飞一声吼出;语文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的笔端流出;语文在浔阳江头琵琶女的琴弦上回荡。语文带着我们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体验神奇,到景阳岗的青石板上感受惊险,它让我们深味“逝者如斯夫”的感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无奈,“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萧瑟……
二、众说纷纭的大语文观
(一)“大语文”是假语文?
“大语文教育”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出的一朵“语文教学鲜花”,很遗憾这朵花是“塑料花”。“大语文教育”从理念上倡导语文教学要打破学科界限,要回归到生活实践中,强调语文学习要联系生活,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我们不妨分析一下,这有没有可能?
“大语文教育”需要时间和空间的支持,而学生们走进校园,主要是想学得“书本知识”,他们是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学语文的,将基本知识学扎实为第一要务。“大语文教育”却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偏离了这一要务,是将学生们当成“作家”来对待了。作家的创作需要“生活实践”,因为作家的创作需要收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面对广大读者的检阅,所以作家是很需要“大语文时间和空间”的人。但是,学生与作家不同,学生学习语文是要达到一个初级的层次,要达到“文从字顺”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一个“会不会”写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写什么”的问题。学生要解决这个问题,最省力气的方法是“向书本学习”,先在“小语文”的空间里进行“模仿”。在“小语文”空间里达到会写,达到“文从字顺”的初级目标并不是一件难事。所以学生需要一个切合实际的“小语文”学习过程就行了,在这个“小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目标就可以省时省力地达到。“大语文教育”无异于让一个初生的婴儿学习跑步一样可笑,这是不合常理的教学理念。
一些学校大搞“大语文教育”,叫得很响,成果也很多,但身在其中的教师一般都能感觉得到,“大语文”的背后是“大虚假”--学生们为了应付“大语文”检查而应付出的“日记”“练字本”不但不能提高语文素养,反倒有害语文学习的兴趣;“每学期阅读课外读物五十万字”根本就是一派胡言。语文教师对待语文教学要“洗尽铅华”,冷静地回到语文教学的起始位置上,用平实的眼光对待语文教学,别忙着将它“搞大搞虚”。其实将“小语文教育”搞扎实,学生才会从语文学习中实际获益。
冷水泼到此即止,目的是让大家在新课程改革中保持一份清醒
(二)走“大语文”的路子
张菊荣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说:我们的教育内容必须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了,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教”,而教学的中心是“做”,即实际生活。我们必须了解生活,了解学生生活现状、了解生活发展的趋势、生活对人的要求的变化。现实生活中需要的是全面发展、品学兼优、视野开阔、生理心理健康的人。实施素质教育,小而言之,为学生的终身受益负责,为学生的将来负责;大而言之,为国家、民族的未来负责、为中华的腾飞打下坚实基础。
由此看来,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的基础,要让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一生受用,语文教学必须要生活化,走“大语文”的路子。刘国正老先生给余蕾大师的信中说:“积多年之经验,我深深感到,当代语文教学的弊端,其最者不在局部,更不在末节,而在于总的指导思想,未完全脱离旧时代训练写八股文的模式,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脱离社会。杜源汲流,截根取木,自然不会有好的效果。”余蕾大师深谙语文教学的弊端,也悟出了语文教学的真谛,他的课改实验着眼在课内外衔接,强调课堂学习与现实生活接轨。事实上,仅靠几册课本,靠在课堂里每天上一堂语文课,学生是学不好语文的,语文教学只有在社会大背景的有力支撑下才有活力,学生课外个体语文学习的总量,包括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等,大大超过课内语文学习的总量,如果能引导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时时学语文、用语文,把学生课外语文学习纳入语文教学轨道,它的能量是极为可观的,它的作用是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因此大语文教学观念值得大力弘扬,也值得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推广运用。
另外,我还想规劝我们的老师要向大师学习,要静下心来,做一些教研工作。我们每天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参加各种会议,工作的确很紧张,空闲时间确实很有限,但再忙也要忙中偷闲,多看书,多学习,搞一些力所能及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对提高自身的素质很有益处,不求在理论上有多么高深的建树,但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有所感悟,能有新的发现,能将自己的感悟和新发现总结出来,以促进自己更好的工作,作出更突出的成绩。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使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欢乐,使每天的上课不致于成为枯燥、单调的义务和例行公事,那就把每个教师领上教育科学研究的道路。”是啊,教师如果不搞科研,不管你多么出色,到头来只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教书匠,永远也成不了大师级的老师。还望老师们能有所追求,在教育教学研究领域迈开步子。
三、大语文观,如何在新课改模式下恢复活力
(一)浅谈新课标下“大语文”的构建
新课标要求?“面向全体,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注重培养实践能力;注重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扎实地实践新课标呢?我就近几年来实施的构建“大语文”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其基本思路是以“大语文”教学观为指导思想,以“四结合、四突出”(课内外相结合,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语文教学与学校各项活动相结合,语文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突出实践,突出阅读,突出积累,突出运用。)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体、语文活动和语文环境为辅助、评价改革为保证机制的开放型的语文教学体系。
1 加大阅读量,扩大学生知识视野。
古之学者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要求博览群书、深入生活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新课标就学生阅读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此,我首先从加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做起:
保证学生阅读书籍和时间到位。由于地处农村,经济落后,我采用学生相互交换书籍的方式来满足学 生对课外阅读书籍的需求。学生未养成读书习惯前,在“感兴趣”“应该看”的前提下,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报纸、收看《新闻联播》关注时事,关注生活,积累素材;并搜集《故事会》《杂文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幽默与笑话》《民间故事》等推荐给学生,保证学生有书可读。提高课堂效率,减少课外作业,保证学生课余阅读的时间。两周检查一次读书笔记和书评、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将检查结果量化打分计入学生平时考查成绩,以此促使学生阅读,养成阅读习惯。阅读习惯养成后,再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规定其阅读的内容或主题,引导其有目的、有意义地阅读。
2 鼓励学生参加课内外实践活动。
“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加强学生听、说等交际和表达能力训练,通过语文活动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语文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最好的形式,通过活动使学生树立“生活是语文大课堂”的理念。可结合教材听说训练,安排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并与学生平时考查成绩相结合,促使学生自觉参与活动。
在课内语文活动上,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面循序渐进地培养听说能力。初一阶段着重训练学生听说的胆识,主要以课前五分钟的自我介绍、讲故事、朗诵等形式为主,重点培养学生说的语感、语态。初二阶段着重训练在教师指导下的课文讲授、课前五分钟口头作文训练(抽题后思考二分钟),旨在加强学生说的语调、语态和语言的组织能力。初三阶段着重训练学生收集、运用材料参与辩论、演讲的能力,主要通过辩论赛、演讲赛、学生协作。
3 探索新的教学评价机制,塑造学生创新人格。
传统的教育评价以分数论英雄,扼杀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激情。语文新课标要求通过对学生语文学习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达到让学生终身受用的目的,为此,探索新的评价机制势在必行。在由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应借助传统教育的“考”来培养学生“能力”。初始阶段应通过“以考促学、以赛代练”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制性,达到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创新人格之目的。
在教学实践中,我把考核分解为笔试和实践操作考查两个方面进行。笔试主要是传统的考查方式(占60%),笔试题目尽量减少客观性题目的比重,增加能充分发挥学生才能的主观性题目,并适当地安排部分选作题,给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以更多的自由空间。实践操作考查(占40%)包括课堂表现(提问、答问、课文讲评)、语文活动(作文评改、手抄报、课前五分钟小活动、社会调查、发表稿件、读书笔记、书评、演讲赛、辩论会)、社会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志愿者、主持人)等方面,对实践操作考查中的每一个小项,分别制定详尽的细则进行等级(分数)量化记入学生成绩,以笔试成绩、实践操作成绩两项之和作为学生考核成绩。用“考试”这根指挥棒逼着他们走出教材、走出课堂、走人生活、走进社会。
新课标允许本个人对学习内容及方式、方法有一定的选择,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加强新课标下语文教学评价机制的探索,以制度规范教学行为,方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塑造学生创新人格。只有依托教学、生活等实践活动,才能更好地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实现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只有“以活动护航,让社会、生活进课堂”,使语文课堂“活”起来,才能达到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后记
人们都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语文是一门浪漫的学科。语文老师也应该有一种像诗仙李白一样悠雅、浪漫的气质。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应努力让学生摆脱学语文难的畏难情绪,给学生一种积极“享受语文”观念。让他们怀着一种浪漫的、欣喜的心情去学习课文,阅读文章,开阔眼界,获得知识。不论是坚持哪一种语文观点,我们都不应该为了应试而脱离语文教育的最终目--基于汉语言母语教育的生活教育、基础教育,也是一种文化教育。
然而,“大语文教育”的发展与渗透,并不是一帆风顺,一呼百应,虽然理论上的大语文看起来光彩耀目,然而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却并不尽人意。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地域与个人的理解差别等,都使其束手束脚,最终在许多地方沦为一种教学口号,掩埋了她原本的魅力与活力。大语文观对我们语文的教育学习,是否真如当初许多学者理想中那般大有裨益,我们要在实践中怎样不失偏颇的坚持这套理论并运用自如,都是时下语文教研探讨的热点。
关键词:大语文观;大语文教育;假语文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2-0407.2011.02.012
文章编号:1672-0407(2011)02-053-04 收稿日期:2011-01-20
一、大语文观——生活无处不语文
(一)什么是大语文观?
“大语文”的观念,就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社会处处有语文,处处是语文,社会处处有语文的应用:平常的如日常生活中的请假条,重大的有开会领导作报告;小到产品的商标和广告,大到活动的策划与创意;轻微的有日常生活中俯拾即是的错别字,严重的至闹出笑话和造成损失的只字之差;小到日常生活中你用心说的每一句话,大到流行于街头巷尾的歌曲、俗语;小到你用心写的一篇篇作文,大到重大的新闻、政府工作报告……这一切,无不说明语文及其应用的存在,尤其是语文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之广。简直可以这么说:哪里有社会、生活,哪里就有语文及其应用。而且我们不难发现这种趋势将随着社会的信息化、人文化而日益突出。
(二)“大语文教育”观的提出
“大语文教育”观的核心是确认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和契合。刘国正在1981年发表的《把语文基本训练搞活》一文中就提出了“生活是发展语文能力的基础”的观点。这样的观点,人们在理论上是完全能够理解、能够接受的,但要把这种理论观点真正落实到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去,并设计出种种模式和方案来,却是需要睿智、需要魄力和毅力的。差不多与张孝纯提出“大语文教育”教改方案的同时,江苏省无锡一中的孙宏杰和兴化中学柳印生在南方也遥相呼应,提出了“引导学生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学习语文”的教改试验课题。孙宏杰主持的这项试验的基本做法是:“从学生的生活中发掘语文学习的各种因素,把学生在生活中的许多不自觉地运用语文工具的机会,变成自觉的、有意识的语文能力训练;并千方百计为学生设置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处处作有心人,主动寻找语文学习的各种时机,积极地把语文课堂教学中学到的东西在生活中进行有意识的实践;同时,语文教学主动地和其他各科的教学配合,使学生在其他各科的学习中更好地借助于语文这个工具,又使其他各科的教学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种种实践的机会。”孙宏杰把这种从各方面协调动作的语文教学活动形式,称为“全方位教学法”,或“立体教学法”,或“综合教学法”,或“生活教学法”。柳印生则把自己的试验,称为“孔雀开屏”式的辐射型教学。1990年,刘国正根据语文教学改革的现状,提出了语文教改的三个“基本点”,其中再次强调:“要使学习语文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教学搞得生动活泼。这生活,包括学生自己的生活,家庭、学校、社会的生活。语言产生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脱离了生活,就变成毫无生气的空壳。语文教学也要同生活相联系,脱离了生活,就会变得呆板枯燥。”1991年,顾黄初在为北京吕桂申等人编辑的《语文教学方法论》一书提供的论文中也提出: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所谓“贴近生活”,包括的内容主要是:第一,从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的规律来探求语文教学的规律,要懂得怎样“教”语文,就该先懂得生活中怎样“用”语文;第二,从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的众多场合来开拓语文教学的空间领域,摆脱语文教学的“封闭式”格局,创建语文教学的“开放式”格局,把施教的视角延伸到课外的广阔天地里去;第三,从现代生活的发展前景来规划语文教学的未来,努力使语文教学与现代社会发展步履相适应。上海《语文学习》从1993年7月开始在它的精美的封面上引录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克的一句名言作为编辑们的一种信条,这话就是:“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看来,这种紧密联系生活、贴近生活的“大语文教育”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并正在实践中催出越来越多的硕果。
(三)专家看法
我所谓的大语文,是真语文,实语文,话语文;是贴近生活的人性语文,注重实践的素质语文。
我所谓的大语文,不是那种老师海讲,学生呆听,把本来有血有肉有情有趣的东西弄得支离破碎,干巴无味,一个劲儿向学生死灌硬填,让死记硬背的应试语文;不是那种题海无边,不堪重负,考过即忘,多半无用的泡沫语文!
--姚竹青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重要的教学思想,提倡教育者要善于诱导和启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的主动境界。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光辉思想,是叶圣陶对我国历代著名教育家教育理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他既肯定了孔子、王守仁等教育家关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和“自求得之”这种提倡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独立思考的教育主张,又严肃地剖析了旧式教育的糟粕。旧式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记诵很广博的“活书橱”,学舌很巧妙的“人形鹦鹉”,或大或小的官吏以及靠教读为生的“儒学生员”。这种培养目标决定了它的教学方法必然是死记硬背、模仿迎合。旧式教育的影响和毒害,语文学科是首当其冲的,因为“学校里的一些科目,都是旧式教育所没有的,惟有国文一科,所做的工作包括阅读和写作两项,正是旧式教育的全部。一般人就以为国文教学只需继承从前的传统好了,无须另起炉灶。这种认识极不正确,从此出发,就一切都错。”叶圣陶的这段话明确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必须“另起炉灶”,否则将“一切都错”。我们的语文教学再也不能去培养“活书橱”“人形鹦鹉”之类了,而应该致力于造就出千千万万能善于运用语文这一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就不能如同过去那样,再继续搞“满堂灌”“注入式”和“逐句讲解”的教学了。叶圣陶在多次讲话和文章中都对“教师讲,学生听”的教法表示了极大的质疑:“教师果真是只管‘讲’的吗?学生果真是只管‘听’的吗?一‘讲’一‘听’之间,语文教学就能收到效果吗?”事实证明,“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的做法,与从前旧式教育的教法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是一种非常陈旧落后的方法。按照这种方法,学生永远都只能依赖老师,永远都达不到“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
--叶圣陶: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四)学生观点
语文是什么?语文难道就仅仅是成天做题,一个学期捏着鼻子写几篇作文?不,这一问题的答案,应到大自然和生活中去寻找。
天空中一丝云儿飘过,淡淡的、自由自在,你觉得真好,这就是语文;初升的朝阳光芒万丈,你觉得生机勃发,这就是语文;如血的残阳映红半边天,让人无限留恋,别忘了这也是语文。语文是那巍巍昆仑,是那草叶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古城旧都中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渔船……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语文从那古人的口中娓娓道出;语文被当阳桥头的张飞一声吼出;语文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的笔端流出;语文在浔阳江头琵琶女的琴弦上回荡。语文带着我们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体验神奇,到景阳岗的青石板上感受惊险,它让我们深味“逝者如斯夫”的感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无奈,“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萧瑟……
二、众说纷纭的大语文观
(一)“大语文”是假语文?
“大语文教育”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出的一朵“语文教学鲜花”,很遗憾这朵花是“塑料花”。“大语文教育”从理念上倡导语文教学要打破学科界限,要回归到生活实践中,强调语文学习要联系生活,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我们不妨分析一下,这有没有可能?
“大语文教育”需要时间和空间的支持,而学生们走进校园,主要是想学得“书本知识”,他们是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学语文的,将基本知识学扎实为第一要务。“大语文教育”却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偏离了这一要务,是将学生们当成“作家”来对待了。作家的创作需要“生活实践”,因为作家的创作需要收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面对广大读者的检阅,所以作家是很需要“大语文时间和空间”的人。但是,学生与作家不同,学生学习语文是要达到一个初级的层次,要达到“文从字顺”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一个“会不会”写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写什么”的问题。学生要解决这个问题,最省力气的方法是“向书本学习”,先在“小语文”的空间里进行“模仿”。在“小语文”空间里达到会写,达到“文从字顺”的初级目标并不是一件难事。所以学生需要一个切合实际的“小语文”学习过程就行了,在这个“小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目标就可以省时省力地达到。“大语文教育”无异于让一个初生的婴儿学习跑步一样可笑,这是不合常理的教学理念。
一些学校大搞“大语文教育”,叫得很响,成果也很多,但身在其中的教师一般都能感觉得到,“大语文”的背后是“大虚假”--学生们为了应付“大语文”检查而应付出的“日记”“练字本”不但不能提高语文素养,反倒有害语文学习的兴趣;“每学期阅读课外读物五十万字”根本就是一派胡言。语文教师对待语文教学要“洗尽铅华”,冷静地回到语文教学的起始位置上,用平实的眼光对待语文教学,别忙着将它“搞大搞虚”。其实将“小语文教育”搞扎实,学生才会从语文学习中实际获益。
冷水泼到此即止,目的是让大家在新课程改革中保持一份清醒
(二)走“大语文”的路子
张菊荣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说:我们的教育内容必须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了,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教”,而教学的中心是“做”,即实际生活。我们必须了解生活,了解学生生活现状、了解生活发展的趋势、生活对人的要求的变化。现实生活中需要的是全面发展、品学兼优、视野开阔、生理心理健康的人。实施素质教育,小而言之,为学生的终身受益负责,为学生的将来负责;大而言之,为国家、民族的未来负责、为中华的腾飞打下坚实基础。
由此看来,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的基础,要让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一生受用,语文教学必须要生活化,走“大语文”的路子。刘国正老先生给余蕾大师的信中说:“积多年之经验,我深深感到,当代语文教学的弊端,其最者不在局部,更不在末节,而在于总的指导思想,未完全脱离旧时代训练写八股文的模式,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脱离社会。杜源汲流,截根取木,自然不会有好的效果。”余蕾大师深谙语文教学的弊端,也悟出了语文教学的真谛,他的课改实验着眼在课内外衔接,强调课堂学习与现实生活接轨。事实上,仅靠几册课本,靠在课堂里每天上一堂语文课,学生是学不好语文的,语文教学只有在社会大背景的有力支撑下才有活力,学生课外个体语文学习的总量,包括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等,大大超过课内语文学习的总量,如果能引导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时时学语文、用语文,把学生课外语文学习纳入语文教学轨道,它的能量是极为可观的,它的作用是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因此大语文教学观念值得大力弘扬,也值得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推广运用。
另外,我还想规劝我们的老师要向大师学习,要静下心来,做一些教研工作。我们每天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参加各种会议,工作的确很紧张,空闲时间确实很有限,但再忙也要忙中偷闲,多看书,多学习,搞一些力所能及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对提高自身的素质很有益处,不求在理论上有多么高深的建树,但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有所感悟,能有新的发现,能将自己的感悟和新发现总结出来,以促进自己更好的工作,作出更突出的成绩。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使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欢乐,使每天的上课不致于成为枯燥、单调的义务和例行公事,那就把每个教师领上教育科学研究的道路。”是啊,教师如果不搞科研,不管你多么出色,到头来只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教书匠,永远也成不了大师级的老师。还望老师们能有所追求,在教育教学研究领域迈开步子。
三、大语文观,如何在新课改模式下恢复活力
(一)浅谈新课标下“大语文”的构建
新课标要求?“面向全体,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注重培养实践能力;注重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扎实地实践新课标呢?我就近几年来实施的构建“大语文”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其基本思路是以“大语文”教学观为指导思想,以“四结合、四突出”(课内外相结合,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语文教学与学校各项活动相结合,语文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突出实践,突出阅读,突出积累,突出运用。)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体、语文活动和语文环境为辅助、评价改革为保证机制的开放型的语文教学体系。
1 加大阅读量,扩大学生知识视野。
古之学者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要求博览群书、深入生活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新课标就学生阅读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此,我首先从加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做起:
保证学生阅读书籍和时间到位。由于地处农村,经济落后,我采用学生相互交换书籍的方式来满足学 生对课外阅读书籍的需求。学生未养成读书习惯前,在“感兴趣”“应该看”的前提下,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报纸、收看《新闻联播》关注时事,关注生活,积累素材;并搜集《故事会》《杂文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幽默与笑话》《民间故事》等推荐给学生,保证学生有书可读。提高课堂效率,减少课外作业,保证学生课余阅读的时间。两周检查一次读书笔记和书评、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将检查结果量化打分计入学生平时考查成绩,以此促使学生阅读,养成阅读习惯。阅读习惯养成后,再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规定其阅读的内容或主题,引导其有目的、有意义地阅读。
2 鼓励学生参加课内外实践活动。
“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加强学生听、说等交际和表达能力训练,通过语文活动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语文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最好的形式,通过活动使学生树立“生活是语文大课堂”的理念。可结合教材听说训练,安排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并与学生平时考查成绩相结合,促使学生自觉参与活动。
在课内语文活动上,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面循序渐进地培养听说能力。初一阶段着重训练学生听说的胆识,主要以课前五分钟的自我介绍、讲故事、朗诵等形式为主,重点培养学生说的语感、语态。初二阶段着重训练在教师指导下的课文讲授、课前五分钟口头作文训练(抽题后思考二分钟),旨在加强学生说的语调、语态和语言的组织能力。初三阶段着重训练学生收集、运用材料参与辩论、演讲的能力,主要通过辩论赛、演讲赛、学生协作。
3 探索新的教学评价机制,塑造学生创新人格。
传统的教育评价以分数论英雄,扼杀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激情。语文新课标要求通过对学生语文学习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达到让学生终身受用的目的,为此,探索新的评价机制势在必行。在由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应借助传统教育的“考”来培养学生“能力”。初始阶段应通过“以考促学、以赛代练”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制性,达到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创新人格之目的。
在教学实践中,我把考核分解为笔试和实践操作考查两个方面进行。笔试主要是传统的考查方式(占60%),笔试题目尽量减少客观性题目的比重,增加能充分发挥学生才能的主观性题目,并适当地安排部分选作题,给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以更多的自由空间。实践操作考查(占40%)包括课堂表现(提问、答问、课文讲评)、语文活动(作文评改、手抄报、课前五分钟小活动、社会调查、发表稿件、读书笔记、书评、演讲赛、辩论会)、社会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志愿者、主持人)等方面,对实践操作考查中的每一个小项,分别制定详尽的细则进行等级(分数)量化记入学生成绩,以笔试成绩、实践操作成绩两项之和作为学生考核成绩。用“考试”这根指挥棒逼着他们走出教材、走出课堂、走人生活、走进社会。
新课标允许本个人对学习内容及方式、方法有一定的选择,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加强新课标下语文教学评价机制的探索,以制度规范教学行为,方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塑造学生创新人格。只有依托教学、生活等实践活动,才能更好地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实现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只有“以活动护航,让社会、生活进课堂”,使语文课堂“活”起来,才能达到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后记
人们都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语文是一门浪漫的学科。语文老师也应该有一种像诗仙李白一样悠雅、浪漫的气质。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应努力让学生摆脱学语文难的畏难情绪,给学生一种积极“享受语文”观念。让他们怀着一种浪漫的、欣喜的心情去学习课文,阅读文章,开阔眼界,获得知识。不论是坚持哪一种语文观点,我们都不应该为了应试而脱离语文教育的最终目--基于汉语言母语教育的生活教育、基础教育,也是一种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