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一,言简意丰,在有限的词句中表达诗人丰富的情感,具有韵律美;意境美;语言美;形态美等特点。在发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中国及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于小学生而言,古诗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项重点也是难点,但在学生学习语文的生涯中古诗却占据着重要地位,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小学生学习古诗的现状,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本文结合众多教师的经验,与大家探讨小学语文课堂中古诗的教学方法。
关键字: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生平趣事;韵脚;思想感情
在中国古代,众多诗人通过古诗中简短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且语句优美,文化意境丰富,是中国一项宝贵的文化财富。学习古诗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古诗中优美的语句,也能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在现代弘扬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教师应重视对古诗的教学,通过讲解作者生平,结合古诗的韵脚带领学生朗读,剖析名句的思想感情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以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目的。
一、讲解作者生平趣事
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最为重要且最先准备的就是要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不同时代的人生活背景不同,接触到的事物人物也不尽相同,所以才会有不同的作品风格。再者,时代背景的不同,作者本人经历的不同,会让读者有更深刻的体会。在小学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在课堂上讲解作者的生平趣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把精力转移到古诗上来,而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例如,在教授《古诗两首》中的《登鹳雀楼》这首古诗时,这首诗的作者是王之涣,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述了王之涣的“旗亭画壁”的故事。故事主要讲述的是,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三人在雪天一同去旗亭小酌,却碰到四位歌姬在演唱,他们三人在唐朝本来是齐名的诗人,见此想要一分高下,三人各擅诗名,让四位歌姬分辨演唱诗曲,他们唱的谁的诗多谁就获胜。有两位歌姬分別唱了王昌龄和高适的诗,王之涣说,这几位是普通的歌妓,不能代表全部。应看那位唱的最好的歌姬唱的是谁的诗。如果唱的不是我诗,那我甘拜下风。待那名妓唱时,果然为王之涣之诗。在讲述这个故事时学生都专注地听课,通过讲述一些作者生平趣事,让学生集中注意开听讲,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结合韵脚进行朗读
在古诗中每一首诗都有韵脚,韵脚是一首诗的根本表现,是一首诗的基石,能让古诗更加刚健有力,更能体现古诗的优美。在一首诗中,有了韵脚,这首诗读起来才能朗朗上口。在每首诗中韵脚不可以随意使用,必须按照每首诗所要表达的意思情调来用韵脚。按照每首诗的韵脚进行朗读,一方面能让诗词朗朗上口,方便学生记忆,另一方面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古诗的内涵,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教授《古诗两首》中的《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这首古诗在四句话的末尾分别使用了“烟”“川”“尺”“天”这四个字,这四个字用汉语拼音写出来分别是“yan”“chuan”“chi”“tian”而韵脚也是这四个字,使用了山韵的手法,在朗读过程中按照韵脚朗读能够熟悉古诗当中诗句的结构,透过韵脚理解对诗的字词进行分析,逐渐进入到古诗的意境之中,激起自己与诗人在情感上的共鸣,反复理古诗在词句运用上的美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学生更加有效的背诵古诗词,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古诗的效率。
三、剖析名句思想感情
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古诗通过简短凝练的语言来表达作者内心最深处的情感,有些诗句借景抒情,咏物托志,或寄情山水,作者通过各种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或言喻自己的不得志,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或对国家命运的慨叹,或对自己悲惨遭遇的叹惋,通过剖析名句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体会诗句中的丰富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古诗中的意境之美。
例如,在教授《古诗三首》中的《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时,这首诗是作者苏轼在游览庐山之后写下的感想,它描写了庐山变化多端,多姿多彩的景色,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本首诗中的名句,从正面,侧面看庐山绵延不绝,从远处,近处看庐山高低起伏,各式各样。庐山是一座蜿蜒不绝,巍峨壮丽的大山,游客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庐山就有不同的面貌,位置不同所看到的景物也大不相同。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处在庐山之中。因为庐山的连绵起伏,视野被峰峦叠嶂所遮挡,看不到庐山的真面貌,只看得到局部的风景。这首诗不单单指的是作者游览名山所看到的景色,更为重要的是告诉大家一个哲理:因为每个人所处的角度不同,出发点不同,看到的事物不同,对事物的理解有一定的片面性,要对事物有整体的感知,就要从事物的整体出发。
总之,在对小学语文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讲解作者的生平趣事,让学生有兴趣去了解作者,学习这首古诗,可以结合韵脚带领学生进行朗读,方便学生记忆,可以通过名句来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上述方法来提高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王立刚.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策略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11)
[2]常兰香.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6(05)
关键字: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生平趣事;韵脚;思想感情
在中国古代,众多诗人通过古诗中简短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且语句优美,文化意境丰富,是中国一项宝贵的文化财富。学习古诗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古诗中优美的语句,也能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在现代弘扬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教师应重视对古诗的教学,通过讲解作者生平,结合古诗的韵脚带领学生朗读,剖析名句的思想感情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以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目的。
一、讲解作者生平趣事
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最为重要且最先准备的就是要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不同时代的人生活背景不同,接触到的事物人物也不尽相同,所以才会有不同的作品风格。再者,时代背景的不同,作者本人经历的不同,会让读者有更深刻的体会。在小学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在课堂上讲解作者的生平趣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把精力转移到古诗上来,而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例如,在教授《古诗两首》中的《登鹳雀楼》这首古诗时,这首诗的作者是王之涣,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述了王之涣的“旗亭画壁”的故事。故事主要讲述的是,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三人在雪天一同去旗亭小酌,却碰到四位歌姬在演唱,他们三人在唐朝本来是齐名的诗人,见此想要一分高下,三人各擅诗名,让四位歌姬分辨演唱诗曲,他们唱的谁的诗多谁就获胜。有两位歌姬分別唱了王昌龄和高适的诗,王之涣说,这几位是普通的歌妓,不能代表全部。应看那位唱的最好的歌姬唱的是谁的诗。如果唱的不是我诗,那我甘拜下风。待那名妓唱时,果然为王之涣之诗。在讲述这个故事时学生都专注地听课,通过讲述一些作者生平趣事,让学生集中注意开听讲,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结合韵脚进行朗读
在古诗中每一首诗都有韵脚,韵脚是一首诗的根本表现,是一首诗的基石,能让古诗更加刚健有力,更能体现古诗的优美。在一首诗中,有了韵脚,这首诗读起来才能朗朗上口。在每首诗中韵脚不可以随意使用,必须按照每首诗所要表达的意思情调来用韵脚。按照每首诗的韵脚进行朗读,一方面能让诗词朗朗上口,方便学生记忆,另一方面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古诗的内涵,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教授《古诗两首》中的《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这首古诗在四句话的末尾分别使用了“烟”“川”“尺”“天”这四个字,这四个字用汉语拼音写出来分别是“yan”“chuan”“chi”“tian”而韵脚也是这四个字,使用了山韵的手法,在朗读过程中按照韵脚朗读能够熟悉古诗当中诗句的结构,透过韵脚理解对诗的字词进行分析,逐渐进入到古诗的意境之中,激起自己与诗人在情感上的共鸣,反复理古诗在词句运用上的美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学生更加有效的背诵古诗词,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古诗的效率。
三、剖析名句思想感情
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古诗通过简短凝练的语言来表达作者内心最深处的情感,有些诗句借景抒情,咏物托志,或寄情山水,作者通过各种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或言喻自己的不得志,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或对国家命运的慨叹,或对自己悲惨遭遇的叹惋,通过剖析名句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体会诗句中的丰富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古诗中的意境之美。
例如,在教授《古诗三首》中的《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时,这首诗是作者苏轼在游览庐山之后写下的感想,它描写了庐山变化多端,多姿多彩的景色,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本首诗中的名句,从正面,侧面看庐山绵延不绝,从远处,近处看庐山高低起伏,各式各样。庐山是一座蜿蜒不绝,巍峨壮丽的大山,游客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庐山就有不同的面貌,位置不同所看到的景物也大不相同。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处在庐山之中。因为庐山的连绵起伏,视野被峰峦叠嶂所遮挡,看不到庐山的真面貌,只看得到局部的风景。这首诗不单单指的是作者游览名山所看到的景色,更为重要的是告诉大家一个哲理:因为每个人所处的角度不同,出发点不同,看到的事物不同,对事物的理解有一定的片面性,要对事物有整体的感知,就要从事物的整体出发。
总之,在对小学语文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讲解作者的生平趣事,让学生有兴趣去了解作者,学习这首古诗,可以结合韵脚带领学生进行朗读,方便学生记忆,可以通过名句来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上述方法来提高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王立刚.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策略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11)
[2]常兰香.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