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搭建城乡信息共享平台,是大学生及时获取市场发展动态、提高创业成功率的重要保障。当前很多因素影响了城乡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推广效率。所以,应当充分聚合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多方资源,引导大学生妥善利用城乡信息共享平台以助推自主创业,从而改善创业方式,助推城乡联动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 城乡信息共享平台 多方联动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参加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大学生,号召大学生创业要“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而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纵深推进,都让大学生群体自主创业的资源、渠道愈发丰富。建立城乡信息共享平台,无疑能够有效帮助大学生及时获取最新的供求市场变量、消费需求转变趋势以及创业思路与方式等动态资讯,引导其适应城乡社会环境,合理进行创业规划、调整,并激励其创新创业模式,带动城乡一体化的顺利推进。
城乡信息共享便于大学生融入城乡市场、捕捉经济增长点,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在城乡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之下,城市产业开始转移乡村,出现城乡双向流动,乡村优势资源也得到深度配置,从而催生出了需求巨大的全新市场,这就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潜在发展机遇。大学生群体容易先入为主地认为乡村发展必然落后于城市,应当以城市为创业首选地,忽略了乡村的发展潜力与前景。通过共享城乡发展信息,则可以使大学生及时、全面了解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改变其原有的片面化认知,真正接触、认可城乡市场,并通过分析各类动态信息,寻找潜在的发展机遇,确定自主创业的方向,选择契合自身需求、能力的创业项目。
城乡信息共享有利于大学生认清所处境地、自身优劣势,规划合理的创业方案。一方面,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具有创新意识与革新精神,且普遍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这是其作为创业者的突出优势之一;另一方面,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进入换挡期,城乡经济、文化的发展生态也趋于多元化。大学生群体大多有理想主义情结,容易忽略创业的艰巨性,单方面认为自身具备竞争优势,导致其产生盲目自信意识,淡化潜在的风险。借助共享城乡发展信息,则可以确保大学生实时了解社会发展动态,尤其是关于创业方面的即时资讯,重新确立理性的认知,明确自身优劣长短、摆正自身位置,实事求是地规划创业方案,确保自主创业的稳扎稳打、循序渐进。
城乡信息共享引导大学生把握各项政策、法律法规,创造有利的自主创业的社会关系。成功创业是多种有利要素共同作用的成果。大学生若仅仅具备创业热情、奋斗激情,不了解国家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法律,忽视城乡发展的一般规律,凭借个人主观意愿进行创业,往往会陷入无序、不正当甚至违法竞争的泥沼之中,导致其创业受挫甚至失败。得益于城乡信息共享,大学生能够系统了解到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最新动态,明确自身在创业活动中的权利、义务,从而督促、勉励、砥砺自我,形成人人遵守法纪、寻求合作互利的良性关系,使创业环境更为和谐、积极。
官方与企业对大学生创业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重视、支持不足。政府、企业是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两大因素,在构建城乡信息共享平台的过程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协调、导引作用。而地方政府易受政绩指标影响,企业又强调盈利优先,因此对于建设城乡信息共享平台,也都将能够充分获利作为了优先考量。由于信息共享平台属于战略工程,短期内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并不明显,所以,地方政府、企业也都不愿投入充分的财力、人力、物力成本,去推动这一平台的建设,普遍都停留在建立官方网站、定期推送资讯等层面,当然也难以真正有效地指导、帮扶大学生顺利创业。
城乡两地经济、文化发展差异引发不同的考量,提高了整体协作难度。经济、文化发展上的较大差异,直接影响了城市、乡村两地的社会意识,导致其对共享城乡发展信息,有着截然不同的考量与诉求。共享城乡发展信息,主要涉及政府、企业两方。在法律、政策允许的前提之下,将相关信息进行共享,指导大学生创业,公示政务、促进创业、带动区域发展,无疑符合地方政府的意愿,也是其基本职责。而相当一部分乡村的民营企业,则由于孤立、保守意识占据主导,不愿参与共同构建、维护城乡信息共享平台,且带有观望、抵触情绪,协作效果自然也不尽如人意。
高校推进力度不足,大学生对创业信息共享平台的利用率不高。高校提供有效的咨询、指导、培训等服务,是实现大学生成功创业的重要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深入推进,要求高校必须有力促进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与推广,帮助大学生提高创业的科学性。然而在城乡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管理上,当前不少高校的发展机制还比较松散、且缺乏规范化与法治化。同时,校方与企业均强调各自具有主导权,不愿推进相关资源、信息的深度分享,各自为政、相互扯皮的现象比较普遍。这就严重影响了城乡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运转,难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降低了整个平台的利用率。
高校、政府、企业三方协作,推广大学生创业城乡信息共享平台模式。城乡信息涉及领域广泛、流转与更新速率快。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甄别、筛选能力也相对偏弱,必须借助有效的指导、管理机制,才能充分捕捉到创业机遇。因此,校方、政府以及企业应当建立沟通与合作关系,围绕城乡信息的统一收集、实时传输,逐步形成规范、便捷的分类与解析機制。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体介质,确保大学生能够及时获取与城乡发展相关的市场信息。同时,要通过鼓励大学生积极反馈、建言,不断调整、优化信息共享平台的经营模式,持续提高信息资源的集中性、精准度,导入专家在线答疑、创业者动态交流、评优公示等丰富板块,构建开放、智能、便捷的平台模式,为大学生成功创业创造有利的助益条件。
完善创业教育、培训机制,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平台获取创业信息。在经济、文化、环境、政策等多个方面,城乡两地都存在着较大的发展差异,创业者需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适应能力,才能赢得相应的发展空间。大学生在挖掘城乡信息价值、进行自主创业的过程之中,也会面临各类困难与考验。因此,应当增强大学生的抗压调节素质、适应不同生存环境的能力。所以,信息共享平台不应仅仅局限于知识传播上的授人以鱼,而是更应拓展到能力上的授人以渔。应当充分借助城乡信息共享平台,对大学生进行线上线下同步的教学互动、训练强化,构建起由职业规划、教育指导、协作考评等组成的创业培训体系,引导其正确运用共享平台、凝聚合作共赢共识,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综合能力。
利用现代科技强化城乡发展信息共享,提高大学生对平台的运用效率。科学技术的革新、普及,引发了城乡社会的巨变,使得创业者所面临的发展环境愈发复杂。所以,大学生群体必须了解当今时代科技化、智能化、多元化的发展现状,充分意识到城乡信息共享平台的多重价值。而校方、政府以及企业也应借助时下流行的科技与工具,利用互联网、数字化媒介以及大数据等,鼓励大学生围绕自主创业各抒己见、分享各自的创业心得,引导这一群体正确看待创业大潮,促使其选择真正适合自身需求、适宜长远发展的创业领域。利用城乡信息共享平台,激励大学生自主创造出更为新颖、实用的创业理念与经营方式,加强彼此之间的互信、合作关系,激活整个大学生创业生态的发展脉搏。
(作者为唐山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
【注: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省大学生农村创业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HB16MK034)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杨英法、苗方朔:《综合职业能力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第6期。
责编/宋睿宸 美编/于珊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 城乡信息共享平台 多方联动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参加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大学生,号召大学生创业要“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而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纵深推进,都让大学生群体自主创业的资源、渠道愈发丰富。建立城乡信息共享平台,无疑能够有效帮助大学生及时获取最新的供求市场变量、消费需求转变趋势以及创业思路与方式等动态资讯,引导其适应城乡社会环境,合理进行创业规划、调整,并激励其创新创业模式,带动城乡一体化的顺利推进。
城乡信息共享是大学生创业的有效推手
城乡信息共享便于大学生融入城乡市场、捕捉经济增长点,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在城乡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之下,城市产业开始转移乡村,出现城乡双向流动,乡村优势资源也得到深度配置,从而催生出了需求巨大的全新市场,这就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潜在发展机遇。大学生群体容易先入为主地认为乡村发展必然落后于城市,应当以城市为创业首选地,忽略了乡村的发展潜力与前景。通过共享城乡发展信息,则可以使大学生及时、全面了解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改变其原有的片面化认知,真正接触、认可城乡市场,并通过分析各类动态信息,寻找潜在的发展机遇,确定自主创业的方向,选择契合自身需求、能力的创业项目。
城乡信息共享有利于大学生认清所处境地、自身优劣势,规划合理的创业方案。一方面,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具有创新意识与革新精神,且普遍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这是其作为创业者的突出优势之一;另一方面,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进入换挡期,城乡经济、文化的发展生态也趋于多元化。大学生群体大多有理想主义情结,容易忽略创业的艰巨性,单方面认为自身具备竞争优势,导致其产生盲目自信意识,淡化潜在的风险。借助共享城乡发展信息,则可以确保大学生实时了解社会发展动态,尤其是关于创业方面的即时资讯,重新确立理性的认知,明确自身优劣长短、摆正自身位置,实事求是地规划创业方案,确保自主创业的稳扎稳打、循序渐进。
城乡信息共享引导大学生把握各项政策、法律法规,创造有利的自主创业的社会关系。成功创业是多种有利要素共同作用的成果。大学生若仅仅具备创业热情、奋斗激情,不了解国家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法律,忽视城乡发展的一般规律,凭借个人主观意愿进行创业,往往会陷入无序、不正当甚至违法竞争的泥沼之中,导致其创业受挫甚至失败。得益于城乡信息共享,大学生能够系统了解到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最新动态,明确自身在创业活动中的权利、义务,从而督促、勉励、砥砺自我,形成人人遵守法纪、寻求合作互利的良性关系,使创业环境更为和谐、积极。
大学生创业城乡信息共享平台构建的制约因素
官方与企业对大学生创业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重视、支持不足。政府、企业是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两大因素,在构建城乡信息共享平台的过程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协调、导引作用。而地方政府易受政绩指标影响,企业又强调盈利优先,因此对于建设城乡信息共享平台,也都将能够充分获利作为了优先考量。由于信息共享平台属于战略工程,短期内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并不明显,所以,地方政府、企业也都不愿投入充分的财力、人力、物力成本,去推动这一平台的建设,普遍都停留在建立官方网站、定期推送资讯等层面,当然也难以真正有效地指导、帮扶大学生顺利创业。
城乡两地经济、文化发展差异引发不同的考量,提高了整体协作难度。经济、文化发展上的较大差异,直接影响了城市、乡村两地的社会意识,导致其对共享城乡发展信息,有着截然不同的考量与诉求。共享城乡发展信息,主要涉及政府、企业两方。在法律、政策允许的前提之下,将相关信息进行共享,指导大学生创业,公示政务、促进创业、带动区域发展,无疑符合地方政府的意愿,也是其基本职责。而相当一部分乡村的民营企业,则由于孤立、保守意识占据主导,不愿参与共同构建、维护城乡信息共享平台,且带有观望、抵触情绪,协作效果自然也不尽如人意。
高校推进力度不足,大学生对创业信息共享平台的利用率不高。高校提供有效的咨询、指导、培训等服务,是实现大学生成功创业的重要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深入推进,要求高校必须有力促进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与推广,帮助大学生提高创业的科学性。然而在城乡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管理上,当前不少高校的发展机制还比较松散、且缺乏规范化与法治化。同时,校方与企业均强调各自具有主导权,不愿推进相关资源、信息的深度分享,各自为政、相互扯皮的现象比较普遍。这就严重影响了城乡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运转,难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降低了整个平台的利用率。
大学生创业城乡信息共享平台构建的推进路径
高校、政府、企业三方协作,推广大学生创业城乡信息共享平台模式。城乡信息涉及领域广泛、流转与更新速率快。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甄别、筛选能力也相对偏弱,必须借助有效的指导、管理机制,才能充分捕捉到创业机遇。因此,校方、政府以及企业应当建立沟通与合作关系,围绕城乡信息的统一收集、实时传输,逐步形成规范、便捷的分类与解析機制。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体介质,确保大学生能够及时获取与城乡发展相关的市场信息。同时,要通过鼓励大学生积极反馈、建言,不断调整、优化信息共享平台的经营模式,持续提高信息资源的集中性、精准度,导入专家在线答疑、创业者动态交流、评优公示等丰富板块,构建开放、智能、便捷的平台模式,为大学生成功创业创造有利的助益条件。
完善创业教育、培训机制,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平台获取创业信息。在经济、文化、环境、政策等多个方面,城乡两地都存在着较大的发展差异,创业者需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适应能力,才能赢得相应的发展空间。大学生在挖掘城乡信息价值、进行自主创业的过程之中,也会面临各类困难与考验。因此,应当增强大学生的抗压调节素质、适应不同生存环境的能力。所以,信息共享平台不应仅仅局限于知识传播上的授人以鱼,而是更应拓展到能力上的授人以渔。应当充分借助城乡信息共享平台,对大学生进行线上线下同步的教学互动、训练强化,构建起由职业规划、教育指导、协作考评等组成的创业培训体系,引导其正确运用共享平台、凝聚合作共赢共识,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综合能力。
利用现代科技强化城乡发展信息共享,提高大学生对平台的运用效率。科学技术的革新、普及,引发了城乡社会的巨变,使得创业者所面临的发展环境愈发复杂。所以,大学生群体必须了解当今时代科技化、智能化、多元化的发展现状,充分意识到城乡信息共享平台的多重价值。而校方、政府以及企业也应借助时下流行的科技与工具,利用互联网、数字化媒介以及大数据等,鼓励大学生围绕自主创业各抒己见、分享各自的创业心得,引导这一群体正确看待创业大潮,促使其选择真正适合自身需求、适宜长远发展的创业领域。利用城乡信息共享平台,激励大学生自主创造出更为新颖、实用的创业理念与经营方式,加强彼此之间的互信、合作关系,激活整个大学生创业生态的发展脉搏。
(作者为唐山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
【注: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省大学生农村创业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HB16MK034)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杨英法、苗方朔:《综合职业能力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第6期。
责编/宋睿宸 美编/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