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牧业是西藏的基础产业也是支柱产业。由于生源质量、师资力量、教学资源、职工待遇等因素,农牧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为了提高农牧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就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要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健全质量保障体系;要强化科研支撑作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要强化教育教学契合,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关键词]西藏;农牧类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3-0143-0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西藏是我国重要的边疆民族地区,西藏的农牧业人口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74%以上。由于受自然、历史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西藏农牧业虽然是基础产业,但其科技含量不高,发展还相对滞后。到2020年,西藏要同全国人民一起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还比较艰巨。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是要发展好农牧业,重点是提高农牧业人员的科技水平,前提是提升农牧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一、西藏农牧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西藏农牧学院是西藏唯一一所以培養农牧类专业人才为主的院校,建院40多年来,始终围绕培养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党中央、自治区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立足高原特点和优势,面向西藏经济建设主战场,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为西藏的农牧林水电等行业培养大学生和研究生。
自治区主要领导到学院调研时指出,在新形势下,特别是面对切实推进精准扶贫,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学院要进一步明确定位,努力提升农牧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将西藏发展成为“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要办好一批工、农、医等紧缺学科专业”。为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西藏必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大批农牧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西藏高校要突出自己立足于地方经济的特色,努力培养具有创造、创业和创新能力的“三创”型人才[1]。
二、影响西藏农牧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
(一)生源质量不佳,培养任务艰巨
教育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基础教育向大学所输送生源的现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的教育质量。西藏农牧学院在校学生有6000多人,其中75%来自西藏各地。西藏的基础教育欠账不少,享受着国家少数民族教育的优惠政策,高考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录取到农牧学院的学生的高考分数普遍更低,基础文化的水平低,生源质量不够好。从区外录取的学生的分数比区内学生的高一些,但也不是成绩优秀、养成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藏族的学生从小以藏语为主要交流语言,汉语基础普遍不好,这不但影响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会对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影响,加之藏民族有其独特的文化,部分学生专注于藏文和藏文化的学习,对专业的学习兴趣不浓。
西藏是我国重要的边疆民族地区,在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保持边疆稳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当前西藏的高等教育仍是分裂与反分裂、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的重点领域,长期面临着尖锐复杂的反分裂斗争,达赖集团和国际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分裂中国的图谋,他们不断制造事端,破坏西藏的稳定,还利用各种手段迷惑青年大学生。西藏农牧学院不仅承担着一般高校的职责,还肩负着反分裂教育的重任,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任务比内地高校艰巨。
(二)师资严重不足,教学力量薄弱
近10年来,西藏农牧学院的编制基本保持在550人左右,然而学院的全日制在校生已从2007年的2700余人增加到目前的6000多人,学生的类别也增加了,还承担了部分硕博士生的培养。学院地处高原,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社会公共设施条件滞后,部分教职人员工作不安心,近年以各种理由离职的现象时有发生,师资数量不足。
由于专任教师的数量不足,学院教师承担的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在教法技能提升、专业学术交流、离岗进修培训以及学历提升等方面都难有保证。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陈旧,对“互联网+”等新形势下的教法认知欠缺,主动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的积极性不高。在岗的专任教师中年轻化现象突出,35岁以下占比近50%,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偏低,教授、博士的比例仅占10%,“双师双能型”教师严重缺乏,年龄、学历、职称结构不尽合理;民族教师占全院教师的比例为20%,和民族学生占全院学生75%的比例相比明显偏低;有的专业授课教师偏少,专任教师的专业分布不尽合理。
(三)教学资源不优,实践教学偏弱
近年来,西藏农牧学院的各项基础建设总体上得到了加强,但是生均教学用房面积反而降低了50%以上,学生宿舍的生均面积下降了20%,生均资源紧缺。实验中心、功能实验室的建设受到影响,部分实验课程不能正常开设。学院建有校园高速网络,但由于受人手、设备、软件等因素的影响,数字化校园的集成建设不够,网络课程平台及课程资源建设进度不快,在线课程不多,缺乏自主研发的本土网络课程,数字化教材、电子文献、数据库尚不能满足完全人才培养的需要。
实践教学体系是学生提高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2]。由于历史原因,学院内的实习农场、牧场硬件条件还比较落后。虽然学院教学经费逐年上调,但是因为受特殊办学环境各类客观因素的影响,办学成本上升更快,特别是实训经费缺口较大。已有的实验室更侧重于硬件建设,相关实验人员的培训、日常运行的维护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
(四)教师待遇不高,发展后劲不足
西藏农牧学院教师的基本工资待遇普遍高于内地同类高校,但由于地处高原地带、高寒缺氧、交通不便、物价总体偏高,教师的实际可支配收入有限。长期以来,西藏实行国家举办高等学校、政府高度集中管理的高等教育体制,高校缺乏应有的办学自主权。当前,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在推进,但仍相对滞后,没有推行绩效管理制度,没有实行绩效工资的改革。在教师的考核方面,工作业绩评价与学院的发展目标关联度不够,评价考核内容不健全,现有的薪酬体系对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激励不够。 2012年,自治区政府下发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前退休和离岗休养有关问题的通知(藏政发〔2012〕64号)》,规定在藏工龄满一定年限,经组织批准部分可提前退休,并按照正常晋升的工资等推算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提前享受退休工资,这是对为西藏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员的充分肯定和贴心关怀,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关爱健康、珍爱生命的理念。与此同时,这样的操作方式也使提前退休人员的工资高过在岗人员,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在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如何把握二者的平衡值得重视与研究。
三、提升西藏农牧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
(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学院多数学生的现状,西藏农牧学院的专业培养方案需适当调整,提高教与学的匹配度,对现有的教学内容重新梳理,根据生源和学院的特点压缩部分教学内容,让培养方案更加符合实际。构建“厚基础、宽口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构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3]。针对学院学生理论基础薄弱的现状,可强化实践教学的改革,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让少数民族学生在实践中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整专业设置,强化专业建设同行业需求的对接,打通课程教学与职业标准的衔接,将实践过程与生产过程结合起来。
要紧紧围绕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构建外有产业链、内有学科链的专业集群发展模式,实现产学研的深度结合。针对自治区的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探索订单式培养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适度增加基础课的教学,减少专业课时数,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基础课教学方面,进一步巩固和完善部分课程的分级教学制,逐步加强和完善联合培养模式,扩大联合培养模式的实施范围。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努力争取、积极扩充教师编制,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加强与内地相关科研院所的联系,宣传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加快引进,增加优质师资总量,合理布局学科专业师资的配比,强化梯队建设和结构优化。培养和引进少数民族教师,通过少数民族毕业生留校、参加公考给予适当倾斜的政策等,增加少数民族教师的数量。完善外聘教师管理制度,提高待遇,发挥对口支援优势,增强外聘教师来院工作的积极性。切实关心教师的教学、科研和生活,努力为他们搭建平台,创造优良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在解决子女上学、就业以及夫妻分居等问题多提供人文关怀。构建西藏高校和教师共同发展的绩效管理体系,提高西藏高校教师绩效管理水平,对于增强西藏高校的活力,提升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4]。努力推动绩效工资制度,提高教师待遇,努力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
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定期开展新进教师教学能力的专项培训,有计划安排教师赴内地高校交流学习,提升其教学技能。改革职称评聘制度,引导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当中。定期开展教学技能比赛,建立教学的评优、奖励制度,引导教师自觉提升教学技能。坚持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制度,落实教授和副教授给本科生授课的制度。
(三)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健全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基本状态监测体系、教学考核评价机制、教学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教师到农牧区村镇、农牧大型企业挂职锻炼、实践制度,推进专业教师参与农牧区的生产实践活动。
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需要一套系统、稳定的质量监控机制予以保证[5]。教学监督就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督促后进、鼓励先进。对于那些长期默默奉献、教学水平高、受到学生认可的教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健全规范可行的制度,给予鼓励支持,树立教书育人的典型,带动其他教师安于教学、乐于教学。要建立多层次监管教学环节、多途径监控教学过程、多方面考核教学质量的办学体系。要建立和完善学生、用人单位等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反馈、改进机制。
(四)强化科研支撑作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科研过程本身就是创新过程,是教学的“源头活水”。教师通过科研可以形成新观点、新理论,不断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及时掌握学科发展最新动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养成创新思维习惯,从而实现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高质量的科研,是高水平教学能力的保证,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在西藏,科研要瞄准农牧业的共性技术难关,要根据西藏高原特色农牧业的特点,支持教师承担现代农牧业、新型城镇化、生态修复等研究项目。牢固树立“科研为基、教学为要”的理念,强化通过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通过科学研究提升教学能力的认识。着重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6] 。
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基层实践制度,大力引进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和领军人物担任兼职教师,共建“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训基地。推行学分制,优化教育教学大纲,提高实践教学学分,增加实践实验实习和课外科技学分比例,加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五)强化教育教学契合,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根据西藏农牧学院所处的特别的地理位置及承担的特别任务,学院在办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不懈地开展反分裂斗争教育、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教育,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艰苦奋斗为核心的“老西藏”精神教育,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着力增强“四个自信”“五个认同”和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认识。紧密结合学校和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集体教育和个别谈心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使学生从思想上对学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到位[7]。突出政治可靠和专业合格的育人标准,以培养政治可靠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业务过硬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目标,牢固树立培养“可靠接班人”的育人理念,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育人中的保障作用。
学院要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原则,以提高人才质量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的相对滞后是地方高校 “三创”型人才培养的掣肘,要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推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优化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群基础课平台。坚持以生为本,鼓励学生跨学科、专业选修、辅修,积极探索个性化教育培养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充分发挥教学部门在育人中的中心地位,努力调动团委、学工、宣传、后勤、工会等部门在提升人才质量方面的积极性,切实将教书育人同环境育人、管理服务育人相结合,努力构建人人服务教学、人人关心教学、事事关注育人的良好局面,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 参 考 文 献 ]
[1] 宋宝莉. 地方高校“三创”型人才培养与通识教育[J]. 教育评论, 2017(5): 84-86
[2] 张大良. 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 2011(5): 4-6.
[3] 张雅光. 农业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体系研究[J]. 教育评论, 2015(11):35-38.
[4] 刘凯, 张传庆. 关于构建西藏高校教师绩效管理体系的几点思考[J]. 民族论坛, 2011(4): 50-52.
[5] 周德军.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长效机制构建研究[J]. 教育评论, 2016(7): 55-57.
[6] 李俊龙, 徐翔, 胡锋, 等. 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11(1):24-26.
[7] 占堆. 西藏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S1):93-95.
[责任编辑:庞丹丹]
[关键词]西藏;农牧类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3-0143-0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西藏是我国重要的边疆民族地区,西藏的农牧业人口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74%以上。由于受自然、历史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西藏农牧业虽然是基础产业,但其科技含量不高,发展还相对滞后。到2020年,西藏要同全国人民一起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还比较艰巨。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是要发展好农牧业,重点是提高农牧业人员的科技水平,前提是提升农牧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一、西藏农牧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西藏农牧学院是西藏唯一一所以培養农牧类专业人才为主的院校,建院40多年来,始终围绕培养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党中央、自治区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立足高原特点和优势,面向西藏经济建设主战场,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为西藏的农牧林水电等行业培养大学生和研究生。
自治区主要领导到学院调研时指出,在新形势下,特别是面对切实推进精准扶贫,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学院要进一步明确定位,努力提升农牧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将西藏发展成为“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要办好一批工、农、医等紧缺学科专业”。为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西藏必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大批农牧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西藏高校要突出自己立足于地方经济的特色,努力培养具有创造、创业和创新能力的“三创”型人才[1]。
二、影响西藏农牧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
(一)生源质量不佳,培养任务艰巨
教育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基础教育向大学所输送生源的现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的教育质量。西藏农牧学院在校学生有6000多人,其中75%来自西藏各地。西藏的基础教育欠账不少,享受着国家少数民族教育的优惠政策,高考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录取到农牧学院的学生的高考分数普遍更低,基础文化的水平低,生源质量不够好。从区外录取的学生的分数比区内学生的高一些,但也不是成绩优秀、养成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藏族的学生从小以藏语为主要交流语言,汉语基础普遍不好,这不但影响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会对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影响,加之藏民族有其独特的文化,部分学生专注于藏文和藏文化的学习,对专业的学习兴趣不浓。
西藏是我国重要的边疆民族地区,在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保持边疆稳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当前西藏的高等教育仍是分裂与反分裂、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的重点领域,长期面临着尖锐复杂的反分裂斗争,达赖集团和国际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分裂中国的图谋,他们不断制造事端,破坏西藏的稳定,还利用各种手段迷惑青年大学生。西藏农牧学院不仅承担着一般高校的职责,还肩负着反分裂教育的重任,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任务比内地高校艰巨。
(二)师资严重不足,教学力量薄弱
近10年来,西藏农牧学院的编制基本保持在550人左右,然而学院的全日制在校生已从2007年的2700余人增加到目前的6000多人,学生的类别也增加了,还承担了部分硕博士生的培养。学院地处高原,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社会公共设施条件滞后,部分教职人员工作不安心,近年以各种理由离职的现象时有发生,师资数量不足。
由于专任教师的数量不足,学院教师承担的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在教法技能提升、专业学术交流、离岗进修培训以及学历提升等方面都难有保证。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陈旧,对“互联网+”等新形势下的教法认知欠缺,主动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的积极性不高。在岗的专任教师中年轻化现象突出,35岁以下占比近50%,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偏低,教授、博士的比例仅占10%,“双师双能型”教师严重缺乏,年龄、学历、职称结构不尽合理;民族教师占全院教师的比例为20%,和民族学生占全院学生75%的比例相比明显偏低;有的专业授课教师偏少,专任教师的专业分布不尽合理。
(三)教学资源不优,实践教学偏弱
近年来,西藏农牧学院的各项基础建设总体上得到了加强,但是生均教学用房面积反而降低了50%以上,学生宿舍的生均面积下降了20%,生均资源紧缺。实验中心、功能实验室的建设受到影响,部分实验课程不能正常开设。学院建有校园高速网络,但由于受人手、设备、软件等因素的影响,数字化校园的集成建设不够,网络课程平台及课程资源建设进度不快,在线课程不多,缺乏自主研发的本土网络课程,数字化教材、电子文献、数据库尚不能满足完全人才培养的需要。
实践教学体系是学生提高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2]。由于历史原因,学院内的实习农场、牧场硬件条件还比较落后。虽然学院教学经费逐年上调,但是因为受特殊办学环境各类客观因素的影响,办学成本上升更快,特别是实训经费缺口较大。已有的实验室更侧重于硬件建设,相关实验人员的培训、日常运行的维护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
(四)教师待遇不高,发展后劲不足
西藏农牧学院教师的基本工资待遇普遍高于内地同类高校,但由于地处高原地带、高寒缺氧、交通不便、物价总体偏高,教师的实际可支配收入有限。长期以来,西藏实行国家举办高等学校、政府高度集中管理的高等教育体制,高校缺乏应有的办学自主权。当前,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在推进,但仍相对滞后,没有推行绩效管理制度,没有实行绩效工资的改革。在教师的考核方面,工作业绩评价与学院的发展目标关联度不够,评价考核内容不健全,现有的薪酬体系对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激励不够。 2012年,自治区政府下发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前退休和离岗休养有关问题的通知(藏政发〔2012〕64号)》,规定在藏工龄满一定年限,经组织批准部分可提前退休,并按照正常晋升的工资等推算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提前享受退休工资,这是对为西藏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员的充分肯定和贴心关怀,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关爱健康、珍爱生命的理念。与此同时,这样的操作方式也使提前退休人员的工资高过在岗人员,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在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如何把握二者的平衡值得重视与研究。
三、提升西藏农牧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
(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学院多数学生的现状,西藏农牧学院的专业培养方案需适当调整,提高教与学的匹配度,对现有的教学内容重新梳理,根据生源和学院的特点压缩部分教学内容,让培养方案更加符合实际。构建“厚基础、宽口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构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3]。针对学院学生理论基础薄弱的现状,可强化实践教学的改革,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让少数民族学生在实践中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整专业设置,强化专业建设同行业需求的对接,打通课程教学与职业标准的衔接,将实践过程与生产过程结合起来。
要紧紧围绕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构建外有产业链、内有学科链的专业集群发展模式,实现产学研的深度结合。针对自治区的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探索订单式培养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适度增加基础课的教学,减少专业课时数,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基础课教学方面,进一步巩固和完善部分课程的分级教学制,逐步加强和完善联合培养模式,扩大联合培养模式的实施范围。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努力争取、积极扩充教师编制,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加强与内地相关科研院所的联系,宣传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加快引进,增加优质师资总量,合理布局学科专业师资的配比,强化梯队建设和结构优化。培养和引进少数民族教师,通过少数民族毕业生留校、参加公考给予适当倾斜的政策等,增加少数民族教师的数量。完善外聘教师管理制度,提高待遇,发挥对口支援优势,增强外聘教师来院工作的积极性。切实关心教师的教学、科研和生活,努力为他们搭建平台,创造优良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在解决子女上学、就业以及夫妻分居等问题多提供人文关怀。构建西藏高校和教师共同发展的绩效管理体系,提高西藏高校教师绩效管理水平,对于增强西藏高校的活力,提升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4]。努力推动绩效工资制度,提高教师待遇,努力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
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定期开展新进教师教学能力的专项培训,有计划安排教师赴内地高校交流学习,提升其教学技能。改革职称评聘制度,引导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当中。定期开展教学技能比赛,建立教学的评优、奖励制度,引导教师自觉提升教学技能。坚持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制度,落实教授和副教授给本科生授课的制度。
(三)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健全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基本状态监测体系、教学考核评价机制、教学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教师到农牧区村镇、农牧大型企业挂职锻炼、实践制度,推进专业教师参与农牧区的生产实践活动。
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需要一套系统、稳定的质量监控机制予以保证[5]。教学监督就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督促后进、鼓励先进。对于那些长期默默奉献、教学水平高、受到学生认可的教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健全规范可行的制度,给予鼓励支持,树立教书育人的典型,带动其他教师安于教学、乐于教学。要建立多层次监管教学环节、多途径监控教学过程、多方面考核教学质量的办学体系。要建立和完善学生、用人单位等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反馈、改进机制。
(四)强化科研支撑作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科研过程本身就是创新过程,是教学的“源头活水”。教师通过科研可以形成新观点、新理论,不断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及时掌握学科发展最新动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养成创新思维习惯,从而实现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高质量的科研,是高水平教学能力的保证,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在西藏,科研要瞄准农牧业的共性技术难关,要根据西藏高原特色农牧业的特点,支持教师承担现代农牧业、新型城镇化、生态修复等研究项目。牢固树立“科研为基、教学为要”的理念,强化通过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通过科学研究提升教学能力的认识。着重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6] 。
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基层实践制度,大力引进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和领军人物担任兼职教师,共建“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训基地。推行学分制,优化教育教学大纲,提高实践教学学分,增加实践实验实习和课外科技学分比例,加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五)强化教育教学契合,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根据西藏农牧学院所处的特别的地理位置及承担的特别任务,学院在办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不懈地开展反分裂斗争教育、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教育,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艰苦奋斗为核心的“老西藏”精神教育,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着力增强“四个自信”“五个认同”和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认识。紧密结合学校和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集体教育和个别谈心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使学生从思想上对学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到位[7]。突出政治可靠和专业合格的育人标准,以培养政治可靠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业务过硬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目标,牢固树立培养“可靠接班人”的育人理念,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育人中的保障作用。
学院要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原则,以提高人才质量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的相对滞后是地方高校 “三创”型人才培养的掣肘,要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推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优化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群基础课平台。坚持以生为本,鼓励学生跨学科、专业选修、辅修,积极探索个性化教育培养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充分发挥教学部门在育人中的中心地位,努力调动团委、学工、宣传、后勤、工会等部门在提升人才质量方面的积极性,切实将教书育人同环境育人、管理服务育人相结合,努力构建人人服务教学、人人关心教学、事事关注育人的良好局面,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 参 考 文 献 ]
[1] 宋宝莉. 地方高校“三创”型人才培养与通识教育[J]. 教育评论, 2017(5): 84-86
[2] 张大良. 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 2011(5): 4-6.
[3] 张雅光. 农业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体系研究[J]. 教育评论, 2015(11):35-38.
[4] 刘凯, 张传庆. 关于构建西藏高校教师绩效管理体系的几点思考[J]. 民族论坛, 2011(4): 50-52.
[5] 周德军.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长效机制构建研究[J]. 教育评论, 2016(7): 55-57.
[6] 李俊龙, 徐翔, 胡锋, 等. 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11(1):24-26.
[7] 占堆. 西藏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S1):93-95.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