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时代,各国在?济、军事、政治上的竞争显而易见,不仅被政论家们挂在嘴边,也是平民百姓茶余饭后的最佳话题;至于教育、文化、思想的竞争,则相对隐晦多了,必须高屋建瓴,深谋远虑,且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方能看得清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这句话,可以解读为:只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才能真正落实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从2010年6、7月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到2011年“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明显突出了中央政府执政思路的转变——由关注温饱、小康、?济腾飞,转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从30年前的思想解放,到20年前的?济大潮,再到今天的文化革新,如此“政治—?济—文化”三部曲依次推进,可谓水到渠成——终于,文化不再只是“搭台”,也能参与“唱戏”,而且还要挑大梁、唱主角。《决定》所说的“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等,正是我等文科教授平日孜孜以求的目标,如今上升到国家战略,自然十分兴奋。
大概正是为了顺应此潮流,第二届“中??济区论坛”居然邀请像我这样既非腰缠万贯、也非?管出身的人文学者前来“坐而论道”。这么说,没有任何争风吃醋的意思——既然是“?济区”,当然是“?济优先”。只是在读《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济区的指导意见》时,发现第八部分“弘扬中?大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中,有四则与我的专业相关:第36“提升中?文化影响力”、第37“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第38“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第39“塑造中?人文精神”。虽说排名很靠后,但毕竟可以“共襄盛举”了。
任何组织或机构,要想大有作为,不外“扬长”、“避短”两种策略。同样是提意见出主意,说“扬长”,主客均意气风发,浓墨重彩;谈“避短”,则必须小心翼翼,因为,不太好听的话,即便你点到为止,人家也都点点滴滴记在心头。好在我无权无势,说出来的话,可听可不听;因此,不必绕弯子借用那么多“然而”来转圜,完全可以单刀直入。
说“中?一定会崛起”,没人反对;说“中?崛起指日可待”,我又有点犹疑。问题在于“崛起”这词,可意会,也能言传,但?不起仔细推敲。举个例子,河南省2010年度的人均GDP为3530美元,2011年度为4446美元,增加了1/4,了不起。你说这算不算崛起?当然是崛起。可换个角度看,数量增长了,在全国排名却降低了——从2010年度的第21位降到2011年的第22位。也就是说,谈“崛起”与否,离不开大环境。你不能想象其他省市全都躺在床上睡大觉,只有河南人民在战天斗地、奋发图强。当然,人均收入超过4000美金,对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来说,均属于发展的“关键时刻”,具备各种可能性。这个时候,既可以谱写宏图,也必须认真思考,谨慎应对各种机遇与挑战。
我们不妨换一种思路,帮助挑挑刺,提醒执政者,看看有可能妨?中?“成功转型”、“可持续发展”或“迅速崛起”的,到底是什么因素。任何一个省市,都可总结出铿锵有力的十大优势,河南自然也不例外;可冷眼旁观,我并不认为河南在思想观念、科技水平、?济实力方面,在全国占有特别的优势。唯一说出来不脸红,外人也不敢反对的,一是“历史悠久”,二是“文化灿烂”。别小看这八个字,在中华民族追求“文化复兴”的时代,这可是了不起的资源——虽说属于“潜力股”,不能马上兑现。
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得曾?无比辉煌的“中?文化”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就看你长线操作还是短线操作。立竿见影的,有旅游开发、表演市场、创意产业;至于教育,则只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都明白,教育很重要,但这属于“战略性投资”,短期内无法回收。必须是有责任心且有远见的政治家,才会对这种“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事情感兴趣,才肯在这方面下大功夫。
在一个不太富裕的省份,鼓吹花大价钱办教育,这是不是痴人说梦?我之所以如此立论,是受以下这段话的诱惑:“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支撑,教育是民生,教育是后劲,教育是形象,教育是未来,要持续提升认识,持续拓展思路,持续强化保障,以更加努力,更加振奋的精神,不断推动河南教育事业的发展。”这话是?说的?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首届中??济区论坛演讲集》,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多年写书撰文,这可是我第一次引用现任政府官员的话,一是因这话很精彩,值得引述;二是立此存照,希望督促落实。
我之关注“大学教育”,虽也多有著述,但侧重“历史、传说与精神”,不太看各种统计数据。为了参加此次论坛,?阅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的《创新型河南建设与高等教育战略转型》,里面有两段话让我如坐针毡:“1995~2007年河南省的每万人口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数始终处于中部六省中最为落后的地位,各年的数值均低于中部六省的均值”;“在每500万人口拥有普通高校数量的排名中,我省在全国倒数第二位”。在我心目中,河南应该是文化大省、教育大省才对,怎么会沦落到如此地步?
除了大学少、毛入学率低,河南高等教育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一亿人口的大省,居然没有一所国内一流大学。比起周边省份的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来,河南唯一挤进“211工程”的郑州大学,也不具有优势。2011年10月,我与河南大学合作,召开“开封: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方才得知这所曾?声名显赫的大学,不要说“985”,连“211”都没进去。在学界工作的朋友都明白,进不了“211”,意味着这所大学的教授与学生,要想做出好的业绩,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作为一所百年学府,1952年院系调整后,河南大学一落千丈,此后历?沧桑,几多沉浮,最近20年虽处上升通道,仍未能重现曾?的辉煌。据《河南大学校史》(河南大学校史编写组,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称:“1944年,?国民政府教育部综合评估,河南大学以教学、科研及学生学籍管理的优异成绩,被评为全国国立大学第六名。”一次评估不太说明问题,但民国年间的河大,在全国学界的影响力,确非今日的河大所能比拟。
说实话,穷省办大教育,确非易事。好在今天的河南?济实力大增,迈过了小康的门槛,又适逢国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绝好时机,主事者得以从战略的高度,反省河南的高等教育问题。
国务院批复加快建设中??济区,指导意见中有“支持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大学,将符合条件的高校纳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可这仅仅是第38条“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一个小点。“政府工作报告”在文体上有一大特征,那就是“面面俱到”。提及了的,不一定重要,更不保证落实。值此“中??济区”意气风发的时刻,主政者压力很大,必须赶紧出成果,出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越是这个时候,越得有大视野,有长远规划,特别忌惮急功近利。从教育入手,变化是慢了些,但对于一个人口大省来说,有什么比民众的“教育”及“素质”更重要的?在我看来,有什么样的“人力资源”,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恕我直言,若河南的大学起不来,“中?崛起”便缺乏坚固的支撑——我说的主要不是科学与技术,而是思想、文化、精神。某种意义上,专利与技术有钱就能买到;至于一地之风气、民众的素养,很大程度靠学校(尤其是大学)来培育。
抗日战争中,在最艰难的时刻,?清华大学校长、时任西南联大三常委之一的梅贻琦,在《清华学报》13卷1期发表《大学一解》,其中提及大学的功用:“一地之有一大学,犹一校之有教师也,学生以教师为表率,地方则以学府为表率,古谓一乡有一善士,则一乡化之,况学府者应为四方善士之一大总汇乎?”今日中国大学不如人意处多多,但这不应该成为拒绝发展或提升高等教育的理由。
我当然知道“中?崛起”有很多表征,比如?济繁荣、民生改善等;但发展生产,提升人均GDP,说到底还是为了让老百姓生活得更滋润,更优雅,更有幸福感。而补上“大学”这个短板,对河南来说,可兼及物质与精神,且比较具有可操作性。
办大学的目的,不仅是出人才、出成果,更是出精神、出气象。大学的多与少、高与低、好与坏,不仅关乎劳动力素质,还牵涉一省的文化形象。让更多的中?子弟知书达理,走出去,有文化、有信誉、有尊严、有精气神儿,这比什么都重要。只有到那个时候,所谓“中?崛起”,才算是真正实现。
(本文系作者在第二届“中??济区论坛”上的主题发言)
2012年3月14日于京西圆明园花园
附 记
2012年3月25日,以“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为主题的第二届“中??济区论坛”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我有幸成为四嘉宾之一,作题为《中?崛起,何处是短板》的主题演讲。会前一天,主办方找我商量,问能不能改个题目,显得喜庆一点?我犹豫了一阵子,勉强同意了。可一个小时后,又得到通知——尊重我的立场,题目不改。
正式发言时,我加了个帽子:“作为学者,我知道自己的位置、价值以及局限,官员知道的、媒体能说的,不必我来背书。既然有机会说话,就希望说真话,说?过认真思考、有一定信息量的话——不管是好话、坏话,主人爱听不爱听。今天演说的题目或许不讨好,可却是认真准备、精心选择的。”事后,主办方告诉我,省委书记卢展工等并没有表示不悦,看来是他们多虑了。
第二天(3月26日),河南的两家主要报纸《河南日报》和《大河报》,都摘要报道了我发言的内容。前者题为《历史和文化是河南了不起的资源》,后者则是《中?崛起短板是教育》。作为省委机关报,《河南日报》的标题很有技巧,可见其良苦用心。这篇报道竟如此开篇:“虽然早已过了知天命之年,北京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陈平?身上的‘少年意气’与‘家国情怀’始终不曾衰减。陈平?说过这样的话:‘人文学者不能丢掉“三气”——志气、意气和豪气’,‘大学学人应拥有自己的独立人格’,这使他始终保持了令人敬仰的学人风范:自抑不卑,自矜不亢,坦荡磊然,有君子之态。”显然,记者及总编均认可我的表现,没嫌我添乱,这点,让我很是得意。
其实,既然是“论坛”,就应该敞开心胸,说真心话。至于主事者,你可听,也可不听。学者的价值,不正是独立思考吗?可能高瞻远瞩,也可能认识偏颇,或表达欠妥。如果学者跟政府的思路完全一样,只是请来“背书”的,那可真是“浪费才华”、“有辱斯文”了。
2012年3月5日的《北京日报》上,有评论部主任李乔所撰《“首长,别嗦了!”》,称:“废话常见,精言难得。近日读报得精言二则,录而议之。一曰:‘首长,别嗦了!’二曰:‘见了领导,千万别激动。’第一句,出自一位志愿军电话兵。第二句,出自北大教授陈平?。”李文引述我刊于2012年2月8日《中华读书报》文章的一段话,然后加以发挥:“这段话讲得真好,特别是‘见了领导,千万别激动’一句,真是精言,凡略知时下官学两界风气者,大概都要会心一笑。学者应该有独立精神,不曲学阿世,不看任何人脸色行事,更不可一见官员就激动,就失掉自我,否则怎能好话歹话都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呢?”
其实,在当下中国,要保持学者良知,拒绝曲学阿世,还真不容易。感激河南以及北京媒体朋友的理解与支持。
2012年4月8日于京西圆明园花园
(作者系北京市政?常委,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导,本刊编委)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2年第6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从30年前的思想解放,到20年前的?济大潮,再到今天的文化革新,如此“政治—?济—文化”三部曲依次推进,可谓水到渠成——终于,文化不再只是“搭台”,也能参与“唱戏”,而且还要挑大梁、唱主角。《决定》所说的“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等,正是我等文科教授平日孜孜以求的目标,如今上升到国家战略,自然十分兴奋。
大概正是为了顺应此潮流,第二届“中??济区论坛”居然邀请像我这样既非腰缠万贯、也非?管出身的人文学者前来“坐而论道”。这么说,没有任何争风吃醋的意思——既然是“?济区”,当然是“?济优先”。只是在读《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济区的指导意见》时,发现第八部分“弘扬中?大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中,有四则与我的专业相关:第36“提升中?文化影响力”、第37“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第38“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第39“塑造中?人文精神”。虽说排名很靠后,但毕竟可以“共襄盛举”了。
任何组织或机构,要想大有作为,不外“扬长”、“避短”两种策略。同样是提意见出主意,说“扬长”,主客均意气风发,浓墨重彩;谈“避短”,则必须小心翼翼,因为,不太好听的话,即便你点到为止,人家也都点点滴滴记在心头。好在我无权无势,说出来的话,可听可不听;因此,不必绕弯子借用那么多“然而”来转圜,完全可以单刀直入。
说“中?一定会崛起”,没人反对;说“中?崛起指日可待”,我又有点犹疑。问题在于“崛起”这词,可意会,也能言传,但?不起仔细推敲。举个例子,河南省2010年度的人均GDP为3530美元,2011年度为4446美元,增加了1/4,了不起。你说这算不算崛起?当然是崛起。可换个角度看,数量增长了,在全国排名却降低了——从2010年度的第21位降到2011年的第22位。也就是说,谈“崛起”与否,离不开大环境。你不能想象其他省市全都躺在床上睡大觉,只有河南人民在战天斗地、奋发图强。当然,人均收入超过4000美金,对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来说,均属于发展的“关键时刻”,具备各种可能性。这个时候,既可以谱写宏图,也必须认真思考,谨慎应对各种机遇与挑战。
我们不妨换一种思路,帮助挑挑刺,提醒执政者,看看有可能妨?中?“成功转型”、“可持续发展”或“迅速崛起”的,到底是什么因素。任何一个省市,都可总结出铿锵有力的十大优势,河南自然也不例外;可冷眼旁观,我并不认为河南在思想观念、科技水平、?济实力方面,在全国占有特别的优势。唯一说出来不脸红,外人也不敢反对的,一是“历史悠久”,二是“文化灿烂”。别小看这八个字,在中华民族追求“文化复兴”的时代,这可是了不起的资源——虽说属于“潜力股”,不能马上兑现。
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得曾?无比辉煌的“中?文化”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就看你长线操作还是短线操作。立竿见影的,有旅游开发、表演市场、创意产业;至于教育,则只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都明白,教育很重要,但这属于“战略性投资”,短期内无法回收。必须是有责任心且有远见的政治家,才会对这种“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事情感兴趣,才肯在这方面下大功夫。
在一个不太富裕的省份,鼓吹花大价钱办教育,这是不是痴人说梦?我之所以如此立论,是受以下这段话的诱惑:“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支撑,教育是民生,教育是后劲,教育是形象,教育是未来,要持续提升认识,持续拓展思路,持续强化保障,以更加努力,更加振奋的精神,不断推动河南教育事业的发展。”这话是?说的?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首届中??济区论坛演讲集》,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多年写书撰文,这可是我第一次引用现任政府官员的话,一是因这话很精彩,值得引述;二是立此存照,希望督促落实。
我之关注“大学教育”,虽也多有著述,但侧重“历史、传说与精神”,不太看各种统计数据。为了参加此次论坛,?阅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的《创新型河南建设与高等教育战略转型》,里面有两段话让我如坐针毡:“1995~2007年河南省的每万人口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数始终处于中部六省中最为落后的地位,各年的数值均低于中部六省的均值”;“在每500万人口拥有普通高校数量的排名中,我省在全国倒数第二位”。在我心目中,河南应该是文化大省、教育大省才对,怎么会沦落到如此地步?
除了大学少、毛入学率低,河南高等教育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一亿人口的大省,居然没有一所国内一流大学。比起周边省份的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来,河南唯一挤进“211工程”的郑州大学,也不具有优势。2011年10月,我与河南大学合作,召开“开封: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方才得知这所曾?声名显赫的大学,不要说“985”,连“211”都没进去。在学界工作的朋友都明白,进不了“211”,意味着这所大学的教授与学生,要想做出好的业绩,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作为一所百年学府,1952年院系调整后,河南大学一落千丈,此后历?沧桑,几多沉浮,最近20年虽处上升通道,仍未能重现曾?的辉煌。据《河南大学校史》(河南大学校史编写组,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称:“1944年,?国民政府教育部综合评估,河南大学以教学、科研及学生学籍管理的优异成绩,被评为全国国立大学第六名。”一次评估不太说明问题,但民国年间的河大,在全国学界的影响力,确非今日的河大所能比拟。
说实话,穷省办大教育,确非易事。好在今天的河南?济实力大增,迈过了小康的门槛,又适逢国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绝好时机,主事者得以从战略的高度,反省河南的高等教育问题。
国务院批复加快建设中??济区,指导意见中有“支持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大学,将符合条件的高校纳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可这仅仅是第38条“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一个小点。“政府工作报告”在文体上有一大特征,那就是“面面俱到”。提及了的,不一定重要,更不保证落实。值此“中??济区”意气风发的时刻,主政者压力很大,必须赶紧出成果,出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越是这个时候,越得有大视野,有长远规划,特别忌惮急功近利。从教育入手,变化是慢了些,但对于一个人口大省来说,有什么比民众的“教育”及“素质”更重要的?在我看来,有什么样的“人力资源”,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恕我直言,若河南的大学起不来,“中?崛起”便缺乏坚固的支撑——我说的主要不是科学与技术,而是思想、文化、精神。某种意义上,专利与技术有钱就能买到;至于一地之风气、民众的素养,很大程度靠学校(尤其是大学)来培育。
抗日战争中,在最艰难的时刻,?清华大学校长、时任西南联大三常委之一的梅贻琦,在《清华学报》13卷1期发表《大学一解》,其中提及大学的功用:“一地之有一大学,犹一校之有教师也,学生以教师为表率,地方则以学府为表率,古谓一乡有一善士,则一乡化之,况学府者应为四方善士之一大总汇乎?”今日中国大学不如人意处多多,但这不应该成为拒绝发展或提升高等教育的理由。
我当然知道“中?崛起”有很多表征,比如?济繁荣、民生改善等;但发展生产,提升人均GDP,说到底还是为了让老百姓生活得更滋润,更优雅,更有幸福感。而补上“大学”这个短板,对河南来说,可兼及物质与精神,且比较具有可操作性。
办大学的目的,不仅是出人才、出成果,更是出精神、出气象。大学的多与少、高与低、好与坏,不仅关乎劳动力素质,还牵涉一省的文化形象。让更多的中?子弟知书达理,走出去,有文化、有信誉、有尊严、有精气神儿,这比什么都重要。只有到那个时候,所谓“中?崛起”,才算是真正实现。
(本文系作者在第二届“中??济区论坛”上的主题发言)
2012年3月14日于京西圆明园花园
附 记
2012年3月25日,以“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为主题的第二届“中??济区论坛”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我有幸成为四嘉宾之一,作题为《中?崛起,何处是短板》的主题演讲。会前一天,主办方找我商量,问能不能改个题目,显得喜庆一点?我犹豫了一阵子,勉强同意了。可一个小时后,又得到通知——尊重我的立场,题目不改。
正式发言时,我加了个帽子:“作为学者,我知道自己的位置、价值以及局限,官员知道的、媒体能说的,不必我来背书。既然有机会说话,就希望说真话,说?过认真思考、有一定信息量的话——不管是好话、坏话,主人爱听不爱听。今天演说的题目或许不讨好,可却是认真准备、精心选择的。”事后,主办方告诉我,省委书记卢展工等并没有表示不悦,看来是他们多虑了。
第二天(3月26日),河南的两家主要报纸《河南日报》和《大河报》,都摘要报道了我发言的内容。前者题为《历史和文化是河南了不起的资源》,后者则是《中?崛起短板是教育》。作为省委机关报,《河南日报》的标题很有技巧,可见其良苦用心。这篇报道竟如此开篇:“虽然早已过了知天命之年,北京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陈平?身上的‘少年意气’与‘家国情怀’始终不曾衰减。陈平?说过这样的话:‘人文学者不能丢掉“三气”——志气、意气和豪气’,‘大学学人应拥有自己的独立人格’,这使他始终保持了令人敬仰的学人风范:自抑不卑,自矜不亢,坦荡磊然,有君子之态。”显然,记者及总编均认可我的表现,没嫌我添乱,这点,让我很是得意。
其实,既然是“论坛”,就应该敞开心胸,说真心话。至于主事者,你可听,也可不听。学者的价值,不正是独立思考吗?可能高瞻远瞩,也可能认识偏颇,或表达欠妥。如果学者跟政府的思路完全一样,只是请来“背书”的,那可真是“浪费才华”、“有辱斯文”了。
2012年3月5日的《北京日报》上,有评论部主任李乔所撰《“首长,别嗦了!”》,称:“废话常见,精言难得。近日读报得精言二则,录而议之。一曰:‘首长,别嗦了!’二曰:‘见了领导,千万别激动。’第一句,出自一位志愿军电话兵。第二句,出自北大教授陈平?。”李文引述我刊于2012年2月8日《中华读书报》文章的一段话,然后加以发挥:“这段话讲得真好,特别是‘见了领导,千万别激动’一句,真是精言,凡略知时下官学两界风气者,大概都要会心一笑。学者应该有独立精神,不曲学阿世,不看任何人脸色行事,更不可一见官员就激动,就失掉自我,否则怎能好话歹话都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呢?”
其实,在当下中国,要保持学者良知,拒绝曲学阿世,还真不容易。感激河南以及北京媒体朋友的理解与支持。
2012年4月8日于京西圆明园花园
(作者系北京市政?常委,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导,本刊编委)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2年第6期,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