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校之间人才竞争日益空前的新形势下,人才招聘工作需要创新工作方法,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招聘方式,尤其需要集中力量引进一批优秀高层次海外青年学者来校,缩短学校与目标人才交流、熟悉、合作的路径,进而迅速达成引进到校工作的目标。高校海外青年学者论坛是一种投入少、周期短、见效快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方式。纵观国内高校,百分之八十左右的高校均已采取此种引才方式。本文结合南京农业大学海外青年学者论坛的实际做法,探讨一下高校海外青年学者论坛的组织实施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高校;海外青年学者论坛;探索与实践
一、论坛前期工作准备
(一)成立多层次论坛工作小组
人才办根据工作需要成立论坛工作筹备组,具体分为会务组、材料组、宣传组、交通组、报到组、食宿组、财务组七个小组,分别负责论坛会场会务协调、材料制作、宣传联络、车辆服务、会议报到、食宿安排及会务报销。
(二)进行多渠道论坛宣传推广
具体做法一是学校官网主页官宣论坛的举办通知;二是在学校及人才办微信公众号上发布论坛信息;三是在论坛专用网站上发布论坛进度;四是通过赴海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等机构招聘宣讲物色符合参加论坛条件的人选,做到精准宣传;五是通过学校各种校友会传递论坛信息;六是通过学术类学术期刊投放广告、国际学术会议展示学校、广而告之学校人才需求信息等方式。
(三)完成论坛数据处理、材料制作、会议报到等工作
学校对收到的论坛报名简历根据研究方向、科研成果、毕业院校和签约意向对报名人员筛选、分组并与相关学院进行沟通,发出邀请函并经与参会人员反复确认行程,最终确定了参加论坛学者人选和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工作小组制作论坛会议手册,展示学校和学院的简介信息、论坛日程、参会海外青年学者简介、周边生活信息等,在论坛开始前做好相应的会务工作。
二、论坛期间整体安排
(一)论坛开幕式前暖场准备
论坛开始前播放南京农业大学形象宣传片、钟山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宣传片、宣传介绍学校、钟山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强调学校爱才惜才的做法,营造出引才聚才的最佳局面。
(二)论坛开幕式及学校参观
论坛开幕式一般由校长致辞,同时邀请省委组织部人才办和教育厅领导介绍江苏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和具有吸引力的各类江苏人才项目。之后由学校学术委员会主席介绍学校科研研究情况及学术环境、人事处处长介绍学校引才政策、青年学者介绍自己融入学校的心路历程。开幕式结束后,青年学者集体参观了学校校友馆、学校重点实验室等。
(三)各个论坛的进一步交流与沟通
学校干六个分会场同时进行分论坛,相关学院书记、院长担任分论坛召集人,并做各学院院情介绍汇报,与会青年学者根据学科分类和个人志愿參加相关分论坛,做全英文研究报告,并接受专家提问。
(四)学院、人才办交流洽谈环节
学院根据院情举办各类形式的交流活动,课题组多名教师积极参与,与海外青年学者全方位接触,增进互相了解,拉近沟通距离。人才办与有意向加入南农的青年学者进一步交流洽谈,签订意向性协议。
(五)媒体的宣传报道
本次论坛吸引了多家媒体前来报道。人民网、光明网、中国江苏网、交汇点新闻网、中国日报网、扬子晚报网、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南京日报以及江苏公共频道对论坛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并介绍了学校人才引进的相关政策,这些措施准确地传递了学校对人才的渴求和重视,为今后学校进一步引才作了有效的铺垫。这种海外青年学者论坛的方式积极响应贯彻了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发展目标,最大程度利用现有资源充分宣传了学校人才政策,进一步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同时构建了专业匹配数量相对可观的青年学者人才库。南京农业大学目前通过两届论坛已经成功签约优秀海外学者并到岗开展工作,成功率为百分之二十。
三、海外青年学者论坛运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案
(一)各学院积极性有待进一步调动和加强
学校需要注重构建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学院的上下联动机制,从顶层设计、政策方案上使得各学院认识到引才聚才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学院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前期论坛宣传中来,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吸引优秀的海内外青年学者参会;学院可以更早参与申报人员的推荐及信息审核。学院可以根据学院学科需求通过学术委员会评价等方式审核申报人员简历,提出推荐层次;对于参会人员较多的学院,学院可以自己安排分论坛及开展多种多样的分论坛形式。追本溯源,海外青年学者今后的工作生活最终还是落脚在学院,学院在论坛期间的介入和跟进程度也是学者能否最终加盟我校的重要因素之一。学院在各个工作层面的参与也更易掌握学者的学术水平,加强与学者的多维接触,为今后合作打下更好的基础。
(二)学校和学院需要认真研究现有教师队伍
学校和学院需要认真研究现有教师队伍,仔细分析各学科教师结构,精心设计,认真研究学校发展中最需引进人才的学科和学院,更为精准引进人才。同时还需要注重对申报人员进行更为积极有效的精准人才评价、找到与学科、学院、学校发展需要的人才,从粗放型人才引进逐步转到精细化人才引进模式,更好地将论坛这一引才模式应用到位。
参考文献:
[1]郭书剑,王建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7(4).
[2]蒋莹,陈斐.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现状与优化对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4(24).
作者简介:
刘红梅,南京农业大学人才办,江苏南京。
关键词:高校;海外青年学者论坛;探索与实践
一、论坛前期工作准备
(一)成立多层次论坛工作小组
人才办根据工作需要成立论坛工作筹备组,具体分为会务组、材料组、宣传组、交通组、报到组、食宿组、财务组七个小组,分别负责论坛会场会务协调、材料制作、宣传联络、车辆服务、会议报到、食宿安排及会务报销。
(二)进行多渠道论坛宣传推广
具体做法一是学校官网主页官宣论坛的举办通知;二是在学校及人才办微信公众号上发布论坛信息;三是在论坛专用网站上发布论坛进度;四是通过赴海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等机构招聘宣讲物色符合参加论坛条件的人选,做到精准宣传;五是通过学校各种校友会传递论坛信息;六是通过学术类学术期刊投放广告、国际学术会议展示学校、广而告之学校人才需求信息等方式。
(三)完成论坛数据处理、材料制作、会议报到等工作
学校对收到的论坛报名简历根据研究方向、科研成果、毕业院校和签约意向对报名人员筛选、分组并与相关学院进行沟通,发出邀请函并经与参会人员反复确认行程,最终确定了参加论坛学者人选和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工作小组制作论坛会议手册,展示学校和学院的简介信息、论坛日程、参会海外青年学者简介、周边生活信息等,在论坛开始前做好相应的会务工作。
二、论坛期间整体安排
(一)论坛开幕式前暖场准备
论坛开始前播放南京农业大学形象宣传片、钟山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宣传片、宣传介绍学校、钟山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强调学校爱才惜才的做法,营造出引才聚才的最佳局面。
(二)论坛开幕式及学校参观
论坛开幕式一般由校长致辞,同时邀请省委组织部人才办和教育厅领导介绍江苏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和具有吸引力的各类江苏人才项目。之后由学校学术委员会主席介绍学校科研研究情况及学术环境、人事处处长介绍学校引才政策、青年学者介绍自己融入学校的心路历程。开幕式结束后,青年学者集体参观了学校校友馆、学校重点实验室等。
(三)各个论坛的进一步交流与沟通
学校干六个分会场同时进行分论坛,相关学院书记、院长担任分论坛召集人,并做各学院院情介绍汇报,与会青年学者根据学科分类和个人志愿參加相关分论坛,做全英文研究报告,并接受专家提问。
(四)学院、人才办交流洽谈环节
学院根据院情举办各类形式的交流活动,课题组多名教师积极参与,与海外青年学者全方位接触,增进互相了解,拉近沟通距离。人才办与有意向加入南农的青年学者进一步交流洽谈,签订意向性协议。
(五)媒体的宣传报道
本次论坛吸引了多家媒体前来报道。人民网、光明网、中国江苏网、交汇点新闻网、中国日报网、扬子晚报网、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南京日报以及江苏公共频道对论坛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并介绍了学校人才引进的相关政策,这些措施准确地传递了学校对人才的渴求和重视,为今后学校进一步引才作了有效的铺垫。这种海外青年学者论坛的方式积极响应贯彻了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发展目标,最大程度利用现有资源充分宣传了学校人才政策,进一步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同时构建了专业匹配数量相对可观的青年学者人才库。南京农业大学目前通过两届论坛已经成功签约优秀海外学者并到岗开展工作,成功率为百分之二十。
三、海外青年学者论坛运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案
(一)各学院积极性有待进一步调动和加强
学校需要注重构建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学院的上下联动机制,从顶层设计、政策方案上使得各学院认识到引才聚才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学院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前期论坛宣传中来,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吸引优秀的海内外青年学者参会;学院可以更早参与申报人员的推荐及信息审核。学院可以根据学院学科需求通过学术委员会评价等方式审核申报人员简历,提出推荐层次;对于参会人员较多的学院,学院可以自己安排分论坛及开展多种多样的分论坛形式。追本溯源,海外青年学者今后的工作生活最终还是落脚在学院,学院在论坛期间的介入和跟进程度也是学者能否最终加盟我校的重要因素之一。学院在各个工作层面的参与也更易掌握学者的学术水平,加强与学者的多维接触,为今后合作打下更好的基础。
(二)学校和学院需要认真研究现有教师队伍
学校和学院需要认真研究现有教师队伍,仔细分析各学科教师结构,精心设计,认真研究学校发展中最需引进人才的学科和学院,更为精准引进人才。同时还需要注重对申报人员进行更为积极有效的精准人才评价、找到与学科、学院、学校发展需要的人才,从粗放型人才引进逐步转到精细化人才引进模式,更好地将论坛这一引才模式应用到位。
参考文献:
[1]郭书剑,王建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7(4).
[2]蒋莹,陈斐.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现状与优化对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4(24).
作者简介:
刘红梅,南京农业大学人才办,江苏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