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应用
治疗消化性溃疡。用法:口服200mg/次,4次/日,6周为1个疗程。临床统计:用甲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140例,用药1周后,疼痛缓解率为93.77%,近期治愈率为92%,总有效率100%。
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用法:口服400mg/次,3次/日,15日后改为200mg/次,3次/日,3天为1个疗程。据临床统计:用甲硝唑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7例,治愈率为44.7%,总有效率为95.2%。
治疗感染性腹泻。用法:口服400mg/次,3次/日,内服癫茄合剂10mg/次,3次/日,3天为1个疗程。据临床统计:用甲硝唑治疗感染性腹泻患者35例,经1个疗程治愈21例,2个疗程治愈6例,3个或4个疗程治愈7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97.14%。
治疗内痔出血。用法:口服400mg/次,3次/日,7日为1个疗程。据临床统计:用甲硝唑治疗内痔出血患者121例,一般用药3~5日便血停止,治愈率为94.5%,总有效率为98.7%。
治疗疥疮。用法:取复方甲硝唑软膏涂擦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3天为1个疗程。治疗时患者需隔离,更换下的衣物、被褥要作消毒处理。擦药后3天内不得沐浴与更衣,以保持药效。据临床统计:用复方甲硝唑软膏治疗疥疮患者200例,其中治愈者为192例,总有效率为99%。
降血脂。用法:口服 400mg/次,3次/日,1个月为1个疗程。据临床统计:用甲硝唑治疗高血脂患者3例,其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分别降低了80.3%和68.7%,其疗程短,降脂速度快。
治疗肠道蛔虫。用法:饭后半小时,口服400mg/次,3次/日,连续用药3天。据临床统计:用甲硝唑治疗肠道蛔虫患者150例,其中驱虫总有效率为54%,且用药方便,对肠道无刺激作用。
治疗咯血。用法:0.5%甲硝唑注射液100ml/次,静脉滴注,2次/日,5天为1个疗程,咯血得到控制后,改用甲硝唑400mg,口服3次/日,连用7日。一般用药3~5天可使咯血停止。对支气管扩张及肺部感染合并咯血者,尤为适宜。
治疗破伤风。用法:肌肉注射,每次0.6g,3次/日,一般连续用药5~7天。临床发现,甲硝唑对破伤风杆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给TAT过敏者带来福音。
不良反应
溶血性贫血。据报道,用甲硝唑治疗3例患者时,用药仅1小时即出现头昏、腰酸、畏寒、全身不适等症状,小便呈红色反应,经停药和给予抗过敏药处理后方得以缓解,故解释为溶血性贫血。
肾损害。临床用甲硝唑治疗2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分别于用药2天和3天后出现全身性皮肤瘙痒和皮疹反应,之后又出现双肾区剧痛症状,停药并给予抗过敏用药处理后,诸症状依次消失。
精神障碍。临床用甲硝唑治疗3例盆腔炎患者时,静脉滴注过程中,曾出现寒战、发冷等症状,之后又出现精神障碍、意识不清、狂叫、小便失禁等症状,经停药和给予抗过敏药治疗后恢复正常。
舌苔剥脱反应。据临床报道,有1例盆腔炎患者,用甲硝唑治疗20分钟后即感舌尖不适,随之又出现舌部辣感、疼痛,第2天发现舌苔有小块剥脱,诊断为药物过敏所致,经停药和给予抗过敏药处理后,症状逐渐消失。
脱屑性皮炎。1例患者服用甲硝唑2天后,出现背部和双腿内侧粒状红色丘疹,痒感日甚,并产生受损皮肤脱屑症状。经给予抗过敏治疗后得以痊愈,这是一种极为少见的药物过敏现象。
致味觉障碍。1例牙周炎患者服用甲硝唑后,第2天即感口炎出现,对酸、甜食物均无分辨能力,停药后又逐渐恢复,当重新给药后又出现上述症状,故证明为甲硝唑所致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丁兆云,等.中级医刊,1998,(11):34
2 窦自升,陈志伟.中级医刊,1996,(3):46
治疗消化性溃疡。用法:口服200mg/次,4次/日,6周为1个疗程。临床统计:用甲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140例,用药1周后,疼痛缓解率为93.77%,近期治愈率为92%,总有效率100%。
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用法:口服400mg/次,3次/日,15日后改为200mg/次,3次/日,3天为1个疗程。据临床统计:用甲硝唑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7例,治愈率为44.7%,总有效率为95.2%。
治疗感染性腹泻。用法:口服400mg/次,3次/日,内服癫茄合剂10mg/次,3次/日,3天为1个疗程。据临床统计:用甲硝唑治疗感染性腹泻患者35例,经1个疗程治愈21例,2个疗程治愈6例,3个或4个疗程治愈7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97.14%。
治疗内痔出血。用法:口服400mg/次,3次/日,7日为1个疗程。据临床统计:用甲硝唑治疗内痔出血患者121例,一般用药3~5日便血停止,治愈率为94.5%,总有效率为98.7%。
治疗疥疮。用法:取复方甲硝唑软膏涂擦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3天为1个疗程。治疗时患者需隔离,更换下的衣物、被褥要作消毒处理。擦药后3天内不得沐浴与更衣,以保持药效。据临床统计:用复方甲硝唑软膏治疗疥疮患者200例,其中治愈者为192例,总有效率为99%。
降血脂。用法:口服 400mg/次,3次/日,1个月为1个疗程。据临床统计:用甲硝唑治疗高血脂患者3例,其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分别降低了80.3%和68.7%,其疗程短,降脂速度快。
治疗肠道蛔虫。用法:饭后半小时,口服400mg/次,3次/日,连续用药3天。据临床统计:用甲硝唑治疗肠道蛔虫患者150例,其中驱虫总有效率为54%,且用药方便,对肠道无刺激作用。
治疗咯血。用法:0.5%甲硝唑注射液100ml/次,静脉滴注,2次/日,5天为1个疗程,咯血得到控制后,改用甲硝唑400mg,口服3次/日,连用7日。一般用药3~5天可使咯血停止。对支气管扩张及肺部感染合并咯血者,尤为适宜。
治疗破伤风。用法:肌肉注射,每次0.6g,3次/日,一般连续用药5~7天。临床发现,甲硝唑对破伤风杆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给TAT过敏者带来福音。
不良反应
溶血性贫血。据报道,用甲硝唑治疗3例患者时,用药仅1小时即出现头昏、腰酸、畏寒、全身不适等症状,小便呈红色反应,经停药和给予抗过敏药处理后方得以缓解,故解释为溶血性贫血。
肾损害。临床用甲硝唑治疗2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分别于用药2天和3天后出现全身性皮肤瘙痒和皮疹反应,之后又出现双肾区剧痛症状,停药并给予抗过敏用药处理后,诸症状依次消失。
精神障碍。临床用甲硝唑治疗3例盆腔炎患者时,静脉滴注过程中,曾出现寒战、发冷等症状,之后又出现精神障碍、意识不清、狂叫、小便失禁等症状,经停药和给予抗过敏药治疗后恢复正常。
舌苔剥脱反应。据临床报道,有1例盆腔炎患者,用甲硝唑治疗20分钟后即感舌尖不适,随之又出现舌部辣感、疼痛,第2天发现舌苔有小块剥脱,诊断为药物过敏所致,经停药和给予抗过敏药处理后,症状逐渐消失。
脱屑性皮炎。1例患者服用甲硝唑2天后,出现背部和双腿内侧粒状红色丘疹,痒感日甚,并产生受损皮肤脱屑症状。经给予抗过敏治疗后得以痊愈,这是一种极为少见的药物过敏现象。
致味觉障碍。1例牙周炎患者服用甲硝唑后,第2天即感口炎出现,对酸、甜食物均无分辨能力,停药后又逐渐恢复,当重新给药后又出现上述症状,故证明为甲硝唑所致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丁兆云,等.中级医刊,1998,(11):34
2 窦自升,陈志伟.中级医刊,1996,(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