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健身健美运动在沈阳部分高校中非常受欢迎,大学生可以说是体育运动开展最广泛的最好载体,他们良好的运动习惯在将来走上社会时他们周边环境和人群有直接影响。因此,能让更多大学生在健身健美运动中体会到健康、健身、塑造形体美的乐趣才是关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沈阳市5所普通高校的大学生进行健身健美运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为大学生更好地开展健身运动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 沈阳市 高校健美运动 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G88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40-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日常生活更加便捷,更加丰富多彩,但是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因素,如缺乏运动、营养失衡、竞争日益加剧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等,导致健康问题成为现代社会人们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全民健身提出以后人们参加体育活动,已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丰富业余生活、增强体质、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健身健美运动作为一种运动方式已经被很多人群认可,它针对性很强采用一定的强度、量进行锻炼和塑形,具有无可比拟的效率和健全身心的双重作用。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他们也担负着全民健身的重要任务。大学校园可以说是健身健美运动发展的很好的载体,但是部分高校还没有认识到健身健美的重要性也没有将它当成一门重要的教学内容,所以很多学生对健身健美了解很少,片面认为“大块头”就是健身运动。健身健美运动要想在高校大力发展必须从身体教育抓起,学生年龄结构和学校的办学条件都非常适合健身健美运动发展,在这阶段学生可以承受一定训练强度,只要学生掌握基本的健身健美的方法经过四年的锻炼,一定能有一个健康和匀称的体魄。
本文从调查沈阳市部分普通高校健身健美运动开展现状入手,研究目前沈阳市部分高校中开展健身健美运动的困难及必要性等一系列问题,分析困难产生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合理建议,为高校体育在推动社会体育的发展上增添新的手段,为促进健美运动在沈阳市高校的普及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沈阳市5所普通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及沈阳建筑大学、东北大学、沈阳师范学院、沈阳大学、沈阳城市学院。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方面的文献,专著多部,论文多篇。
2.调查问卷法
对5所大学的学生随机发放问卷,共发放问400份,回收395份,回收率98.8%。有效问卷390份,有效率97.5%。
3.数据统计法
进行统计数理,获得本研究所需的基本数据。
二、结果与分析
(一)沈阳市部分普通高校学生对健身健美运动认知情况
1.大学生对健身健美运动的感兴趣程度
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作为体育锻炼的内驱力,与学生的体育需要密切相关。
调查发现,沈阳市部分高校学生对健身健美运动的感兴趣程度表示非常感兴趣和一般的分别为26.9%和60.5%;不感兴趣占12.6%。说明大学对健身健美运动兴趣较高,有参加这项运动的需求,这有利于健身健美运动在大学生中的开展。
2.沈阳市部分高校学生对健身健美运动功能的认知
调查结果表明,沈阳市部分高校学生对健身健美的功能认识较全面,形成了较完善的价值观体系,他们已经开始把体育学习、体育锻炼和将来的工作、生活联系起来,特别是“健美形体”的作用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已提到相当高度占总人数的90.8%。而大学生选择“锻炼意志品质”和 “发泄郁闷调节心情”的比例比较多占总人数的34.6%和37.9%,表明大学生对健美运动的功能的认识不只局限于其对身体的作用。“改善生活方式和质量”选择率占总人数的78.9%,说明学生比较重视锻炼与生活的关系。
(二)沈阳市部分高校健身健美运动开展现状
1.沈阳市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健身健美运动地点选择情况
大学生进行健身健美运动的场所主要分为校园内和校园外,其中在校园内最多的是寝室和校园,而不是学校健身房。只有2.3%的学生去校内健身房锻炼,同时可以看出,大学生曾经到校外的健美中心作运动的比率为17.7%,校外健身场所与学校健身房相比私教指导好、校外健身会馆较时尚所以选择率较高,而这些正是沈阳市部分高校健身房的不足之处。
2.大学生对形体健身健美的态度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形体健美的追求不是以健身健美运动员的标准来衡量的,受传统审美观的影响,大部分大学生也并不以“大块头”的形体为美,学生追求拥有匀称的形体适度发达的肌肉占79.2%,说明大学生对形体美的追求是客观的,是可以通过努力达到的。
三、结论与建议
(一)沈阳市部分高校大学生对健美运动感兴趣程度较高,他们对健美运动功能有较清楚的认知,表现出较高的认知水平,但了解健美运动的主要途径不是学校。健身健美消费选择集中在校外消费。
(二)高校应加大场馆设施建设的投入,强化管理,增强健身馆中健身教练的素质,使其在技术技能、动作编排、音乐选择以及工作责任心等方面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侯东风.对吉林省高校学生健美需求和健美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5.
[2] 陈显友.全民计划纲要对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影响[J].四川体育科学.2006.6.
关键词 沈阳市 高校健美运动 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G88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40-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日常生活更加便捷,更加丰富多彩,但是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因素,如缺乏运动、营养失衡、竞争日益加剧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等,导致健康问题成为现代社会人们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全民健身提出以后人们参加体育活动,已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丰富业余生活、增强体质、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健身健美运动作为一种运动方式已经被很多人群认可,它针对性很强采用一定的强度、量进行锻炼和塑形,具有无可比拟的效率和健全身心的双重作用。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他们也担负着全民健身的重要任务。大学校园可以说是健身健美运动发展的很好的载体,但是部分高校还没有认识到健身健美的重要性也没有将它当成一门重要的教学内容,所以很多学生对健身健美了解很少,片面认为“大块头”就是健身运动。健身健美运动要想在高校大力发展必须从身体教育抓起,学生年龄结构和学校的办学条件都非常适合健身健美运动发展,在这阶段学生可以承受一定训练强度,只要学生掌握基本的健身健美的方法经过四年的锻炼,一定能有一个健康和匀称的体魄。
本文从调查沈阳市部分普通高校健身健美运动开展现状入手,研究目前沈阳市部分高校中开展健身健美运动的困难及必要性等一系列问题,分析困难产生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合理建议,为高校体育在推动社会体育的发展上增添新的手段,为促进健美运动在沈阳市高校的普及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沈阳市5所普通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及沈阳建筑大学、东北大学、沈阳师范学院、沈阳大学、沈阳城市学院。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方面的文献,专著多部,论文多篇。
2.调查问卷法
对5所大学的学生随机发放问卷,共发放问400份,回收395份,回收率98.8%。有效问卷390份,有效率97.5%。
3.数据统计法
进行统计数理,获得本研究所需的基本数据。
二、结果与分析
(一)沈阳市部分普通高校学生对健身健美运动认知情况
1.大学生对健身健美运动的感兴趣程度
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作为体育锻炼的内驱力,与学生的体育需要密切相关。
调查发现,沈阳市部分高校学生对健身健美运动的感兴趣程度表示非常感兴趣和一般的分别为26.9%和60.5%;不感兴趣占12.6%。说明大学对健身健美运动兴趣较高,有参加这项运动的需求,这有利于健身健美运动在大学生中的开展。
2.沈阳市部分高校学生对健身健美运动功能的认知
调查结果表明,沈阳市部分高校学生对健身健美的功能认识较全面,形成了较完善的价值观体系,他们已经开始把体育学习、体育锻炼和将来的工作、生活联系起来,特别是“健美形体”的作用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已提到相当高度占总人数的90.8%。而大学生选择“锻炼意志品质”和 “发泄郁闷调节心情”的比例比较多占总人数的34.6%和37.9%,表明大学生对健美运动的功能的认识不只局限于其对身体的作用。“改善生活方式和质量”选择率占总人数的78.9%,说明学生比较重视锻炼与生活的关系。
(二)沈阳市部分高校健身健美运动开展现状
1.沈阳市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健身健美运动地点选择情况
大学生进行健身健美运动的场所主要分为校园内和校园外,其中在校园内最多的是寝室和校园,而不是学校健身房。只有2.3%的学生去校内健身房锻炼,同时可以看出,大学生曾经到校外的健美中心作运动的比率为17.7%,校外健身场所与学校健身房相比私教指导好、校外健身会馆较时尚所以选择率较高,而这些正是沈阳市部分高校健身房的不足之处。
2.大学生对形体健身健美的态度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形体健美的追求不是以健身健美运动员的标准来衡量的,受传统审美观的影响,大部分大学生也并不以“大块头”的形体为美,学生追求拥有匀称的形体适度发达的肌肉占79.2%,说明大学生对形体美的追求是客观的,是可以通过努力达到的。
三、结论与建议
(一)沈阳市部分高校大学生对健美运动感兴趣程度较高,他们对健美运动功能有较清楚的认知,表现出较高的认知水平,但了解健美运动的主要途径不是学校。健身健美消费选择集中在校外消费。
(二)高校应加大场馆设施建设的投入,强化管理,增强健身馆中健身教练的素质,使其在技术技能、动作编排、音乐选择以及工作责任心等方面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侯东风.对吉林省高校学生健美需求和健美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5.
[2] 陈显友.全民计划纲要对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影响[J].四川体育科学.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