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测验是教师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状况、了解个体思维方式、改进教师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但众多教师只是将数学测试作为一个简单的教学环节,仅仅关注学生具体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未能对测试结果进行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结合自己对试卷测试结果处理的经验,对数学测试结果利用的有效性作了简单的反思和改进,从一学期的教学结果来看,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的进步。
一、避免数学测试结果利用中的四个误区
其一,对试卷分析不够。在测验后,大部分教师只是自己对班级测试结果的分数段进行了简单分析,未要求学生个人进行试卷分析,测试成绩出来后就立即发试卷进行讲评,由于学生未对试卷进行自我消化,所以听评讲时也是人云亦云,不知其所以然。
其二,评讲形式过于单一。体现在部分教师讲评时只是进行答案核对,致使一部分数学“学困生”只知答案,不知为什么,更谈不上对知识的巩固与强化了,未达到数学测试的根本目的。还有部分教师则从试卷第一题开始进行评讲,不放过任何一道题,虽然自我感觉讲得很细致透彻,却不知学生早已疲惫不堪,不知所云,评析效率大打折扣。
其三,将评析课上成“批评课”。教师一旦发现自己反复提醒过的知识点学生又错了,就往往在课堂上责备不断,弄得学生对听评一点兴趣也没有,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四,让教师最容易忽略的是评讲后的测后再测试。由于没有测后的再测试,学生的听评自觉性降低了很多,教师对试卷评讲的效果也茫然不知。
二、对数学测试结果有效利用作出的改进
针对以上四点,我对数学测试结果有效性利用作出如下相应的几点改进:
1.让学生充分体验测试的“成果”,享受学习成功的愉悦
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而是包括诸如情感、态度、需要、兴趣的有效学习,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的,缺一不可。数学测试是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式,不管是优秀学生还是学困生,由于是自己辛苦后的产物,他们都能在数学试卷上找到自己满意的部分。让学生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有利于数学学习兴趣的提升。
2.评析前,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试卷自我分析、自我反思
试卷分析不应仅仅是教师的必修课,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试卷分析的主体应是学生,只有学生在自己深刻地反思自己的试卷后,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优势,才能提出问题,才会产生要求听教师或其他同学讲评的愿望,也才会在评讲过程中有理有据地回答同学及教师的提问,迸发自己思维的火花。
在测试后,我先要求学生从测试分数上与前次测试进行纵比,看自己是否较前次有所进步或者后退,然后再找出试卷中的知识点,用统计的方法分析知识点的得分情况,对错题在评析前进行尝试性的解答,对一题多解的数学题目则思考有无其它方法,最后简要地在试卷一侧写出本次测试后的体会,主要谈谈优点及不足。
通过学生测后分析,大部分同学都能进行正确归因,提高了学生对自己学习状况的认识,明确了自己应注意的问题,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3.在试卷评析课上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在评讲前,教师可以简略地分析一下班级考试的基本情况,让学生在班级内有一个纵向的比较,明确自己在班级内的学习状况,既要让学生有一定的压力,又要充分保护学生的学习信心。
其次,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个“体操”当然不能由教师代做,必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维存在很大的差别。况且有了学生测后自我分析作为铺垫,教师在评析课上就不应作为试卷评析的主角了,更不必一一对试卷进行讲解。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小组内的自我交流讨论,大多数学生能在这个环节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提出疑问,由于是学生个别与个别的交流,组内评析的针对性得到加强,提高了试卷评析的有效性。
再次,就是教师的答疑评析。一是针对学生出错较多的题目进行评讲;二是对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很难表述清楚或者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讲评;三是对具有发散性的典型题目进行讲评,便于引导学生总结数学思想及方法,发展学生迁移能力;四是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有独特见解的解法进行介绍,达到激励先进的目的。
4.出好测后再测卷
测后再测试卷当然不能是前期试卷的简单重复,重点放在对试卷错误率超过0.5的题目,进行针对性的变式训练,题量也不易过大,最好让学生能在40分钟内完成。有了测后再测试,不但可以让学生在试卷自我分析及评析课上带上一点小小的压力,提升学习的自觉性,而且通过再测试取得的“优异成绩”,更能促进学生学习信心的提高,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总之,试卷测试后,不仅仅要进行试卷单一的评析,提升学生知识的掌握度,更要利用其达到学生学习数学中情感和态度的升华,永保数学学习兴趣,内化为学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一、避免数学测试结果利用中的四个误区
其一,对试卷分析不够。在测验后,大部分教师只是自己对班级测试结果的分数段进行了简单分析,未要求学生个人进行试卷分析,测试成绩出来后就立即发试卷进行讲评,由于学生未对试卷进行自我消化,所以听评讲时也是人云亦云,不知其所以然。
其二,评讲形式过于单一。体现在部分教师讲评时只是进行答案核对,致使一部分数学“学困生”只知答案,不知为什么,更谈不上对知识的巩固与强化了,未达到数学测试的根本目的。还有部分教师则从试卷第一题开始进行评讲,不放过任何一道题,虽然自我感觉讲得很细致透彻,却不知学生早已疲惫不堪,不知所云,评析效率大打折扣。
其三,将评析课上成“批评课”。教师一旦发现自己反复提醒过的知识点学生又错了,就往往在课堂上责备不断,弄得学生对听评一点兴趣也没有,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四,让教师最容易忽略的是评讲后的测后再测试。由于没有测后的再测试,学生的听评自觉性降低了很多,教师对试卷评讲的效果也茫然不知。
二、对数学测试结果有效利用作出的改进
针对以上四点,我对数学测试结果有效性利用作出如下相应的几点改进:
1.让学生充分体验测试的“成果”,享受学习成功的愉悦
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而是包括诸如情感、态度、需要、兴趣的有效学习,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的,缺一不可。数学测试是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式,不管是优秀学生还是学困生,由于是自己辛苦后的产物,他们都能在数学试卷上找到自己满意的部分。让学生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有利于数学学习兴趣的提升。
2.评析前,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试卷自我分析、自我反思
试卷分析不应仅仅是教师的必修课,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试卷分析的主体应是学生,只有学生在自己深刻地反思自己的试卷后,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优势,才能提出问题,才会产生要求听教师或其他同学讲评的愿望,也才会在评讲过程中有理有据地回答同学及教师的提问,迸发自己思维的火花。
在测试后,我先要求学生从测试分数上与前次测试进行纵比,看自己是否较前次有所进步或者后退,然后再找出试卷中的知识点,用统计的方法分析知识点的得分情况,对错题在评析前进行尝试性的解答,对一题多解的数学题目则思考有无其它方法,最后简要地在试卷一侧写出本次测试后的体会,主要谈谈优点及不足。
通过学生测后分析,大部分同学都能进行正确归因,提高了学生对自己学习状况的认识,明确了自己应注意的问题,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3.在试卷评析课上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在评讲前,教师可以简略地分析一下班级考试的基本情况,让学生在班级内有一个纵向的比较,明确自己在班级内的学习状况,既要让学生有一定的压力,又要充分保护学生的学习信心。
其次,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个“体操”当然不能由教师代做,必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维存在很大的差别。况且有了学生测后自我分析作为铺垫,教师在评析课上就不应作为试卷评析的主角了,更不必一一对试卷进行讲解。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小组内的自我交流讨论,大多数学生能在这个环节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提出疑问,由于是学生个别与个别的交流,组内评析的针对性得到加强,提高了试卷评析的有效性。
再次,就是教师的答疑评析。一是针对学生出错较多的题目进行评讲;二是对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很难表述清楚或者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讲评;三是对具有发散性的典型题目进行讲评,便于引导学生总结数学思想及方法,发展学生迁移能力;四是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有独特见解的解法进行介绍,达到激励先进的目的。
4.出好测后再测卷
测后再测试卷当然不能是前期试卷的简单重复,重点放在对试卷错误率超过0.5的题目,进行针对性的变式训练,题量也不易过大,最好让学生能在40分钟内完成。有了测后再测试,不但可以让学生在试卷自我分析及评析课上带上一点小小的压力,提升学习的自觉性,而且通过再测试取得的“优异成绩”,更能促进学生学习信心的提高,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总之,试卷测试后,不仅仅要进行试卷单一的评析,提升学生知识的掌握度,更要利用其达到学生学习数学中情感和态度的升华,永保数学学习兴趣,内化为学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