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审计人员作为各企业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人员,在促进企业和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和事业单位对于审计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同时对于审计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审计人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大数据技术应用能力。高校作为审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要加强对于审计人才的培养。本文将探讨在大数据环境下,审计课程改革的现状,并分析目前审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具体指出在高校本科教育阶段审计人才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本科;审计人才;现状;问题;策略
引言
随着新时期教育教学体系的逐渐完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各大院校教学的核心侧重点。近些年来, 我国的审计教育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进展,为各行各业经济的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但是,客观来说,现阶段院校的审计人才培养体系仍旧存在部分短板,仅以审计学课程的教学为例,学科建设滞后、课程设置不科学、实践性教学缺失等重要问题严重制约了对审计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院校的人才培养规划不能真正和市场需求完全一致,因而审计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一、大数据背景下本科审计教学的改革现状
在大数据背景下,对于审计人员的要求不断地提高,各企业和事业单位在进行审计人员招聘时不仅要考虑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还要考虑审计人员的大数据应用技术能力。在此背景下,我国有部分高校进行了本科审计学课程改革,相应的取得了一些实际效果。
1.对大数据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
近年来,在大数据背景下,我国部分高校对于大数据的应用越来越重视。在审计等相关专业,也适当地添加了一些基础的大数据、计算机必修课程。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也促使企业和事业单位不断对内部住址和人力资源进行内部的优化和调整。对于高校而言,要正确分析人才市场的发展方向,加强对审计人才大数据培养的重视程度,才能够培养出事业单位、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綜合性人才。
2.大数据课程的比重有所提高
目前,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开展本科审计课程中都增加了大数据课程的比重,有些不仅将计算机理论作为教学的一部分,还将多媒体、信息化等教学内容融入到审计课培养计划中,一些院校已经着手将沙盘模拟、计算机审计等一些大数据技术引入到日常教学中。除了理论课教学之外,有部分院校还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与一些校外的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合作,拓展校外实践基地,在基地培训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审计训练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也锻炼了学生的大数据信息应用能力。
二、应用型审计人才培养的现存问题
尽管近些年来高等院校方面高度重视审计专业教学的课程改革,但是不可否认在改革过程中仍旧存在一系列弊端,应用型审计人才的培养依旧是任重而道远。具体来说,应用型审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仍旧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结合我国现阶段高等
院校对审计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情况来说,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仍旧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虽然已经有教师尝试将大数据技术在内的现代化教学工具植入到课堂教学中,但是其所占比重仍旧停留在较低水平,教师还难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向学生深入的讲解审计专业内容,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清审计实务和大数据之间的有机关联。而且,现阶段高校的教学模式其实还是比较偏向于传统的授课模式,整堂课的教学都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缺乏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讨论环节,所以学生只是理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与此同时,对审计学专业学生组织实践活动的高校仅在少数,而且部分院校的校内外审计实践活动开展流于形式,内容单一,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综合发展的实际需求。更有甚者,院校打出了大数据审计的口号,但是却依旧组织专业学生开展传统的手工审计训练,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找到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训练的平衡点,最终难以实现与工作岗位的精准对接。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计算机审计是各大开设审计
专业的院校在大数据信息时代下的一次重要探索,但是经过对现阶段教学过程的分析,计算机审计的主导力量显然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院校方面将计算机审计课程的授课重点放在了帮助学生摆脱手工审计模式局限性方面,希望学生能够借此审查与监督审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但是结合教学的实效性来说,很少有学生能真正将审计学的专业知识和大数据操作紧密联系起来,对互联网及相关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存在较大局限。一方面,审计学和大数据虽然存在千丝万缕的关联,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很难真正抓住二者的关联点,导致在审计专业教学中大数据内容的渗透过于生硬,学生很难真正掌握到信息化技术与审计学课程融合的重点,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反而存在深度不足的现象。另一方面,部分院校在开设计算机审计课的过程中,可能只是单纯的将计算机审计的基础知识灌输给学生,不曾为学生提供审计实务操作的机会,所以学生无法真正的用会审计实务操作的要领,在现实中的应用明显存在短板。上述问题若无法得到彻底解决,院校培养应用型审计人才的计划将只是泡影。
(三)大数据审计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大数据审计专
业师资力量的薄弱和我国高校审计教学的现状有着直接联系。高校在审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过分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审计教学队伍中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几乎登峰造极,但是却不一定具备在企业中的工作经验。让没有实际工作经历的人员担任审计教师,直接结果就是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教学占主体,学生所能接触到的大数据审计工作开展也只是纸上谈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很容易暴露出问题。而且,在组织学生开展校内外审计实践中,对于学生遇到的一些问题,缺乏工作经验的教师也只能是用理论知识对问题现象作出解 释,并不能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解决问题,对于学生审计实务能力的提升终究是一项阻碍。
结束语
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要看到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对于审计人才的需求标准,制定科学的审计人才培养计划,在审计课程中加强对于大数据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大数据应用技术教学的重视程度、合理规划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提高审计教师团队的综合能力,促进审计教学效率不断提高,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兼具专业能力和大数据应用技术能力的综合性审计人才。
参考文献:
[1]董丽英,杨浩然.探索大数据审计背景下高层次应用型审计人才培养[J].审计月刊,2020(02):40-42.
[2]林辉.刍议“互联网+”审计人才的培养[J].营销界,2019(46):93+106.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本科;审计人才;现状;问题;策略
引言
随着新时期教育教学体系的逐渐完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各大院校教学的核心侧重点。近些年来, 我国的审计教育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进展,为各行各业经济的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但是,客观来说,现阶段院校的审计人才培养体系仍旧存在部分短板,仅以审计学课程的教学为例,学科建设滞后、课程设置不科学、实践性教学缺失等重要问题严重制约了对审计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院校的人才培养规划不能真正和市场需求完全一致,因而审计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一、大数据背景下本科审计教学的改革现状
在大数据背景下,对于审计人员的要求不断地提高,各企业和事业单位在进行审计人员招聘时不仅要考虑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还要考虑审计人员的大数据应用技术能力。在此背景下,我国有部分高校进行了本科审计学课程改革,相应的取得了一些实际效果。
1.对大数据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
近年来,在大数据背景下,我国部分高校对于大数据的应用越来越重视。在审计等相关专业,也适当地添加了一些基础的大数据、计算机必修课程。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也促使企业和事业单位不断对内部住址和人力资源进行内部的优化和调整。对于高校而言,要正确分析人才市场的发展方向,加强对审计人才大数据培养的重视程度,才能够培养出事业单位、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綜合性人才。
2.大数据课程的比重有所提高
目前,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开展本科审计课程中都增加了大数据课程的比重,有些不仅将计算机理论作为教学的一部分,还将多媒体、信息化等教学内容融入到审计课培养计划中,一些院校已经着手将沙盘模拟、计算机审计等一些大数据技术引入到日常教学中。除了理论课教学之外,有部分院校还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与一些校外的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合作,拓展校外实践基地,在基地培训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审计训练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也锻炼了学生的大数据信息应用能力。
二、应用型审计人才培养的现存问题
尽管近些年来高等院校方面高度重视审计专业教学的课程改革,但是不可否认在改革过程中仍旧存在一系列弊端,应用型审计人才的培养依旧是任重而道远。具体来说,应用型审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仍旧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结合我国现阶段高等
院校对审计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情况来说,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仍旧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虽然已经有教师尝试将大数据技术在内的现代化教学工具植入到课堂教学中,但是其所占比重仍旧停留在较低水平,教师还难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向学生深入的讲解审计专业内容,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清审计实务和大数据之间的有机关联。而且,现阶段高校的教学模式其实还是比较偏向于传统的授课模式,整堂课的教学都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缺乏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讨论环节,所以学生只是理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与此同时,对审计学专业学生组织实践活动的高校仅在少数,而且部分院校的校内外审计实践活动开展流于形式,内容单一,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综合发展的实际需求。更有甚者,院校打出了大数据审计的口号,但是却依旧组织专业学生开展传统的手工审计训练,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找到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训练的平衡点,最终难以实现与工作岗位的精准对接。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计算机审计是各大开设审计
专业的院校在大数据信息时代下的一次重要探索,但是经过对现阶段教学过程的分析,计算机审计的主导力量显然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院校方面将计算机审计课程的授课重点放在了帮助学生摆脱手工审计模式局限性方面,希望学生能够借此审查与监督审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但是结合教学的实效性来说,很少有学生能真正将审计学的专业知识和大数据操作紧密联系起来,对互联网及相关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存在较大局限。一方面,审计学和大数据虽然存在千丝万缕的关联,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很难真正抓住二者的关联点,导致在审计专业教学中大数据内容的渗透过于生硬,学生很难真正掌握到信息化技术与审计学课程融合的重点,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反而存在深度不足的现象。另一方面,部分院校在开设计算机审计课的过程中,可能只是单纯的将计算机审计的基础知识灌输给学生,不曾为学生提供审计实务操作的机会,所以学生无法真正的用会审计实务操作的要领,在现实中的应用明显存在短板。上述问题若无法得到彻底解决,院校培养应用型审计人才的计划将只是泡影。
(三)大数据审计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大数据审计专
业师资力量的薄弱和我国高校审计教学的现状有着直接联系。高校在审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过分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审计教学队伍中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几乎登峰造极,但是却不一定具备在企业中的工作经验。让没有实际工作经历的人员担任审计教师,直接结果就是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教学占主体,学生所能接触到的大数据审计工作开展也只是纸上谈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很容易暴露出问题。而且,在组织学生开展校内外审计实践中,对于学生遇到的一些问题,缺乏工作经验的教师也只能是用理论知识对问题现象作出解 释,并不能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解决问题,对于学生审计实务能力的提升终究是一项阻碍。
结束语
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要看到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对于审计人才的需求标准,制定科学的审计人才培养计划,在审计课程中加强对于大数据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大数据应用技术教学的重视程度、合理规划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提高审计教师团队的综合能力,促进审计教学效率不断提高,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兼具专业能力和大数据应用技术能力的综合性审计人才。
参考文献:
[1]董丽英,杨浩然.探索大数据审计背景下高层次应用型审计人才培养[J].审计月刊,2020(02):40-42.
[2]林辉.刍议“互联网+”审计人才的培养[J].营销界,2019(46):9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