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参与智能机器人科研探索

来源 :2015年全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暨教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g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本科学生是否能够尽早进入实验室进行智能机器人相关研究的问题,分析从动员到项目执行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阐述智能科学专业的本科学生进行科研项目的相关经验.本科生参与科研存在着科研基础薄弱的基本问题,选取智能机器人方向作为科研训练的项目是经过详细的规划和讨论得出的结果。挑选合适的课题是第一步。并不是所有的课题都适合本科科研,根本原因在于本科学习过程中,低年级专注于基础知识教学,而智能专业学生的数学底子必须深厚扎实才能进行更深层级的研究,这导致本科生科研素质出现短板,于是选择适合的课题使学生能够开展科研,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通过对厦门大学智能系本科生团队参与科研的分析,可以得出:本科生进入团队的时间选择在本科生既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而且尽量远离毕业季各种事物干扰的阶段;团队的组成需要达到整体最优,单项突出的成员要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发挥作用;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本科生科研需要教师投入较大的热情,无论是在精神层面还是在技术层面。讨论证明了优秀的本科生是可以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做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的。
其他文献
分析目前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大学生实践技能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构建"与实验教学结合、与实训基地结合、与产学研结合、与毕业实习结合、与毕业设计结合"的"五结合"实践技能
试验采用国家标准方法——105°C恒重法对同一样品,不同季节、不同检测单位进行对比水分检测,得到两组不同的实验数据,通过实验分析表明:秋季温度高,粮食样品在分样、粉
针对专业交叉团队合作模式的培养体系,提出综合实践方式,以广东东软学院为例,根据专业方向进行岗位设置,配备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企业工程师进行全程交叉指导,分阶段、分岗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任务是提升人的素质.要提升人的素质就必须构建学习型社会.在我国构建学习型社会,将是一项艰巨的历史性任务.要完成这一艰巨任务,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必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伴随着近代高等教育在中国的确立而萌生,历经以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诠释近代高等教育管理现象、介绍国外高等教育管理文化并以此演绎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对
探索和研究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对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