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些讲话,回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时代性重大课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我们应该治理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怎样治理国家?讲话回答了时代向我们党提出的课题,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治国理政思想。
它回答时代向我们党提出的课题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领导人有一个领导人要解决的时代课题,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要完成的时代使命。今天的中国,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集中起来,就是国家治理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党中央在部署全面深化改革之际宣布的: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治国理政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实践向我们党提出的时代课题。回顾历史,旧中国不仅贫穷落后,而且一盘散沙,但是我们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不到3年就恢复了国民经济,治理了社会的污泥浊水。总结我们的经验,就是毛泽东同志讲的四个字,即“组织起来”。我们将全中国绝大多数人组织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各种组织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但是,历史就是这样复杂,当组织起来的人成为难以流动的“单位人”时,人民群众的无限创造性被束缚住了。针对这种情况,改革开放一开始,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个国家治理新方针,也是四个字,即“活跃起来”。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溯源这些变化,就在于改革把中国社会内在的生机和活力极大地激发了出来。历史的辩证法又一次告诉我们,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就在我们把中国搞活的同时,出现了许多乱象,特别是党内腐败从滋生到蔓延,引起人们对党运国运的担心。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整套“两手抓”方针: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民主、一手抓法制等等。国内外政治风波发生前后,我们又提出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后来又强调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个活而有序的社会;现在则到了解决伴随改革发展而来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崭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治理体系、怎样治理国家的问题突显出来了。
治国理政是现代化特别是信息化大潮迅猛发展向我们党提出的时代课题。在我们的生活中,信息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基本最广泛最深刻的元素。它不仅改变了世界的通讯方式,而且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现在,我们一方面享受着信息化时代的好处,另一方面也面对着信息化带来的巨大挑战。信息化给我们的公共安全、国家安全和执法管理、司法活动出了许多新难题。信息扁平式传递方式可以突破我们建立的纵向管控系统,信息的透明性增强了监督的广泛性,如果我们的工作考虑不周,还会引起网民吐槽。至于网络犯罪、网络治理更已成为社会治理和国际斗争中不容忽视的新问题。我们的国家治理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
治国理政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向我们党提出的时代课题。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经济建设要合乎规律,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也要合乎规律。领导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更不能任性,而不顾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从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中,认识到要治理好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必须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會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就提出要清醒认识到我国现在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据这样的认识,我们解决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就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面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此,就要在改革中突破传统生产关系的束缚,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要发展市场体系、解决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就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上层建筑,从执政党建设着手,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进而就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决国家制度现代化问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就是中国改革的实践逻辑。
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旗帜,是我们各项工作的主线,也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要义。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要“坚持”,二要“发展”。坚持,就是要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和夺取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发展,就是要在坚持的基础上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要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新实践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我们改革的总目标,顺应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
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在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没有解决得很好。马克思、恩格斯没有遇到全面治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原理很多是预测性的。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后不久就过世了,没来得及深入探索这个问题。苏联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但也犯了严重错误,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
纵观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从经济实力竞争发展到科技实力竞争、国防实力竞争,已经深入到国家制度竞争,特别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竞争。现在,许多国家的政治家和学者提出,中国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中国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中国的政治体制有直接的关系。我们高效率的领导制度、有特色的协商民主制度等,越来越为世界所瞩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同世界上一些地区和国家不断出现乱局形成了鲜明对照。”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相比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方面还有许多不足,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再有30年时间,也就是到2020年左右我们的改革能够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党的十八大决定把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八个字写进党代会报告,意味着这一任务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那么,什么叫“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呢?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提出要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要求,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大思路,既坚持又发展了邓小平同志的制度改革理论,既坚持又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里我们要注意,我们所讲的“国家治理体系”和西方所讲的“政府治理体系”不同。“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的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归结起来,就是要在一个日趋多元化的社会里,用民主和法治的方式取代传统的统治和管理,形成一个科学的、规范的、有效的国家制度,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整合各方面社会力量,推进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我们还要注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绝非否定我们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同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向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它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治国理政思想,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精髓是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党中央在部署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时,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那就是不仅要深入领会其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还要深入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坚持坚定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贯穿着一个坚强的精神内涵,这就是信仰和信念的力量。他常说:“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事实一再表明,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他之所以反复强调在治国理政中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线,就是要求全党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坚持以人民为主体。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头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在担任党的总书记之前,就在“权为民所用”之前加了“权为民所赋”这句十分重要的话。他说:“权力观是关于国家和社会权力的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前一句话指明了权力的根本来源和基础,后一句话指明了权力的根本性质和归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唯一宗旨,也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同资产阶级权力观的根本区别。”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第一次把“坚持以人民为主体”作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中第一条要求提出来,是有深意的。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也是必须遵循的第一条原则。由此可见,“以人民为主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是他在治国理政中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我们一些干部中存在的“乱作为”、“不作为”问题,究其根源,就在于没有真正确立起“以人民为主体”的思想。因此,在治国理政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中。
坚持实干兴邦。务实,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从政特点。无论是他在福建工作时出版的《摆脱贫困》,还是他在浙江工作时写下的《之江新语》中,都体现出了这一鲜明特点。在他担任党的总书记和国家主席后,这一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就成为他治国理政的风格和特点。特别是在他提出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理想追求时,以非常明确的语言告诫我们:“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他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再次強调“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十八大至今三年多的时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我们脚踏实地地迈出了五大步:第一步,在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第二步,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进行决策,并通过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制定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任务和路线图;第三步,在两次中央全会后立刻给各部委分解任务,形成落实意见;第四步,制定落实改革每一项任务的实施意见,一项一项抓落实;第五步,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新理念指导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思维。唯物辩证法强调,要用客观的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辩证思维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重视系统思维。他强调的“全面深化改革”,就是把各方面改革作为相互联系的一个系统工程来认识和处理的。二是重视战略思维。他在处理复杂问题时,既注意细节,更重视全局的长远的考虑,比如他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又比如他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把握好“加法”和“减法”等五大关系的论述,都体现了他的战略思维特点。三是重视底线思维。底线思维,就是在任何问题上都要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时,还是在处理国内问题、加强党的建设时,都要强化底线思维,要有自己的政治定力。四是重视创新思维。辩证法告诉我们,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也是不断深化的,因此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线上,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目标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他身体力行,在治国理政的决策和实践中,都坚持创新思维。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我们知道,习近平总书记是一个具有广博历史知识和深厚文化修养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因此他的治国理政思想中具有浓厚的历史思维特点。他一再强调:“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把现在的事同历史的逻辑发展联系起来,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合理的预测,是习近平总书记思维方式的重要特点,也是他治国理政的重要特点。他明确地说过:“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他提出“文化基因”说,是为了坚守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更好地团结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破解现代化进程中的难题而奋斗。
坚持世界眼光。习近平总书记的历史思维是和世界眼光联系在一起的。他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这就是历史规律。”他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十分重视对当今世界大变局的观察和研究,同时又善于把世界的变动和历史规律联系起来,用这样一种世界眼光处理我们遇到的各种国内外复杂问题。中国大局和世界大局,这两个大局是他治国理政的重要出发点。至于他关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等论述,关于他提出的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主张,坚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树立亚洲安全观,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等等,更是体现了他的世界眼光。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责任编辑:杜梅萍
它回答时代向我们党提出的课题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领导人有一个领导人要解决的时代课题,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要完成的时代使命。今天的中国,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集中起来,就是国家治理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党中央在部署全面深化改革之际宣布的: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治国理政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实践向我们党提出的时代课题。回顾历史,旧中国不仅贫穷落后,而且一盘散沙,但是我们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不到3年就恢复了国民经济,治理了社会的污泥浊水。总结我们的经验,就是毛泽东同志讲的四个字,即“组织起来”。我们将全中国绝大多数人组织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各种组织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但是,历史就是这样复杂,当组织起来的人成为难以流动的“单位人”时,人民群众的无限创造性被束缚住了。针对这种情况,改革开放一开始,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个国家治理新方针,也是四个字,即“活跃起来”。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溯源这些变化,就在于改革把中国社会内在的生机和活力极大地激发了出来。历史的辩证法又一次告诉我们,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就在我们把中国搞活的同时,出现了许多乱象,特别是党内腐败从滋生到蔓延,引起人们对党运国运的担心。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整套“两手抓”方针: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民主、一手抓法制等等。国内外政治风波发生前后,我们又提出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后来又强调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个活而有序的社会;现在则到了解决伴随改革发展而来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崭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治理体系、怎样治理国家的问题突显出来了。
治国理政是现代化特别是信息化大潮迅猛发展向我们党提出的时代课题。在我们的生活中,信息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基本最广泛最深刻的元素。它不仅改变了世界的通讯方式,而且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现在,我们一方面享受着信息化时代的好处,另一方面也面对着信息化带来的巨大挑战。信息化给我们的公共安全、国家安全和执法管理、司法活动出了许多新难题。信息扁平式传递方式可以突破我们建立的纵向管控系统,信息的透明性增强了监督的广泛性,如果我们的工作考虑不周,还会引起网民吐槽。至于网络犯罪、网络治理更已成为社会治理和国际斗争中不容忽视的新问题。我们的国家治理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
治国理政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向我们党提出的时代课题。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经济建设要合乎规律,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也要合乎规律。领导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更不能任性,而不顾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从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中,认识到要治理好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必须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會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就提出要清醒认识到我国现在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据这样的认识,我们解决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就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面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此,就要在改革中突破传统生产关系的束缚,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要发展市场体系、解决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就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上层建筑,从执政党建设着手,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进而就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决国家制度现代化问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就是中国改革的实践逻辑。
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旗帜,是我们各项工作的主线,也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要义。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要“坚持”,二要“发展”。坚持,就是要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和夺取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发展,就是要在坚持的基础上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要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新实践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我们改革的总目标,顺应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
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在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没有解决得很好。马克思、恩格斯没有遇到全面治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原理很多是预测性的。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后不久就过世了,没来得及深入探索这个问题。苏联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但也犯了严重错误,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
纵观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从经济实力竞争发展到科技实力竞争、国防实力竞争,已经深入到国家制度竞争,特别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竞争。现在,许多国家的政治家和学者提出,中国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中国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中国的政治体制有直接的关系。我们高效率的领导制度、有特色的协商民主制度等,越来越为世界所瞩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同世界上一些地区和国家不断出现乱局形成了鲜明对照。”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相比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方面还有许多不足,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再有30年时间,也就是到2020年左右我们的改革能够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党的十八大决定把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八个字写进党代会报告,意味着这一任务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那么,什么叫“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呢?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提出要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要求,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大思路,既坚持又发展了邓小平同志的制度改革理论,既坚持又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里我们要注意,我们所讲的“国家治理体系”和西方所讲的“政府治理体系”不同。“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的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归结起来,就是要在一个日趋多元化的社会里,用民主和法治的方式取代传统的统治和管理,形成一个科学的、规范的、有效的国家制度,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整合各方面社会力量,推进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我们还要注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绝非否定我们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同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向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它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治国理政思想,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精髓是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党中央在部署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时,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那就是不仅要深入领会其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还要深入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坚持坚定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贯穿着一个坚强的精神内涵,这就是信仰和信念的力量。他常说:“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事实一再表明,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他之所以反复强调在治国理政中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线,就是要求全党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坚持以人民为主体。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头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在担任党的总书记之前,就在“权为民所用”之前加了“权为民所赋”这句十分重要的话。他说:“权力观是关于国家和社会权力的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前一句话指明了权力的根本来源和基础,后一句话指明了权力的根本性质和归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唯一宗旨,也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同资产阶级权力观的根本区别。”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第一次把“坚持以人民为主体”作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中第一条要求提出来,是有深意的。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也是必须遵循的第一条原则。由此可见,“以人民为主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是他在治国理政中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我们一些干部中存在的“乱作为”、“不作为”问题,究其根源,就在于没有真正确立起“以人民为主体”的思想。因此,在治国理政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中。
坚持实干兴邦。务实,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从政特点。无论是他在福建工作时出版的《摆脱贫困》,还是他在浙江工作时写下的《之江新语》中,都体现出了这一鲜明特点。在他担任党的总书记和国家主席后,这一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就成为他治国理政的风格和特点。特别是在他提出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理想追求时,以非常明确的语言告诫我们:“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他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再次強调“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十八大至今三年多的时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我们脚踏实地地迈出了五大步:第一步,在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第二步,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进行决策,并通过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制定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任务和路线图;第三步,在两次中央全会后立刻给各部委分解任务,形成落实意见;第四步,制定落实改革每一项任务的实施意见,一项一项抓落实;第五步,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新理念指导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思维。唯物辩证法强调,要用客观的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辩证思维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重视系统思维。他强调的“全面深化改革”,就是把各方面改革作为相互联系的一个系统工程来认识和处理的。二是重视战略思维。他在处理复杂问题时,既注意细节,更重视全局的长远的考虑,比如他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又比如他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把握好“加法”和“减法”等五大关系的论述,都体现了他的战略思维特点。三是重视底线思维。底线思维,就是在任何问题上都要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时,还是在处理国内问题、加强党的建设时,都要强化底线思维,要有自己的政治定力。四是重视创新思维。辩证法告诉我们,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也是不断深化的,因此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线上,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目标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他身体力行,在治国理政的决策和实践中,都坚持创新思维。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我们知道,习近平总书记是一个具有广博历史知识和深厚文化修养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因此他的治国理政思想中具有浓厚的历史思维特点。他一再强调:“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把现在的事同历史的逻辑发展联系起来,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合理的预测,是习近平总书记思维方式的重要特点,也是他治国理政的重要特点。他明确地说过:“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他提出“文化基因”说,是为了坚守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更好地团结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破解现代化进程中的难题而奋斗。
坚持世界眼光。习近平总书记的历史思维是和世界眼光联系在一起的。他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这就是历史规律。”他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十分重视对当今世界大变局的观察和研究,同时又善于把世界的变动和历史规律联系起来,用这样一种世界眼光处理我们遇到的各种国内外复杂问题。中国大局和世界大局,这两个大局是他治国理政的重要出发点。至于他关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等论述,关于他提出的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主张,坚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树立亚洲安全观,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等等,更是体现了他的世界眼光。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责任编辑:杜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