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中心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现状分析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bandf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从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中提取2014年1—6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住院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提取患者的临床信息、合并症、伴随用药、抗栓治疗方案等资料,采用CHA2DS2-VASc评分进行卒中风险评估,评价患者的抗栓治疗方案,采用t检验、χ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因素与华法林使用之间的关系。

结果

共600例患者完成本研究,560例(93.3%)患者的CHA2DS2-VASc评分≥1,其中162例(28.9%)接受华法林(单药或与抗血小板药联合)治疗,244例(43.6%)服用阿司匹林治疗,137例(24.5%)未进行抗栓治疗。入组的600例患者中,172例(28.7%)抗栓方案符合指南推荐,266例(44.3%)治疗不当,23例(3.8%)过度治疗,139例(23.2%)未治疗。影响抗栓治疗的相关因素包括:持续性房颤(OR=3.92,95%CI 1.43~10.78,P=0.008)、射频消融(OR=26.82,95%CI 7.03~102.38,P<0.001)、使用他汀类药物(OR=3.35,95%CI 1.30~8.63,P=0.012)、服用抗心律失常药(OR=3.42,95%CI 1.29~9.07,P=0.014)以及服用阿司匹林(OR=0.02,95%CI 0~0.07,P<0.001)。

结论

本研究显示93.3%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为卒中中、高危患者,但71.3%的患者存在治疗不当、过度治疗或未进行抗栓治疗,需遵循临床指南推荐,以减少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RE-LY试验中中国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服用达比加群与华法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其对卒中预防的作用。方法RE-LY试验是1项前瞻性、国际多中心、随机、平行组设计的临床试验。全国13个医学中心从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共入选541例伴有卒中风险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对服用110 mg、2次/d(180例)和150 mg、2次/d(181例)2种固定剂量达比加群(每种均以盲化方式给药)
目的探讨血细胞比容与高血压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参加健康查体至少2次的体检者信息,排除基线高血压、年龄<20岁、有心脑血管疾病、血肌酐>177 μmol/L者,构建前瞻性研究队列(共20 606人,其中女性8 218人,男性12 388人),分性别采用Cox回归分析血细胞比容与高血压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51 352人年随访中,3
期刊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或)MMP2基因敲除小鼠中促进血管内膜增生的情况,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C57BL/6N小鼠按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MMP9基因敲除(MMP9-/-)组、MMP2基因敲除(MMP2-/-)组和MMP9/2基因敲除(MMP9/2-/-)组,每组10只小鼠。取对照组小鼠2只,将其股动脉线性损伤,逆转
期刊
目的探讨常规心肺复苏(CCPR)无效的非心脏外科手术后心脏骤停成人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疗效。方法连续入选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发生非心脏外科手术后心脏骤停并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接受ECMO治疗的成人患者25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选标准:年龄18~75岁;心脏停搏至CCPR时间<5 min;实施CCPR后10 min内未恢复自主循环,且CCPR时间<90 min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心衰)双心室再同步化治疗(CRT)的长期死亡率及特点。方法纳入2001年3月至2012年6月分别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沈阳军区总医院和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3个医疗中心住院行CRT的心衰患者,观察其死亡情况并分析死亡原因(心原性和非心原性)及超声心动图指标。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生存率,采用log-rank对生存曲线分布是否相同进行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对C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