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型工业企业是推动荥阳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在全市经济增长、劳动力就业和社会稳定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当前,在确保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高度重视和发展小型工业,争脱小型工业的发展瓶颈,不断拓展小型工业企业发展新空间,大力开拓和巩固市场,提高市场竞争优势,已成为当前荥阳市工业经济发展最迫切的问题。本文从我市小型工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入手,探寻其发展轨迹、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如何支持我市小型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供参考。
一、我市小型工业企业发展现状
按照我国现行的工业企业规模划分标准,小型工业企业是指资产总计在4000万元以下、销售收入在3000万元以下、职工人数在300人以下的企业。小型工业企业在我市数量众多,分布广泛,覆盖了全部39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34个,在工业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止2010年底,全市小型工业企业(含规模以上、规模以下工业,下同)1034家,占全部工业企业96.4%;从业人员6.4万人,占全部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76.0%;实现工业增加值156.6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75.0%。其中:规模以上小型工业企业330家,占全部规模工业的89.4%;从业人员4.2万人,占全部规模工业的67.7%;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90.8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的72.6%;实现利润102.2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的84.6%。
二、我市小型工业企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1.小型工业企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十一五”以来,全市GDP由2006年的的137.1亿元到2010年的358.8亿元,年均增长13.8%,而小型工业企业增加值由2006年的50.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6.6亿元,年均增长18.5%,其占GDP的比重也由36.7%提高到43.6%,五年提高6.9个百分点。
2.小型工业企业是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通常情况下,小型工业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比较低,就是说同样的资本,由于技术水平不高,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这样就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从全市来看,在全部工业企业中,小型企业的从业人员6.4万人,占76.0%。这表明小企业不仅在创造社会财富,推动经济增长方面成绩显著,而且在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小型工业是税收的主要来源
“十一五”期间,荥阳工业税收由2.7亿元增加到6亿元,年均增长17.3%,其中小型工业企业上缴的税收由0.7亿元增加到2.7亿元,年均增长29.2%,其占工业税收的比重由25.9%上升到45.1%,占总量税收的比重也由13.9%上升到24.1%。可见,小型工业企业已成为全市税收的重要来源。
4.小型工业企业生产地域性较强,协作关系相对稳定
我市小型工业企业的产供销基本自成体系,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销售多以省内和周边县市内为主。以产品的销售为例,超过七成的企业产品销售的地点是本地,在本市销售的企业达40.6%,而经常在省内销售的企业占53.8%,经常到国外销售的企业不足10%。从原材料采购看,来自相对固定的生产企业占64.3%,来自相对固定的流通企业占34.1%。
三、当前我市小型工业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小型工业企业在市场竞争和改革发展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发展中也暴露出许多矛盾和问题,一些结构性矛盾、体制性障碍以及外部环境的制约,束缚着小型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秩序混乱,企业竞争无序
我市大多数小型工业企业所进入的行业门槛不高,资金和技术要求比较低,普遍存在着竞相压价、低水平过度竞争的问题。而社会诚信意识的缺失以及法律规范的不健全、监督管理的不到位,也使得偷工减料、假冒伪劣产品现象频现,各种扰乱市场秩序、破坏公平竞争和公平交易行为时有发生,小型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欠佳。
2.小型工业企业应有的“专、精、特、新”特征不突出
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大型企业协作配套、劳动密集型产业等可以发挥特色的领域,由于小型工业企业专业化程度低,分工协作水平不高,难以发挥协作配套的“特色”作用。二是在资源开采、原材料生产等产业集中度要求较高的领域,小型工业企业过多,目前占小型工业的35%左右,难以体现“专、精”特征。三是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领域的小型工业企业发展不足,目前涉足高新技术和新兴领域的小型企业寥寥无几,不足小型工业企业的1%,难以体现“新”的特征。
3.小型工业企业自身的弱点也制约着自身发展
主要表现在:一是小型工业企业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落后,如非金属矿物制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的落后工艺80%以上集中在小型工业,导致产品合格率低,能耗和生产成本偏高,资源浪费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减弱。二是经营管理水平低,管理手段落后,习惯于家族式管理和传统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缺乏对市场的适应和把握能力。三是人员素质低,技术人员缺乏,致使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新产品开发能力不强,产品更新换代难。四是一些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意识淡薄,知识产权观念不强,保护不力,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支持小型工业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是要正确认识小型企业发展。与大企业相比,小型企业不仅推动了经济增长,提供了就业机会,并且对通货膨胀形成的压力小,其生存显得格外旺盛,特别是科技型小型企业,对经济的贡献,以及应变性强的特点都不可忽视。与此同时,理论研究也表明,经济效率与企业规模实际无关。提起美国的企业,人们首先会想到微软,其后还有雅虎、思科、沃尔玛等,它们现在都是商界巨子,新技术的摇篮,而多年以前,它们却都是无名小辈。有研究认为,美国半数以上的创新都出自小企业,并且其创新的成本较低,大、中、小企业的创新成本比率大约为24∶4∶1。因此小型企业在促进社会分工、自由竞争和技术进步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是加快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步伐。小型工业企业既要重视产品创新,也要重视工艺创新,要立足自身,上规模、上档次,充分发挥机动灵活、反应灵敏、危机感强、敢于进取等优势,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或借用外脑等形式,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和打造核心竞爭力。
三是积极参与产业分工和协作。要通过发展“块状经济”和走“专精特新”的路子,融入大市场,依托专业园区的建设发展,积极参与产业分工,占据产业链中一席之地,为大企业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从而加强自身的发展能力。同时,要提高企业产品的定位,逐步从模仿型产品为主导转向自主创新、自行设计产品来获取更多的市场占有率。
四是加强指导、调控与支持力度。对全市小型企业建立动态跟踪监测体系,及时掌握企业发展的动向、困难与问题,定期发布具有指导性作用的企业产业发展信息及有关资料,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咨询、技术等全方位的服务,引导企业进入或退出某些行业和产品领域,防止和避免盲目投资。要进一步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加大对符合产业政策、经营前景好、有发展潜力企业的资金援助力度,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五是依托我市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推动小型工业企业区域集群。 我市小型工业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很强的自发性,并存在一定程度的无序性,呈典型的散兵游勇状态。要充分发挥我市在中原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模仿“硅谷模式”,积极构筑汽车、建筑机械、阀门、服装等产业集群,逐步吸收小型工业及工业个体,凝聚合力形成大的经济体,培养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我市小型工业企业发展现状
按照我国现行的工业企业规模划分标准,小型工业企业是指资产总计在4000万元以下、销售收入在3000万元以下、职工人数在300人以下的企业。小型工业企业在我市数量众多,分布广泛,覆盖了全部39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34个,在工业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止2010年底,全市小型工业企业(含规模以上、规模以下工业,下同)1034家,占全部工业企业96.4%;从业人员6.4万人,占全部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76.0%;实现工业增加值156.6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75.0%。其中:规模以上小型工业企业330家,占全部规模工业的89.4%;从业人员4.2万人,占全部规模工业的67.7%;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90.8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的72.6%;实现利润102.2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的84.6%。
二、我市小型工业企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1.小型工业企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十一五”以来,全市GDP由2006年的的137.1亿元到2010年的358.8亿元,年均增长13.8%,而小型工业企业增加值由2006年的50.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6.6亿元,年均增长18.5%,其占GDP的比重也由36.7%提高到43.6%,五年提高6.9个百分点。
2.小型工业企业是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通常情况下,小型工业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比较低,就是说同样的资本,由于技术水平不高,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这样就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从全市来看,在全部工业企业中,小型企业的从业人员6.4万人,占76.0%。这表明小企业不仅在创造社会财富,推动经济增长方面成绩显著,而且在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小型工业是税收的主要来源
“十一五”期间,荥阳工业税收由2.7亿元增加到6亿元,年均增长17.3%,其中小型工业企业上缴的税收由0.7亿元增加到2.7亿元,年均增长29.2%,其占工业税收的比重由25.9%上升到45.1%,占总量税收的比重也由13.9%上升到24.1%。可见,小型工业企业已成为全市税收的重要来源。
4.小型工业企业生产地域性较强,协作关系相对稳定
我市小型工业企业的产供销基本自成体系,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销售多以省内和周边县市内为主。以产品的销售为例,超过七成的企业产品销售的地点是本地,在本市销售的企业达40.6%,而经常在省内销售的企业占53.8%,经常到国外销售的企业不足10%。从原材料采购看,来自相对固定的生产企业占64.3%,来自相对固定的流通企业占34.1%。
三、当前我市小型工业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小型工业企业在市场竞争和改革发展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发展中也暴露出许多矛盾和问题,一些结构性矛盾、体制性障碍以及外部环境的制约,束缚着小型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秩序混乱,企业竞争无序
我市大多数小型工业企业所进入的行业门槛不高,资金和技术要求比较低,普遍存在着竞相压价、低水平过度竞争的问题。而社会诚信意识的缺失以及法律规范的不健全、监督管理的不到位,也使得偷工减料、假冒伪劣产品现象频现,各种扰乱市场秩序、破坏公平竞争和公平交易行为时有发生,小型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欠佳。
2.小型工业企业应有的“专、精、特、新”特征不突出
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大型企业协作配套、劳动密集型产业等可以发挥特色的领域,由于小型工业企业专业化程度低,分工协作水平不高,难以发挥协作配套的“特色”作用。二是在资源开采、原材料生产等产业集中度要求较高的领域,小型工业企业过多,目前占小型工业的35%左右,难以体现“专、精”特征。三是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领域的小型工业企业发展不足,目前涉足高新技术和新兴领域的小型企业寥寥无几,不足小型工业企业的1%,难以体现“新”的特征。
3.小型工业企业自身的弱点也制约着自身发展
主要表现在:一是小型工业企业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落后,如非金属矿物制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的落后工艺80%以上集中在小型工业,导致产品合格率低,能耗和生产成本偏高,资源浪费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减弱。二是经营管理水平低,管理手段落后,习惯于家族式管理和传统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缺乏对市场的适应和把握能力。三是人员素质低,技术人员缺乏,致使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新产品开发能力不强,产品更新换代难。四是一些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意识淡薄,知识产权观念不强,保护不力,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支持小型工业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是要正确认识小型企业发展。与大企业相比,小型企业不仅推动了经济增长,提供了就业机会,并且对通货膨胀形成的压力小,其生存显得格外旺盛,特别是科技型小型企业,对经济的贡献,以及应变性强的特点都不可忽视。与此同时,理论研究也表明,经济效率与企业规模实际无关。提起美国的企业,人们首先会想到微软,其后还有雅虎、思科、沃尔玛等,它们现在都是商界巨子,新技术的摇篮,而多年以前,它们却都是无名小辈。有研究认为,美国半数以上的创新都出自小企业,并且其创新的成本较低,大、中、小企业的创新成本比率大约为24∶4∶1。因此小型企业在促进社会分工、自由竞争和技术进步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是加快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步伐。小型工业企业既要重视产品创新,也要重视工艺创新,要立足自身,上规模、上档次,充分发挥机动灵活、反应灵敏、危机感强、敢于进取等优势,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或借用外脑等形式,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和打造核心竞爭力。
三是积极参与产业分工和协作。要通过发展“块状经济”和走“专精特新”的路子,融入大市场,依托专业园区的建设发展,积极参与产业分工,占据产业链中一席之地,为大企业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从而加强自身的发展能力。同时,要提高企业产品的定位,逐步从模仿型产品为主导转向自主创新、自行设计产品来获取更多的市场占有率。
四是加强指导、调控与支持力度。对全市小型企业建立动态跟踪监测体系,及时掌握企业发展的动向、困难与问题,定期发布具有指导性作用的企业产业发展信息及有关资料,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咨询、技术等全方位的服务,引导企业进入或退出某些行业和产品领域,防止和避免盲目投资。要进一步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加大对符合产业政策、经营前景好、有发展潜力企业的资金援助力度,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五是依托我市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推动小型工业企业区域集群。 我市小型工业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很强的自发性,并存在一定程度的无序性,呈典型的散兵游勇状态。要充分发挥我市在中原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模仿“硅谷模式”,积极构筑汽车、建筑机械、阀门、服装等产业集群,逐步吸收小型工业及工业个体,凝聚合力形成大的经济体,培养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