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相机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_YANG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去世了。
  在外地工作的他接到消息后,以最快的速度处理完手头的事情后,便回家和母亲一起为父亲料理后事。
  多年在外工作使得他与父亲的关系愈渐疏远,以至于走进父亲房间时竟感到陌生,看到自己与父亲曾经的亲密合照,心情略有些微妙。
  拉开抽屉,他一眼便看到了那个复古又简约的相机——父亲生前最钟爱的物品。他顿了一下,拿起相机,打开电源,思绪随之飘回了从前。
  从他有记忆起就知道父亲格外喜欢拍照,并且只用这个相机拍。父亲告诉他,这个相机陪伴了自己很多年,就像一个老朋友,父亲用它来记录一切,用它能拍出最美的照片。
  小时候的他听着父亲自豪地介绍相机,看着父亲拍出的照片,对父亲满怀崇拜;他摸着父亲的相机,总像是摸着自己渴望已久的变形金刚,两眼放光。每每听到父亲唤自己来拍照,他都会兴奋无比,还总缠着父亲要多拍几张,父亲都宠溺地笑着依他,比镜头下活泼得像猴子一样的他更开心。
  他渐渐长大,下巴上开始长胡碴,脾气也变得阴晴不定。他开始不愿意拍照了,为了躲避父亲对他的劝说,他总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那次,他一开房门,眼前便传来“咔嚓”一声,抬眼,是父亲,父亲扬着明媚的笑脸举着相机说:“终于拍到了,你小子……”“啪!”他心中突然腾起一股无名怒火,他挥手打掉了父亲最珍贵的相机,并大吼:“走开!别拿着你那破烂古董在我面前晃悠,烦不烦?”随即摔门而出,丢下身后愣了许久的父亲。父亲的相机镜头处裂了一道缝,但父亲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把相机装进绒盒放好。那天之后,他好久没见过父亲的相机。
  后来他结婚,有了自己的孩子,事业也蒸蒸日上,妻子作为他的助手跟着他到处出差,孩子便交给他的父亲与母亲来带。父亲很疼爱这个白胖可爱的小孙子,尘封多年的相机又重见了天日。父亲恨不得把小孙子装进相机,看着小孙子的一举一动都忍不住要多拍几张。再后来小孙子会说话了,与他通电话时跟他说:“爸爸,爷爷有个很好看很神奇的小盒子,里面装了好几个我,我好喜欢呀!”而他只是敷衍地笑笑。
  父亲老了,身体开始出现各种病症与不适。最后那次,父亲与母亲给小孙子过生日,小孙子许完愿,听爷爷说要给自己拍照,兴奋地摆好姿势,还未听到快门响,爷爷却在小孙子面前倒下了,手上还紧紧握着心爱的相机。
  相机在医护人员慌乱的抬运中掉落,遗落在众人身后。在去医院的途中,父亲最后一次醒来,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相机,宝宝,拍照……”就再没了力气,随后不久便永远地离开了。
  他想起母亲在告诉他这些事时,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相机许是太旧了,按了很长时间才终于开了机,点开相册,里面记录着母亲、儿子和他几乎所有的重要时刻,开心的笑脸、温馨的拥抱、生气的背影、难过的眼泪,甚至好多他自己都不记得的时刻……他慢慢地、仔细地、一张一张地翻着,他逐渐感受到了父亲的相机的重量。
  他一遍又一遍地看着,重温着那些过去的时光,终究觉得少了些什么。在看到第四遍时,终于发现,父亲的相机里,没有一张父亲自己的照片,哪怕只是身体的一部分。愧疚、悔恨、感动、心痛……种种情绪一时间冲击着他的心,他紧紧抱着父亲的相机,像是抱着父亲一样,靠在墙上哭得撕心裂肺,任凭眼泪大滴大滴地砸落在父亲的相机上。
  (浙江乐清市第二中学)
  【师生评说】
  倪协克老师:这篇作文“睹物思人”,以相机为线索,讲述了在外工作的儿子,得知父亲的死讯后回家料理丧事,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看到照相机,于是回想起父亲生前的点点滴滴,由此而渐渐理解了父爱,对生离死别有了真切的感悟。作文在构思和立意上,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陈诗雨:我认为这篇作文最有亮点的地方在于物件的运用。记得我曾读过瑞典作家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的一篇短篇小说,叫作《半张纸》,小说只有一千五百字,作者通过主人公离开旅馆时收拾出来的半张小纸,引出小纸上所记录的主人公从恋爱到结婚,再遭遇丧妻及失去孩子的人生无常。短短两年,由甜到苦、由合到散,结尾戛然而止,摇曳生姿,余味无穷。而周影同学的《父亲的相机》一文,也将物件运用得非常巧妙。她以相机为线索,通过主人公对童年、少年、青年不同阶段的回忆,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主人公和父亲几十年来点点滴滴的往事。以物件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巧妙地把时空连接起来,令人称道。
  潘淑娜:除了时空安排巧妙,这篇作文的细节描写也非常好。例如,写主人公童年的时候,运用“两眼放光”“缠着要父亲多拍几张”“活泼得像猴子一样”这些神态、动作描写,表现出主人公童年时对于相机的好奇,对于父亲的崇拜;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叛逆,“下巴上开始长胡碴,脾气也变得阴晴不定”,这里的细节描写,写出了父亲和孩子关系的变化,既真实,又耐人寻味……而当父亲终于离去,与自己阴阳相隔,主人公才后悔不已,从前的往事似乎都历历在目。我想作文的字里行间,最打动人的就是这些细节,可见周影在写作中花了不少心思。
  朱梦熹:不知道为什么,读完这篇作文,我想起了龙应台《目送》里的语句:“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篇《父亲的相机》,在短短的篇幅里,也写了人生的生离死别,表达出了深刻的主题。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应该趁父母在时,及时行孝。
  【教师总结】
  大家说得都很好,有的同学从结构角度分析了这篇作文,有的同学谈了自己读后的感受及联想。这确实是一篇优秀的作文,希望同学们在评说作文之后,可以进一步掌握物件在作文中的运用技巧!尤其是在散文、故事的创作中,以物件为线索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它能够起到连缀情节、聚焦视点、寄托情感的作用。
  现在留给大家一个作业:任选一个物件,圍绕该物件完成一篇作文。可以叙述自己的故事,也可以叙述他人的故事。
  (倪协克)
其他文献
声音是丰富复杂的,没有实体形象,难以捉摸,因此形诸笔端时就比描绘其他事物困难。通常的写法是直接用词语去形容,如声音“宏大”“激昂”“细切”“高亢”等,一味这样写未免显得板滞,缺乏形象、生动和含蓄的韵味。那么怎样更好地描写声音呢?  1.用拟声词来描摹。自然界的不同物体会发出不同的声音,用不同的拟声词去描摹,就会显得更逼真形象。如用“呼呼”“嗖嗖”“呜呜”来写风声,用“喳喳”“咕咕”“啾啾”来写鸟声
期刊
红楠木做成的桌椅仍旧散发着幽幽的木的清香,像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脸上一条条皱纹无言地诉说着那段无声的岁月。穿堂风吹过,袅袅的青烟散在空气中,屋檐下的风铃迎风清唱,扭动着腰肢,欢快活跃。  我站在屋檐下,仰望风铃。这是爷爷与我一起做的。  爷爷年轻时是村里手艺最好的木匠,许多人都特意找他做家具器皿,他们的要求不高,只要家具结实、外形好看就行了,不讲究是什么样的木头,但爷爷对自己的要求近乎严苛。爷爷
期刊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美食也是如此,每一道美食都展现着不同地方的文化。  我品嘗过四川的麻辣火锅、饱含台湾人民热情的蚵仔煎、香气浓郁的云南过桥米线……但始终觉得还是家乡的糯米糍令我记忆深刻。  糯米糍小小的,圆圆的,穿着一件淡黄色带白色斑点的外套,一看就不禁让人垂涎三尺,你说它称不称得上美食“西施”呢?别看它小小的身躯,所谓“浓缩就是精华”,一口咬上去,里面别有洞天:白糖、豆沙、芝麻、脆皮挤满了糯米团
期刊
在一片森林里,生长着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松树;松树间夹杂着刚扎根在此的幼苗,它们在雨中虽然显得弱不禁风,但也像大树一样挺立着。大树不阻挡阳光的温暖,不阻挡风雨的摧折,任小树左支右绌,只为其能成为栋梁之材。  若我是这棵小树,奶奶便是挺立在我身旁的大树。  我童年生活在森林般清新恬静的乡村,在奶奶的教诲滋补下度过十多年的光阴。当时,交通不方便,上学的路還是泥泞的羊肠小径。从家到学校要步行三十多分钟。奶奶
期刊
一个风轻云淡的日子,我的处女作——《美丽开封,我的家》发表在校刊《黄河边》上。谁说“好事不出门”?就在校刊发下来的短短几分钟里,我的事就像“流行感冒”一样在班里传开了。  看着一束束羡慕的目光,听着一声声赞叹,我的心就像热气球,在慢慢膨胀。这时,老师走过来,给了我10元稿费,当我接钱的时候,就觉得那些目光都在盯着我手中的钱。我的心又像热气球一样,在慢慢上升,升到天空中最美的地方,让我感受到成功的喜
期刊
种下花籽后,我每天都怀着希望去看数次,早晨起床看看,吃饭时看看,下班后第一件事也是先到阳台上看看。三天后,看着毫无动静的花盆,我不禁失望地叹了口气:我就说,种花哪那么容易呀!  就在我快要对日常的“看花”失去兴趣时,满天星竟然发芽了!在奶白色的花瓣状花盆中,一个嫩嫩的小芽怯生生地探出了头,脆生生的近乎透明的茎上有两片小小的幼叶,虽然只有不到一厘米,但那一点绿色在黑褐色的土壤中却格外显眼,我更是忍不
期刊
干涸的河床好像在回忆,它抱着不应该拥有的沉寂回忆涛声和蛙鸣。河床回忆什么是水,它不知道水流到了什么地方,也不知道水会不会再来。当年水来的时候匆匆忙忙走过河床,带来鱼虾和泥沙。水没等站稳脚跟歇息,就被后面的水挤走了,水比车站的人流更拥挤。河床从来没想过一条叫作河的水流会干涸,这种惊讶比一个朝代的更迭更让人吃惊。  河床的悲哀是一个母亲的悲哀,她的产床上已经没有了孩子,她还在等待,并且哭干了泪水。一家
期刊
夜的帷幕终于被掀开一条缝,太阳从这缝隙里呼哧呼哧地缓缓挣了出来,大概用了好多的力气,涨出一脸的红晕。此时,我父亲正荷着他的那把老锄头,走在羊肠似的田埂上,巡视他的土地和庄稼。稻禾已开始抽穗,腆着大肚子,羞涩地和我父亲打着招呼。它们跟我父亲说,秋凉稻花香,水稻要水养。父亲呵呵地笑着,心里说,小孩儿还跟我讲条件呢。他抬起头,看到太阳已跃出地平线,如搽了胭脂一般挂在树梢上,也不禁吟了一句:“日出胭脂红,
期刊
哥哥比我大8岁,他很爱我。对于爸爸妈妈对我的偏爱,他从没有抱怨过。别人家的兄弟总是“相爱相杀”,而我们兄弟之间,从没有红过脸。随着我慢慢长大,我和哥哥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每天除了上学时间,我就像哥哥的跟屁虫,对他“不离不弃”。  可在哥哥高中毕业那天,我得到了一个坏消息:过了这个暑假,他就要去外地上大學了。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狠狠地劈在了我的心坎上。我不知道哥哥走后我该怎么办。哥哥走后,谁来和我一
期刊
当我把以前穿过的一件件毛衣毫不怜惜地丢掉时,我还不知道,有一天,我的成长,需要它们去证明。  小时候,我最喜欢妈妈给我织的毛衣了。那些个毛衣上,点缀着很多好看的装饰,有时是几朵小花,有时是一只小白兔……每次穿上妈妈给我织的毛衣上学时,都会引来一群小女孩的围观,她们总是羡慕地说:“你妈妈好厉害啊,不像我妈妈,根本不会织。”我也总是很骄傲地抬起头,毛衣上小白兔的红眼睛好像也在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后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