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强调:“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对中国所有的宗教提出的要求.然而,有不少人在谈到道教的中国化时会有些不理解,认为道教本来就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是否还需要中国化?事实上,道教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要在保持道教本有的中国特色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发挥出道教的时代价值.笔者认为,道教的中国化要坚持以下几个基本维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强调:“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对中国所有的宗教提出的要求.然而,有不少人在谈到道教的中国化时会有些不理解,认为道教本来就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是否还需要中国化?事实上,道教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要在保持道教本有的中国特色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发挥出道教的时代价值.笔者认为,道教的中国化要坚持以下几个基本维度.
其他文献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右旗总人口近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占80%以上,宗教活动场所主要以藏传佛教格鲁派为主.规模最大的宗教活动场所为藏传佛教达喜朋斯格庙,兴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rn近年来,新巴尔虎右旗宗教局在上级部门和旗委、旗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工作中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将宗教工作纳入全旗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强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推动全旗宗教工作稳步发展.
自今年9月福建莆田、泉州、厦门、漳州等地发生新冠肺炎本土疫情以来,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庄稼汉多次作出部署,并带队深入宗教活动场所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全省统战、民宗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发扬连续奋战精神,采取坚决果断措施,切实筑牢宗教领域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由于相对特殊的地理环境,近代西南地区天主教堂建筑受到地域文化影响,融入当地建筑艺术元素,形成比较特殊的形态.这些中西合璧的天主教堂不但展现了中西建筑文化融合的历史,也从一个侧面呈现了天主教中国化的历程.rn以下从三个方面对此予以简要介绍.rn一、建筑布局的中国化rn合院式布局是中国传统建筑布局形式,其布局为通过在四面建有房屋,共同围合成一个庭院.近代西南地区很多天主教堂都采用这种布局形式,强调群体布局、单体围合,只是在局部做了一些更改,采用灵活的方式来平衡不同建筑之间的关系.
“词”渊源于南朝、始于唐、盛于宋,是按乐谱填写,可合乐歌唱的一种文学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道教曾对“词”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词”无论是在艺术形式上,还是在思想意蕴上,都有着道教文化深深的印记.rn“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词牌”就是填词所用的曲调名.词牌中蕴含丰富的道教文化.南宋黄升在《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中说:“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则言仙事,\'女冠子\'则述道情,\'河渎神\'则咏祠庙.”当然,与道教文化相关的词牌并不限于这几类,而是广泛涉及道教文化的各个方面
佛教版画的刻印往往与大藏经的刊刻有关.现今留存最多的佛教版画,就是佛经的扉页插图.藏传佛教版画也是如此.13世纪中叶,第一部藏文大藏经《甘珠尔》《丹珠尔》由西藏纳塘寺印经院刻版印刷.与此同时,还刻印了大批佛陀本生故事、十六尊者像等印版,藏传佛教版画也随之繁盛起来.(格桑益希:《藏族美术史》)这些版画印版至今仍在流传,影响很大.由于印版刻制、版画刷印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成套的、大尺度独幅佛教版画只有大的寺院或印经院才有,其中尤以西藏纳塘寺印经院、四川德格印经院的藏传佛教版画最为著名.
为解决民间信仰事务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发挥民间信仰积极作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共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委统战部按照“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要求,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依法规范民间信仰事务管理,以江口街道韶护庙为试点,开展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多庙合一”工作.
明清时期,随着伊斯兰教中国化的逐步推进,出现了很多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清真寺.这些建筑无论是从外在的布局形制上,还是内部的装饰上,都具有中国化特色.本文主要探讨明清时期清真寺的中国化装饰艺术.rn一、中国化的装饰形式rn彩绘是中国传统建筑重要的装饰形式之一.最迟在宋代之后,这种融合了实用性和艺术性的技艺已经成为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清真寺建筑主要为木质结构,因此大都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彩绘作为装饰形式.
《宗教社会学》是宗教学学者、武汉大学段德智教授的一部专著.在该著的“引言”部分,作者将实现宗教社会学的范式转换,即“把\'社会学的宗教社会学\'转换成\'宗教学的宗教社会学\'”设定为该书的创作目的.在这部《宗教社会学》中,作者进行了创新尝试,从而勾勒出了“宗教学的宗教社会学”这一崭新的宗教社会学理论形态.rn首先,“宗教学的宗教社会学”的建构源自对西方宗教社会学的批判性检视,即作者所说“社会学的宗教社会学”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并构建的.作者一一列举了西方社会学史上久负盛名的开创性人物和殿
佛教传入中国后,其理论体系和中国其他理论体系(主要是儒家、道家和道教)相互冲突、融合、交流、影响,既形成了相通、兼容和互补的关系,也形成了相隔、排斥和互拒的关系.后一种关系一方面使佛教强化自身的某些思想、立场,保持自身的独特宗教色彩;另一方面,由于在伦理道德观念上的互相排斥不利于佛教在中国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佛教必须与儒、道思想不断相适应,从而逐步中国化.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中原门阀土族纷纷南渡,山林雅集,清谈玄义,兴起了名士之风.此时,佛教在中国开始逐渐传播,般若学与玄学相互交融,六家七宗应运而生,出现了玄佛合流的趋势.名士与名僧纵情山水,志趣相投.魏晋玄学的隐逸风尚与印度佛教的山林禅修不期而遇,奠定了中国佛教的山林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