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能有效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文化强国的建设步伐,因而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文化产业的初级发展阶段面临持久发展潜力与资金短缺的矛盾困境。为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借助政府和金融业等多方力量,形成政府政策支持和金融创新服务共同提升文化产业市场竞争力的社会局面,实现金融业与文化产业的有效对接。
关键词:金融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新思路探究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能帮助扩大社会就业、繁荣文化市场、调节经济结构,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强调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提出“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鼓励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源相结合,切实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然而,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基础薄弱,受社会经济条件和地区资源的制约表现出一系列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融资困难,与金融资本融合不足,严重阻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
本文主要以金融服务文化产业链为切入点,通过研究我国现有文化产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结合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促进文化产业与金融资产相融合的新思路。
二、金融创新与文化产业的内涵
(一)金融创新的内涵
金融创新是指通过支付制度促进银行及一般金融中介作为资金供求纽带作用的改变,即通过新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新的金融市场、新的组织机构、新的经营方式和新的制度安排所进行的金融变革。
(二)文化产业的内涵
在党的十六大上,文化产业的概念被首次提出。国家文化部认为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通过生产、再生产、储存及分配等方式从事文化产品相关活动的经营性行为。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伴随着现代生产方式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能有效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三、金融创新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研究
(一)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文化产业在促进经济、改善内需、转变发展方式、缓解就业压力、抗击经济下行压力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即将到来。1.文化产业即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文化产业将进入深度深化变革期;3.文化产业进入将进入强化融合期。二是“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需要解决的问题。1.文化产业放权力度不够;2.文化产业存在国有企业垄断;3.文化产业品牌竞争力不足;4.文化产业支持落实难。
(二)金融创新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研究
目前我国主要从三个方面研究金融创新助推文化产业发展:一是我国文化产业和金融资本融合现状;二是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政策和渠道;三是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创新方式。但是,目前我国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处于瓶颈期,遇到一些障碍,主要包括:金融机构因为对文化产业了解不够导致对接主动性不强;传统文化产业不能合理有效利用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制定的门槛比价高;文化产业自身的特殊性与金融资本融合度不高;服务与文化产业的金融中介体系薄弱等。基于以上现状,急需探究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融合新思路,促进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的有效融合,推进我国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四、金融创新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探究
“产业链联姻模式”有助于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金融资本有效融合。在这种模式下,不仅仅是让文化产业和金融资本简单合作,而是基于双方各自的产业链发展战略,进行优势互补进而实现金融资本支持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金融助推文化产业发展要求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资本的前提下提供项目建设和管理服务,利用自身优势使金融资本更深入到文化产业中去,实现二者高效结合,最终实现高效利用金融资本降低文化产业投资风险的目的。
金融机构依托文化产业链的核心企业,针对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设计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产品,为产业链上的不同企业提供综合解决方案。文化产业链下游企业的特点是交易活跃,比较有规律性且各企业相互依存,所以适合金融机构设计综合性和标准化的金融服务方案。
五、加快金融资本与文化产业融合的政策建议
当前文化产业提高发展速度才能满足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要实现这一发展就必须破解金融难题,实现金融资本的有效融合,为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完善资本市场和文化产业的融合机制,实现文化产业投资的多元化。二是金融机构积极创新融合路径,突破文化与金融融合的瓶颈,包括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分散对文化产业的贷款风险;创新与文化产业更匹配的金融产品;引进保险和风险投资基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三是文化产业自身大力发展核心竞争力,创造融资条件,包括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行上市融资;鼓励有条件的文化企业发放债券融资。
参考文献:
[1]段桂鉴.加快文化金融服务创新[Z].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08-29.
[2]许新,彭宇臻.中国文化产业金融投资前景分析[J]产业经济,2012,(11).
[3]刘昕.当前中国文化产业财税金融政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4]徐鹏程.当前阻碍金融资本与文化产业融合的主要问题[J].经济要参,2016,28,2-8.
作者简介:
高利英(1992-),女,汉族,山西吕梁人,金融硕士,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研究方向为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侯攀(1992-),女,汉族,山西晋城人,金融硕士,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研究方向为金融理论与政策。
关键词:金融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新思路探究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能帮助扩大社会就业、繁荣文化市场、调节经济结构,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强调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提出“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鼓励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源相结合,切实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然而,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基础薄弱,受社会经济条件和地区资源的制约表现出一系列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融资困难,与金融资本融合不足,严重阻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
本文主要以金融服务文化产业链为切入点,通过研究我国现有文化产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结合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促进文化产业与金融资产相融合的新思路。
二、金融创新与文化产业的内涵
(一)金融创新的内涵
金融创新是指通过支付制度促进银行及一般金融中介作为资金供求纽带作用的改变,即通过新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新的金融市场、新的组织机构、新的经营方式和新的制度安排所进行的金融变革。
(二)文化产业的内涵
在党的十六大上,文化产业的概念被首次提出。国家文化部认为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通过生产、再生产、储存及分配等方式从事文化产品相关活动的经营性行为。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伴随着现代生产方式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能有效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三、金融创新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研究
(一)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文化产业在促进经济、改善内需、转变发展方式、缓解就业压力、抗击经济下行压力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即将到来。1.文化产业即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文化产业将进入深度深化变革期;3.文化产业进入将进入强化融合期。二是“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需要解决的问题。1.文化产业放权力度不够;2.文化产业存在国有企业垄断;3.文化产业品牌竞争力不足;4.文化产业支持落实难。
(二)金融创新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研究
目前我国主要从三个方面研究金融创新助推文化产业发展:一是我国文化产业和金融资本融合现状;二是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政策和渠道;三是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创新方式。但是,目前我国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处于瓶颈期,遇到一些障碍,主要包括:金融机构因为对文化产业了解不够导致对接主动性不强;传统文化产业不能合理有效利用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制定的门槛比价高;文化产业自身的特殊性与金融资本融合度不高;服务与文化产业的金融中介体系薄弱等。基于以上现状,急需探究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融合新思路,促进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的有效融合,推进我国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四、金融创新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探究
“产业链联姻模式”有助于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金融资本有效融合。在这种模式下,不仅仅是让文化产业和金融资本简单合作,而是基于双方各自的产业链发展战略,进行优势互补进而实现金融资本支持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金融助推文化产业发展要求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资本的前提下提供项目建设和管理服务,利用自身优势使金融资本更深入到文化产业中去,实现二者高效结合,最终实现高效利用金融资本降低文化产业投资风险的目的。
金融机构依托文化产业链的核心企业,针对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设计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产品,为产业链上的不同企业提供综合解决方案。文化产业链下游企业的特点是交易活跃,比较有规律性且各企业相互依存,所以适合金融机构设计综合性和标准化的金融服务方案。
五、加快金融资本与文化产业融合的政策建议
当前文化产业提高发展速度才能满足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要实现这一发展就必须破解金融难题,实现金融资本的有效融合,为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完善资本市场和文化产业的融合机制,实现文化产业投资的多元化。二是金融机构积极创新融合路径,突破文化与金融融合的瓶颈,包括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分散对文化产业的贷款风险;创新与文化产业更匹配的金融产品;引进保险和风险投资基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三是文化产业自身大力发展核心竞争力,创造融资条件,包括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行上市融资;鼓励有条件的文化企业发放债券融资。
参考文献:
[1]段桂鉴.加快文化金融服务创新[Z].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08-29.
[2]许新,彭宇臻.中国文化产业金融投资前景分析[J]产业经济,2012,(11).
[3]刘昕.当前中国文化产业财税金融政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4]徐鹏程.当前阻碍金融资本与文化产业融合的主要问题[J].经济要参,2016,28,2-8.
作者简介:
高利英(1992-),女,汉族,山西吕梁人,金融硕士,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研究方向为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侯攀(1992-),女,汉族,山西晋城人,金融硕士,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研究方向为金融理论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