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更新观念,明确目标任务
1.1 信息技术教育不同于计算机教育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计算机学科性,它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打破只能讲计算机的“学科”知识的“学科本位”的思想,克服单纯学习技术的观点,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成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1.2 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是培养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同样重要的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的课程。国家新的课程纲要已将它列为政、语、外、数之后的第五位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归纳为4点:1)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2)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3)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并且有意识地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4)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1.3 加强对课程整合的理解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讨论稿)》中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涉及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通常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驱动教学,有意识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把学科“任务”包含其中的真实性问题情景,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学习过程中。
2 明确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当的角色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知识的“讲述者”、信息的“传授者”、教学活动的“领导者”的角色。但现在社会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渠道,教师只有正确认识、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效率。教师的角色应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导学者、合作者、评价者、“竞争”者。
1)设计者:通过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2)导学者:①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②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③指导学生区分好与坏的信息,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分辨能力;④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习兴趣;⑤身体力行,为学生作表率,以此感染和影响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3)合作者:师生间相互交流、就某些问题进行讨论,既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可在合作的环境中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4)评价者:教师可通过评价对学生具有导向、激励作用,帮助学生确定努力方向,通过学生的自控,实现学习目标。这对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竞争”者:通过网络环境给教师、学生一个平等的学习和展示的氛围,建立师生间的平等关系,使师生的作品或成果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中平等“竞争”,既促进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又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形成“师不如弟子”的可喜局面。
3 灵活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引入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以“超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信息,以“任务驱动”组织教学过程的思想。“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另一方面,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而应该倡导一种观念。引用台湾学者徐新逸教授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同样的教材,不同背景和特质的教师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与互动,就可以赋予教学与学习不同的生命力,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
(作者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南崴子中心校)
1.1 信息技术教育不同于计算机教育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计算机学科性,它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打破只能讲计算机的“学科”知识的“学科本位”的思想,克服单纯学习技术的观点,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成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1.2 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是培养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同样重要的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的课程。国家新的课程纲要已将它列为政、语、外、数之后的第五位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归纳为4点:1)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2)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3)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并且有意识地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4)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1.3 加强对课程整合的理解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讨论稿)》中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涉及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通常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驱动教学,有意识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把学科“任务”包含其中的真实性问题情景,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学习过程中。
2 明确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当的角色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知识的“讲述者”、信息的“传授者”、教学活动的“领导者”的角色。但现在社会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渠道,教师只有正确认识、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效率。教师的角色应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导学者、合作者、评价者、“竞争”者。
1)设计者:通过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2)导学者:①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②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③指导学生区分好与坏的信息,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分辨能力;④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习兴趣;⑤身体力行,为学生作表率,以此感染和影响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3)合作者:师生间相互交流、就某些问题进行讨论,既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可在合作的环境中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4)评价者:教师可通过评价对学生具有导向、激励作用,帮助学生确定努力方向,通过学生的自控,实现学习目标。这对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竞争”者:通过网络环境给教师、学生一个平等的学习和展示的氛围,建立师生间的平等关系,使师生的作品或成果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中平等“竞争”,既促进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又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形成“师不如弟子”的可喜局面。
3 灵活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引入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以“超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信息,以“任务驱动”组织教学过程的思想。“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另一方面,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而应该倡导一种观念。引用台湾学者徐新逸教授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同样的教材,不同背景和特质的教师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与互动,就可以赋予教学与学习不同的生命力,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
(作者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南崴子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