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百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dddes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所有我去过的地方中,要比较一下哪里的云最美,还要属草原上的云。千变万化,又仿佛神秘莫测,难以用具体的语言来描绘它们变幻莫测的形态。
  在我的记忆里,大概是在七八年前,我们驱车深入草原,前往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乌拉盖。一路上我隔着车窗,一时一刻都不舍得闭眼休息,贪婪地张望着窗外的美景。窗外时而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纵情舒展着身姿,没有丝毫的起伏,像是被揪展、抚平的绿绒毯,时而是线条圆润、舒缓的小山丘,彼此间把手臂搭在对方的肩膀上。连绵不绝的绿色,绵延到很远的地方,全然超出了我的视力范围。
  久居拥挤吵杂的城市,有一天当你走进草原,它的宽广无垠、宁静美好,才让你发现,原来世界这么大,原来自己整天蜗居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为那些芝麻绿豆大的小事烦心是多么的不划算,活得那么累,反而不如草原的黄牛、绵羊。我们所走的公路是什么级别,我不是很清楚,只记得是一条双向只有两个车道的公路。驱车在这条路上行驶,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驰骋,走了五六个小时,一路上遇到的车,屈指可数。但是这条路上也是有限速的,不能因为车少就超速。虽然遇不上什么车、什么人,但是时不时就有羊群,牛群结伴过马路,甚至有些就赖在路上,居然还躺着不走,经验丰富的司机是不会鸣喇叭驱赶它们的,那样会让它们受惊,反而惹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司机都是放慢车速,或者干脆停下来等它们都走过去了再起步。对于那些躺着不走的主儿,就放慢车速,悄悄地从它们的身边挤过去。这确实考验司机的驾驶技术和对牛羊习性的了解,毕竟只有两个车道。遇上一个躺着不走还好,要是遇上组团躺着不走的,司机就得停下车,亲自下车,轰一轰它们了。动物究竟还是怕人的,看到有人走过来了,就赶忙站起来,知趣地甩甩尾巴走了。
  地上的事情说完了,就该讲讲天上的事情了,主角出场前,怎么也得把主角周围的环境描写介绍一番,等一切妥当了,再把主角请出来。草原上的云与别处最大的不同就是浓,就是厚重,才真正配得上用“朵”来形容,该怎么描述才贴切呢?用一个透明的玻璃杯接一杯清水,拿毛笔轻轻地蘸一点墨水滴在水杯里,墨汁在水中四散开来,那轻薄的样子应该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浮云。而草原上的云不是浮着的,更像是喷涌而出的奶油冰激凌,一团一团、一朵一朵地悬挂在天空中。缓缓地释放,慢慢地喷涌,绝对不是炸裂,没有一丝一毫炸裂带来的平直线条和锋利棱角。看着头顶的奶油冰激凌,它们与你相距甚近,似乎只需你伸出舌头就可以舔上一口。就算这种遐想没能切实征服你的味蕾,但是它们厚墩墩的圆润样子也已经融化你的心。遥远天边的云朵让我有一种神圣感,它的体量如此大,中国神话故事里的天庭该不会真在上面吧。各方神圣在那个仙气缭绕的地方住着,闲来俯瞰人间悲欢离合,时不时也去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走了一道”,也不知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绛珠仙草是否安好?它的神秘莫测,会带着你不由得陷入遐想,思绪万千,顺着某一缕思绪,遐思就飞得很远很远,想来这也是草原上云朵的独特魅力,或者是魔力。
  那一次旅程,我见过最奇特的一片天空,天空中的云朵,不仅大小差不多,连形状都相差无几,每一个都像极了水母。想象一下,成千上万朵犹如水母一般的云朵,在湛蓝的天空中,低垂在一个相同高度上,太阳的光芒穿透洁净的空气,那种感觉就仿佛你到了海底,头顶上数不清的透明水母一收一缩正向上游动,你跟着它们只要轻轻划动手臂,也可以与它们一起畅游海底。
  看到云,我就思绪万千、浮想联翩,这大概也与我小时候的经历有关。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观察天上的云。站在屋檐下,以屋檐为参照物,静静地盯着天上的云,它们随着风的吹拂,时而悠闲,时而匆忙流动着,云就像是个小媳妇,陪伴着风的飘飘洒洒浪迹天涯。等到我学会自己骑自行车上学的时候,每天下午放学,我就骑着自行车,在宽阔的柏油路上,一路向西,不快不慢地向家的方向骑去。骑车的时候,我也很少想学校里老师上课讲了什么,同学们之间发生些什么,我就一边骑车,一边看天上的云。天上的云每天都不一样,这条路对我来说天天就是新的,因为景不同。夏天白天长,下午放学的时候,天还大亮,向西走,明晃晃的阳光还有些刺眼,冬天天黑的早,放學的时候伴着落日的余晖,经常能看到火烧云。小学的时候还学过一篇文章,就是讲火烧云的,描写天上的火烧云,一会儿像骏马,一会儿又变成别的什么。我看到的火烧云像一幅用色浓烈的油画,太阳的半张脸依然露在远处的山顶上,太阳上面的云层像是被橘色、金色,蓝色、紫色、灰色各种颜色糅合在一起,相互覆盖涂抹出来的,太阳就像一个射灯,定点光源,赋予这幅画光泽和生气。
  长大了,工作了,结婚了,有孩子,整天忙于处理各种琐事,再也就没有什么闲情逸致看云了,越活,小时候的很多记忆反而扑面而来。
  (陕西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巩固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成果,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2月5日上午,由第十四届全运会西安市执委会主办,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西安市迎第十四届全运会云上非遗音乐会在西安市陕西歌舞大剧院举办,节目从西安地区精选了10组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代表性项目,将其与流行音乐进行融合编排,向全省乃至全国的观眾呈现了一场具有时代特征、创新精神及艺术
期刊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市县业务工作部署,安排2021年全县公共文化和非遗保护工作,提高文化工作者和文化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3月16日,由旬邑县文化馆举办的“全县公共文化和非遗保护工作暨业务培训会”在旬邑宾馆召开。全县各镇(办)文化馆分馆馆长、2020年文化館“三区”人才文化志愿者、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代表性传承人等6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分业务工作会和业务培训会两部分
期刊
2月22日,汉滨区民间艺人为元宵节演出进行舞龙、舞狮、秧歌、安康道情等传统节目的排练。  在五里镇文化广场,无论是大姑娘、小媳妇,还是上了年纪的大叔大婶,精神抖擞,神采飞扬,跟随音乐,踏着鼓点,欢快地舞动着,形成了一道亮丽春色。据了解,今年,漢滨区文化和旅游广电局及早着手对春节文化活动进行安排部署,联合全区各个文化单位、办事处以及民间文艺社团,都在进行紧锣密鼓的排练。
期刊
3月5日,在“學雷锋纪念日”当天早晨,延安市文化艺术中心的舞蹈干部们来到了文化艺术广场,为市民群众现场辅导广场舞《最亲的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庆建党百年 迎全运盛会 扬志愿新风”学雷锋纪念日全民健身主题党日活动。同时中心全体党员、积极分子、干部职工2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共同带动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欢庆建党百年,喜迎全运盛会。《最亲的人》是2021年春晚最火的歌曲之一,深受群众的喜爱,
期刊
摘 要:美术基础教学一直以来都是美术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使得基础教学存在方法单一、效率不足的问题,无法使学生快速、高效地掌握基础绘画能力。本文试从中职阶段美术基础教学理论角度出发,结合新课改要求及具体的教学实际和生活经验,对学生如何更好地掌握美术基础技巧进行分析探讨,从而提出中职阶段美术基础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助力美术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育;基础教学;双
期刊
1921年7月的一个夜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一座二层居民小楼中秘密开幕,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完全新式的无产阶级政党诞生了。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大事变,犹如擎起的一把熊熊火炬,给近代饱受战乱、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送来了光明和希望。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一、近代中国民族复
期刊
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筹备,由太白县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县文化馆、图书馆承办的迎新春棉絮画线上线下展终于和广大群众见面了。本次集中展出的有人物、动物、花卉等作品65幅(其中太白县棉絮画非遗传承人刘小侠作品60幅,棉絮画爱好者王爱侠作品5幅)。  棉絮画源于明朝初年。几百年来,棉花在成为农耕文化重要标志的生活必需品之后,也被勤劳的人们创造成了诸多形式的艺术品,而棉絮画就是这诸多艺术形式中的一朵绮丽瑰宝。近
期刊
前年大年初三,驱车去一个叫豹皮沟的偏远之处拜见我的大岳父。山高路远,坡陡弯急,中途还要涉过一道不小的河——武关河。一路颠簸摇晃,到达终点时,口渴、疲惫自不必说。  然而,当我一下车,目光便被一种奇异的景象深深吸引。——不远处的河面上,几乎全是白亮、厚实的冰,绵延竟达数十米之远,仿佛突然置身于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里!我的精神不由得为之一振,顾不上和岳父打招呼,就急不可耐地去玩冰,一屁股坐在冰上,让妻子
期刊
为纪念第58个学雷锋日,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咸阳市群众艺术馆在3月5日举办“送温暖、拍幸福照”學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为马庄街道群众义务拍照,定格幸福。活动当天,市群艺馆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组织10名摄影工作者走进马庄街道师村,为当地老人拍摄幸福照及全家福照,并现场打印赠送照片。拍摄现场,老人们精神焕发、笑容满面,同时积极配合摄影师,定格这一幕幕充满温情的瞬间。此次志愿服务活
期刊
摘 要:按照《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以下简称“文化站”)是国家在乡镇一级设置的旨在为基层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指导基层文化工作和协助管理农村文化市场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文化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层宣传文化的主阵地,承担着宣传主流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文明新风、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职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