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事”“视”之确义求“指事”之真谛

来源 :励耘学刊(语言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6331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字学界对六书“指事”给出的多种不同的解释之因,在于研究者未从汉字形体特征出发和未能紧扣“指事”文句以探求古人之意,而多从字之意义“虚”、“实”角度来立说。在简要梳理各种不同说法的基础上,紧扣“指事”文句,辨析其疑难词“事”、“视”及相关一些语词之确义,并从宏观的六书角度探索其名称与义例关系表述之常例,以求“指事”之真谛。指出“指事”字的根本特征与字之意义“虚”“实”无关,而在于文字构件中具有示意功能的“指示符号”。并认为过去被人们称作抽象符号指事字“一二”等,从造字取象所自看,应是象形字。
其他文献
文章通过对元明清108种韵书韵图的全面考察,论证汉语-m韵尾的消变是由方言到通语、由北向南逐步扩展的渐变性进程。其部分消变始见于14世纪初的韵书,全面消变始见于15世纪中的
Harris算法提取的角点定位精度高,但不具尺度不变性,SURF算法虽具有尺度不变性和旋转不变性,但提取的特征点并非视觉角点。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Delaunay三角网约束下的Harris-SURF图像匹配方法。首先,采取阈值评估策略对图像进行SURF粗匹配,利用RANSAC算法进行粗差剔除,得到的匹配点用于构建Delaunay三角网;然后以相似三角形作为约束,将其作为Harris特征点精匹配
本文对明清白话小说中“邇”“龁”“俚拉”“苏甦”“雀剥”等字词进行辨释,并指出相关小说点校本的校勘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