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去世了。
在外地工作的他接到消息后,以最快的速度处理完手头的事情后,便回家和母亲一起为父亲料理后事。
多年在外工作使得他与父亲的关系愈渐疏远,以至于走进父亲房间时竟感到陌生,看到自己与父亲曾经的亲密合照,心情略有些微妙。
拉开抽屉,他一眼便看到了那个复古又简约的相机——父亲生前最钟爱的物品。他顿了一下,拿起相机,打开电源,思绪随之飘回了从前。
从他有记忆起就知道父亲格外喜欢拍照,并且只用这个相机拍。父亲告诉他,这个相机陪伴了自己很多年,就像一个老朋友,父亲用它来记录一切,用它能拍出最美的照片。
小时候的他听着父亲自豪地介绍相机,看着父亲拍出的照片,对父亲满怀崇拜;他摸着父亲的相机,总像是摸着自己渴望已久的变形金刚,两眼放光。每每听到父亲唤自己来拍照,他都会兴奋无比,还总缠着父亲要多拍几张,父亲都宠溺地笑着依他,比镜头下活泼得像猴子一样的他更开心。
他渐渐长大,下巴上开始长胡碴,脾气也变得阴晴不定。他开始不愿意拍照了,为了躲避父亲对他的劝说,他总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那次,他一开房门,眼前便传来“咔嚓”一声,抬眼,是父亲,父亲扬着明媚的笑脸举着相机说:“终于拍到了,你小子……”“啪!”他心中突然腾起一股无名怒火,他挥手打掉了父亲最珍贵的相机,并大吼:“走开!别拿着你那破烂古董在我面前晃悠,烦不烦?”随即摔门而出,丢下身后愣了许久的父亲。父亲的相机镜头处裂了一道缝,但父亲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把相机装进绒盒放好。那天之后,他好久没见过父亲的相机。
后来他结婚,有了自己的孩子,事业也蒸蒸日上,妻子作为他的助手跟着他到处出差,孩子便交给他的父亲与母亲来带。父亲很疼爱这个白胖可爱的小孙子,尘封多年的相机又重见了天日。父亲恨不得把小孙子装进相机,看着小孙子的一举一动都忍不住要多拍几张。再后来小孙子会说话了,与他通电话时跟他说:“爸爸,爷爷有个很好看很神奇的小盒子,里面装了好几个我,我好喜欢呀!”而他只是敷衍地笑笑。
父亲老了,身体开始出现各种病症与不适。最后那次,父亲与母亲给小孙子过生日,小孙子许完愿,听爷爷说要给自己拍照,兴奋地摆好姿势,还未听到快门响,爷爷却在小孙子面前倒下了,手上还紧紧握着心爱的相机。
相机在医护人员慌乱的抬运中掉落,遗落在众人身后。在去医院的途中,父亲最后一次醒来,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相机,宝宝,拍照……”就再没了力气,随后不久便永远地离开了。
他想起母亲在告诉他这些事时,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相机许是太旧了,按了很长时间才终于开了机,点开相册,里面记录着母亲、儿子和他几乎所有的重要时刻,开心的笑脸、温馨的拥抱、生气的背影、难过的眼泪,甚至好多他自己都不记得的时刻……他慢慢地、仔细地、一张一张地翻着,他逐渐感受到了父亲的相机的重量。
他一遍又一遍地看着,重温着那些过去的时光,终究觉得少了些什么。在看到第四遍时,终于发现,父亲的相机里,没有一张父亲自己的照片,哪怕只是身体的一部分。愧疚、悔恨、感动、心痛……种种情绪一时间冲击着他的心,他紧紧抱着父亲的相机,像是抱着父亲一样,靠在墙上哭得撕心裂肺,任凭眼泪大滴大滴地砸落在父亲的相机上。
(浙江乐清市第二中学)
【师生评说】
倪协克老师:这篇作文“睹物思人”,以相机为线索,讲述了在外工作的儿子,得知父亲的死讯后回家料理丧事,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看到照相机,于是回想起父亲生前的点点滴滴,由此而渐渐理解了父爱,对生离死别有了真切的感悟。作文在构思和立意上,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陈诗雨:我认为这篇作文最有亮点的地方在于物件的运用。记得我曾读过瑞典作家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的一篇短篇小说,叫作《半张纸》,小说只有一千五百字,作者通过主人公离开旅馆时收拾出来的半张小纸,引出小纸上所记录的主人公从恋爱到结婚,再遭遇丧妻及失去孩子的人生无常。短短两年,由甜到苦、由合到散,结尾戛然而止,摇曳生姿,余味无穷。而周影同学的《父亲的相机》一文,也将物件运用得非常巧妙。她以相机为线索,通过主人公对童年、少年、青年不同阶段的回忆,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主人公和父亲几十年来点点滴滴的往事。以物件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巧妙地把时空连接起来,令人称道。
潘淑娜:除了时空安排巧妙,这篇作文的细节描写也非常好。例如,写主人公童年的时候,运用“两眼放光”“缠着要父亲多拍几张”“活泼得像猴子一样”这些神态、动作描写,表现出主人公童年时对于相机的好奇,对于父亲的崇拜;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叛逆,“下巴上开始长胡碴,脾气也变得阴晴不定”,这里的细节描写,写出了父亲和孩子关系的变化,既真实,又耐人寻味……而当父亲终于离去,与自己阴阳相隔,主人公才后悔不已,从前的往事似乎都历历在目。我想作文的字里行间,最打动人的就是这些细节,可见周影在写作中花了不少心思。
朱梦熹:不知道为什么,读完这篇作文,我想起了龙应台《目送》里的语句:“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篇《父亲的相机》,在短短的篇幅里,也写了人生的生离死别,表达出了深刻的主题。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应该趁父母在时,及时行孝。
【教师总结】
大家说得都很好,有的同学从结构角度分析了这篇作文,有的同学谈了自己读后的感受及联想。这确实是一篇优秀的作文,希望同学们在评说作文之后,可以进一步掌握物件在作文中的运用技巧!尤其是在散文、故事的创作中,以物件为线索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它能够起到连缀情节、聚焦视点、寄托情感的作用。
现在留给大家一个作业:任选一个物件,圍绕该物件完成一篇作文。可以叙述自己的故事,也可以叙述他人的故事。
(倪协克)
在外地工作的他接到消息后,以最快的速度处理完手头的事情后,便回家和母亲一起为父亲料理后事。
多年在外工作使得他与父亲的关系愈渐疏远,以至于走进父亲房间时竟感到陌生,看到自己与父亲曾经的亲密合照,心情略有些微妙。
拉开抽屉,他一眼便看到了那个复古又简约的相机——父亲生前最钟爱的物品。他顿了一下,拿起相机,打开电源,思绪随之飘回了从前。
从他有记忆起就知道父亲格外喜欢拍照,并且只用这个相机拍。父亲告诉他,这个相机陪伴了自己很多年,就像一个老朋友,父亲用它来记录一切,用它能拍出最美的照片。
小时候的他听着父亲自豪地介绍相机,看着父亲拍出的照片,对父亲满怀崇拜;他摸着父亲的相机,总像是摸着自己渴望已久的变形金刚,两眼放光。每每听到父亲唤自己来拍照,他都会兴奋无比,还总缠着父亲要多拍几张,父亲都宠溺地笑着依他,比镜头下活泼得像猴子一样的他更开心。
他渐渐长大,下巴上开始长胡碴,脾气也变得阴晴不定。他开始不愿意拍照了,为了躲避父亲对他的劝说,他总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那次,他一开房门,眼前便传来“咔嚓”一声,抬眼,是父亲,父亲扬着明媚的笑脸举着相机说:“终于拍到了,你小子……”“啪!”他心中突然腾起一股无名怒火,他挥手打掉了父亲最珍贵的相机,并大吼:“走开!别拿着你那破烂古董在我面前晃悠,烦不烦?”随即摔门而出,丢下身后愣了许久的父亲。父亲的相机镜头处裂了一道缝,但父亲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把相机装进绒盒放好。那天之后,他好久没见过父亲的相机。
后来他结婚,有了自己的孩子,事业也蒸蒸日上,妻子作为他的助手跟着他到处出差,孩子便交给他的父亲与母亲来带。父亲很疼爱这个白胖可爱的小孙子,尘封多年的相机又重见了天日。父亲恨不得把小孙子装进相机,看着小孙子的一举一动都忍不住要多拍几张。再后来小孙子会说话了,与他通电话时跟他说:“爸爸,爷爷有个很好看很神奇的小盒子,里面装了好几个我,我好喜欢呀!”而他只是敷衍地笑笑。
父亲老了,身体开始出现各种病症与不适。最后那次,父亲与母亲给小孙子过生日,小孙子许完愿,听爷爷说要给自己拍照,兴奋地摆好姿势,还未听到快门响,爷爷却在小孙子面前倒下了,手上还紧紧握着心爱的相机。
相机在医护人员慌乱的抬运中掉落,遗落在众人身后。在去医院的途中,父亲最后一次醒来,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相机,宝宝,拍照……”就再没了力气,随后不久便永远地离开了。
他想起母亲在告诉他这些事时,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相机许是太旧了,按了很长时间才终于开了机,点开相册,里面记录着母亲、儿子和他几乎所有的重要时刻,开心的笑脸、温馨的拥抱、生气的背影、难过的眼泪,甚至好多他自己都不记得的时刻……他慢慢地、仔细地、一张一张地翻着,他逐渐感受到了父亲的相机的重量。
他一遍又一遍地看着,重温着那些过去的时光,终究觉得少了些什么。在看到第四遍时,终于发现,父亲的相机里,没有一张父亲自己的照片,哪怕只是身体的一部分。愧疚、悔恨、感动、心痛……种种情绪一时间冲击着他的心,他紧紧抱着父亲的相机,像是抱着父亲一样,靠在墙上哭得撕心裂肺,任凭眼泪大滴大滴地砸落在父亲的相机上。
(浙江乐清市第二中学)
【师生评说】
倪协克老师:这篇作文“睹物思人”,以相机为线索,讲述了在外工作的儿子,得知父亲的死讯后回家料理丧事,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看到照相机,于是回想起父亲生前的点点滴滴,由此而渐渐理解了父爱,对生离死别有了真切的感悟。作文在构思和立意上,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陈诗雨:我认为这篇作文最有亮点的地方在于物件的运用。记得我曾读过瑞典作家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的一篇短篇小说,叫作《半张纸》,小说只有一千五百字,作者通过主人公离开旅馆时收拾出来的半张小纸,引出小纸上所记录的主人公从恋爱到结婚,再遭遇丧妻及失去孩子的人生无常。短短两年,由甜到苦、由合到散,结尾戛然而止,摇曳生姿,余味无穷。而周影同学的《父亲的相机》一文,也将物件运用得非常巧妙。她以相机为线索,通过主人公对童年、少年、青年不同阶段的回忆,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主人公和父亲几十年来点点滴滴的往事。以物件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巧妙地把时空连接起来,令人称道。
潘淑娜:除了时空安排巧妙,这篇作文的细节描写也非常好。例如,写主人公童年的时候,运用“两眼放光”“缠着要父亲多拍几张”“活泼得像猴子一样”这些神态、动作描写,表现出主人公童年时对于相机的好奇,对于父亲的崇拜;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叛逆,“下巴上开始长胡碴,脾气也变得阴晴不定”,这里的细节描写,写出了父亲和孩子关系的变化,既真实,又耐人寻味……而当父亲终于离去,与自己阴阳相隔,主人公才后悔不已,从前的往事似乎都历历在目。我想作文的字里行间,最打动人的就是这些细节,可见周影在写作中花了不少心思。
朱梦熹:不知道为什么,读完这篇作文,我想起了龙应台《目送》里的语句:“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篇《父亲的相机》,在短短的篇幅里,也写了人生的生离死别,表达出了深刻的主题。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应该趁父母在时,及时行孝。
【教师总结】
大家说得都很好,有的同学从结构角度分析了这篇作文,有的同学谈了自己读后的感受及联想。这确实是一篇优秀的作文,希望同学们在评说作文之后,可以进一步掌握物件在作文中的运用技巧!尤其是在散文、故事的创作中,以物件为线索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它能够起到连缀情节、聚焦视点、寄托情感的作用。
现在留给大家一个作业:任选一个物件,圍绕该物件完成一篇作文。可以叙述自己的故事,也可以叙述他人的故事。
(倪协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