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国测背景下要如何促进“教、学、评”系列化,提出“植测式”教学新主张,提出“植测式”教学策略三步曲:自测(学生自测,了解学情);渗测(渗透讲解,以学定教);检测(当堂检测,巩固提升)三个环节,让学生在阅读中将获得成就感,会思考,爱思考,深度思考便将成为他们的阅读方式。
【关键词】“植测式”教学;植“测”;渗“测”;检“测”;以学定教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229-01
在我們耳边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
声音1:现在的试卷向国测方向看齐,应考知识量多而广泛,题型难而灵活,学生无所适从,不懂应考,怎么办?
声音2:现在课本上死记硬背的知识考得少,能力创新的题型考得多,教师要教什么?要怎么教?要如何走出传统阅读教学的藩篱?
声音3: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教师只是简单要求学生大量课外阅读,学生看了大量的课外书,为什么语文成绩还是不好?
声音4:学生作业负担重,题海茫茫心悲叹,要怎么让学生在减负的同时,夺取高分的筹码?
……
这些现实的困惹,都指向一个核心问题: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新课标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测试是对阅读能力的检测,犹如一面镜子,能看清阅读教学策略的得失,倒逼阅读教学的改进。阅读测试、阅读教学、阅读素养的培养,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于是,我们针对国测背景下要如何促进“教、学、评”系列化,提出“植测式”教学新主张,提出“植测式”教学策略三步曲:自测(学生自测,了解学情);渗测(渗透讲解,以学定教);检测(当堂检测,巩固提升)三个环节(以《穷人》为例),并在课堂实践中不断探研,加以完善。
一、植“测”,了解学情
课前,学生通过自学完成阅读测试,是学生高效阅读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和习惯。教师透过学生对测试题的作答,能精准地把握他们的阅读水平,调整教学策略,使自己的教学有的放失。在教学《穷人》前,可以让学生完成以下测试题:
前3道题难度不高,属于对基础知识掌握的题型,学生通过课前自学、检索材料、查阅字典能够掌握。题3和题4属于对文本信息较浅层次的理解,只要学生通读文本,用心思考,就能做出正确的作答。但反馈时,却发现学生的作答有一点说一点,回答不完整,可见需要教师点拨。
二、渗“测”,以学定教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是学生自我探索、自主设疑问难的过程。学生在浏览、通读新课时,要做到低头看书,抬头思考,手在圈画,脑在思考。向文本质疑,向自己质疑,向老师质疑。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矛盾中展开积极的思维,激发智慧的火花,引发强烈的质疑欲,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深入文本,让学生推论、解读、感悟、理解、分析、比较、鉴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问题在课堂碰撞,交融,再次引爆深层次的尝试自主学习,通过小组交流探讨,教师点拨引导,形成共识,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摒弃了学生在课堂中充当“听话筒”“知识容器”角色的弊端,而教师的教学的过程当中,问题意思明晰,不会像往常那样教学小环节不断,教学内容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学问题满堂问的现象。如《穷人》这课,教师精心设计了以下表格中的5个问题,让学生围绕这问题展开学习。
三、检“测”,巩固提升
检测,即当堂训练,就是在课堂上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检查测试,它是实施课堂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课堂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并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课堂检测后,教师可发现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怎样,能力提高到何种程度,哪些同学已达到了目标,哪些同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之后教师可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予以帮助。它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它也能够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同是,学生通过当堂检测,可以减少在课外的作业时间,可以在课堂上集中精神完成学习任务,真正做到了减负增效。如《穷人》检测题例:
以上检测题中,题1“嗯”文中多种读音表达的意思。考查的是学生透过的“嗯”在不同语境中,表达出来的意思不同,表达的感情色彩不同,看学生对就课文的理解是否到位。而题目2侧重的是写法的迁移,学会运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句式,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坚持做好“植测式”教学三步曲,学生在阅读中将获得成就感,会思考,爱思考,深度思考便将成为他们的阅读方式。
(注:本文是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快乐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立项编号:FJJKXB17-266)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植测式”教学;植“测”;渗“测”;检“测”;以学定教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229-01
在我們耳边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
声音1:现在的试卷向国测方向看齐,应考知识量多而广泛,题型难而灵活,学生无所适从,不懂应考,怎么办?
声音2:现在课本上死记硬背的知识考得少,能力创新的题型考得多,教师要教什么?要怎么教?要如何走出传统阅读教学的藩篱?
声音3: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教师只是简单要求学生大量课外阅读,学生看了大量的课外书,为什么语文成绩还是不好?
声音4:学生作业负担重,题海茫茫心悲叹,要怎么让学生在减负的同时,夺取高分的筹码?
……
这些现实的困惹,都指向一个核心问题: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新课标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测试是对阅读能力的检测,犹如一面镜子,能看清阅读教学策略的得失,倒逼阅读教学的改进。阅读测试、阅读教学、阅读素养的培养,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于是,我们针对国测背景下要如何促进“教、学、评”系列化,提出“植测式”教学新主张,提出“植测式”教学策略三步曲:自测(学生自测,了解学情);渗测(渗透讲解,以学定教);检测(当堂检测,巩固提升)三个环节(以《穷人》为例),并在课堂实践中不断探研,加以完善。
一、植“测”,了解学情
课前,学生通过自学完成阅读测试,是学生高效阅读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和习惯。教师透过学生对测试题的作答,能精准地把握他们的阅读水平,调整教学策略,使自己的教学有的放失。在教学《穷人》前,可以让学生完成以下测试题:
前3道题难度不高,属于对基础知识掌握的题型,学生通过课前自学、检索材料、查阅字典能够掌握。题3和题4属于对文本信息较浅层次的理解,只要学生通读文本,用心思考,就能做出正确的作答。但反馈时,却发现学生的作答有一点说一点,回答不完整,可见需要教师点拨。
二、渗“测”,以学定教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是学生自我探索、自主设疑问难的过程。学生在浏览、通读新课时,要做到低头看书,抬头思考,手在圈画,脑在思考。向文本质疑,向自己质疑,向老师质疑。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矛盾中展开积极的思维,激发智慧的火花,引发强烈的质疑欲,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深入文本,让学生推论、解读、感悟、理解、分析、比较、鉴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问题在课堂碰撞,交融,再次引爆深层次的尝试自主学习,通过小组交流探讨,教师点拨引导,形成共识,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摒弃了学生在课堂中充当“听话筒”“知识容器”角色的弊端,而教师的教学的过程当中,问题意思明晰,不会像往常那样教学小环节不断,教学内容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学问题满堂问的现象。如《穷人》这课,教师精心设计了以下表格中的5个问题,让学生围绕这问题展开学习。
三、检“测”,巩固提升
检测,即当堂训练,就是在课堂上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检查测试,它是实施课堂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课堂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并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课堂检测后,教师可发现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怎样,能力提高到何种程度,哪些同学已达到了目标,哪些同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之后教师可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予以帮助。它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它也能够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同是,学生通过当堂检测,可以减少在课外的作业时间,可以在课堂上集中精神完成学习任务,真正做到了减负增效。如《穷人》检测题例:
以上检测题中,题1“嗯”文中多种读音表达的意思。考查的是学生透过的“嗯”在不同语境中,表达出来的意思不同,表达的感情色彩不同,看学生对就课文的理解是否到位。而题目2侧重的是写法的迁移,学会运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句式,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坚持做好“植测式”教学三步曲,学生在阅读中将获得成就感,会思考,爱思考,深度思考便将成为他们的阅读方式。
(注:本文是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快乐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立项编号:FJJKXB17-26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