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3-000-01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甘肃省首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的各高校健美操队的难度动作进行分析,为甘肃省高校健美操难度动作水平的提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甘肃省大运会健美操难度动作
比赛中的竞技水平体现是最直观、最真实的。就竞技健美操而言,运动员选择的难度动作也是个人竞技水平的最高体现。通过录像资料,对甘肃省首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中9套男单、11套女单、6套混双、10套三人,共计36套比赛套路中出现的难度动作做了详尽的统计,内容包括所有成套动作中出现的难度动作的数量、名称、分值、组别、完成分值及难度连接。
一、难度动作的数量
《FIG2005-2008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规定,成套动作中最多12个难度动作,对最先出现的12个难度动作每一个动作给予0.1-1.0的分值。多于12个难度动作有相应的扣分,少于12个难度动作必然降低成套动作的难度分值。一套完整的健美操动作要包含12个难度动作,这已经在国际范围内达成共识。通过对甘肃省首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36套动作的分析得出:包含12个难度动作的成套动作有21套,占总数的58.3%;少于12个难度动作的成套动作有15套,占总数的41.7%。
二、难度动作的组别
《FIG2005-2008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中规定的难度动作有332个,分为四个组别,分别为:动力性力量、跳与跃、柔韧与变化。通过录像统计得出,在甘肃省首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的36套动作中出现的难度有95个,占总数的28.6%,分值从0.1到1.0不等,难度动作的使用率偏低。总共有难度374个,平均每套10.35个难度动作。四组难度动作的百分比分别为:45.3%、22.6%、19.8%、50%。由此可以看出,四组难度动作中种数最多的是以体现爆发力为主的C组动作,虽然选用个数最多,平均每套4.19个,但选用率最低,仅有19.8%。A组难度动作主要是以展示上肢力量为主的,它的选用率排在第一位,B组在难度动作的选择上最少,平均每套仅1.25个,只有45个,一方面是因为难度表中可供选择的难度动作最少,另一方面运动员普遍柔韧性较差。同时周期规则规定,四组难度动作中,每缺一组将予以减分。在被统计的36套动作中有2套存在缺组问题,虽然只占总数的5.56%,但是这还是说明在难度动作选编方面存在漏洞。
三、难度动作的名称、分值及完成情况
对甘肃省首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36套动作中难度动作的完成情况统计来看,情况不容乐观,完美完成的难度动作比例只有27.8%,而动作失误比率则达到了11.2%,也就是说差不多每十个动作就有一个失误。如果难度动作的选编不够合理,难度动作的高失误率就很容易造成动作缺组。
在甘肃省首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的36套动作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前12个难度依次为:科萨克跳、转体360度团身跳、屈体分腿跳、跳转360度成纵劈腿、单足转体360度、后举腿静力文森支撑、直升飞机、垂直劈腿、四次连续垂地高踢腿转体360度、提臀腾起、直角支撑、转体180度科萨克跳再转体180度。录像统计数据分析,出现频率最高的12个难度动作,平均分值为0.325。在健美操难度动作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高难度即是高竞技水平的象征。第9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男单项目前8名共8套动作中的96个难度动作的平均分值高达0.665。一些健美操强省,如山东、广东、江西等省大学生运动会的难度动作平均分也都在0.4以上。只达到0.325的平均分值说明我省高校健美操运动员难度动作的整体水平偏低,要提高就要从训练入手,从专项素质训练及难度动作相关影响因素入手去分析,找出问题,合理化地去改进。
由统计数据可知,出现频率最高的12个难度动作的完成情况同样不好,平均完成率仅为30%,而平均失误率却高达11.7%,高于所有难度动作11.2%的失误率。现代健美操比赛中,难度动作的完成情况是决定比赛成绩的最重要因素。如果说高分难度动作失误率高尚有情可原,但是如果连平均分值较低的最常用的难度动作完成率都提升不了的话,必然是训练环节存在较大的问题所致。
四、难度组合分析
规则要求成套动作中所选择的12个难度动作,如跟命名不同的动作直接以组合形式完成,除动作本身的分值外,还将获得0.1的连接加分。这为有能力的运动员提供了在难度上加分的可能性。本次大学生运动会36套动作中有8套采用了1-2个难度组合动作,采用率为22.2%。目前我省参加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成套动作的难度组合采用形式缺乏创新,且组合中A组动作采用的都是提臀起类难度。难度动作创新与发展的热点是在一个难度动作中展示多个身体姿态,难度动作组合多样化、复杂化。这就需要运动员有扎实的基本功,教练员要在基础训练上多下功夫,为难度动作连接高质量的完成和进一步创新搭建一个坚实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王洪.健美操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1).
[2] 教育部中国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教育部中国学生健身健美操竞赛评分规则(第二版)[M].2005.6.
[3] 陈立农,曾湛科.竞技健美操男子单人项目优秀运动员训练负荷的初探[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7(4):83-87.
[4] 魏纯雷.从新规则看健美操难度动作的发展[J].体育文史.1999(4):35-36.